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征集志愿?
答:对于未完成招生计划的院校,省级招办采取向社会公布学校招生计划余额,重新征集考生志愿,允许未被录取的考生重新填报志愿的办法,来帮助考生和学校得以实现录取和完成招生计划。这种情况就是征集志愿。征集志愿通常是在各批次平行一志愿或平行二志愿录取以后进行。
什么是征集志愿?
答:对于未完成招生计划的院校,省级招办采取向社会公布学校招生计划余额,重新征集考生志愿,允许未被录取的考生重新填报志愿的办法,来帮助考生和学校得以实现录取和完成招生计划。这种情况就是征集志愿。征集志愿通常是在各批次平行一志愿或平行二志愿录取以后进行。
随着2013年高考的临近,志愿填报也开始受到高三家长的关注。对于高考志愿填报的重要性,很多人都将其称为第二次高考,也有许多过来人坦言"考得好 不如报得好"。不论如何,将高考归结为"七分成绩定,三分志愿拼"是不为过的。高考志愿填报成功了,将会锦上添花。下面就跟着出国留学网的小编一起来了解一下志愿填报吧!
问:什么是高考志愿填报?
答:填报高考志愿是指考生在选择自己希望就读的高校与专业时,按当地规定的形式和时间向招生部门和招生院校就自己的决定所表达的书面意见。
高考结束到填报志愿之前,考生和家长都有一段时间可以用来搜集、分析准备报考的院校信息。那么,如何才能有效利用这些信息呢?昨日,吉林大学招生办的韩老师为考生支招。
填报志愿要尊重兴趣爱好
对于学校和专业选择,韩老师建议,在帮孩子搜集院校信息方面,家长可以到学校的主页上查找,还可以到高考招生咨询会现场面对面咨询,也可以查找有关网站,也可以看报纸、电视等。填报志愿指南等资料可以选择地购买。
考生填报志愿时,一定要把最心仪、有把握的高校放在第一志愿。如果孩子的爱好不明确,可以到专业机构进行职业倾向测评,测试能更加清晰地分析自己的个性特点和最适合的工作环境,同时提出职业发展建议。
一般来说,外向的人更适合选择能够充分发挥自己行动能力和积极性的专业,例如管理、法律、经济、市场营销等;内向的人更适合选择能够发挥自己的计划性、敏感性、逻辑性的职业,例如研发人员、会计、技术人员等。
合理估分把握分数尺度
高考成绩是考生竞争的核心,所以,分数是考生选择院校和专业的重要参照。一般来说,成绩越好、排名越靠前、分数越高的考生选报院校和专业的自由度越大。反之,分数优势不明显的考生则小一些。
韩老师建议,如果考生成绩达到一本批次以上,则优先选择在本批次招生的大学,因为在本一批次招生的院校层次比较高,综合实力较突出,人才培养模式多样,转专业、跨专业辅修的机会较多。如果考生的成绩在一本批次以下,则应以自己感兴趣的专业来定位,因为一本批次以下招生的院校大多为学科特色或行业特色比较鲜明的大学,综合实力虽然比不上在一本批次招生的院校,但某些专业却很有特色,在业界也有较好的口碑,而且通过本科四年的学习,还能通过硕士研究生考试考入更好的大学。
链接
吉大今年计划在省内招生2820人
昨日,记者从吉林大学获悉,该校2013年招生计划总数10950人,其中本科计划10350人、高职计划600人。其中,吉林省计划招生2820人,包括本科计划2400人(文史类232人,理工类2130人、艺术及体育类38人)、高职(专科)计划420人(文史类100人、理工类275人、艺术类45人),分别在提...
顺序志愿的填报技巧
所谓“顺序志愿”就是按“志愿+分数”投档。在一个批次的录取过程中,对学校而言,所有学校只能同时同步录取同一顺序志愿的考生;对考生而言,则是所有在某一批次分数线以上的考生在同一个时间内只能是同一顺序的志愿被检索投档。这种投档办法的第一步是对所有批次分数线上的考生按其第一志愿投档,投档后所有考生的第一志愿学校都必须返回确切的投档结果(包括被学校录取、退档、分数未达学校提档线没能投出)后,第二步再将所有未录考生重新汇总,然后再同时分别投向他们所报的第二志愿学校,也就是在第一志愿学校录取完成后再进行第二志愿的投档,同时同步按志愿顺序投档录取,依次直至本批次3~4个志愿录取结束。
按“顺序志愿”实际上就是按“志愿+分数”投档,游戏规则明确,最大限度地保证了程序公平。但问题也是显而易见的:首先是强化了志愿的作用,因为是先按志愿分别排队,考生能否被所报志愿录取,不完全取决于考试成绩,实际上是取决于与自己分数大体相当的其他考生的志愿,如考生志愿一旦扎堆,学校提档线会大幅提高,转而次年又可能大幅下降,使得考生填报志愿,尤其是第一志愿的填报有一定的偶然性,甚至不失博弈色彩;再者就是如果考生未被第一志愿录取,当填报的第2志愿的学校已经录满其他第1志愿的考生时,该生最后的录取结果可能使他感到很大的心理落差。实行这种录取投档办法的省份已经较少。
对于实行按“顺序志愿”(即“志愿+分数”)录取投档办法省份的考生,在填报志愿时要注意以下问题。
第一志愿是关键
从“技术和分数”的角度看,如果考生选报的第一志愿学校在该省近2~3年录取分数大体稳定,则考生分数最好达到该校上年度录取分数范围的中间段才较有把握,而且专业也有一定选择余地,如果仅仅达到分数范围的下端,选报时则要慎重。如果考生选报的学校近2~3年在该省录取分数“忽高忽低”,则考生分数最好达到其录取分数范围的上端,才较有把握。从录取结束后考生的心理状态看,学校报低了,但专业更容易满足,特别是对于录取到一般本科及高职院校来讲,在就业压力较大时专业尤显重要,因此这样的录取结果只是“小遗憾”;如果志愿报高了,第一志愿学校未能如愿则最后的录取结果可能是“大遗憾”。
第二志愿应是“保底”志愿
按照“顺序志愿”的投档办法,考生填报的第2志愿学校必须是第1志愿生源不足的学校,绝不能觉得自己的分数比该校上年实际录取分数高出很多就可将该校做为第2志愿学校。因为有不少学校虽然录取分数在批次内不是很高,但第1志愿生源充沛,录取的基本都是第1志愿考生。那么如何判定一所学校上年录取的学生第1、第2志愿学生各占多少比例呢?有的省市提供了详尽的录取统计资料,可以查到,有的省市的录取统计资料只是给出了各校录取分数,并未给出分志愿顺序的录取人数,这时就要直接咨询学校了。只有将第1志愿生源不足的学校做为自己的第2志愿学校才有可能被录取,才能“保底”。目前实行这种投档办法的省份,一般而言,第1志愿录取率可达75%左右,第2志愿录取率可达15%左右,第2志愿录取完成后总体上计划可完成90%以上,因此,考生应将第2志愿定位在自己可接受的最后的“保底”志愿,在“可能”被录取的学校中慎重选择。一旦前两个志愿未能录取,甚至分数高出批次线不少,尽管录取不应有什么问题,但最后...
4月20日,由中国教育在线、搜学网联合主办的"高考志愿填报公益讲座北京专场"举行。国内知名志愿填报专家为高三家长解答志愿填报过程中遇到的难题。讲座现场,中国教育在线主编吴付平老师就如何利用高考数据填报高考志愿进行了解读。
据吴付平老师介绍,北京2013年高考报名人数72736人。其中,文科20913人,理科46455人。5368人参加了高职单招。
吴付平老师表示,随着高考报名人数的逐年下滑,以及国家招生指标的调整。北京的高考录取率会出现小幅动荡,但本科录取率不会出现大幅下滑。
高校在北京的本科招生人数每年扩招已成常态。一本、二本、三本都会涉及。扩招的人数一般在1000人左右。
推荐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