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盘堆积青梅满
金斝飘香煮酒浓
来源:不祥
我国的传统节日有很多:中秋节、重阳节、清明节、端午节等等。
其中最有趣的就是中秋节了!因为中秋节是团圆的日子,也是吃月饼的日子。
太阳早早落下,月亮也早早升起,这轮皎洁的“玉盘”高高地悬挂在天空中。在一片漆黑中显得格外特别、尊贵。
我跟妹妹们躺在草坪上仰望着天空和这皎洁的玉盘。每次中秋节的月亮都很圆。听外婆说天上有一位不食人间烟火的仙子—嫦娥。她有漂亮的容颜,有不平常的身世和故事。
好了,该进行下一个行程—吃团圆饭。桌上的鸡、鸭、鱼、青菜等等。各种美味的佳肴,让身为小孩的我开心得不得了。开心的不是可以吃好吃的,而是可以一家人团团圆圆的吃一顿饭。吃完饭后,就该吃月饼了。有豆沙味的、双黄味的、莲子味的等等。
就这样我度过了又一个中秋节。“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仙人垂两足,桂树何团团。白兔捣药成,问言与谁餐?”每当中秋节,我都会想起诗人李白笔下这首充满童趣的诗歌《古朗月行》,也会格外的想念远方的亲人。
我站在阳台上,抬着头仰望着天上那轮皎洁的明月。今晚的月亮格外美丽,又圆又大,好似一位含情脉脉的少女,红润的脸蛋在云朵这层纱布下若隐若现,时而露出半边脸,时而羞涩的探出头来看一看,她的脸蛋圆圆的,嫩嫩的,带着甜甜的微笑,不一会儿,又把脸遮了起来,真害羞。乳白色的月光柔和的照在我的脸上,照在小路上,照在树丫上,所有的一切都沐浴在这平静而又清新的月光里,我相信,不论谁在如此美丽的月光下,心都会变得和月光一样纯洁无暇。这柔和的月光好像妈妈的目光,洒在谁的身上,都是温暖的。风一吹,蒙蒙的帘子被拉开了,圆润的脸蛋又浮了出来,月亮姑娘一转身,又不知藏到了哪位云朵姐姐的后面。天空好像一块深蓝的绸缎,上面点缀着许多耀眼的“宝石”,他们围绕着迷人的月亮姑娘,好奇的眨着眼睛。月亮姑娘是无私的,她那温柔的月光给人们带来了美好的幻想、憧憬和欢乐。天空撒上了一层银粉似的。月亮中影影约约浮现出的阴影,使我不禁想到民间故事中的嫦娥,眼前仿佛还出现了一棵桂花树……
桌子上满满的,妈妈端来了切好的柚子、软软的芋头、香喷喷的田螺等等,当然少不了甜甜的月饼。我们一家人坐在阳台上一边赏月一边说笑。“园园,快过来拜月!”妈妈突然把我叫过去。我学着妈妈的样子:双手并拢,放在胸前,面对月亮许下了自己的心愿。
我看着一桌的美食,不解的问妈妈:“妈妈,中秋节除了月饼和柚子,为什么还要摆芋头、田螺呢?”妈妈笑眯眯的点点我的脑袋,说:“这都不记得了?芋头是代表辟邪和不信邪的意思,都说‘给芋头去皮就是在剥魔鬼的皮’,这样的芋头吃了就拥有驱鬼的力量了。”“这个我倒能理解,可是田螺没有什么可以代表的啊。”“是这样的,螺肉营养丰富,里面含有丰富的眼睛视色素,所以流传着‘吃田螺,可明目’的传说。”“哦,原来是这样,看来这中秋节还不简单呢。”我笑着说道。
其实,月饼以前被称之为“胡饼”。一次中秋皇帝和皇妃吃饼赏月,皇帝嫌“胡饼”这个名字不好听,皇妃仰望月亮,脱口而出:“月下之饼,月饼。”于是“月饼”这种叫法便一直流传到了今天。
说说笑笑中不知不觉就到的深夜,月亮姑娘揉揉眼睛,都有点犯困了,赏月人们的兴致却没有减少,听着远处的炮竹声,这样的中秋怎能不令人陶醉? ...下面是出国留学网小编整理的盂兰盆节的习俗,欢迎阅读。
烧包
烧包:“鬼节”,俗称“七月半”(有些地区为十三或十四)。送祖时,纸钱冥财烧得很多,以便“祖先享用”。同时,在写有享用人姓名的纸封中装入钱纸,祭祀时焚烧,称“烧包”。年内过世者烧新包,多大操大办,过世一年以上者烧老包。
放焰口
放焰口:七月十五这一天,事先在街口村前搭起法师座和施孤台。法师座跟前供着超度“地狱”鬼魂的地藏王菩萨,下面供着一盘盘面制桃子、大米。施孤台上立着三块灵牌和招魂幡。过了中午,各家各户纷纷把各式发糕、果品、瓜果等摆到施孤台上。主事者分别在每件祭品上插上一把蓝、红、绿等颜色的三角纸旗,上书“盂兰盛会”、“甘露门开”等字样。仪式是在一阵庄严肃穆的庙堂音乐中开始的。紧接着,法师敲响引钟,带领座下众僧诵念各种咒语和真言。然后施食,将一盘盘面桃子和大米撒向四方,反复三次。这种仪式叫“放焰口”。
普渡拜拜
普渡拜拜:七月十五日下午,大家便开始准备黄昏的大拜拜。祭坛上各种牲礼及水果摆上几百盘,杀猪几十条甚或百多条,米谷整卡车,鱼山、内山耸立着,极尽铺张能事,与“做醮”相同。另请和尚或道士登坛作法诵经,引渡孤魂野鬼,回归天地,有时也上演钟旭道捉鬼等民间戏曲。孟兰盆法会:七月十五日是佛教所谓的结夏安居修行的最后一日,法善充满。在这一天的法会中,和尚诵经,盆罗百味,供养僧众,功德无量。
抢孤
抢孤:在普度的广场上搭起高丈余的台子,上面放满各式各样的供品。普度完毕,主持人一声令下,大家就蜂拥而上抢夺,因为没有秩序易造成伤亡,所以清朝下令停办。民国八十一年宜兰头城再度举办此活动,仍延袭旧制,架高近四层楼的棚子,上放置十三盏食物和纯金牌。参加的队伍以每五人一组,每队各据一根柱子,待主办者一下令,选手便奋不顾身望往上攀爬。由于有游戏规则所以没有混乱的场面,是一项值得提倡的民俗体育。抢孤由来:因为七月普度鬼魂群集,为了怕它们流连忘返,所以有人发明此活动。据说当鬼魂看到一群比自己还要凶猛抢夺祭品的人时,会被吓得逃开。
贵州省
毕节地区、黔南州、黔西南州 等地,“烧包”时,以包砌塔,用香烛绕包塔一圈,留一缺口排成阵型,寓意亡者领取纸钱之路,纸钱包均为寸厚,每两包之间夹上画有骏马的纸片一张,称之为“驼钱马”。烧包前,于圈外置金属质盆一个,内盛半盆清水。盆上搁有贵州用来夹取煤炭的“夹钳”一个(也称“火钳”,类似北方的“火筷子”)以及菜刀一把。寓意为防止无主的孤魂野鬼靠近。
河北省
泊头市、南皮县七月十五携带水果、肉脯、酒、楮钱等前往祖先墓地祭扫。并持麻谷至田梗,称为「荐新」。广平县中元节以时鲜食物祭拜祖先,并准备果蔬、蒸羊送给外孙,称为「送羊」。清河县七月十五上坟祭扫,以蒸面羊赠送女儿。
山西省
永和县读书人于此日祭魁星。长子县的牧羊人家于中元节屠羊赛神,俗传如此可使羊只增加生产。又赠肉给诸亲戚,家贫无羊者则蒸面作羊形来代替。阳城县农家以麦屑作成猫、虎及五谷之形,于田间祭祀,称为「行田」。马邑县民中元节以麦面作儿童的形状,名为「面人」,...
下面是出国留学网小编整理的盂兰盆节的来历,欢迎阅读。
每年的(农历七月十五)“佛欢喜日”,“僧自恣日”。《佛说盂兰盆经》云:“有目连僧者,法力宏大。其母堕落饿鬼道中,食物入口,即化为烈焰,饥苦太甚。目连无法解救母厄,于是求教于佛,为说盂兰盆经,教于七月十五日作盂兰盆以救其母。”
“盂兰”为梵文,意为救倒悬、解痛苦。《佛说盂兰盆经》记载,当时佛陀的弟子目犍连尊者,以神通力发现其去世的母亲在饿鬼道受苦,目犍连孝顺深切,以神通力把食物送到其母口中,谁知食物在咽喉中变为火炭,不能食用,痛苦万分。目犍连焦急忧虑,于是去问佛陀应如何救度。
佛陀告诉目犍连尊者说:“你母亲罪根深重,曾有五百世的悭贪,纵使你神通第一也无法解救她的苦难,必须靠十方众僧大德威神之力才能得到解脱!”
到七月十五日那天,是僧众结夏安居结束的解夏日,又称佛欢喜日或僧自恣日。所谓自恣就是自己检点,如发觉自己有过失,应对人发露忏悔:如任何人犯过,亦应对僧众忏悔。结夏安居期间一切圣僧众,均精持律仪,身、口、意三业清净,在解夏日设斋供僧,功德最为殊胜。
故此佛陀咐瞩目犍连尊者,在七月十五日那天,准备饭食百味五果、汲灌盆器、烧香燃灯,将世上最珍贵的食物都放在盂兰盆内,供养十方大德众僧。当众僧念咒加持,祈福消灾,使在世人增长福慧,先亡超度。
后来目犍连尊者得到佛陀教化在七月十五日设盂兰盆供养十方三宝,合各大德威神之力,使母亲得以脱离饿鬼之苦。
一、 昔日佛陀赞叹目犍连尊者:
“以后的佛弟子,如果要行孝道就应该在七月十五日供僧,并以供僧功德回向给过往的亲人,这功德不只可以救度这一世的父母,甚至也可以救度七世的父母。”
二、《佛说盂兰盆经》佛言:
“行慈孝者,皆应先为所生现在父母、过去七世父母,于七月十五日,佛欢喜日,僧自恣日,以百味饭食,安盂兰盆中,施十方自恣僧,愿使现在父母,寿命百年无病、无一切苦恼之患,乃至七世父母离恶鬼苦,生人天中,福乐无极。是佛弟子修孝顺者,应念念中,常忆父母,乃至七世父母。年年七月十五日,常以孝慈,忆所生父母,为作盂兰盆,施佛及僧,以报父母长养慈爱之恩。若一切佛弟子,应常奉持是法。”
三、斋僧功德:
1.仪表端正,容颜□丽,人人见之欢见。
2.气力盖世,精神满足,承事十方诸佛,无有疲劳。
3.生天人间,寿命久长,康健无恼,命终之时,自然受生,不被病苦所缠。
4.事事安乐,不逢灾逆,心想事成,无有困厄。
5.音声清雅,容动三千大千世界;口常说清净妙法,通达无碍,闻者无不信受而行。
四、供僧功德
便是自利利他的菩萨行,大功德。僧宝是一切世间供养、布施,修福的无上福田。
五、《佛说布施经》云:
供养三宝可得五种利益:
1、身相端庄;
2、气力增盛;
3、寿命延长;
4、...
作文网(m.zw.liuxue86.com)提示:我们做的不好的地方还请您多多包涵,请阅读本作文。
本作文是关于初中初一700字的作文,题目为:《杯酒里的爱》,欢迎大家踊跃投稿。
欢迎阅读《作文:杯酒里的爱》,“作文网”每日为您更新更多优秀的“初三作文”,请随时关注!推荐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