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中秋节

中秋节的家国意识和人文精神

中秋节,又称仲秋节、团圆节。早在《诗经·小雅·天保》中,我们的先民就有了“如月之恒,如日之升”的咏唱。而在古老的《周礼》中,最早出现了“中秋”一词,有秋分杞月之说,当时在中秋夜举行迎寒和祭月仪式。大唐初年,中秋节作为一种民俗节庆被确认,《唐书·太宗记》中有“八月十五中秋节”之记载。北宋太宗年间,正式将八月十五定为中秋节,象征三秋之正中,万民同乐迎佳日。明清之际,中秋节成为仅次于春节的我国第二大传统节日。中秋节主要的民俗活动有拜月、祭月、舞火龙、舞草龙、点灯塔、放...

中秋节的家国意识和人文精神的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