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稼先观后感(篇1)
今天,我把作业做完,就拿起一本书看,我看到了《两弹元勋邓稼先》我想这是什么意思?讲的是什么?我带着好奇的心情读了起来。
在战争时期中,有一个人叫邓稼先,一次,国家需要他去做发明原子弹、氢弹这个工作。他夜以继日、废寝忘食地准备有关模型,不断地做试验。为了发明,他的身影始终在第一线,在战争最困难的地方,所以,工作进展十分快,1964年10月16日,神州大漠上升起一朵蘑菇云第一个原子弹爆炸成功!他向全世界证实了中国的实力。紧接着,1967年6月17日氢弹又爆炸试验成功!
读完这一篇文章后,我深深地体会到了邓稼先不畏困难、勇于拼搏那种可贵的精神。我由衷地佩服他。此时此刻再想一下自己,平时妈妈叫我干点家务活,我还总是叫苦连天,耍个小聪明,找个理由混过去。而在学习上也总是马马虎虎,不能严格要求自己。我决定从今以后,不再偷懒,做个爱学习、爱劳动的人,将来一定要为祖国做个栋梁之才。
邓稼先观后感(篇2)
观《邓稼先》有感
11月26号公司工会组织观看了邓稼先先生的纪录片,在纪录片的结尾,当记者问大街上行色匆匆的人们,是否知道邓稼先这个名字的时候,大家的回答居然都是“不知道”。我不禁感叹这样一个为新中国默默奉献的伟人,他留给我们的如此之多,得到的却如此之少。
纵观邓稼先的一生,他的性格、气质处处体现着中华民族的美德,尤其是他勇于承担、敢于奉献、不怕困难的主人翁精神非常值得我们去学习和反思。
说他勇于承担,因为他义无反顾的承担起了新中国建国以来最艰巨的任务,当1958年秋,二机部副部长钱三强找到邓稼先,征询他是否愿意参加一项必须严格保密的工作时,他义无反顾地同意了,回家对妻子只说自己“要调动工作”,不能再照顾家和孩子,通信也困难,便从此悄无声息的过上了他伟大而又隐秘的一生。影片中反复出现的一个镜头便是草稿纸上纷繁复杂的计算公式,不停书写的手、反复的测量、工作人员忙碌的埋头工作,这一个个镜头拼接出的就是邓稼先沉重的压力,紧张的工作节奏。每一次实验都是他最后签字,签字就意味着责任,每次签字都紧张得手发抖,他不想辜负国家和人民的希望。工作期间还发生了一次意外,在一次实验中,氢弹已经空投出去却没有爆炸,他不顾个人安危前去查看原因,旁边的工作人员拦都拦不住。
说他敢于奉献,因为他牺牲了个人名利,牺牲了与妻儿共享天伦之乐的数十年时光,放弃了国外优越的生活和工作条件,毅然决然的回到百废待兴的祖国,只为能为饱受战乱的祖国做出自己的贡献。报效祖国的机会来了,研制我国第一课原子弹的重任落在了他的肩上,这项工作伴随着巨大的个人牺牲,他的一切都将无人知晓,他不能发表学术论文,不能公开作报告,不能随便与
朋友交往,做出的成绩再大也不会有人知道,甚至到死也只能默默的离开,他就这样隐姓埋名的工作了28年,他信守承诺,几十年从没有向外界透漏过他的工作,他的一生就像一支燃烧的蜡烛,照亮了万千人,可也耗尽了自己毕生的精力。
说他不怕困难,是因为他明知道制造原子弹在中国得从“零”开始,但他有克服一切困难的决心和勇气,接受任务没多久他就受到了不小的打击,苏联违背条约,撤走了对中国的一切援助,但邓稼先没有没打倒,他和其他工作者发扬不怕困难,艰苦奋斗,终于实现了“零”的突破。后来,邓老也因为操劳过度,身体状况每况愈下,但他为了能继续工作,为国家多做贡献,甚至在卧床不起时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