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国留学网专题频道重庆高考钉子户栏目,提供与重庆高考钉子户相关的所有资讯,希望我们所做的能让您感到满意!

难以拔除的“钉子户”

初中一年级作文

  亲情,源于血缘,血源凝就亲情。人世间依赖血缘纽带。常常会演绎出一个个可歌可泣亦喜亦欢的亲情故事。

  在某尘土飞扬的建筑工地上,一批批新的建筑物奠基而起,然而还有一间破旧的小屋孤立的支撑在那里,显得那样的“孤单”。在一般人的眼里,这只是一家难以拔除的“钉子户”。可是,又有谁知道这家“钉子户”背后却有一个悲凉的故事。

  户主是一对老夫妻,年迈的他们脸上早已布满皱纹,年复一年日复一日。他们每天都在寒风中等待着,在夕阳的映衬下显得有一丝凄凉。老年得子本来是一件值得高兴的事情,可是,就像上天故意安排过似得。他们的孩子与众不同是个——脑瘫儿。

  这个孩子的出生,使这个本来就不富有的家庭的负担变得更重了。可是老夫妻两个人只有只一个孩子,当然是他为掌上明珠了。可这个孩子却让他们操尽了心,这个孩子经常离开家,十天半个月才会回来一趟。可是这次却没有再回来过,老两口心急如焚,进退两难。

  不迁吧,为难了人家拆迁办的人,也影响了工程的进度。迁吧,又怕儿子回来找不着。最后,他们还是签了。

  从此以后,村子的东头和西头各站着一个老人,伴随着轰隆隆的机器声,踮着脚尖期盼那久久未归的傻儿子,任凭尘土扑面,风吹雨淋,他们也不曾言辞。

  这就是亲情,这就是人世间至善至美的亲情,在父母那日夜的守候中,在父母那一声声的嘱托中,在一句句唠叨中。

  有些故事往往会令人欢笑,有些故事往往会令人悲伤,有些故事往往会令人感动。

  拥有这样的感情,回事我们的风雨人生变得风光宜人,使多舛的世界变得温馨。亲情与生具有。在我们不禁意间早已悄悄的在我们的身边降临。亲情,永远不会消失。

  亲情,永远会守护在我们身边。

  亲情,永远不会消逝。

  有一种感情不曾被记住,但永远不会被忘记。

亲情永不下岗。 ...

与重庆高考钉子户相关的初一作文

“高考钉子户”梁实第17次高考

高考备考

  46岁的梁实,今年是第17次报名参加高考(。因为年年参考,年年落榜,他被贴上了现代范进、高考钉子户、考神等等标签。由于新课改的变换,梁实预测考试的结果不会太好,因此之前一直犹豫是否要最终参加考试。经过反复的思想斗争,梁实最终还是决定“参加考试了”。

  身材壮实,眉开眼阔,47岁的梁实,因16次高考经历“一炮而红”。每次高考失利后,他总能快速调整好心态,满怀信心继续征战下一次高考。可今年他犹豫了,“这次考不考,我还没决定。”昨日上午,梁实这样告诉成都晚报记者。

  让梁实打退堂鼓的并不是屡战屡败的尴尬,“我低估了新课改的变化,当中涉及的新知识点对我来说有些难度。”梁实坦言,即便参加考试,结果也不会理想,既然如此倒不如放弃。

  昨日下午三点过,梁实突然给记者打来电话,“我决定了,第17次高考必须去。”让他改变弃考初衷的是一张薄薄的准考证,“下午我去领了准考证,看到上面的名字和考场安排就决定必须要考。”梁实坦言,自己思来想去,坚持了十多年,不甘心此番轻易弃考,所以这次必须考,只是心态上做了很大改变,没了往年的信心。

与重庆高考钉子户相关的高考资讯

美国西雅图的钉子户(Nail house)

钉子户
美国西雅图的钉子户(Nail house)

钉子户,是有中国特色的一个词。英语的意译是Nail house。

美国也有钉子户,名副其实的钉子户。像钉子一样,拔不掉。

在美国,私有财产(private property)是受到宪法第五修正案(the Fifth Amendment to the Constitution)的保护的。开发商如果要拆迁,一定要给与合理赔偿(just compensation)。自然,这种赔偿都会高于房子的市值。比如,上海闵行潘女士的房子,480平方米,按1.5万1平方米来算,市值是720万,那么,合理赔偿应该高于这个数字,至少等于这个数字。根据中国新闻网的央视采访报道,给的赔偿是67万3千,这跟白吃白拿好像也相差不多了。

一般来说,如果法规和政策是讲理的,或者执法者没有滥用、绑架法规的话,民众都会通情达理的。赔偿如果高于市值,住户都会积极配合,不会狮子大开口。美国的开发商的利润大约为15%,你的开价若会吃掉其相当大的利润,开发商就撤了。因此,美国钉子户的故事鲜有所闻。极少,不等于没有。我曾在西雅图居住。那里就曾经发生过一个世界闻名的钉子户的故事。

西雅图有个老太,叫伊迪丝-梅斯菲尔德(Edith Macefield),生于1921年,1966年搬进了巴拉德(Ballard)西北46街的一个两层楼的小房子,有两个卧室。

2007年,开发商计划在那个地带建造商业楼,征地拆迁进行顺利。但到了老太这里,卡住了。老太的房子比她更老,108岁了。美国没有70年这一说,房子仍然可以居住。老太已经在这个设备齐全的舒适蜗居里住了40余年,对一切都很有感情了,不愿搬离。

“能够用钱解决的问题就不是大问题”。开发商一次又一次地提高赔偿金额,最高达到100万,超过市值好几倍。根据市值,老太的房子的地皮值12万,房子值8 千。老太不为所动。英文西雅图时报闻讯采访她。她说,“我不想搬。我不需要钱。钱并不意味着一切。”(I don't want to move. I don't need the money. Money doesn't mean anything.)

老太没有请律师,没有写信到有关部门,没有上首都华盛顿讨个说法,更没有自己制造燃烧弹或以自焚抗议,只是对开发商说一个很简单的词“No”。

开发商无可奈何,只得修改图纸,商业大楼忍痛挖掉了老太的这一块地方。

这是一个特例,开发商极少碰到的特例,是个无法用钱解决的大问题。开发商碰巧遇上一家钉子户,绝对不可能动用推土机强行拆除,只能绕着走。

据西雅图时报报道,老太从小就很固执(stubborn)。开发商好像很理解这种固执。工程项目的最高总监(senior superintendent)巴里-马丁(Barry Martin)甚至关心起老太的生活。老太孤身一人,唯一的儿子早在13岁时就死于脑膜炎。人们也不知道她已去世的丈夫的情况。她很坚决地挡回此类问题, “不要问”(Don’t ask)。马丁得知老太行走不便,就开车送她去做头发,去看病。他确保她有食品,去为她买杂货,为她去拿处方药,为她做晚饭。(He made sure she had food, ran to get groceries for her, picked up prescriptions, cooked her dinner.)

开工了,他对工人说,要像对外婆一样对待她。

2008年6月15日,86岁的...

2015国考申论热点:考验钉子户

2015国考 2015国考申论 2015国考申论热点

  2015国考申论热点:考验钉子户,由公务员考试资讯中心申论频道为您提供,希望对您会有所帮助:

  近日,本报发表的一篇读者来信《二三流院校啥时摆脱二等公民地位》引发广泛关注。在这封信中,一名来自二本院校的大三学生描述了自己的大学现状:没有像样的老师、没有好的学习氛围、没有资源和平台,其中是一群“要越过高墙、过湍流才有资格去拼一拼”的二三流院校学生。

  报道刊发后,又有一个特殊的群体进入了记者的视野:在这些“平民”高校里,有着一群为了改变命运,不惜“二战”、“三战”的考研“钉子户”,他们称,这是一条有血有泪的“涅槃”之路。

  跟技校拼不过专业技能,跟名校拼不过学历

  不久前,金容(化名)在中国传媒大学校内租到了房子。七八平方米的单间,一张单人床,一张旧木桌,便是她接下来一年的考研训练场。这套公寓的3个单间里,住的都是和她一样,刚刚在第一次考研失败后就开始准备“二战”的人。

  武汉轻工业大学广告学专业2014届毕业生璐瑶尽管初试便落榜了,她仍然特地赶到北京,希望能够实地“取经”,观摩中传的研究生复试,打听一下信息。

  这趟北京之行是瞒着家里人的:父母并不支持她再次考研,而是希望她能考个公务员,或者找一份安稳的工作。

  “我们大学4年很多都是玩、散、懒,结果跟技校学生拼不过专业技能,跟名校学生拼不过学历。”在璐瑶看来,自己虽然也是本科毕业,但找起工作来,便成了高不成、低不就。

  5年前高考时,刘念考过了一本线,但最终掉档,只上了二本。像她一样,不少考研“钉子户”都是由于高考失利、与心仪的学校擦肩而过,一直怀着名校梦。要实现未完成的梦想,唯一的出路便是考研。

  2014年,中国教育在线发布的《2014年全国研究生招生数据调查报告》显示,73%的研究生考生的本科院校为非985、211院校。在诸多促成考研的动因中,排名前两位的分别是为增加就业竞争力(39%)和希望读个名校(15%)。

  2007年,怀着清华梦的祝逸(化名)高考失利,只能被调剂到了江汉大学电子信息工程专业。4年后第一次考研失败,他进入一家国有钢铁企业做了技术员。在周围的人看来,这算得上是一份令人羡慕的稳定工作。

  一次,铁板缝隙透射进的一缕阳光打在他的脸上,他脑海中突然浮现出了梦想中的画面:草长莺飞的校园,草坪上的自己正沉浸在阅读中。那一刻,他萌生了辞职考研的想法:“我不想一辈子面对着这些机器。”

  与此同时,从考研成功进入名校的本科同学那里,传来的信息都是“导师介绍的项目”、“即将投入生产的芯片”、“师兄去了IBM、华为、腾讯、联想”之类的消息。而他一直清晰地记得,自己求职时去听百度公司的武汉地区宣讲会,HR明确告诉大家,做技术的只招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的学生,其他学校毕业的学生对他们而言都是others(引申意为“陪衬”)。

  “自己没有名校的出身、没有背景,所以这里不是百度,身边的人只知道打麻将、玩游戏,还要用工龄来换取一点点职业提升,很可怕。”他说,“我希望通过提升自己的能力来改变,而不是留在这里,靠关系和时间来上升。”

  因为当初“没有选择”,他坚持了一年;一年后,他毅然辞职,准备第二次走上考研战场。

  刘念考研的决心,也同样来自在求职路上遭遇的挫折。“一战”考研失败后,她认真找了一段时间工作,投了很多大公司...

高考最牛钉子户根源于自我认同走偏

高考资讯 高考最牛钉子户

  出国留学网高考网为大家提供“高考最牛钉子户”根源于自我认同走偏,更多高考资讯请关注我们网站的更新!

  “高考最牛钉子户”根源于自我认同走偏

  在四川绵阳市的考点,一位49岁的“大龄”考生再次出现在考场上,他是大家熟悉的梁实,今年是他第20次参加高考。他曾向媒体表示,2016年将是他的终极一战,“再不成功,我就把一切都结束了”。因年年参加高考,梁实又被广大网友称为“中华第一考王”“高考最牛钉子户”。

  每到高考时节,一些“高考钉子户”都会被媒体打捞出来。面对 “高考钉子户”,人们往往有着错综复杂的感受。一方面,“有梦想谁都了不起”,每个人都有追逐梦想的权利;另一方面,执着、固执甚至偏执地不达目标誓不罢休,何尝不是一种“自寻烦恼”?这一点,在梁实身上得到了淋漓尽致的演绎。

  梁实并非没有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1992年他曾经考上了南京林业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只不过,在梁实眼中,通过普通高考考上的重点大学才是真正的大学。连续多年参加高考,考试成绩大都为300多分的他,显然与理想中的大学相距甚远。“语文一般,数学一般,理综一般,英语马马虎虎,反正肯定考不上”以及“明年再考,一定行”,每年如出一辙的回答,让媒体对“梁三百”的兴趣逐渐下降。

  美国社会心理学家马斯洛认为,每个人都有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要。如果这些需求在现实生活中难以满足,长期处于一种压抑状态,内心的紧张就会持续并发酵,导致心理失衡和行为失控。“最牛高考钉子户”一意孤行的背后,是社会认同的匮乏。他太需要自己的观众,太需要被“围观”;在别人看来不可理喻的事情,他却孤独地乐在其中。

  做点小生意的梁实,为何对高考“爱得如此深沉”?自我认同和社会认同的迷失,让梁实不愿意难以实现与自我的和解、与群体的交流、与社会的融入。作为小商人的梁实并不起眼,作为“最牛高考钉子户”的他却吸引了众人的注意力。可是,当聚光灯远离,梁实又该如何去经营自己的人生呢?

  高考作为一种评价机制,并非适合所有人;那些高考成绩不太理想的人们,并不意味着是失败者和无能者。在别的考场,梁实们依然可以交出一份满意的答卷。作为小商人的梁实如果将更多时间和精力放在经商,或许可以收获成功,赢得社会认同。

  只有进行清醒的自我调整,学会与自我和解,人生的道路才会变得广阔。寻找自我、认识自我,是每一个成年人必须要面对的现实考题。透过“最牛高考钉子户”这面镜子,我们也可以发现一些朴素的人生哲学——实现期望与能力的平衡,将高考当成生活的过程而不是生活的目的;即使考不上理想的大学,也依然可以通过别的渠道,实现人生突破和向上的社会流动。

  小编精心为您推荐:


“高考最牛钉子户”根源于自我认同走偏

高考资讯 高考最牛钉子户

  出国留学网高考网为大家提供“高考最牛钉子户”根源于自我认同走偏,更多高考资讯请关注我们网站的更新!

  “高考最牛钉子户”根源于自我认同走偏

  在四川绵阳市的考点,一位49岁的“大龄”考生再次出现在考场上,他是大家熟悉的梁实,今年是他第20次参加高考。他曾向媒体表示,2016年将是他的终极一战,“再不成功,我就把一切都结束了”。因年年参加高考,梁实又被广大网友称为“中华第一考王”“高考最牛钉子户”。

  每到高考时节,一些“高考钉子户”都会被媒体打捞出来。面对 “高考钉子户”,人们往往有着错综复杂的感受。一方面,“有梦想谁都了不起”,每个人都有追逐梦想的权利;另一方面,执着、固执甚至偏执地不达目标誓不罢休,何尝不是一种“自寻烦恼”?这一点,在梁实身上得到了淋漓尽致的演绎。

  梁实并非没有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1992年他曾经考上了南京林业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只不过,在梁实眼中,通过普通高考考上的重点大学才是真正的大学。连续多年参加高考,考试成绩大都为300多分的他,显然与理想中的大学相距甚远。“语文一般,数学一般,理综一般,英语马马虎虎,反正肯定考不上”以及“明年再考,一定行”,每年如出一辙的回答,让媒体对“梁三百”的兴趣逐渐下降。

  美国社会心理学家马斯洛认为,每个人都有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要。如果这些需求在现实生活中难以满足,长期处于一种压抑状态,内心的紧张就会持续并发酵,导致心理失衡和行为失控。“最牛高考钉子户”一意孤行的背后,是社会认同的匮乏。他太需要自己的观众,太需要被“围观”;在别人看来不可理喻的事情,他却孤独地乐在其中。

  做点小生意的梁实,为何对高考“爱得如此深沉”?自我认同和社会认同的迷失,让梁实不愿意难以实现与自我的和解、与群体的交流、与社会的融入。作为小商人的梁实并不起眼,作为“最牛高考钉子户”的他却吸引了众人的注意力。可是,当聚光灯远离,梁实又该如何去经营自己的人生呢?

  高考作为一种评价机制,并非适合所有人;那些高考成绩不太理想的人们,并不意味着是失败者和无能者。在别的考场,梁实们依然可以交出一份满意的答卷。作为小商人的梁实如果将更多时间和精力放在经商,或许可以收获成功,赢得社会认同。

  只有进行清醒的自我调整,学会与自我和解,人生的道路才会变得广阔。寻找自我、认识自我,是每一个成年人必须要面对的现实考题。透过“最牛高考钉子户”这面镜子,我们也可以发现一些朴素的人生哲学——实现期望与能力的平衡,将高考当成生活的过程而不是生活的目的;即使考不上理想的大学,也依然可以通过别的渠道,实现人生突破和向上的社会流动。

  小编精心为您推荐:


关注艺考“钉子户”:不是成绩差 只为喜欢

高考学习网
2013年03月22日18时 感谢您阅读由高考频道(https://m.liuxue86.com/gaokao/)编辑、收集、整理的《关注艺考“钉子户”:不是成绩差 只为喜欢》资讯,高考学习网资讯来源于中国青年报陈竹 邱晨辉!

日前,一年一度备受瞩目的艺术类本科招生大战打响,在北京各考点的考场外,最多的并不是媒体上说的美女帅哥,而是伫立在寒风中、脸上表情凝重的家长。这些家长等待的孩子大多是第一年来报考的,而记者在现场发现,除了那些结对而行的考生之外,还有不少只身前来的考生。

这些考生,多是复读一两年甚至三年以上的“钉子户”。

很多明星都是艺考“钉子户”

下午3点半左右,19岁的王昱(化名)走出了考场,这是她两天里参加的第3场艺术类专业初试。王昱是一名复读生,就读于东北一所知名重点高中,有着不错的文化课成绩,在高考复习的关键时刻,她却怀着导演梦,独自来到北京。随后几天,她平均每天都会有1~3场考试,每考完一场,就要飞快地赶往下一个考试地点。

大多数艺考生都像王昱一样“赶场”,他们往往都填报5所甚至10所以上的学校,每个学校报2~3个专业,因此,还常遇到考试时间“撞车”的现象,有时需要飞速从西北三环的北京电影学院赶到东五环外的中国传媒大学(微博 招生办),有时则要苦苦哀求老师为自己协调时间。

在考试现场,王昱遇到过各种各样的人,有一直复读到27岁的,有饭店服务生,还有人已经达到了中戏限制的报考最高年龄——30岁。不少明星在当年的艺考中也都是“二进宫”、“三进宫”——段奕宏考了3年才考上中戏表演系,汤唯前两年报考中戏表演系均落选,第三年才考上了导演系。这些人,都是他们心目中学习的榜样。

20年来,有100多名中戏学生都是从距离中戏不到50米的出租房“老妈的小屋”中走出来的。每到7月,这个四合院“钉子户”的生意就火爆了起来。小屋以前开在雨儿胡同,比较宽敞,每年都有十几、二十个学生前来租床位备考;现在则只剩一个不到十平方米的简陋房间,放着两张高低铺。实在住不下,旅馆的主人“老妈”给自己准备了一张折叠床,晚上支起来,早上收起来。

两天前,王昱抵达北京,由于住宾馆太贵,她和3个女生合租了中国传媒大学附近一间公司的宿舍,一个床位每天50元。宿舍里4个女生来自五湖四海,都是在参加艺考的过程中结识的。

“考艺考的人一定要非常坚强。艺考很锻炼人,要经历很多在家庭的温室里没法经历的事情,比如要和3个不怎么认识的人住在一起。”由于同学大多忙着参加普通高考,身边缺少同伴,王昱都是自己在网上搜索与考试相关的资料,报名,找住处,安排考试,一路上,倒是认识了不少志同道合的人,“就像战友一样,两个人搭戏以后,出来肯定会互相留电话,以后可以一起报名,互通有无。”

刘宇(化名)就是王昱在考试中认识的,两人相谈甚欢,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他们都是艺考的“钉子户”,同样的复读经历,让他们互相勉励、惺惺相惜。

我考艺考不是分低,只是喜欢

理想很美好,现实却常常让刘宇感到“困惑”,他就读于江苏一所重点高中,为了实现导演梦,他已经是第二年奋战在艺考路上。在他看来,这条路并无特殊,“就跟学别的专业、做别的工作一样。”

然而,他在和参加普通高考的同学聊起来时,需要像第一年解释那般再费一遍口舌,他反复强调,“艺考不是高考的捷径,只是一种选择”。

在刘宇的心目中,北京是个神圣的词。...

高考钉子户第21次参考:没念大学我不甘心

高考钉子户第21次参考 高考钉子户 高考钉子户梁实

  出国留学网为大家提供“高考钉子户第21次参考:没念大学我不甘心”供广大考生参考,更多资讯请关注我们网站的更新!

  40年前恢复的高考,改变了很多人的命运,深深影响了中国社会的发展,也让人们对知识、对人生价值有了新的认识。高考,已经不仅仅是一场考试……

  >>人物档案:

  梁实,1967年生,四川省仁寿县人。

  >>高考经历:

  从1983到1991年,梁实连续9年参加高考,均落败;1992年,因年龄限制,他只能参加成人高考,尽管顺利考上南京林业大学成人教育学院,但只想上重点大学的他选择放弃;2001年,教育部发文取消高考报名的年龄限制,次年开始,梁实先后两次参加高考,均落榜;后因工作繁忙,他只参加了2006年的高考,再次名落孙山;2010年起,工作和家庭比较稳定的梁实,又连续7年参加高考,然而均以失败告终。

  >>梁实近况:

  6月7日,50岁的梁实即将走进考场,参加他人生中的第21次高考。从1983年第一次参加高考落败后,考上大学就成了他人生的执念。

  早些年,他参加高考时还会被当做学生家长,曾遭到学校保安的阻拦,而这两年,他“高考最牛钉子户”的名声越来越响,走在路上都会被路人认出来:“你是梁实吧,那个最牛考生,考了很多次的那个。”每当这时,他只能报以憨憨一笑。

  6月2日,备考中的梁实抽空接受了华商报记者的采访。他鼻音很重,讲话有点含混,他懊恼地解释,偏偏在最后的冲刺阶段感冒了。

  几年前,他的目标一直是四川大学数学系,后来他又多次宣称非重点大学不上。如今,他松了口,“不是非四川大学数学系不可,这只是我的一个比较高的目标。也不是非一本不可,如果有不错的二本学校也可以考虑,但必须是在四川地区说得起话,能感到荣光的。”

  梁实笑言,其实他玩心很大,非常喜欢打麻将、斗地主,也喜欢去成都附近的农家乐逛逛。然而为了专心备考,这些爱好“都必须坚决放弃,鱼与熊掌不可兼得嘛。”每年高考结束后,他会“暴打”几天麻将,使劲过过瘾,好好放松一下,之后再集中处理些生意和生活中的琐事。9月一过,他就要全心投入来年的高考备考之中,在一家茶馆每天“打卡”,每天学习近12个小时,雷打不动。一年之中,他有9个月都在复习备考。

  备考、应试、落败循环往复,年复一年,他愈挫愈勇。可转眼到了知天命的年纪,他忽然变得有些脆弱了,“不仅是身体,更多的是心累。我50岁了,一直考不上,也开始心慌了。”被问到如果成绩一直不理想,还继续考吗?他有些犹豫,“如果有一天我真的绝望了,就会放弃吧。”

  >>谈备考

  一年9个月都在备考 今年做题量为零

  华商报:现在你每天复习多长时间?每年备考期有多长?

  梁实:现在我每天早上6点多醒来后听一会儿英语,7点多起床,8点到茶楼学习,学到中午12点吃饭,躺沙发里睡一会而,下午2点半继续,学到晚上10点半。这段时间一直是这样,周末也不休,没办法,快考试了嘛。每年高考结束后我都会放松一下,也处理些生意和生活中的琐事。要是考得不理想就继续备考,不过一般要到9月才能真正进入复习状态。每年9月到第二年6月都在复习,差不多一年9个月在备考吧。

  华商报:去年你曾去上补习学校,今年怎么不去了?

  梁实:学校的日子不好过。每天6点20起床,吃早饭后马上早读、上课,中午12点40分下课,下午2点继续上课,晚上吃过饭...

推荐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