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国留学网高考频道 在高考“状元县”甘肃会宁,数十年“学生苦学、教师苦教、家长苦供”模式带来的应试成功,却难掩高考之路越走越窄的焦虑。人们期盼高考改革在追求质量的同时,考虑中西部贫困地区的情况,用制度来保障机会的公平。
“高考已难改变命运,不抓高考更难改变命运”
43岁的会宁县元淌村农民贾顺忠,饱受头疼腰痛折磨,却舍不得到医院看病。长子就要高考,还有一儿一女读书,基本生活支出几乎花光了他每年1万多元的工钱。妻子王芳咬紧牙关说:“老大是全班前几名。就是苦死,也要把他供进大学。”
红军长征三大主力会师地会宁县城有三景:一是高耸的会师纪念塔;二是晨昏时分操场上如蝌蚪般密集的读书学生;三是规模可观的“陪读村”。沿着狭窄的土巷,记者走进一间间拥挤、昏暗的出租房,随处可见仍然习惯头裹围巾的农妇和红脸蛋的学生。最多时,这座县城有上万家长进城陪读。
广大西北农村,像贾顺忠夫妇这样耗尽毕生心血也要托起希望之梦的农民,数不胜数。30多年来,会宁58万老百姓不惜粜粮举债,供出了11万本专科学生、5500多名硕士和1100多名博士。
但形势变了。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就业难度加大,大学生“含金量”不断降低。2013年,会宁县参加高考的1万多名考生中,有8016人被本专科院校录取,创下历史最好成绩。而同一年,全国高校应届毕业生首次达到699万,很多人毕业即失业。
“知识可以改变命运,但高考已难改变命运。虽然这条路越来越难,越来越窄,但不抓高考更难改变命运。”会宁县教育局局长张启业说。
“改革的列车会不会把我们越抛越远?”
即将启动的新一轮高考改革将更加突出素质教育,这让会宁人充满焦虑。薄弱的基础教育环境、贫瘠的素质教育条件,让人们对改革如何确保教育机会、招考规则的公平性顾虑重重。不少人担心:“改革的列车会不会把我们越抛越远?”
“一等人忠臣孝子,两件事读书耕田”本是不少会宁农家中堂必挂的对联,如今却像是自讽:农村娃娃从小到大经见最多的,无非是笔与犁。会宁一些中学校长说,西部贫困地区对国家倡导“素质教育、评价多元”的高考改革依然准备不足,与生俱来的短板,仅靠教鞭很难改变。
有一次,会宁二中副校长张斌借北京出差,走访一位他引以为豪的学生。这位学生打开话匣倾诉:“我很苦闷。从本科到硕士7年,我是班里最忠实的‘听众’。无论是上课、讨论还是联欢、聚会,我不敢当众发言,不会唱歌跳舞,只好一言不发。”听了这番话,张斌心里翻江倒海。
这些年,改革带来的高考“游戏规则”改变,也让会宁人感到形势逼人,农村子弟的名校梦似乎更遥远了。2009年,会宁一中学生小张到兰州参加自主招生。笔试通过的他,竟然放弃了别人求之不得的面试机会。他告诉班主任的理由令人心酸:不好意思再向家里要钱去北京面试了,而且农村孩子见识少,表达能力差,普通话都说不好,就是参加了面试,八成也是失败。
以促进机会公平来平衡起点的不公平
兰州大学]副校长安黎哲等人认为,新一轮高考改革追求的核心价值令人期待,但在追求质量和效率的同时要兼顾公平。应该考虑中西部地区实际情况,通过以下几项举措,畅通农村孩子改变命运之路。
加大高等院校向基础教育薄弱地区投放招生计划比例,今年国家提出贫困地区农村学生上重点高校人数要再增长10%以上,“这些消息又令大家为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