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师重教是中国的传统,早在公元前11世纪的西周时期,就提出“弟子事师,敬同于父”。以下是出国留学网小编为大家精心整理的教师的称呼变化,欢迎大家阅读,供您参考。更多内容请关注出国留学网。
教师的称呼变化
中国是一个尊师重道的国家。中国很早就出现了“庠”和“序”等原始学校,那时官学不分,学在官府,管理教育的官吏就是第一批教师,称为“学官”,“司徒”、“秩宗”、“典乐”等等。这些人肩负着为国家选拔优秀人才的重任。
到了春秋时期,人们称教师为“师”,《尚书》中记载,“天降下民,作之君,作之师,惟曰其助上帝宠之。”这里的“师”,即为今天的教师。君”“师”相提并论, “人有三尊,君、父、师”。古人把“天地君亲师”写在大红纸上,磕头顶礼,以示对教师的尊敬。《吕氏春秋·尊师》中说:“生则谨养,死则敬祭,此尊师之道也。”《荀子大略》中把尊师与国家的兴亡联系在一起,曰“国将兴,必贵师而重傅,……国将衰,必贱师而轻傅。”
孔子开创了私家授学,是中国民办教育第一人。孔门子弟尊称孔子为“夫子”,后来发展成为对教师的尊称,可见孔子为教师地位的提升作出了巨大的贡献。被人们称为“至圣先师”、“万世师表”,是几千年来人们最崇敬的人物之一。当然这也得力于董仲舒于元光元年(公元前134年)提出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思想。
在古代对家庭教师还尊称为 “西席”和“西宾”。相传汉明帝刘庄为太子时,拜桓荣为师,登皇位后,对桓荣仍十分尊敬,常到桓荣住的太常府内,听桓荣讲经。汉代席地而坐,室内坐次以靠西墙(西边),面向东方为尊。汉明帝给桓荣安排坐西面东的坐席,表示对启蒙老师的尊敬,从此,“西席”便成了对教师的尊称,也称西宾。
在唐代之前,教师的称谓重在“师”字,以“师”者的身份体现教师的崇高地位,“师父”、“师长”、“师尊”、“尊师”、“先师”等等。如“师父”,一日为师,终身为父,折射出教师的长者地位。唐代韩愈的《师说》一文,对“师”作了最精辟、最完美的解释 “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将教师的职业价值提升到文化传递的社会高度评价,一直被国人奉为经典世代流传,也是历来教书者引以自豪的荣耀。
当然教师的称呼与官名总是纠缠不清,“师傅”“经师”“博士”等称呼就是如此。封建社会东宫太子的教师即称太子师傅。经师在汉代指儒学学官,后指传授儒家经典的教师。博士是秦时官职,掌古今史事侍问及书籍典宁,汉代始称太学中的教师,唐宋时有专业学校,故而有算学博士、书学博士、律学博士之称。
唐代以后,“师”称呼逐渐体现在“教”“学”“授”上,更加注重教师的专业技能。“教授”原为学官称谓,自宋始于宗学、律学、医学、武学等科均设“教授”以传授学业。对讲授武事或讲解经籍的教师称“讲师”。“教习”、“教谕”、“学博”、“学正”、“学录”、“监学” 等强调了教与学,将教师的身份、职业特征逐步显示出来。如“教习”,明代选进士入翰林学习,称庶吉士,命学士一人任教,称为教习。清末兴办学堂,其教师也沿袭教习。再如“学正”,宋元明清国子监所属学官,协助博士教学,并负训导之责。元代路、州、县及书院也设学正,明清州学设学正,负责教育所属生员。
随着唐代以后书院的兴起,弟子对书院中讲学授徒的教师敬称为山长或院长。老师的称呼始于宋代,是地方小学老师的称谓,如金代元好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