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人的一生,最难忘的,估计就是春节了。小编为大家精心准备了《遗忘的春节》,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如果想了解更多的相关信息,请继续关注我们出国留学网。
文/张郁
国人一生,打记事起,能忘掉过春节的人,是少而又少的。可是,我和我的五位同学,却对一九五八年的春节,发生了集体的失忆……
上个世纪,五八年元旦过去,很快就要放寒假。正当大家做回家过年的准备时,班长宣布,寒假期间进行勤工俭学,到六合县搞水利测量,希望大家报名。当即就有很多同学报了名,我也是其中之一。报名的同学中,家在苏北的学生有十几人,几乎都报名了。而苏南的同学,也有一半十几人报了名。约30来人,分成了5个测量小组。
没等放假,我们提前两天,打起行李奔赴六合。
在南京燕子矶的小港,乘上短途的小型客轮,顺着长江,向下游飘去。从这里到栖霞山的江面越来越宽,站在船的甲板上,放眼望去,正是“惟有长江天际流”的广阔,让人胸襟开朗。江面上的远处,时不时看到那些我们叫“江猪”的生物,在水面上起伏,露出黑色的锅型背脊,这种生物是扬子鳄还是长江豚,不得而知。那个年代,还没有把对长江生物的研究,提到重要的议事日程。时隔三十年以后,在长江的这些水段,再也看不到那些生物的出没了……是长江水质污染而引起的后果,这里的水域,不再是长江鱼类的天堂。
船行不到一个小时,便进入六合的境界,我们在江北岸一个小码头上了岸。县上派来人分头把各小组接走,带到工作的地点。来接的人,都是各公社或生产大队的人。没有车,只能跟着来人徒步而行。好在我们的行囊不重,就是一条薄被和一条床单,走起来并不觉累,跟着那人,一气走了三十多里路,来到了一个当地准备好的住宿地。
宿地不靠村不靠店,在一片冬田的旷野里,离村或者是生产大队,有好几里路。是一排废弃的半截砖墙的瓦房,三间北房,两间西房。北房里用稻草为我们搭了一溜地铺,是我们睡觉的地方。西房有一个大锅灶,一只能装三桶水的大铁锅,就在灶上。还有面案橱柜等破旧的炊具。锅灶就一个,烧水、煮饭、炒菜都是在这一个大锅里做的。
烧饭是专门派的人,一个中年男炊事。我们来到,他已经把饭做好,米饭、莲花白菜,几只热水瓶里有开水。饭后,带我们来的人,就领着我们来到工作面。离我们驻地不远,是一条南北走向的小渠沟,已干涸无水。沟宽一米多。站在沟边东西两望,是广阔的田野,大冬天,田野光秃秃,没有庄稼,没有树木,一片片的盐碱地,就在眼下,显得荒凉空旷。很远,大约有几里路,可以看到稀少的村庄。农村的草房裸露,没有绿荫掩盖,显得没有生气而贫困。按规划,脚下的小渠将开挖成大渠。我们的工作面长十几公里,要在这条渠边,进行水准测量。在我们的区域还有一条东西的渠,进行同样的工作。离此不远,我们又到那里看了看。南北渠测几公里,东西渠测多少,把任务布置后,那人就离开了。我们回到驻地,开始了准备工作,大家动手,把院子里送来的木材,都截成两扎多长的木桩,一头削尖,便于使用。
第二天一大早起来,早饭已做好,一人一个馒头,稀饭咸菜。我们的军用壶,都灌满了开水。早饭后,每人发两个馒头带上,留中午饭在外面吃。大家分头拿上工作用具,有水准仪,记簿、标尺,木桩、斧头等。到工作地,沿着小渠,两个人打木桩,两个人扶标尺,两个人测量。每隔120来米打一个木桩。工作虽然有序,不紧不慢,但不能停,完成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