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年来由于就业竞争的日益激烈,以及用工单位日趋理性,海归们工资待遇收入事实上呈下降趋势,“海归”变“海带”甚至已大量出现。留学归国,竟然和国内普通毕业生一样的工资待遇、拿的约是3000元,是够让这些海归们深感丧气的,似乎一个3000元的较低工资已经构成了对其留学生涯的否定。然而,在我看来,须理性年待“海归人员挣3000元”也且不可因为暂时的低工资而气馁。
笔者探讨的3000元的海归收入群体,并不包括一些“大海归”。在海归群体中存在一部分高薪者和真正的精英群体,这部分海归一般担任的是主管、经理级别的职务,或者说担任企业主、合伙人或CEO等高管。其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已经实现,不在探讨之列。做为收入较低的“小海归”们(留学时间短,文凭较低的人群),也就理性看待现实收入标准和个人价值的定位。客观而言,留学多年的海归和国内学子同等谋职就业时,“比”的是短而不是长,留学海归的长处是语言和跨文化知识结构,然而,就业岗位的比拼却未必比这个,比的恰恰是海归相对“短”的国内实践经验、从事国内工作岗位的能力。“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海归和国内学子比“短”岂有什么优势?
所以说,比“短”的结果导致优势不突出、个人才干可能得不到真正发挥,但并不是就此可以说明“学白留了”,也不是因为“月薪才3000元”就否定了海归的价值了。这是其一。其二,从长远看,海归群体更不必气馁。留学经历终归会成为人生的一笔财富,和没有留过学的人群相比,总是多一些海外经历的见识和眼光,以及多一些国内学子不具备的“海外社会和人力资源”。这些潜在的知识结构和含金量恰恰将成为海归群体从事业起步到逐步壮大的基础。从长远发展的优势分析,留学人才无论是人文观念还是知识结构上以及世界观、价值观上,只会具有优势而不是劣势。当然,极个别纨绔子弟和纯粹“镀金式海归”除外。
对于绝大多数有上进心和事业心的海归人员而言,月薪3000元只会是一个人生起点,也只应是一个人生起点。人生的道路漫长,事业的发展前景不可预估,只要真正在工作实践中磨炼自已,扬长避短,事业不可能不走向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