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所有的病都需要到大医院看大专家的。常见病、多发病,还有一些预防保健的工作,先由你身边的医生来解决,真正需要住院的时候,由他给你转诊到大医院里,这样才能够使我们的医疗资源得到最大化的利用,使我们的社会保障资金能够得到最有效的使用。”邓小虹说。
建立社区医生首诊制度,有效利用医保资金
数据显示,2012年北京市医院门诊总诊疗人次是1.97亿人次,其中基层医疗机构占5905.8万人次,占总量的29.9%。
“这个比例应该是倒过来的。”邓小虹谈到,通过新一轮医改,中国建立了几乎覆盖全民的社会医疗保障体系,基层医疗服务机构的硬件、服务体系等建设也基本完善了。居民的常见病、多发病可以在基层医疗机构得到治疗,到大医院看门诊的应该占少数。而现实的情况是,(以北京为例)在基层仅占三分之一的门诊量,大医院却占有70%的门诊量。“这个数据就说明咱们的基层医疗机构利用得并不好。”邓小虹参事说。
基层医疗机构的“门可罗雀”与大医院的“门庭若市”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一方面是老百姓在呼唤“看病难”,另一方面却是基层医疗机构的闲置、资源的浪费。
要解决好这一矛盾,邓小虹建议政府要建立社区医生首诊制度,让基层的医疗机构充分发挥作用,基层医疗机构处理不了的疾病诊疗问题再转诊到大医院。
全科医生应该占多数
“从医生的专业类别看也是这样。”邓小虹指出,全科医生的比例应高于专科医生,而在我国全科医生却“少得可怜”。
据统计,截止2012年年底,北京市注册执业医师人数为82192人,其中注册全科医生为4422人,仅占总数的5.3%。
“这个比例也是非常非常悬殊的。也就是说,本来应该是多数人做全科,我们现在恰恰是很少的人在做全科。”邓小虹说。
邓小虹告诉记者,在社区里工作的医生叫做全科医生,也叫社区医生或家庭医生,他们应该实行与居民签约服务。曾在丹麦有过工作经历的她提到,“在丹麦,一个家庭医生可签约1500个左右的居民,居民有了健康问题,第一时间找他的家庭医生咨询。常见病由家庭医生诊疗,需要转诊的疾病经他转诊到大医院进一步诊断治疗。”
让社区医生管理我们的健康
“有些老百姓无论生什么病总想去大医院找大专家,甚至一个病找多个专家重复就医,不仅浪费了自己的时间和金钱,也浪费了医疗资源和社保基金”,邓小虹说。
现在很多老百姓对社区医生不够信任。邓小虹说,为了提高社区医生的诊疗水平,卫生部门采取了很多措施。一是鼓励大医院和社区建立对口支援关系。二是建立全科医师的培训制度,培训内容涉及到所有的常见病、多发病,培训的地点是在大医院,培训合格了再下到社区。很多省市十多年前就开始启动了这项工作。三是对已经在基层岗位工作的内外妇儿等专科医师进行全科医师转岗培训,把他们培养成全科医生。四是鼓励医生多点执业,到基层医疗机构兼职工作。
“医学是一门实践的科学,必须经过长期的经验积累,水平才可能提高。有了家庭医生首诊制度保证,更多的病人才会到社区,这样会更加促进医生水平的提高。”邓小虹语重心长地说。
“专科医生治疗的是疾病,社区医生才能管理起我们的健康”,邓小虹说,社区医生在我们身边,通过长期签约跟踪治疗,就能建立起辖区居民的健康档案,提醒居民注意防治家族性、慢性疾病,提出个性化的健康咨询意见,从而提高居民整体的健康水平。
邓小虹参事最后表示,她本人也将到社区医院工作,用实际行动把病人从大医院吸引到社区来,促进社区医生首诊制早日实现。
推荐阅读:公务员考试行测题库之常识判断
公务员时事政治 | 半月谈时评 | 公务员考试网 | 公务员报考指南 | 历年考试真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