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国留学网专题频道道士下山观后感栏目,提供与道士下山观后感相关的所有资讯,希望我们所做的能让您感到满意!

《道士下山》影评精选7篇

道士下山 道士下山影评 道士下山观后感
《道士下山》影评精选7篇

  影评一:戏里戏外人世人生

  对陈凯歌的偏爱源于对《霸王别姬》的喜欢。很多人去看《道士下山》的原因是因为对小说本身的喜欢而走进院线去看了这部电影。而我则是因为陈凯歌导演本人而对这部影片充满了期待。

  陈凯歌导演是一个烙上了民族文化烙印的电影艺术家。起初是暴力美学淋漓尽致的展现,接着是《百花深处》民族化影像的表达,而《道士下山》则用奇幻的影像风格让硬派武侠的瑰丽尽显。最眩目的那透着古典的美感——灵动的打斗与特效的幻境完美结合。片中每一位武者的招式和功力都形象地刻画出了人物的性格特质和因果走向,再加上场景景色的映衬更加丰富了人物的生命属性。

  武学精神是影片一再强调的生命大义,“不离不弃,不嗔不恨”,“人生就是上山下山”。王宝强主演的小道士何安下,经历了下山上山的生死轮回,他见了众生,见了善恶,也见了自己。何安下其实就是要放下,正如王学圻点化的,唯有放下才能解脱。整部影片就像是一个叫“放”的少年经历的一场奇幻轮回,他经历了形形色色的执念和恩怨,也拜过了一个接一个武功卓绝的师傅,最终领会了道的真谛。影片通过旁白的娓娓讲述,即便是完全不懂武学或者不懂东方生命哲学的人,也能够领略片中所讲的道理。

  戏里戏外,人世人生。影片的背景虽在民国,可处世的道理和修行的境界却是放在任何朝代和当下皆准的。所以说,陈导依然在延续他的象征美学,让一个个生命更加符号化,让一段段故事更加传奇化,主角看似是王宝强,实际上他只是这一个个生命和一段段故事的连接体,真正的主角是道。也许这样一部以华丽的武打场面和简单的说理方式的电影,不仅可以让外国人清楚什么是中国人所讲的道,也可以让身处俗世的中国人,重新审慎自身的文化位置和方向。

  好马配好鞍,好戏需好演员。《道士下山》里王宝强作为谐星,使影片有了喜剧武侠的效果,真正演出最出色的是单独出场的郭富城和张震二人,在他们帅的身上,可以很严肃地让我们感受到一个道的精神实体。而范伟、林志玲、元华、房祖名等人,则满足了不同口味观影人群的欲望幻想。

  看电影亦如看自己,看人生。电影是一面镜子,打斗的繁花与真理的新芽都只停格在那两个小时的幻象里,接续我们思考的,是当下的断、舍、离,谁能是生活的武者强者?只有像小道士一样,到生活和社会的泥沼中历练一翻,才能找到电影所不能给你的人生答案。

  影评二:不忘初心,回归本心

  影片以何安下下山后的视角展开了三段故事:林志玲、范伟、吴建豪主演的第一个故事。这个故事是全片颇有喜剧效果的部分。在此片中道士的戏份仍然很多。 郭富城和房祖名上场后的故事,此片中王宝强戏份逐渐变少,郭富城和元华角色的恩怨很重。郭富城角色死后张震角色登场。这部分何安下戏份最弱,几乎被张震的复仇主导。

  这中间还穿插了王学圻角色的“说理”戏份。 《道士下山》最严重的问题就是,这三部分故事完全不搭调,不论是手法上还是气氛上。第一个故事保持了喜剧的色彩,但后两个故事比较严肃。如果说,陈凯歌是想以公路片模式来架构全片,那么第一个故事是道士与情欲,第二、第三个是道士与恩仇。陈凯歌无疑是想通过小道士下山经历有关情欲与恩仇的世俗世界后明白“不择手段非豪杰,不改初衷真英雄”的道理。

  初衷是什么?何安下迷惑在了林...

与道士下山观后感相关的评论

推荐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