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由出国留学网整理的《这一次,用耳朵听五月天》,欢迎阅读。
坦白讲,我对五月天从不以为然到刮目相看,最先其实是通过在我担任评审的多个音乐评奖当中,会经常要读到他们写的歌词,略带校园文艺腔的笔法,又有对格律和文字的讲究,与他们那种不管不顾的唱法大不一样,特别是他们很擅长将当时代的年轻新鲜语汇放进歌词里唱成流行,这在新世纪的流行乐里,也算是个先驱了吧!然后是通过看的,那一年在鸟巢现场看五月天时,对他们的歌曲几乎全不熟悉的我,还是很快就被他们感染了,他们五个在台上又蹦又跳,然后在全场卖力的奔跑,那种竭尽全力地挥洒身体本能的态势,没有规矩没有体系,但就是让你禁不住要跟他们一起冲动起来,那种豁出去了的冲动,忽然让我意识到,这就是他们一直被传诵的青春和热血的真谛啊,只有青春的时候人才可以这样的放肆这样的不管不顾,五月天就是用他们的身体唱出了这样的青春啊,他们应该不是用声音在唱歌,而是用能量在唱歌,用青春在表演,所以当全场十万人的蓝色小灯灯激动在一片海洋时,看着当时的台上台下,我开始理解了那么多年轻人对这五个人那种不管不顾的爱,他们爱的,应该就是与他们一样不够规格、不够讲究、不够完善,但却可以不管不顾放肆一把挥洒不尽的真实的自己。我何尝没有过这样的自己?看五月天,就是看青春涌动身体带你走火入魔,不管是正在进行的青春,还是已经流逝的青春。
所以我一度以为五月天的歌就是这样子要看着听、蹦跳着听才能被带动的,唱什么不要紧,跟着一起哼哼吼吼就对了。直到有一天我在另一场演出上,听到了家家版的《知足》,然后我才想起经常会在KTV里听到一些朋友唱出的一些歌让我觉得还挺好听的,赶紧问是谁的歌,结果人家告诉我是五月天的时候我会露出怀疑自己的表情——五月天的歌还有是可以这么唱的吗,五月天也有只用听就可以喜欢上的歌吗?
然后一直到了这一张《女也Herstory with Mayday》,我才算是真正静下心来,只用耳朵来听五月天,来直面五月天的歌曲的本身这件事情。但我必须老实地承认,最初吸引我的并不是五月天以及这张专辑用十位女歌手来集体翻唱五月天的概念,而完全是因为林忆莲、徐佳莹、魏如萱这些喜爱的名字,才打开这张专辑想要坐下来认真一听的。更吸引我的是,在我的认识当中,这些人都是声腔很讲究的演唱者,跟五月天可以说是南辕北辙的,偏偏她们选择演唱的,还都是非常具有五月天标签化的作品,我就好奇,到底会是五月天的标签会带偏她们的声音发挥,还是她们的声音表现会彻底废掉五月天的标签?
于是这张专辑于我就变成了一个很有看头的挑战和游戏,并且十位歌手的功力层次也在这一次对抗或者融合五月天的过程中一一展开:当然最接近五月天本质的我以为还是跟他们一样青春团体出身的SHE,虽然她们将《离开地球表面》最初的摇滚编曲换成了欧式电音版本,但那种青春鲜活的度数并不因此降低;而最见水平的重译我以为是林忆莲,早已经不再青春的林忆莲,在音乐上却一直是与时俱进的,让她在《盛夏光年》里再去表演青春,自然是不自然的事情,但是她捕捉到了这首歌当中能量爆发的部分,以及舞台上的迷幻华丽感,这恰恰也是林忆莲最擅长的部分,所以她把这首歌处理地像一颗宇宙远空中爆炸的星球,华丽而充满奇异的幻想,既是五月天,又是林忆莲;而徐佳莹纯美的声线,则完全改变了《突然好想你》的属性,把原来属于笨男生笨拙而浅白的表达,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