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国留学网专题频道生物高二知识点栏目,提供与生物高二知识点相关的所有资讯,希望我们所做的能让您感到满意!

高二生物知识点总结

高二生物知识 高二生物知识点 关于高二生物

  高二生物知识有哪些,这些知识点包括的内容有哪些?不知道的小伙伴看过来,下面由出国留学网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高二生物知识点总结”仅供参考,持续关注本站将可以持续获取更多的资讯!

  高二生物知识点总结

  第一节、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

  名词:

  1、微量元素:生物体必需的,含量很少的元素。如:Fe(铁)、Mn(门)、B(碰)、Zn(醒)、Cu(铜)、Mo(母) ,巧记:铁门碰醒铜母(驴)。

  2、大量元素:生物体必需的,含量占生物体总重量万分之一以上的元素。如:C (探)、 0(洋)、H(亲)、N(丹)、S(留)、P(人people)、Ca(盖)、Mg(美)K(家) 巧记:洋人探亲,丹留人盖美家。

  3、统一性:组成细胞的化学元素在非生物界都可以找到,这说明了生物界与非生物界具有统一性。

  4、差异性 :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在细胞内的含量与在非生物界中的含量明显不同,说明了生物界与非生物界存在着差异性。

  语句:

  1、地球上的生物现在大约有200万种,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有20多种。

  2、生物体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是指组成生物体的各种元素和化合物。

  3、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的重要作用:

  ① C、H、O、N、P、S 6种元素是组成原生质的主要元素,大约占原生质的97%

  ②.有 的参与生物体的组成。

  ③有的微量元素能影响生物体的生命活动(如:B能够促进花粉的萌发和花粉管的伸长。当植物体内缺B时,花药和花丝萎缩,花粉发育不良,影响受精过程。)

  第二节 组成生物体的化合物

  名词:

  1、原生质:指细胞内有生命的物质,包括细胞质、细胞核和细胞膜三部分。不包括细胞壁,其主要成分为核酸和蛋白质。

  如:一个植物细胞就不是一团原生质。

  2、结合水:与细胞内其它物质相结合,是细胞结构的组成成分。

  3、自由水:可以自由流动,是细胞内的良好溶剂,参与生化反应,运送营养物质和新陈代谢的废物。

  4、无机盐:多数以离子状态存在,细胞中某些复杂化合物的重要组成成分(如铁是血红蛋白的主要成分),维持生物体的生命活动(如动物缺钙会抽搐),维持酸碱平衡,调节渗透压。

  5、糖类有单糖、二糖和多糖之分。

  a、单糖:是不能水解的糖。动、植物细胞中有葡萄糖、果糖、核糖、脱氧核糖。

  b、二糖:是水解后能生成两分子单糖的糖。植物细胞中有蔗糖、麦芽糖,动物细胞中有乳糖。

  c、多糖:是水解后能生成许多单糖的糖。植物细胞中有淀粉和纤维素(纤维素是植物细胞壁的主要成分)和动物细胞中有糖元(包括肝糖元和肌糖元)。

  6、可溶性还原性糖:葡萄糖、果糖、麦芽糖等。

  拓展阅读:高中生物学习基本方法

  1.掌握基本知识要点,“先记忆,后理解”

  与学习其它理科一样,生物学的知识也要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记忆,但是,高中阶段的生物学还有着与其它理科不一样的特点。

  对于大家学习了许多年的数学、物理、化学来说,这些学科的一些基本思维要素同学们已经一清二楚,比如:数学中的未知数X、化学中的原子、电子以及物理...

与生物高二知识点相关的高考理综

高二上期生物知识点总结

高二上期生物 高二上期生物知识点 生物知识点总结

  很多同学对生物可能不是很懂,不知道该如何学习生物,同时又想学会生物。以下是由出国留学网编辑为大家整理的“高二上期生物知识点总结”,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高二上期生物知识点总结

  第一节 物圈到细胞知识梳理:

  1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但必须依赖(活细胞)才能生存。

  2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3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生物圈)。

  4血液属于(组织)层次,皮肤属于(器官)层次。

  5植物没有(系统)层次,单细胞生物既可化做(个体)层次,又可化做(细胞)层次。

  6地球上最基本的生命系统是(细胞)。

  7种群:在一定的区域内同种生物个体的总和。例:一个池塘中所有的鲤鱼。

  8群落:在一定的区域内所有生物的总和。例:一个池塘中所有的生物。(不是所有的鱼)

  9生态系统:生物群落和它生存的无机环境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统一整体。

  10以细胞代谢为基础的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物质和能量的交换;以细胞增殖、分化为基础的生长与发育;以细胞内基因的传递和变化为基础的遗传与变异。

  第二节 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知识梳理:

  一、高倍镜的使用步骤(尤其要注意第1和第4步)

  1 在低倍镜下找到物象,将物象移至(视野中央),

  2 转动(转换器),换上高倍镜。

  3 调节(光圈)和(反光镜),使视野亮度适宜。

  4 调节(细准焦螺旋),使物象清晰。

  二、显微镜使用常识

  1调亮视野的两种方法(放大光圈)、(使用凹面镜)。

  2高倍镜:物象(大),视野(暗),看到细胞数目(少)。

  低倍镜:物象(小),视野(亮),看到的细胞数目(多)。

  3 物镜:(有)螺纹,镜筒越(长),放大倍数越大。

  目镜:(无)螺纹,镜筒越(短),放大倍数越大。

  放大倍数越大 视野范围越小 视野越暗 视野中细胞数目越少 每个细胞越大

  放大倍数越小 视野范围越大 视野越亮 视野中细胞数目越多 每个细胞越小

  4放大倍数=物镜的放大倍数х目镜的放大倍数

  5一行细胞的数目变化可根据视野范围与放大倍数成反比

  计算方法:个数×放大倍数的比例倒数=最后看到的细胞数

  如:在目镜10×物镜10×的视野中有一行细胞,数目是20个,在目镜不换物镜换成40×,那么在视野中能看见多少个细胞? 20×1/4=5

  6圆行视野范围细胞的数量的变化可根据视野范围与放大倍数的平方成反比计算

  如:在目镜为10×物镜为10×的视野中看见布满的细胞数为20个,在目镜不换物镜换成20×,那么在视野中我们还能看见多少个细胞? 20×(1/2)2=5

  三、原核生物与真核生物主要类群:

  原核生物:蓝藻,含有(叶绿素)和(藻蓝素),可进行光合作用,属自养型生物。细菌:(球菌,杆菌,螺旋菌,乳酸菌);放线菌:(链霉菌)支原体,衣原体,立克次氏体

  真核生物:动物、植物、真菌:(青霉菌,酵...

与生物高二知识点相关的高考理综

高二上册生物知识点总结

高二上册生物 高二上册生物知识点 生物知识点总结

  很多同学对生物可能不是很懂,不知道该如何学习生物,同时又想学会生物。以下是由出国留学网编辑为大家整理的“高二上册生物知识点总结”,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高二上册生物知识点总结

  第一节 物圈到细胞知识梳理:

  1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但必须依赖(活细胞)才能生存。

  2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3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生物圈)。

  4血液属于(组织)层次,皮肤属于(器官)层次。

  5植物没有(系统)层次,单细胞生物既可化做(个体)层次,又可化做(细胞)层次。

  6地球上最基本的生命系统是(细胞)。

  7种群:在一定的区域内同种生物个体的总和。例:一个池塘中所有的鲤鱼。

  8群落:在一定的区域内所有生物的总和。例:一个池塘中所有的生物。(不是所有的鱼)

  9生态系统:生物群落和它生存的无机环境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统一整体。

  10以细胞代谢为基础的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物质和能量的交换;以细胞增殖、分化为基础的生长与发育;以细胞内基因的传递和变化为基础的遗传与变异。

  第二节 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知识梳理:

  一、高倍镜的使用步骤(尤其要注意第1和第4步)

  1 在低倍镜下找到物象,将物象移至(视野中央),

  2 转动(转换器),换上高倍镜。

  3 调节(光圈)和(反光镜),使视野亮度适宜。

  4 调节(细准焦螺旋),使物象清晰。

  二、显微镜使用常识

  1调亮视野的两种方法(放大光圈)、(使用凹面镜)。

  2高倍镜:物象(大),视野(暗),看到细胞数目(少)。

  低倍镜:物象(小),视野(亮),看到的细胞数目(多)。

  3 物镜:(有)螺纹,镜筒越(长),放大倍数越大。

  目镜:(无)螺纹,镜筒越(短),放大倍数越大。

  放大倍数越大 视野范围越小 视野越暗 视野中细胞数目越少 每个细胞越大

  放大倍数越小 视野范围越大 视野越亮 视野中细胞数目越多 每个细胞越小

  4放大倍数=物镜的放大倍数х目镜的放大倍数

  5一行细胞的数目变化可根据视野范围与放大倍数成反比

  计算方法:个数×放大倍数的比例倒数=最后看到的细胞数

  如:在目镜10×物镜10×的视野中有一行细胞,数目是20个,在目镜不换物镜换成40×,那么在视野中能看见多少个细胞? 20×1/4=5

  6圆行视野范围细胞的数量的变化可根据视野范围与放大倍数的平方成反比计算

  如:在目镜为10×物镜为10×的视野中看见布满的细胞数为20个,在目镜不换物镜换成20×,那么在视野中我们还能看见多少个细胞? 20×(1/2)2=5

  三、原核生物与真核生物主要类群:

  原核生物:蓝藻,含有(叶绿素)...

高二上册生物知识点梳理大全

高二生物知识总结 高二上册生物知识点梳理 高二生物重要知识点归纳

  有很多学生在复习高二上册生物时,因为之前没有对知识进行系统的总结,导致复习时整体效率低下。下面是由出国留学网编辑为大家整理的“高二上册生物知识点梳理大全”,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本文。

  高二上册生物知识点梳理1

  新陈代谢是生物最基本的特征,是生物与非生物的最本质的区别。

  酶是活细胞产生的一类具有生物催化作用的有机物,其中绝大多数酶是蛋白质,少数酶是RNA.

  酶的催化作用具有高效性和专一性;并且需要适宜的温度和pH值等条件。

  ATP是新陈代谢所需能量的直接来源。

  光合作用是指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并且释放出氧的过程。光合作用释放的氧全部来自水。

  渗透作用的产生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一是具有一层半透膜,二是这层半透膜两侧的溶液具有浓度差。

  植物根的成熟区表皮细胞吸收矿质元素和渗透吸水是两个相对独立的过程。

  糖类、脂类和蛋白质之间是可以转化的,并且是有条件的、互相制约着的。

  高等多细胞动物的体细胞只有通过内环境,才能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

  正常机体在神经系统和体液的调节下,通过各个器官、系统的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状态,叫稳态。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对生物体来说,呼吸作用的生理意义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为生物体的生命活动提供能量,二是为体内其它化合物的合成提供原料。

  高二上册生物知识点梳理2

  性别决定与伴性遗传

  名词:

  1、染色体组型:也叫核型,是指一种生物体细胞中全部染色体的数目、大小和形态特征。观察染色体组型的时期是有丝分裂的中期。

  2、性别决定:一般是指雌雄异体的生物决定性别的方式。

  3、性染色体:决定性别的染色体叫做性染色体。

  4、常染色体:与决定性别无关的染色体叫做常染色体。

  5、伴性遗传:性染色体上的基因,它的遗传方式是与性别相联系的,这种遗传方式叫做伴性遗传。

  语句:

  1、染色体的四种类型:中着丝粒染色体,亚中着丝粒染色体,近端着丝粒染色体,端着丝粒染色体。

  2、性别决定的类型:

  (1)_Y型:雄性个体的体细胞中含有两个异型的性染色体(_Y),雌性个体含有两个同型的性染色体(__)的性别决定类型。

  (2)ZW型:与_Y型相反,同型性染色体的个体是雄性,而异型性染色体的个体是雌性。蛾类、蝶类、鸟类(鸡、鸭、鹅)的性别决定属于“ZW”型。

  3、色盲病是一种先天性色觉障碍病,不能分辨各种颜色或两种颜色。其中,常见的色盲是红绿色盲,患者对红色、绿色分不清,全色盲极个别。色盲基因(b)以及它的等位基因——正常人的B就位于_染色体上,而Y染色体的相应位置上没有什么色觉的基因。

  4、色盲的遗传特点:男性多于女性一般地说,色盲这种病是由男性通过他的女儿(不病)遗传给他的外孙子(隔代遗传、交叉遗传)。色盲基因不能由男性传给男性)。

  5、血友病简介:症状——血液中缺少一种凝血因子,故凝血时间延长,或出血不止;血友病也是一种伴_隐性遗传病,其遗传特点与色盲完全一样。

...

高二生物知识点总结大全2022

高二生物知识总结 高中生物知识点归纳 生物知识点总结归纳2022

  很多同学在复习高二生物时,因为之前没有做过系统的总结,导致复习的效率低下。下面是由出国留学网编辑为大家整理的“高二生物知识点总结大全2022”,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本文。

  高二生物重点知识点1

  1.群落演替的原因

  ①环境不断变化,为群落中某些物种提供有利的繁殖条件,但对另一些物种生存产生不利影响。

  ②生物本身不断的繁殖,迁移或者迁徙。

  ③种内与种间关系的改变。

  ④外界环境条件的改变。

  ⑤人类活动的干扰。人对生物群落的影响远远超过其他的自然因素。

  2.演替的类型

  (1)初生演替

  ①概念:在一个从来没有被植物覆盖的地面,或原来存在过植被、但被彻底消灭了的地方发生的演替。如在沙丘、火山岩、冰川泥上进行的演替。

  地衣阶段→地衣阶段→苔藓阶段→草本植物阶段→灌木阶段→森林阶段。

  ③特点:演替缓慢。

  (2)次生演替

  ①概念:在原有植被虽已不存在,但原有土壤条件基本保留,甚至还保留了植物的种子或其他繁殖体(如能发芽的地下茎)的地方发生的演替。如火灾过后的草原、过量砍伐的森林、弃耕的农田上进行的演替。

  一年生小灌木→一年生小灌木→多年生小灌木→灌木→乔木。

  ③特点:演替快速。

  (3)总结

  ①演替概念中一个群落被另一个群落所代替,这里的“代替”不是“取而代之”,而是优势的取代。

  ②群落演替的过程可划分为三个阶段

  a.侵入定居阶段。一些物种侵入裸地定居成功并改良了环境,为以后侵入的同种或异种生物创造了有利条件。

  b.竞争平衡阶段。通过种内或种间斗争,优势物种定居并繁殖后代,劣势物种被排斥,相互竞争过程中共存下来的物种,在利用资源上达到相对平衡。

  c.相对稳定阶段。物种通过竞争,平衡地进入协同进化阶段,资源利用更为充分有效,群落结构更加完善,有比较固定的物种组成和数量比例,群落结构复杂、层次多。

  ③演替的趋势:生物数量越来越多,种类越来越丰富,群落的结构也越来越复杂,稳定性增强。

  ④初生演替和次生演替的比较

  分类依据:群落演替发生的起始条件

  演替的种类初生演替次生演替

  起点尚无生物

  和土壤已有土壤、生物、植物地下茎或种子

  形成群落

  所需时间经历时间长经历时间短

  速度较慢较快

  影响因素自然因素人类活动较为关键

  实例裸岩上的演替弃耕的农田上的演替

  3.知识延伸

  (1)演替现象一直存在,贯穿于整个群落发展的始终。

  (2)气候条件适宜时、弃耕农田可演替出树林,而在干旱的荒漠地区只能演替到草本植物或稀疏灌木阶段。

  高二生物重点知识点2

  第一节、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

  名词:

  1、微量元素:生物体必需的,含量很少的元素。

  2、大量元素:生物体必需的,含量占生物体总重量万分之一以上的元素。

  3、统一性:组成细胞的化学元素在非生物界都可以找到,这说...

高二化学知识点总结

化学知识总结 高二化学总结 高中化学知识点

  想了解高中化学知识,想提高化学成绩的小伙伴,赶紧过来瞧一瞧吧。下面由出国留学网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高二化学知识点总结”,本文仅供参考,持续关注本站将可以持续获取更多的知识点!

  高二化学知识点总结

  一、化学反应的热效应。

  1.化学反应的反应热。

  (1)反应热的概念:当化学反应在一定的温度下进行时,反应所释放或吸收的热量称为该反应在此温度下的热效应,简称反应热。用符号Q表示。

  (2)反应热与吸热反应、放热反应的关系。Q>0时,反应为吸热反应;Q<0时,反应为放热反应。

  2.化学反应的焓变。

  (1)反应焓变ΔH与反应热Q的关系。

  对于等压条件下进行的化学反应,若反应中物质的能量变化全部转化为热能,则该反应的反应热等于反应焓变,其数学表达式为:Qp=ΔH=H(反应产物)-H(反应物)。

  (2)反应焓变与热化学方程式。

  把一个化学反应中物质的变化和反应焓变同时表示出来的化学方程式称为热化学方程式。

  如:H2(g)+O2(g)=H2O(l);ΔH(298K)=-285.8kJ·mol-1。

  3.反应焓变的计算。

  根据标准摩尔生成焓,ΔfHmθ计算反应焓变ΔH。

  对任意反应:aA+bB=cC+dD。

  ΔH=[cΔfHmθ(C)+dΔfHmθ(D)]-[aΔfHmθ(A)+bΔfHmθ(B)]。

  二、化学平衡。

  1.化学反应速率。

  (1)表达式:v=△c/△t。

  (2)特点:对某一具体反应,用不同物质表示化学反应速率时所得的数值可能不同,但各物质表示的化学反应速率之比等于化学方程式中各物质的系数之比。

  2.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1)反应速率常数(K)。

  反应速率常数(K)表示单位浓度下的化学反应速率,通常,反应速率常数越大,反应进行得越快。反应速率常数与浓度无关,受温度、催化剂、固体表面性质等因素的影响。

  (2)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增大反应物浓度,正反应速率增大,减小反应物浓度,正反应速率减小。

  增大生成物浓度,逆反应速率增大,减小生成物浓度,逆反应速率减小。

  3.温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1)经验公式。

  式中A为比例系数,e为自然对数的底,R为摩尔气体常数量,Ea为活化能。

  由公式知,当Ea>0时,升高温度,反应速率常数增大,化学反应速率也随之增大。可知,温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与活化能有关。

  4.催化剂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1)催化剂对化学反应速率影响的规律:催化剂大多能加快反应速率,原因是催化剂能通过参加反应,改变反应历程,降低反应的活化能来有效提高反应速率。

  (2)催化剂的特点。

  催化剂能加快反应速率而在反应前后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不变。催化剂具有选择性。催化剂不能改变化学反应的平衡常数,不引起化学平衡的移动,不能改变平衡转化率。

  三、苯C6H6。

高二生物必修三知识点总结归纳

高二生物知识点 高二生物必修三知识点 关于高二生物知识点

  想要了解高二生物必修三知识点的小伙伴,赶紧来瞧瞧吧!下面由出国留学网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高二生物必修三知识点总结归纳”,本文仅供参考,持续关注本站将可以持续获取更多的资讯!

  高二生物必修三知识点总结归纳

  1、细胞外液:指存在于细胞外的液体。包括血浆、组织液、淋巴等。

  2、内环境:是指细胞外液所构成的液体环境。内环境就是细胞外液,是体内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3、血细胞的内环境是血浆,淋巴细胞的内环境是淋巴,神经细胞、肌肉细胞等组织细胞的内环境是组织液。毛细血管壁细胞的内环境是血浆、组织液,毛细淋巴管细胞的内环境是淋巴、组织液。

  4、常见内环境成分:水、无机盐、激素、脂类、葡萄糖、氨基酸、核苷酸、维生素、气体分子、尿素、尿酸、氨、血浆蛋白、抗体等。而载体、血红蛋白、胞内酶则为常见不是属于内环境成分

  5、细胞外液的理化性质:渗透压、酸碱度、温度。

  6、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取决于血浆中无机盐和蛋白质的含量

  7、酸碱缓冲对:指血液中含有的成对的具有缓冲作用的物质,可调节PH值维持稳定。

  8、稳态的实质:各种成分和理化性质都处于动态平衡之中。

  9、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10、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是神经—体液一免疫调节,人体维持稳态的调节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当人体内环境稳态遭到破坏时,必将出现细胞代谢紊乱。

  11、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反射。反射的结构基础:反射弧。

  12、反射弧: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五个部分。

  13、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是以电信号的形式传导的。静息状态时,细胞膜电位外正内负,兴奋状态时,细胞膜电位为外负内正。兴奋的传导的方向:双向性

  14、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是通过突触实现的,突触:包括突触前膜、突触间隙、突触后膜。

  15、兴奋的传递方向:由于神经递质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所以兴奋在神经元之间(即在突触处)的传递是单向的。

  16、突触传递过程中有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的转换。

  17、大脑皮层是调节机体活动的最高级中枢。小脑:维持身体平衡。

  18、脑干:有许多重要的生命活动中枢,如呼吸中枢。

  19、下丘脑:有体温调节中枢、渗透压感受器、是调节内分泌活动的总枢纽。

  20、脊髓:调节机体活动的低级中枢

  23、激素调节:由内分泌器官(或细胞)分泌的化学物质进行调节。激素调节是体液调节的主要内容,体液调节还有CO2的调节。

  24、激素调节的特点:微量和高效、通过体液运输、作用于靶器官或靶细胞。

  25、血糖浓度升高——胰岛素(胰岛B细胞分泌)——葡萄糖氧化分解、合成肝糖原肌糖原、转化成脂肪蛋白质

  血糖浓度降低——胰高血糖素(胰岛A细胞分泌)——糖原分解、脂肪转化为葡萄糖

  21、促胰液素是人们发现的第一种激素。

  22、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区别:神经调节快、时间短、作用范围小。

  23、体温调节寒冷刺激——下丘脑——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垂体→促甲状腺激素——甲状腺...

高二化学知识点有哪些

高二化学知识 高二化学知识点 关于高中化学

  高二化学要学习哪些知识点,常见的学习方法是什么?不知道的小伙伴看过来,下面由出国留学网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高二化学知识点有哪些”仅供参考,持续关注本站将可以持续获取更多的资讯!

  高二化学知识点有哪些

  一、苯C6H6

  1、物理性质:无色有特殊气味的液体,密度比水小,有毒,不溶于水,易溶于有机溶剂,本身也是良好的有机溶剂。

  2、苯的结构:C6H6(正六边形平面结构)苯分子里6个C原子之间的键完全相同,碳碳键键能大于碳碳单键键能小于碳碳单键键能的2倍,键长介于碳碳单键键长和双键键长之间键角120°。

  3、化学性质

  (1)氧化反应 2 C6H6+15O2 = 12CO2+6H2O (火焰明亮,冒浓烟)不能使酸性高锰酸钾褪色。

  (2)取代反应

  ① 铁粉的作用:与溴反应生成溴化铁做催化剂;溴苯无色密度比水大

  ② 苯与硝酸(用HONO2表示)发生取代反应,生成无色、不溶于水、密度大于水、有毒的油状液体——硝基苯。+HONO2 +H2O反应用水浴加热,控制温度在50—60℃,浓硫酸做催化剂和脱水剂。

  (3)加成反应

  用镍做催化剂,苯与氢发生加成反应,生成环己烷+3H2

  二、乙醇CH3CH2OH

  1、物理性质:无色有特殊香味的液体,密度比水小,与水以任意比互溶如何检验乙醇中是否含有水:加无水硫酸铜;如何得到无水乙醇:加生石灰,蒸馏

  2、结构: CH3CH2OH(含有官能团:羟基)

  3、化学性质

  (1) 乙醇与金属钠的反应:2 CH3CH2OH +2Na= 2CH3CH2ONa+H2↑(取代反应)

  (2) 乙醇的氧化反应

  ①乙醇的燃烧:CH3CH2OH +3O2= 2CO2+3H2O

  ②乙醇的催化氧化反应2 CH3CH2OH +O2= 2CH3CHO+2H2O

  ③乙醇被强氧化剂氧化反应

  CH3CH2OH

  三、乙酸(俗名:醋酸)CH3COOH

  1、物理性质:常温下为无色有强烈刺激性气味的液体,易结成冰一样的晶体,所以纯净的乙酸又叫冰醋酸,与水、酒精以任意比互溶

  2、结构:CH3COOH(含羧基,可以看作由羰基和羟基组成)

  3、乙酸的重要化学性质

  (1) 乙酸的酸性:

  弱酸性,但酸性比碳酸强,具有酸的通性

  ①乙酸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

  ②乙酸能与碳酸盐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利用乙酸的酸性,可以用乙酸来除去水垢(主要成分是CaCO3):2CH3COOH+CaCO3=(CH3COO)2Ca+H2O+CO2↑乙酸还可以与碳酸钠反应,也能生成二氧化碳气体:2CH3COOH+Na2CO3= 2CH3COONa+H2O+CO2↑上述两个反应都可以证明乙酸的酸性比碳酸的酸性强。

  (2) 乙酸的酯化反应

  (酸脱羟基,醇脱氢,酯化反应属于取代反应)

  乙酸与乙醇反应的主要产物乙酸乙酯是一种无色、有香味、密度比水的小、不溶于水的油状液体。在实验时用饱和碳酸钠吸收,目的是为了吸收挥发出的乙醇和乙酸,降低乙酸乙酯的溶解度;反应时要用冰醋酸和无水乙醇,浓...

推荐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