如果问十八大报告中哪一个新词汇最能激起社会各界的共鸣、最受普通群众欢迎,我觉得应该是“美丽中国”。
确实如此,胡锦涛在十八大开幕会上的报告不仅赢得了代表们的23次的热烈掌声,而且报告中的“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勾画出了未来中国的壮丽图景,同时成为大家的关注热词。结合本职工作,个人谈三点体会。
一是“美丽中国”首重生态文明的自然之美。从“人定胜天”的万丈豪情到“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再到可感、可知、可评价的“美丽中国”,这充分说明我们党的执政理念越来越尊重自然,越来越尊重人民感受。改革发展让我们摆脱贫困,但是强大富裕环境质量很差同样不是美丽的中国。而要建设美丽中国则需要我们立即行动起来,倡导适度消费,崇尚节俭生活,积极参与“绿色消费”,动员社会各界积极投入到生态文明建设中来,在全社会形成关心、支持、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良好氛围。
二是“美丽中国”展现温暖感人的人文之美。“美丽中国”让党代会报告一改以往工作报告用词严谨、中性,缺乏感情色彩的传统风格,运用了如此悦耳、富有诗意的词汇,使报告充满亲切感,更加贴近基层、贴近普通群众,迅速拉近了党代会与人民群众关切之间的距离,透露出民生温度和民意期许。报告中明确提出,到2020年要实现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这个暖人心的量化指标,是我们党以人为本执政理念的生动写照,彰显了党和政府推进收入分配制度改革、让全体人民更多更公平地分享改革发展成果的坚定决心。
三是“美丽中国”体现科学发展的和谐之美。科学发展观是建设美丽中国的理论指导和保障,而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建设和谐社会的目标,归根结底是人与自然相和谐发展。提倡“美丽中国”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一种方式,可以说,“美丽中国”的提法既给我们指出了科学发展的具体方式,又给我们指明了经济社会发展的美好愿景。我们有理由相信,在“美丽中国”理念的指导下,我们一定能实现“给自然留下更多修复空间,给农业留下更多良田,给子孙后代留下天蓝、地绿、水净的美好家园”的美好愿景。而这美好愿望的实现,则需要我们年青一代立足本职,不断提升工作能力,将创新、创造的思想融入工作中,为建成美丽中国做出应有的贡献。
小编精心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