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国留学网专题频道贾平凹读后感栏目,提供与贾平凹读后感相关的所有资讯,希望我们所做的能让您感到满意!

读贾平凹《写给母亲》有感:情到深处倍思亲

写给母亲读后感 贾平凹读后感

  情到深处倍思亲

  ——读贾平凹《写给母亲》

  文:陌上花开

  古人云: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父母远逝,留给子女无涯之戚。这种思亡之痛,不同的人会有迥然不同的表达方式。著名作家贾平凹的《写给母亲》一文抒发了深厚而又隐忍的思念亡母的真实情感,其言至平至淡,其情至真至诚,读后令人心弦触动涕泪沾襟。

  《写给母亲》一文语言平淡,细碎琐屑如话家常。虽然母亲已逝将满三周年,可在作者心中,她从未离开自己一日。正如作者所说,“3年里,我一直有个奇怪的想法,就是觉得我妈没有死”。在作者笔下,母亲的离开安静的就像“放心地闭了眼躺着”,只是“闭着的眼再没有睁开”。之后的岁月里,写作时,每逢打喷嚏,都以为妈妈还在,有时还会听到“我妈叫我”,“自言自语我妈”出去买东西了,“故意藏到”照片里了,妈妈住过的房间仍然“原模原样”地保存着……

  所有这一切的不相信都源于儿子对母亲的爱,这些絮叨之语就如对母亲的轻声诉说,而母亲似乎正坐在儿子的面前,倾听着儿子的心声。语言淡至极致,不事雕琢,这不正是儿子对母亲自然纯净而厚重的爱的表现吗!

  美文名篇之所以感染读者,大多在于它细节的生动真实,《写给母亲》一文以细节打动人心、让人读后眼泛泪花的细节描写可谓俯拾皆是。之前“我”每打喷嚏,母亲总说“谁想哩,妈想哩!”母亲的陕西口音亲切平实,她喜爱说笑的性格亦跃然纸上。“我”写作时,母亲“就不再走动,也不出声,却要一眼一眼看着我”,并说“世上的字你能写完吗,出去转转么”,母亲对儿子的怜爱与疼惜在这些动作与语言细节中显露无疑。而“我”放下笔去找母亲,“立上半天”“自言自语”,给照片前的香炉上香,并说上一句“我不累”,这一系列的动作细节描写,将失母后的“我”的形象鲜活地再现出来,思母而母已逝的伤痛之泪怎能不溢满双目呢!而“我出远门后”,既没有人反复叮咛,“我”有好的吃喝,也无人可送。这一部分心理细节描写,将失母后的迷惘与失落真实地刻画出来了。

  《写给母亲》一文虽情感真挚深似海,但情感的表达不张扬不热烈,字里行间的克制隐忍更令人心痛。虽是向母亲倾吐思念之情的文章,但作者并没有将这种情感无所顾忌地宣泄出来,而是静静追忆3年前母亲生病与去世时的情形,详叙了这3年里思念母亲的种种表现,娓娓而说理性而克制。可到了文末,家里要按风俗办一场仪式“去坟上”,想到“母子再也难以相见”时,隐忍许久的热泪便如开闸之水肆意流淌,痛哭嚎啕。如此真情如此深情,怎不令读者也流下感动的泪水呢!

  所谓“大音希声,大象无形”,对母亲的大爱至爱积蓄至此,自然长歌当哭感人肺腑了!

  小编精心推荐

  读后感范文 | 读后感怎么写 |

与贾平凹读后感相关的读后感范文

推荐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