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是编辑精心准备的“母亲的心读后感”。大家从小到大都读过不少的书,我想您对作者写的作品,已经有了属于自己的读后心得。当我们心中生发出各种想法时,不妨在阅读作品后写一份读后感。希望我的观点能够让您更加全面地去看待一个问题!
母亲的心读后感【篇1】
这个暑假我读了一本书,叫《母亲的心》。讲的是朋友的外婆老年痴呆,连自己的老伴也不认识了,唯一认得的是自己的女儿——朋友的母亲。一次聚会,朋友的外婆在众目睽睽下小心翼翼的把菜夹进口袋,看到朋友的母亲从厨房忙完出来,朋友的外婆连忙把她拉到一边,从口袋里掏出那堆早已杂乱却又视若珍宝的菜,给了朋友的母亲,为的是让自己的女儿能吃上一些好的菜。女儿被母亲这一突如其来的行为感动的热泪盈眶。多么感人啊!虽然疾病让老人遗忘了生命中的一切关联,一切亲爱的人,而唯一不能割断的是母女的血缘,他的灵魂已经在疾病侵蚀下慢慢的死去,然而永远不肯死去的是那一颗母亲的心。
记得我第一次跟随老师外出春游的时候,妈妈一天都担心我,因为我是第一次在没有妈妈的陪伴下外出。在出发前,她反复叮咛我注意事项。当我安全回到学校,放学时,很远就看见了妈妈在门口等我,不住的往里面张望,看到我后露出了安心的笑容。妈妈对我又亲,又抱,问了我好多春游时发生的事情,为我的成长感到骄傲。
虽然妈妈在我惹她生气的时候,也会打我骂我,但我知道那是因为爱我才这样的。母亲的爱无处不在,即使在最黑暗的角落,母亲的爱也会为我们带来无尽的光明。
母亲的心读后感【篇2】
《我的母亲》是篇叫人落泪的挚情之作,这篇文章让我很受感动。文章作者老舍主要记述“我”的父亲去世以后,母亲非常辛苦,整天都为人洗衣服,手终年都是鲜红微肿的。父亲的姐姐与我们住在一起,她脾气很坏,常常欺负母亲,母亲却任劳任怨。而姑姑死时,母亲一分钱也没有分到。日本鬼子进城搜家,母亲一点儿也不害怕,却坚强地护着“我”。母亲在“我”出国的时候病死了。文章以“心痛!心痛!”结尾,让读者们落泪。作者怎么能不心痛呢?
文章通过记叙母亲一生的身世、经历、性格及遭遇,表达了作者对自己母亲的无限敬爱和无以报答母亲恩情的愧疚之情,也塑造了一位有着典型东方女性性格特征的平凡而伟岸的母亲形象。首先,这篇文章多处运用了刻画人物的写法,使母亲的形象活灵活现。此文章能感动我,是因为文中列举了老舍母亲的生前往事。没有普希金的波澜壮阔,也没有文一多的特殊见解。有的,只是对母亲一颗真切的心。
母亲非常穷苦,但她还要养着自己的儿女,她整天为人们洗衣服,手终年都是鲜红微肿的。从手终年都是鲜红微肿的这句话中,我们可以体会到母亲的辛苦。天天为人们洗服装,母亲为了什么?母亲为了儿女的生活,甘愿受苦,这是一种多么伟大的精神啊!
母爱是滂沱大雨中的一把雨伞;母爱是刺骨寒风中的一碗热汤;母爱是一双粗糙的大手;母爱是一个甜甜的微笑;母爱是一份牵挂;母爱是……
老舍曾经说:“我对一切人和事,都取和平的态度,把吃亏当作当然的。但是,在做人上,我有一定的宗旨和基本法则,什么事都可以将就,而不能超过自己画好的界限。我怕见生人,怕办杂事,怕出头露面;但是到了非我去不可的时候,我便不敢不去,正像我的母亲。从私塾到小学,我经历过起码有百位教师吧,其中有给我很大影响的,也有毫无影响的,但是我的真正的教师,把性格传给我的,是我的母亲。母亲并不识字,她给我的是生命的教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