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防安全教育是重要的教育内容之一,旨在加强公民对国家安全的认识和保护意识,提高全民的国防观念和能力。下面就是由出国留学网编辑为大家整理的“国防安全教育主题征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本文。
国防安全教育主题征文(一)
国防是什么?
曾经,国防是连环画中的一帧帧图片:是崇山峻岭之上蜿蜒绵亘的秦长城;是“匈奴未灭,何以家为”的霍去病指挥的金戈铁马;是岳飞“直捣黄龙,与诸君痛饮”的精忠报国;是郑成功“开辟荆榛驱荷夷,十年始克复先基”的踌躇满志……
国防是课本中的一篇篇文字:是刘胡兰面对敌人铡刀的视死如归;是狼牙山五壮士拼尽最后一滴血的宁死不降;是董存瑞高高托起炸药包的勇毅果决;是邱少云烈火焚身不出一声的坚韧刚强……
国防是电视中的一幕幕影像:是《英雄儿女》中面对着围攻上来的敌人,王成发出的气壮山河的呼叫:“为了胜利,向我开炮!”;是《亮剑》里为掩护大部队撤退拼到最后一人的骑兵连长嘶哑悲壮的“骑兵连,进攻!”;是《八佰》中陈树生与敌军同归于尽之前,给母亲写下血书“舍生取义,儿所愿也”之后的纵身一跃……
曾经,国防在我眼中,就是誓死抵御外侮,是战场上的厮杀与短兵相接,是烽火硝烟和枪林弹雨。但到了今天,在这个远离战争的和平年代,国防被赋予了更加广泛而深厚的内涵。
国防是扎根边疆,默默无闻的誓守。我们祖国陆地边防线2.2万余公里、大陆海岸线1.8万余公里,沿海还有6500多个岛屿,岛岸线长1.4万余公里,这些数字的背后,屹立着的是无数年轻战士的使命和担当。“备边足戎,国家之重事。”新中国成立以来,我们的边防始终坚如磐石、固若金汤,就是因为我们有英勇的边防军人,他们远离了自己的家乡和亲人,驻守在高原海岛、在戈壁口岸,承受着边关冷月下的孤独与寂寞,守护着后方的国土与人民。他们用自己的青春韶华,描绘捍卫着祖国的边防线。
国防是灾难面前逆行救人的无惧。我们曾面临过很多次灾难,或地震或洪涝,或天灾或人祸。高楼成废墟,内陆变汪洋。每当这个时候,我们的子弟兵都会如神兵天降,拯救人民于危难之中。九八年抗洪抢险,数十万年轻的战士从全国各地奔赴抗灾第一线,和当地百姓一起,用血肉之躯筑起冲不垮的堤坝,最终夺取抗洪抢险斗争的胜利。汶川大地震中,我们的战士不顾余震不断的危险,在废墟中艰难的寻找发掘,从死神手中抢救回一条又一条性命。为了重建灾区和外界的联系,十五位空降兵冒着生命危险,从五千米高空纵身跳下。这一跳,让无数中国人看到了解放军守护人民的决心。“我不知道你是谁,我却知道你为了谁。”因为心系人民,才有了灾难面前逆向而行的勇气和无畏。
国防是面对侵犯寸土不让的血性。喀喇昆仑高原,我国的西部边陲,面对外方蓄意挑起事端、非法侵权恶意挑衅的行径,我们的边防战士在持续的克制忍让之后终于忍无可忍,对其暴力行为予以坚决反击,用一腔热血和年轻的生命捍卫祖国的领土。面对血腥和危险,这些战士没有畏惧,没有后退,因为他们知道,身后就是祖国,当国家受到侵犯时,唯一的选择就是冲锋向前。“犯我中华者,虽远必诛!”这不仅仅是古代典籍的一段文字,更是我国军人保卫疆土、誓守国权的坚定信念。
国防是危急时刻接你回家的温暖。从局势动荡的也门安全撤离600多人,从特大地震发生后的尼泊尔首都机场接回近6000人,成功营救出在海外遭绑架劫持的近20名同胞,在全球范围内妥善处理近6万起涉及中国公民权益与安危的领事保护案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