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可以带给我们新的思维方式,每朵花都没有一样的时候,阅读作者写的作品时也是一样的。作品读后感从什么角度写才恰当呢?出国留学网小编为您带来一篇关于“给老师100条建议读后感”的精选内容。
给老师100条建议读后感(篇1)
官渡区晓东小学黄金华
《给教师的建议》一书是前苏联b.a.苏霍姆林斯基所著,是本教育经典书,由教育科学出版社1984年出版。
苏联当代著名教育家wa a.sukhomlinski是一位具有30多年教育实践经验的教育理论家。为了解决中小学的实际问题,切实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他专为中小学教师写了一本《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译者根据我国的情况和需要,选择了《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的精华部分,另从苏氏的其他著作里选译了有益于教师开阔眼界、提高水平的精彩条目,作为补充,全书仍有一百条,改称《给教师的建议》。
这本书中有很多值得我们借鉴和深思的理念,我就两点感触比较深的部分谈谈我的想法。
一、后进生教育
本书中对后进生的教育有充分的探讨,书中 “谈谈对后进生的工作”、“怎样对待学习有困难的儿童”、“一个‘差生’的思维的觉醒”、“我怎样研究和教育学习最差的学生”这些章节,和书上所谈到的费佳、彼嘉、巴甫里克等学生的成功教育的案例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对后进生我一直认为这是智力问题和一个人的品质问题,无论是谁,无论用什么方法教育都是无济于事的,很多道理只能从理论上行得通,而实践中要想让一个智力有问题的人有进步有发展是不可能的,要让一个品质不好的人真正弃恶从善也是不可能的,也就是所谓的“本性难移”。但苏霍姆林斯通过多年的教育工作的实践,和对儿童的脑力劳动和精神生活的研究,深信:儿童学习困难,功课不及格,落后于别人,其原因在绝大多数情况下都在于儿童在童年早期所受的教育和他周围的条件不够好。
他认为,当学习困难的孩子和能力强的孩子在课堂上时,他们需要特别的照顾和耐心。不要一句话,不要一个手势让这种孩子觉得老师对自己的未来失去了信心。
同时,它也提醒我们,不要强迫孩子们尽可能长时间地挖书,而要培养智慧,发展大脑,教会他们观察世界,发展孩子的智力。读了这本书,我认为我们当教师的人应当记住:
对于每一个学习有困难的学生,不管耽误了多少时间,我们都应该有爱心、信心和耐心。要相信人人能成才,特别要关心后进生的成长,但也不要把他们看得和优秀学生一样的能干,这样只会越学越死,越学越笨。而要更注重锻炼他们的思维,发展智力,为他们今后的不断学习,不断发展打磨“脑机器”。
正如苏霍姆林所说,我们的崇高使命是让每个学生选择这样的生活方式和这样的专业。这不仅是给他提供一块足够吃的面包,更是给他生活的快乐和自尊。
现任班级中一名叫李浩的学生 ,是一名唇腭裂的孩子,虽然小时候做了手术进行修复,但是目前11岁了,说话仍有些吐字不清,加之家庭比较特殊,妈妈在外挣钱养家,爸爸却成天不务正业,也不关心孩子的学习,导致孩子没有充分的家庭关爱,生活习惯很差,学习习惯就不用说了,上课不参与学习,回家不做作业,热衷电脑,思维能力较好,自称很懒,不想学习。接受这个班级以后,我经过一段时间的细致入微的观察,耐心地沟通对一些事件的想法等,不断的调整和关注他,教育产生了一定的效果。这个孩子现在能自觉完成每天的数学家庭作业,在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