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在近十年来风靡全球,在全国各地都开设了汉语学习班。在日韩更不例外。下面出国留学网liuxue86.com小编为大家推荐一篇由韩国启明大学孔子学院汉语教师志愿者所写的在韩国电视台开设汉语课的文章,欢迎阅读!
去年8月,我成为一名汉语教师志愿者,来到韩国启明大学孔子学院。孔子学院把我安排到了大邱TBC电视台上课。SBS是韩国三大电视台之一,素以制作精良的韩剧出名,而大邱的TBC就相当于SBS的地方合作社。一想到要去久仰大名的电视台上课,我难掩内心的紧张激动,上课的前一天晚上竟然有点失眠。
TBC的教室是设备齐全的会议室,学生是电视台的记者、编辑以及其他工作人员。他们中的很多人毕业于首尔大学等名校,还有一些人曾常年驻外学习、工作。听了学员情况介绍,再看到几位已经两鬓斑白的大叔级学生,我更紧张了,怯生生地把准备好的“同学们好”换成了“大家好”。那一刻我才明白,我面对的不是一群调皮捣蛋的高中生,不用扯着嗓子维持课堂秩序,不用再用糖果点心哄着学生去学习。我面对的是一群学识、资历远远高于我的韩国社会精英,我要做的是要把课备充分,把课讲好,满足他们强烈的求知欲。
开始的几节课,就在互相摸索、互相适应的过程中过去了。虽然跟学生们用韩语交流无障碍,但我尽量用汉语授课。很多韩国人从小学习汉字,几位年纪比较大的学生更是写得一手漂亮的繁体字,所以他们对学拼音、学简体字感到非常不解,甚至向我提出疑义。本来面对他们就觉得紧张,一遇到问题更是不知如何是好。冷静下来以后,我想起了自己学韩语的经历—我们也是从韩语的辅音、元音开始学的,相当于汉语的声母、韵母。只有学会了拼读,才能更快地掌握汉语。在讲解拼音的过程中,我也会穿插介绍一些日常用语。为了让他们体会到成就感,我教学生下载了拼音输入法,让他们有问题就给我发信息。很快,信息的内容从最简单的“你好”到“我今天不能去上课了”,这样的进步让他们打消了疑虑,同时也拉近了我们之间的距离,他们越来越热衷于给我发信息了。
但有时候学生的问题也会把我问倒。他们都是电视台工作者,有一位理事以前还是SBS常驻北京的记者,因此他们对中国的新闻格外敏感。上课之前,他们会问我很多问题,比如:“刘老师,以韩国人的眼光看,像《来自星星的你》这样的韩剧并不如我们以前韩剧的水准,可是为什么在中国那么火,能说说原因吗?” “三星手机在世界市场的占有率不断下降,中国国内品牌华为、小米在迅速崛起,您觉得理由是什么呢?”
一开始,我面对学员们理性而又充满逻辑的提问感到非常紧张,生怕措辞不当,产生“跨文化交际”的大问题,但他们那真诚的眼光让我平静下来。于是,每天的课前几乎成了即兴采访,我跟学员的交流越来越顺畅。看到他们对中国的误会渐渐减少、对中国的兴趣渐渐提高,我也会有一丝成就感。
在TBC上课的过程中,一些熟读经典的学生也会常常在休息时间“咏叹”一些古文,比如“塞翁失马,焉知非福”、“行善之人,如春园之草,不见其长,日有所增”、“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之类的。当他们用韩语吟诵出这些句子时,作为中国人的我更多的是惊讶—他们对中国经籍的了解,甚至多过了我这个中国人。事后我也会反省自己—若不是恰巧对古典文学多了些兴趣,万一被学生问倒,岂不是很丢人?所以在TBC授课期间,我加紧学习语言学、文学,了解中国和世界的新闻,不断地充实自己。
渐渐地,和学员们熟悉了,我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