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峡导报报道:日前,随着 高考成绩的公布,关于全国各省市高考状元的消息也陆续见诸报端。或许很多读者并不知道,在状元们接受媒体采访时,有这么一幕场景细想之下“不太正常”,但却必定会上演——几乎每个状元身边都会出现一个乃至数个“临时贴身随扈”,而这些“随扈”全都来自名校招生组。
其实,这只是高校“掐尖大战”的小小一景,高招背后,许多鲜为人知的动作正在悄然发生……
提前一年就“开战”
如果你以为高考放榜后,状元们就被名校盯住了。那么,你错了!
厦门一名中学老师说,近几年来,国内顶尖名校的招生组老师似乎时刻都没闲着,因为从每年在高三上学期举行的自主招生咨询阶段开始,中学里一些平时成绩拔尖,并有机会在高考中“为学校争光”的学生就会被他们一一锁定。
而“锁定”的方法就是“长期跟踪”,这个过程自然饱含了招生组老师大量的感情、时间和精力投入,他们的目的很“单纯”,就是为了把优秀生源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并将考生最终“叛变”的几率降低到最小。
高考放榜时,虽然教育部门都特意不公布状元名单,但这对招生老师的“掐尖”工作毫无影响,因为,早在成绩公布之前,他们就已对状元名单滚瓜烂熟。
某高校招生组老师透露,他们每年都能比外界提早知道高分考生的成绩,不仅如此,就连考生联系电话和家庭住址等信息,他们也都了如指掌,而且,“这在招生界属于正常现象”。
预录取其实无保障
为了报考香港大学 ,今年的厦门市理科状元张毅曾放弃了保送北大、清华 的机会,照理说,他的目标已经很明确,但知道成绩后,清华招生组老师还是“坚定地”迎了上去,并时刻与他寸步不离。
从表面上看,招生老师的工作似乎挺轻松:状元忙时,他们候在一旁,空闲时,他们也只是说说笑笑,但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招生老师说,表象与真相往往相差甚远,“招生可是件苦差事!”
因为在知道成绩至填报完志愿这段时间,他们每天都要起早贪黑、四处奔波、走访接待、电话面谈、苦口婆心、软硬兼施、“为学校荣誉”倾尽全力。
而这个过程中,那些“不能公开的秘密”不胜枚举。比如曾有老师为了稳住已签订预录取的考生,向其传达错误的招录信息,再比如某大学曾随意承诺考生,但最终在得到好生源后对成绩不是非常拔尖的学生出尔反尔等。
事实上,大多数预录取协议并没有写明万一不能录取该如何解决。这位招生老师承认,“这其实是不负责任的做法”。
生源关系高校排名
用正常的思维逻辑来看,想进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