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为什么打人?宝宝打人后家长怎么处理?这是每一个准父母都会遇到的现象,因此怎么样处理好宝宝打人这个问题是一门大的学问,出国留学网为大家整理了相关内容,希望对每一位家长在孩子教育方面有帮助。
宝宝打人其实只是用这种方式来表达感情。
打人往往是两岁左右的儿童,特别是男孩的常见行为,也可以说是这个年龄段儿童的特点。
但是它并不能预测这个儿童未来的行为,人生来就具有一种内在的攻击倾向。
比如婴儿生气、情绪发作时,会把东西往地上扔;
想喝水了,妈妈晚来了几分钟,宝宝会一把推开水瓶……
随着生理、心理的发展,如果加以正确引导,攻击倾向可以转化为成长过程中的力量,转化为忍耐、坚毅等积极的品质。
这个年龄段的孩子为什么爱打人?
原因是多方面的:
1.自我意识开始萌发,事事都是“我”字当头。
凡是不合我意的,我都不要,不干,于是动手“排除”我不要,我不喜欢的东西,这就是打。
2.与小朋友交往的技能很差。
想要个东西人家不给,他又不会“要”,于是就打人。
3.语言表达能力差。
自己的想法、要求说不清楚、别人没有照做,情绪不好,就打人。
4.喜欢看别的小朋友被人打以后哭的样子,缺少同情心。
5.看电影、电视上有大人的镜头,很好玩,于是就模仿。
6.父母娇惯。
开始打人的时候没有严厉制止,形成了习惯。
7.寻求注意。
在孩子做好事的时往往得不到足够的关注,而他有很希望被注意。
得不到注意的时候,只好做一些比较强烈的“动作”:打,来引起注意。
8.一些生理因素导致烦躁。
比如在饿了,累了,生病,出牙不舒服等情况下,大人就比较多。
9.生活变化大,不适应。
比如,搬迁、换保姆、上幼儿园等。不知怎么回事,又不会表达,于是挥动手臂,无目的地乱打。
建议:有了打人的毛病必须重视,一旦形成习惯改起来就困难了,而且还会伤人。
1.立规矩。
这并不是一两天就有效的,但早立早好。告诉他打人不好,妈妈不喜欢打人的孩子,反复地讲,具体地讲,会有效果。
2.避免自己出重拳,不要给他模仿的“榜样”。
3.鼓励他说出打人的原因。
也许他说不清楚,大人要帮助他表达清楚,然后帮他分析。
比如:有的小朋友拿走他玩的积木,他要不回来,就打小朋友。这时打人可以和他一起有礼貌地向小朋友表示,请他还回来。
4.关心他的病痛,疲倦,饥饿,尽量替他解决好。
5.提高他的能力。
由于能力差,做不好一件事,比如:拼图拼不上、踢球踢不准等。这时可以帮助他做好这些事情。并在以后着意训练。他能力强了,事情做好了,高兴了,自信心强了,也就不会去打人了。
6.提高自信。
经常注意表扬他好的行为,提高他的自信心,让他感到被爱,被注意,这就好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