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国留学网专题频道国家公务员答题技巧栏目,提供与国家公务员答题技巧相关的所有资讯,希望我们所做的能让您感到满意!

2018年国家公务员备考攻略、答题技巧汇总(24条)

国家公务员备考攻略 国家公务员答题技巧 国家公务员备考

  出国留学网为你带来[2018年国家公务员备考攻略、答题技巧汇总(24条)],欢迎大家继续关注公务员考试频道查看相关资讯,可按Ctrl+D收藏频道!更多考试资讯请关注我们网站的更新!

2018年国家公务员备考攻略、答题技巧汇总(24条)

序号标题
12018年国家公务员备考效率如何翻倍
22018年国家公务员考试如何规划复习
32018年国家公务员备考需谨记的关键时间点
42018年国家公务员考试只有三个月如何备考
5国家公务员考试复习把握好四个“度”
6谈谈男生报考国家公务员考试有哪些优势?
72018年国家公务员备考百日计划
8

与国家公务员答题技巧相关的公务员考试备考辅导

2017国家公务员行测答题技巧:定义判断主体不符

国家公务员行测答题技巧 行测答题技巧 国家公务员答题技巧

  本文“2017国家公务员行测答题技巧:定义判断主体不符”,跟着出国留学网公务员考试频道来了解一下吧。希望能帮到您!

  定义判断考查的是考生对于词语概念的理解能力,是国家公务员行测必考的题型之一。对于这种题型,考生在平时复习备考中比较头疼,因为这种题型虽然不难,但是在考试中很多考生因为时间紧张而忽略一些关键细节,导致做错题目,得不偿失。下面,教育专家就为大家介绍一种常见错误——主体不符,考生在做题的过程中,可以先看主体,排除一些明显错误的选项,进而达到快速解题的目的。

  【例题1】大众传播是指专业化的媒介组织通过一定的传播媒介,在接受国家管理下,对受众进行大规模的信息传播活动。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不属于大众传媒的是()

  A.某市政府网站开通市民专栏,就民生问题回答市民的提问

  B.某报纸刊登了某传染病的最新传播情况

  C.某电台开通了法治热线,接受听众的咨询

  D.某新闻频道对国家领导人的外事活动进行了直播

  【解析】本题答案为A。根据定义,大众传播的主体为专业化的媒介组织,A项中的主体是市政府网站,不属于专业化的媒介组织,所以不符合定义,这题选C。

  【例题2】法的适用是指国家司法机关根据法定的职权和法定的程序,具体应用法律处理案件的专门活动。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行为中属于法的适用的是:

  A.海关工作人员认为张某有走私嫌疑而对其进行查办

  B.检察机关根据群众举报对王某的受贿行为进行侦查

  C.李某根据国家有关法律规定,在某售楼部签订房屋买卖合同

  D.公安局长召开关于提高干警办案质量的工作会议

  【解析】本题答案为B。根据定义,法的适用的主体是国家司法机关。A项海关工作人员、C项李某、D项公安局长,都不是国家司法机关,故不符合定义。B项检察机关是国家司法机关,符合定义。故答案选B。

  在定义判断题目当中,除了主体不符这种常见错误意外,还可能出现目的不符、条件不符等其它错误情况,因此针对定义判断题目,建议考生在解题的过程中要细心和耐心,这样才能事半功倍,既可以快速解题,又能提高自己的准确率。

  国家公务员考试栏目精心推荐:

  2017年国家公务员考生经验

  2017年国家公务员考试指南

  

与国家公务员答题技巧相关的行政职业能力测验

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答题技巧:标题添加题

国家公务员行测答题技巧 行测答题技巧 国家公务员答题技巧

  本文“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答题技巧:标题添加题”,跟着出国留学网公务员考试频道来了解一下吧。希望能帮到您!

  在历年的国家公务员考试中,言语理解与表达中都有一个小题型,虽然考得题量不多,但是经常会被涉及,很多考生在备考的时候,也并没有放在心上。这部分题型便是标题添加题。

  一、标题应紧扣主旨

  例题1:2016年真题

  纵观世界,新的垃圾处理时代正在到来。前不久,俄罗斯科学家已经可以利用等离子技术来处理垃圾焚烧过程中产生的有害气体,并对城市生活制造的"污泥浊水",进行无害化处理,使其转为腐殖酸肥料。德国科学家创造出"风拣技术",令世界看到了垃圾处理的广阔未来。该技术终结了垃圾的人工分拣,让风代替人去对垃圾中的塑料、玻璃、纸张等进行分拣,从而将垃圾处理工艺提高到一个前所未有的新阶段。

  最适合做这段文字标题的是:(  )。

  A.垃圾:放错地方的资源

  B.科技:垃圾处理的关键

  C.风力:新时代的“机器人”

  D.无害化:垃圾处理的未来

  答案:B。

  解析:标题添加题,最重要的就是标题能够紧扣住题干的主旨,不能偏离主旨。大家可以用逆向思考的思维,顺着选项去倒推文段。如果选A,则文段侧重垃圾的价值,与文段不符;如果选C,则文段中并没有说“机器人”的事情;如果选D,则说明垃圾将来的发展方向。而文段则侧重技术对于垃圾处理的重要性,所以选择B。

  二、标题要生动醒目

  例题2:2015年真题

  1996年,意大利帕尔马的脑科学研究人员发现,在猴子大脑里存在一种特殊的细胞,叫镜像神经元,让猴子看到或听到一个动作,当它自己做这一动作时,这些细胞会兴奋。后来的研究证明,人脑中也存在这种镜像神经元,能够感受对方的害怕和愤怒、难过和恶心;复杂的感受如害羞、孤独和不受欢迎,也都能够通过镜像神经元明显地感受到。当我们看到别人的表情或者经历过的情感状态,镜像神经元就会被激活,让我们体验到他人的感受,走进别人的情感世界。

  最适合做这段文字标题的是( )。

  A.“同情”的魔力

  B.何谓神经元

  C.脑科学的新发现

  D.“爱”的潜在根源

  答案:A

  解析:此题重点谈论的是对别人的感受能够感同身受,在这里A项的特征及其吸引读者去阅读,同时,在同情这个词语上加上了双引号,应该表示的是特殊含义,所以答案为A。BCD三个选项都是偏离了文段的中心,所以不能当选。

  以上两个例题为近3年国考中出现的标题添加题的真题,14年的国考没有考查。从以上两个题目可以看出,国考题目的难度不高,在这类题型的考查上基本属于送分的题目,大家一定要保证这样题目的正确性。

  国家公务员考试栏目精心推荐:

  ...

与国家公务员答题技巧相关的行政职业能力测验

2017国家公务员行测答题方法之比重与平均量

国家公务员行测答题技巧 行测答题技巧 国家公务员答题技巧
2017国家公务员行测答题方法之比重与平均量

  本文“2017国家公务员行测答题方法之比重与平均量”,跟着出国留学网公务员考试频道来了解一下吧。欢迎您阅读。

  公务员考试行测中的资料分析题目实际上是带有“数据”的文章阅读。这类题目的解决分为四步:阅读文章、找到数据、列出式子、计算结果。每一步都很重要,尤其是列式,是考生做题成败的关键。资料分析中列式所依据的公式有很多,比如增长量、增长率、倍数、比重、平均量等,其中比重和平均量的考查点最为相似,考生很容易混淆这两个概念,下面就对二者做对比总结,希望能对考生有所帮助。


  不同点:比重的结果是一个百分数,是一个相对指标。平均量的结果有单位,如元/千克、元/平方米、美元/吨,它是一个绝对指标。


  例2.2007年我国对外贸易出口总额是12180亿美元,同比增长25.7%,占对外贸易总额的56.0%;其中一般贸易出口额5386亿美元,同比增长29.4%;加工贸易占出口额的50.7%,同比增长21.0%。


  例3.2010年全国城镇居民家庭人均总收入21033元,比上年增长11.5%,其中人均工资性收入13708元,增长10.7%,人均经营净收入增长12.1%,占总收入比重为8.1%。人均转移性收入增长12.8%,占总收入比重为24.2%。

  问题:2010年,人均转移性收入占全国城镇居民家庭人均总收入的比重比2009年上升还是下降了?

  部分:人均转移性收入增长12.8%;

  整体:全国城镇居民家庭人均总收入比上年增长11.5%;

  结论:人均转移性收入占全国城镇居民家庭人均总收入的比重比2009年上升。




与国家公务员答题技巧相关的行政职业能力测验

2017国家公务员行测片段阅读技巧:巧用主题词

国家公务员行测答题技巧 行测答题技巧 国家公务员答题技巧

  本文“2017国家公务员行测片段阅读技巧:巧用主题词”,跟着出国留学网公务员考试频道来了解一下吧。欢迎您阅读。

  片段阅读题型在国考行测言语理解中题量是15-17道,提高该部分的做题速度和准确率是备考重点。在以往的学习中大家往往会凭感觉来找选项,这就直接导致最后的正确率也“跟着感觉走”。其实分析后不难发现在片段阅读题目中尤其是主旨观点题,它的重点离不开主题词,下面教育专家就跟大家来一起学习一下用主题词来辨析选项定答案。

  所谓主题词就是文段重点的论述对象。筛选方法主要有两种,第一种是文段出现的高频词,往往以名词出现居多;第二种是关键句中的论述对象,一般关键句会出现在首尾句、观点句、表达作者感情的句子以及一些关联词后面出现的句子。下面通过两道题来感受一下:

  【例题1】北极海域浮冰面积逐渐减小,总计缩小达20%左右,使北极熊难以在浮冰上长久立足,加之某些国家对海豹大量捕杀,使本来就不多的北极海豹越来越少,北极熊更难在浮冰上捕食海豹。我们来到北极斯匹兹卑尔根岛西北海岸北纬80度附近一海湾时,惊讶地拍摄到了北极熊捕鱼的全过程。我们看到,北极熊改变了以捕食海豹为生和“不下水”的习性,开始跳下冰冷的海水,抓鱼为食。

  这段文字充分表明:

  A.聪明的物种更能适应环境

  B.物竞天择,适者生存

  C.北极环境日益恶劣

  D.环境变化改变了北极熊的生活习性

  【解析】答案选D。本文段中不难发现北极熊为高频词亦是文段重点说明对象应属文段主题词。故在找答案中文段主旨观点应该包含该主题词,通过对选项的分析发现只有D选项是包含有主题词的选项。故答案为D。

  【例题2】在现代军事中,战略威慑的地位越来越重要。战略威慑的实力,由常备军和后备力量两个部分组成,要确保这两支力量正常运转和发展,除了国民经济动员外,还需要一种无形力量的支持。这正是信息化战争中,新闻舆论战所承担的战略任务。因为没有媒体的宣传,别人就不可能全面感受到你的“强大”,其威慑作用也会大打折扣。从海湾战争到伊拉克战争,美国都是借助媒体挥舞“威慑大棒”,战前就发动大规模的舆论攻势,使对方先失一局。可见,通过舆论战抢占话语权,先发制敌,形成对己有利的战争环境,有助于实现战略目标。

  这段文字意在说明:

  A.新闻舆论战对战略威慑至关重要

  B.舆论战成为打赢信息化战争的重要手段

  C.大规模舆论攻势成为现代战争的前哨战

  D.媒体宣传是联结常备军与后备力量的纽带

  【解析】答案选A。本文五句话中不难发觉文段的主题词有两个,一个是战略威慑;它属于高频词汇,一个是新闻舆论战,在文段的最后一句中可见引出应该是总结性的句子在突出新闻舆论战的重要作用。故在选择文段重点应该体现这两个主题词能体现的只有A选项,B选项只是体现了文段的一部分内容即新闻舆论战。C选项的前哨战未提到,文段中是战略威慑,D选项中常备军与后备力量不是文段的重点。

  教育专家认为,片段阅读主观题目除了需要考生遵从作者本身的意思以外,掌握解题技巧非常重要,在做题中一定要找到文段的主题词,以主题词为核心来排除无关选项,...

与国家公务员答题技巧相关的行政职业能力测验

2017国家公务员行测技巧:行测可能性推理题

国家公务员行测答题技巧 行测答题技巧 国家公务员答题技巧

  本文“2017国家公务员行测技巧:行测可能性推理题”,跟着出国留学网公务员考试频道来了解一下吧。欢迎您阅读。

  众所周知,在国考中,逻辑判断可谓是行测考试中的重点和难点,而逻辑判断当中的可能性推理的题目也是令很多考生“头疼”的题目,之所以令人“头疼” 是因为很多考生在做题当中会发现经常有两个或者两个以上选项都能削弱和加强,而这个时候考生往往不知道在这几个答案当中如何抉择,选出唯一的正确答案。

  很多考生应该都注意到了可能性推理当中的问法,大部分都是问“最能削弱”,“最能加强”,既然答案只是找“最能”的那一项,所以肯定不排除有多个选项都能削弱或加强,而此时我们要做的工作就是在这几个选项当中找出力度最强的那个选项,这个选项如何去找?需要把握以下几个原则:

  一、从近原则

  解题方法:找选项与题干所论述的话题最为相似或相近的选项。

  【例题1】为了粮食安全,某国家近一年来连续四次下调粮食出口退税率,以抑制粮食出口,但是,该国粮食出口仍然在不断增加,在国际商场上有很强的竞争力。

  以上所述如果为真,最能支持这一情况的是:

  A. 国际市场上粮食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

  B. 该国粮食的质量在国际市场上享有很高的声誉

  C. 该国粮食的价格在下调退税率后仍然比其他国家低

  D. 该国粮食的产量仍然在不断增加

  【答案】C

  【解析】此题A、B、C三个选项都能加强题干,之所以选C是因为C项当中的“下调退税率”与题干论据部分提到的“下调退税率”相近,所以力度较大,为正确答案。

  二、从全原则

  解题方法:削弱、加强和解释型题目中,正确选项应选择对题干解释最为全面的。

  【例题2】研究人员完成了两项记忆实验。实验一中参试者学习40组单词,实验二中参试者学习一系列手指信号,两实验中,只告诉一般参试者10小时后将接受测试,实际上所有参试者都将接受测试。只安排一部分参试者在学习和测试之间小睡。结果发现,睡觉组参试者比不睡觉参试者表现更好;事先被告知要进行测试的参试者,测试成绩也比较高。因为,研究人员认为,睡眠有助于大脑存储对将来有用的记忆信息。

  如果以下各项为真,最能反驳该结论的一项是:

  A. 实验一中参试者都是记忆力较好,在某语言专业学习的年轻人

  B. 有些被告知要进行测试的参试者,小睡时没有睡着,他们无意识地在大脑中复习所学过的内容

  C. 安排小睡时间的参试者,均为年龄较小的少年,而众所周知,人在少年时期的记忆力比较好

  D. 实验二中部分小睡的参试者以放松的心态参加考试,取得了较好的成绩

  【答案】C。

  【解析】此题难在四个选项都能反驳,而之所以选C是因为与其他选项相比,C中“安排小睡时间的参试者,均为年龄较小的少年”“均为”两字证明选项是针对所有参试者进行反驳的,所以遵循了从全原则,而A、D两个选项中的实验一与实验二中的参试者都只是针对一项实验当中的人员进行了...

与国家公务员答题技巧相关的行政职业能力测验

2017年国家公务员行测答题方法:行程问题

国家公务员行测答题技巧 行测答题技巧 国家公务员答题技巧

  本文“2017年国家公务员行测答题方法:行程问题”,跟着出国留学网公务员考试频道来了解一下吧。希望能帮到您!

  行程问题在国考中属于常考题型,但众多考生因为其繁多的考点而常常心存畏惧。行程问题真的是行测数量关系中的“拦路虎”吗?教育专家告诉大家,只要带“两板斧”--特指法和比例法,大多数行程问题就可以迎刃而解。

  一、行程问题的基本公式

  行程问题的核心公式:路程=速度 时间。

  大家除了明确这个基本公式外,还需要了解行程问题中的正反比:

  1)当路程一定时,速度与时间成反比;

  2)当时间(速度)一定时,路程与速度(时间)成正比。

  二、板斧一之特值法

  在行程问题中,若三个关系量只给出一个关系量的值,另两个两个量未知时,我们通常设路程为特值。

  例1、A和B两个码头分别位于一条河的上下游,甲船从A码头到B码头需要4天,从B码头返回A码头需要6天,乙船在静水中的速度是甲船的一半。问:乙船从B码头到A码头需要( )天。

  A.6 B.7 C.12 D.16

  【答案】D

  【解析】:要求时间,则我们必须知道相应的路程和速度。我们可以设A、B两地间的距离为4和6的公倍数24。则甲船顺流速度为6,逆流速度为4,则水速为1,甲船静水速度为5,

  三、板斧二之比例法

  当特值的应用环境不存在特值法的适用环境时,我们可以根据行程问题中三个关系量的正反比来解决此类问题。

  例2、小李以每分钟80米的速度从家中步行去上班,走了路程的20%之后,他又前行了2分钟,这时他发现尚有四分之三的路程,问小李以该速度步行到单位还需多少分钟?

  A.15 B.20 C.30 D.40

  【答案】C

  【解析】这属典型的 行程问题,小李的速度和时间都给了具体值,此时我们可以根据速度一定时,时间与路程成正比来求解。小李一开始走路程的1/5,过了两分钟后,共走路程的1 /4,我们可以得出小李在2分钟里走了全程的1/4-1/5=1/20。那么再走完全程的3/4 =15/20,需要30分钟,选C。

  例3、小张、小王二人同时从甲地出发,驾车匀速在甲、乙两地之间往返行驶。小张的车速比小王快,两人出发后第一次和第二次相遇都在同一地点,问小张的车速是小王的几倍?

  A.1.5 B.2 C.2.5 D.3

  【答案】B

  【解析】题目只告诉我们第一次和第二次都在同一地点相遇,三个关系量的值都不知道,此时特值的方法不适用。小张和小王从同一地点同时出发到第一次相遇时,两人的共走了两倍的全程;当他们从第一次相遇到第二次相遇时,根据多次相遇的分析原则,两人也共走了两倍的全程。当两人速度都保持不变时,这两段路程的用时一定相同。在时间一定的情况下,两人的速度与路程成正比。假设两人在第一次相遇时小王走了x,路程剩余y时,则小张走了x+2y.则第一次相遇到第二次相遇,小王走的距离...

与国家公务员答题技巧相关的行政职业能力测验

2017国家公务员行测答题指导:鸡兔同笼问题

国家公务员行测答题技巧 行测答题技巧 国家公务员答题技巧

  本文“2017国家公务员行测答题指导:鸡兔同笼问题”,跟着出国留学网公务员考试频道来了解一下吧。希望能帮到您!

  一、鸡兔同笼的概念

  举例说明:有一个老农养了一些鸡和兔子,有一天他跟他的邻居说:“我把我的鸡和兔子关在同一个笼子里,从上面数有24个头,从下面数有64只脚,你猜猜我具体有多少只鸡有多少只兔子?”这是鸡兔同笼最典型的例子,通过这个事例引出鸡兔同笼的应用环境。

  二、鸡兔同笼的应用环境

  已知两个事物两种属性的指标数及指标总数。

  以概念中的例题为例,这里面的两种事物指的是鸡和兔子,两种属性是头和脚,碰到此类问题就可以用鸡兔同笼来解决啦!

  三、鸡兔同笼的解法

  1、假设全部是其中一种事物,比如假设24只都是鸡;

  2、通过假设的事物算出两种属性的具体情况,再根据已知条件和假设的结果得到差值。比如:24只鸡有48只脚,但实际上有64只脚,多出了16只脚,所以说明有兔子存在。

  3、根据差值计算出另一种事物的数量。因为一只兔子比一只鸡多两只脚,所以每多两只脚就多一只兔子,一共多了16只脚,则应该有16/2=8只兔子。

  四、鸡兔同笼的应用

  【例1】A工厂要给B工厂运送10000个玻璃瓶子,如果运送到目的地瓶子没打碎的话付报酬0.2元一个,如果瓶子打碎了倒扣0.4元一个,最后A工厂一共得到1940员的报酬,请问打碎了多少个瓶子?

  【解析】先判断是否符合鸡兔同笼问题,两种事物是好瓶子和坏瓶子,两种属性为数量和报酬,然后根据鸡兔同笼的解法步骤解题:

  假设10000个全部是好瓶子;

  ‚得到假设值和实际值之间的差值。10000只好瓶子,得到报酬2000元,但实际只有1940元,相差了60元,说明其中有打碎的瓶子。

  ƒ计算坏瓶子个数。好坏瓶子报酬的差值是0.2-(-0.4)=0.6元,所以应该用(2000-1940)÷0.6=100个坏瓶子。

  【例2】某公司62人出游,租了若干只船,这些船一共有34只浆,已知小船有两只浆,能载4人,大船4只浆,能载7个人,62人刚好全部坐满,请问小船、大船分别有多少只?

  【解析】这道题是变形的鸡兔同笼问题,可将问题进行转化,因一共34只船,34只能整除2,不能整除4,所以将一只大船看成两只小船a,就变成了一只小船a有2只浆,能载3.5个人。

解题思路为:先假设全是小船,则一共有17只小船;再根据解题公式可得到小船a的数量:

  只,因为两只小船a=一只大船,所以大船有6只,小船是5只。

  鸡兔...

与国家公务员答题技巧相关的行政职业能力测验

2017年国考行测答题技巧:言语片段阅读转折结构

国家公务员行测答题技巧 行测答题技巧 国家公务员答题技巧

  本文“2017年国考行测答题技巧:言语片段阅读转折结构”,跟着出国留学网公务员考试频道来了解一下吧。希望能帮到您!

  公务员考试行测片段阅读题考查考生迅速、准确地理解和把握文字材料内涵的能力,其中常考一种叙述结构—转折结构。

  一、文段特征

  前面句子提出某些事实或情况,后面句子转而述说与前面分句相反或相对的意思。

  例如:“据国外媒体报道,摇曳的烛苗在人们心中一直是一份‘廉价的美丽’,而浪漫的烛光晚餐,却让许多女人为之沉醉。”句中的“而”前后的“廉价”与“沉醉”形成相反的意思,故为转折结构。

  二、判断标志

  1.关联词语:然而、而、虽然…但是、尽管…但是、固然…但等

  例如:“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

  2.句义形成转折:实际上、事实上、其实等

  例如:“这些出版商此前对于长篇文章的想法是错误的,他们相信互联网的重点在于短小精悍的文章,没有人愿意去阅读长文。事实上,我发现有不少人愿意花费25分钟在手机上阅读文章。”

  三、方法运用

  此种结构适用结构两分法,具体操作步骤:1.宏观上在话题出现转折的地方将材料一分为二;2.转折后为文段重点;3.重点中仍有层次,则多次划分至确定重点。

  【例题1】科学的本质是创新,那些变不可能为可能的发现,树立了科学史上一个又一个里程碑,比如19世纪有机尿素的合成,打破了“有机物只有靠动植物的生命力才能合成”的思想禁锢。但当我们自信能够通过合成超出自然的物质去战胜自然时,也应反思这些物质对健康、环境的反作用,毕竟它们改变着我们的衣食住行。这段文字意在说明()。

  A.不应过于迷信科技的作用

  B.应对合成技术进行全面评估

  C.应全面审视科技对人类及环境的影响

  D.科技改变了人类的生活及人类的思维方式

  【解析】正确答案为C。文中的“但”表转折,转折后表明对于科学我们应该反思对我们的影响。

  【例题2】木版年画曾是我国民间最普及的艺术品之一,如今,随着生活方式的改变,具有浓郁乡土气息的传统年画几乎已无迹可寻。这些改变,不仅使年节少了许多味道,也使木版年画的手工技艺面临生存的危机。如果其不能应世而变,终将成为博物馆里的标本。但从文化遗产的角度看,木版年画又不应在商业过程中肆意改变,那么与社会适应又不失人文内涵就成了新的课题。这段文字想要传递的信息是(。

  A.年画的传统功能减弱但文化价值依然存在

  B.传统技艺如何在市场竞争中保持其生命力

  C.木版年画需要在保留传统的同时进行创新

  D.生活方式的变化导致木版年画正逐渐衰退

  【解析】正确答案是C。“但”转折后表明木版年画应与社会适应并保持人文内涵,选项C中“创新”与“与社会适应”相对应,“保留传统”与“保持人文内涵”相对应。

 

与国家公务员答题技巧相关的行政职业能力测验

巧解2017年国家公务员行测真假话问题

国家公务员行测答题技巧 行测答题技巧 国家公务员答题技巧

  行测中有关于真假话问题的题型,你会做吗?本文“巧解2017年国家公务员行测真假话问题”,跟着出国留学网公务员考试频道来了解一下吧。希望能帮到您!

  真假话问题顾名思义,即材料中有些人说真话有些人说假话,根据各人的表述推断出最终的真实情况。对于真假话类问题主要采用三种解题方式。分别是矛盾法、突破口法和假设法。

  一、矛盾法

  一般在命题类的真假话问题中,可以采用矛盾法解题,其主要题目特点是在众多的说法中能够找到矛盾关系,并且在题干条件中一般会说明只有一真或只有一假,再根据矛盾关系必有一真一假的特点,即可确定除矛盾关系之外的命题的真假性。之后逐一推断各命题的真假。

  【例1】:某公司招聘,甲乙丙丁四个人去参加面试,面试结束之后四人对结果进行预测如下:甲说:“我们四个人都能进公司”,乙说:“我不能进公司”丙说:“乙和我都不能进公司。”丁说:“不会所有人都能进公司”

  结果表明,只有两个人的预测是正确的,这两个人是:

  A. 甲和丙 B.乙和丁

  C. 乙和丙 D. 丙和丁

  【解析】四句话分别是甲:所有是,乙:“非乙”,丙:非乙、非丙,丁:并非所有是。可知甲和丁互为矛盾,必然一真一假,题干中说有两个人的预测是真的,那么在乙和丙中也必然一真一假,设丙真,则非乙,非丙,那么乙也是真的。此时有三句真话,不行,所以乙是真话,推出非乙。那么甲说“所有是”就是假的,那么丁是真话,由此可知,预测正确的是乙和丁。选B。

  二、突破口法

  一般在朴素逻辑中也会涉及到真假话问题,此类题目最大的特点是不存在矛盾关系,此时即可以在题干提及的信息中寻找突破点,作为解题的要点。

  【例2】:A、B、C、D四位漂亮女生,她们喜欢穿漂亮衣服,某天,她们穿的衣服颜色各不相同,有黄色、绿色、蓝色和红色四种。在问道她们各自衣服的颜色 时,A说:“B的衣服不是黄色的。”B说:“C的衣服是绿色的。”C说:“D的衣服不是蓝色的。”D说:“A、B、C三人中有一个人的衣服是绿色的,而且 只有这个人说的是实话。”

  如果D说的是实话,那么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A.C的衣服是蓝色的,D的衣服是绿色的

  B.B的衣服是蓝色的,C的衣服是红色的

  C.A的衣服是绿色的,B的衣服是红色的

  D.D的衣服是绿色的,A的衣服是红色的

  【解析】由D的话可知,说实话人的衣服是绿色的,只有B说的话提到了绿色,可以此为突破口。B的话不可能为真,否则B、C的颜色都是绿色,与只有一人的衣服 是绿色的矛盾,所以B的话为假,C的话不可能是绿色的,则C说假话,故D的衣服颜色是蓝色的。穿绿衣服的只能是A,A说的是真话,故B的衣服不是黄色的, 是红色的,C的衣服是黄色的。因此,正确答案选择C选项。

  三、假设法

  用假设法解决真假话问题。题目的特点是题目已知条件没有明显的矛盾关系或上下反对关系,但一个命题要么真要么假,所以可以先假设命题的一种情况,如果推出...

与国家公务员答题技巧相关的行政职业能力测验

推荐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