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国留学网专题频道斯大林观后感栏目,提供与斯大林观后感相关的所有资讯,希望我们所做的能让您感到满意!

斯大林观后感(精选7篇)

斯大林观后感

  出国留学网栏目推荐你阅读“斯大林观后感”等专题内容。

  观看一部影片,就好像在眼前展开了一个新世界,每个人看电影的时候其实都在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观后感是我们有感而发写出来的东西,一篇优秀的观后感,离不开内容简介、发表评论、抒写感受这几步。今天编辑给大家分享一下斯大林观后感,在此温馨提醒你在浏览器收藏本页!

斯大林观后感(篇1)

  继承了乃父的风格,费多尔邦达尔丘克也身兼编、导、演于一身,而且热衷军事、历史题材的创作,2005年他自导自演了《第九连》,反映苏联入侵阿富汗的那段历史(阿富汗战争堪称苏联的越战),创下了俄罗斯票房的新纪录。这部《斯大林格勒》在整个叙事模式上都有不少《第九连》的影子以一个基层小分队为群像主角,着力刻画绞杀战的残酷,甚至几位士兵与同一位少女的情感纠葛,都可以在《第九连》中找到渊源。

  不过,能把视角仅仅对准平民、普通士兵和中下级军官,本身就是一次突破。在苏俄电影史上,但凡提到斯大林格勒战役,斯大林、朱可夫、崔可夫、希特勒、保卢斯这些对战双方的统帅、军官一般都不可少,就算德国人拍的《决战斯大林格勒》也概莫能外,而邦达尔丘克这部《斯大林格勒》,片中出现的最高级别军官就是一位德军上校,可谓是用平民视角彻底重述了这场血战。

  影片别出心裁的开始于刚刚爆发大地震的日本,一个俄国救援人员为了给压在瓦砾下的伤者打气鼓劲,才讲起了自己有五个父亲的家史他的母亲正是斯大林格勒战役中的一位小姑娘卡佳,从她的视角,徐徐展开了围绕一栋房屋争夺的斯大林格勒往事摆脱了被布尔什维主义垄断的历史阐释,邦达尔丘克导筒下的《斯大林格勒》用匠心独运的叙事方式来和新世代的观众沟通,不乏人性的纠结与吊诡。那些不能疏散的斯大林格勒市民(斯大林下令不得疏散)并不像我们想象得那样阵营分明,他们在苏德两军的火线间穿梭,艰难生存;或是已被炮火震得麻木,懒得再走(卡佳就是这样)。红军里也有胆小鬼,军官们会不由分说的毙了他;红军战士狙杀出来打水的德军士兵,也显得不够高尚(因此被红军军官训斥,甚至借用纳粹军官的嘴抨击了红军没有荣誉感)。

  曾在德版《决战斯大林格勒》里扮演过纳粹军官的克莱舒曼此番重操旧业,他塑造的纳粹军官卡恩开始着迷于一个长得像她妻子的俄国美女,他强暴了她,但又保护着她,于是,卡恩与她之间产生了一种复杂纠结的情感美女最后被红军狙击手当作德国人一枪爆头,卡恩也仰天长啸痛斥这场泯灭人性的战争这与《南京!南京!》里的日本军人角川形成了隐秘的呼应,卡恩最终自杀式的冲锋与角川的自杀究其实质也是一样的,而这两个人物形象也凸显了两部影片的反法西斯意味。

  普京曾在多个场合不止一次的引用一句俄罗斯流行语:谁要是想回到过去,那就是没有头脑;谁要是不怀念过去,那就是没有良心。随着意识形态的180度大转弯,俄罗斯人的历史观也遭遇了震荡,但历史不容抹杀,从《斯大林格勒》来看,邦达尔丘克既没有用苏联后的历史否定前苏联的历史,也没有用前苏联的历史否定苏联后的历史历史是人民写的,胜利属于平民英雄;在这场战争面前,被侵略的苏联军民是受害者,被法西斯裹挟的德国军人也是受害者。总之,在头脑与良心的平衡中,《斯大林格勒》用油画般的画面呈现出一场视听盛宴、血火悲歌。

  当然,作为一部有西方资本介入的大片,《斯大林格勒》也在反法西斯的层面上达成了与西方式普世价值的沟通,而作为俄罗斯导演,打造一部商业大片,自然也不能免俗的渲染了红军战士们的个人英雄主义某些孤胆英雄的情节...

与斯大林观后感相关的观后感

推荐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