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国留学网专题频道高考打开方式栏目,提供与高考打开方式相关的所有资讯,希望我们所做的能让您感到满意!

高考应有正确的打开方式

高考 高考打开方式

  一位教师在高考前突发急症经抢救无效离世,师生们都不禁扼腕叹息:“老师如果不那么拼命,或许她不会离开我们!”详细内容如下,和出国留学网小编一起来了解一下吧!更多高考资讯敬请关注出国留学网!

  一位教师在高考前突发急症经抢救无效离世,师生们都不禁扼腕叹息:“老师如果不那么拼命,或许她不会离开我们!”在一些新闻媒体的报道中,这位教师并非毫无预兆地突发病情,而是发病后拒绝了医生的住院建议,又谢绝了校长让其休息的好意,直至“好累”,倒下了。看到这段报道,刺痛我的不仅仅是这位教师的鞠躬尽瘁和生命的逝去,还有那“拼命”和“化悲痛为力量”的情绪化表达。高考季来临,校长、学校、教师、家长、学生乃至整个社会,都在用如临大敌的方式“打开”一个个“硝烟四起”的考场。其实远不是6月的这几天,整个4月、5月乃至整个高三都是高考季,似乎都是为了高考这场“决战”。然而,高考对于学生和教师而言,应该是一段共同经历的有意义的人生,而不是“上战场”。

  习惯了在学校或社会媒体中看到各种高三的新闻,主题不外乎“轻伤不下火线”“交通、公安、工商各界战备状态”“领导重视,教师拼搏,家长心无旁骛”等。这类新闻有的是自然发生的,而有的是用“活动”造出来的,为高考造势,也为学校造势。每到高考百日临近,在我们身边随处可见“誓师大会”“百日壮行”的报道。有媒体这样报道一所名校的“誓师大会”:“十年寒窗乘风浪,磨刀霍霍展锋芒。某学校领导与高三师生、家长、低年级学弟学妹们齐聚一堂,举行高考百日冲刺誓师大会,以‘决战百日,赢在高考’为主题,吹响了百日冲刺战的号角。”这则新闻显然没有从人们对于高考认识的惯性思维中走出来。我与教师们一起反思过这样的“誓师大会”可能产生的效果:对于学习一直主动刻苦的学生来说,这样的强刺激可能造成其本来绷紧的心弦越发收紧,反而不利于发挥正常水平;而对于原来学习状态不好的学生来说,这样的强刺激作用可能会带来一时的兴奋与激情,但也有可能会增加他们的焦虑与慌乱。在报道里还有这样的话:“坚定信念、放松心态,以饱满的精神状态迎接高考。”既如此,那更应该摒弃人为制造紧张态势的做法,真正让学生“放松心态”。

  最重要的是,这样的活动在激发学生学习热情方面的作用微乎其微。我们今年又看到“决战”之际的学生用撕书来减压。我想,这些书的每张纸里浸透的不仅有辛苦的汗水,还有很多复杂的情感。当高考成为“敲门砖”,学习中求知的乐趣就荡然无存。那些激励口号,比如“拼一个春夏秋冬,搏一个无怨无悔”“打赢人生转折点之战”“考过高富帅,战胜富二代”等,理所当然、习以为常地出现在校园里。这些口号,承载了莘莘学子对高考成就人生理想的热切期待之情,也隐含着对功名利禄的渴望之情。我们的高考只有从过于强烈的功利性中挣脱出来,才能回归其教育功能。即便是在高考过后的毕业典礼上,一句句“回首三年荣辱与共”“同甘共苦”,也令我百感交集。学校的文化主旋律,为何不是青春活泼、亮丽生动,充满温馨和幸福,洋溢快乐和豪情,反而是“辛酸和悲苦化作解脱的眼泪”,成了由学校、教师、家长、学生构成的一种关于苦涩的共同记忆呢?

  就我管理的这所学校来看,越来越多的教师和干部不再热衷于这样的“造势”行为,而选择了平静度过高三生活。过去也曾举行过的“百日冲刺”大会不再举行,校园里不再设高考倒计时牌,高三学生照常开展各种活动,比如学生社团、读书报告会、讲座等,学校的艺术节、阅读节、科技节、体育节、心理节、社团活动高三年级一个也没落下。这些不是有意为高三增加的活动,而只是高一、高二校园生...

与高考打开方式相关的高考资讯

推荐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