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中国留学人数有望突破49万人

2013-04-02 15:20:16 ly 新闻资讯


 2013年中国留学人数有望突破49万人

  留学风盛行中国,越来越多的学生跻身“世界课堂”,但因语言沟通障碍、文化差异、心理建设不完善等问题导致的留学失败案例也不绝于耳,业内甚至称此为“留学垃圾”现象。

  就在三月中旬,以中国国际教育展为代表,留学咨询机构、国际教育机构,甚至一些海外院校纷纷在上海的展览馆、高档宾馆举行国际教育展,有些家长一天要赶二三个场子,个别请来名校招生官、驻沪使领馆官员的说明会更是人头济济,甚至要动用保安来维持现场秩序,留学的热度不容小觑。

  就在家长们疲于奔波的这两天里,最新消息称,2012年我国出国留学人数突破40万,再度刷新了历史纪录——2011年,中国出国留学人数为33.97万人。

  根据中国教育部公开资料显示,目前中国在外留学生人数为127万,位居世界第一。业内预计,2013年中国留学人数有望突破49万人。

  与民间汹涌的留学热潮相比,欧美等留学目的国的经济形势让人不禁感觉寒冷,“留学容易就业难”的问题困扰着不少留学家庭。

  最近一次在上海举行的留英校友职业发展研讨会与专场招聘会现场,我们看到不少拖着行李箱的学生,他们来自上海以外的城市,大多回国半年有余,有的待业在家,有的正在“小公司”任职,希冀着骑驴找马另谋高就。

  “在英国,不少药厂的研发分部关闭了,新的研发部据说会搬到中国。”一名在英国念完药理学硕士的中国留学生向我们如是解释她回国就业的原因。

  有人说,这是“引凤回巢”的好时机。不过,海归回国就业,面对的未必是坦途。中国海归回国后第一份工作的年薪普遍不高,其中36.5%的人起薪不足4万,67.2%的人起薪不足6万。

  当国内人力资源趋于饱和,企业主对海归的认识也日趋淡定,近7成企业人事表示会对海归人才一视同仁,仅不到3成者表示会优待海归人士。

  根据招聘行业观察,中国留学生的“新回国潮”已经到来,他们将和本土学生一道竞争就业岗位,“洋学历”不一定能加分,相反,他们还得克服对本土就业市场不熟悉、缺乏本土实习经验等问题。

  回国对他们而言,可能是另一次文化冲撞。当中国的学生教育经历越来越多地被分割为两段式——前半段的传统东方式教育“嫁接”后半程的西方式教育,求学观、就业观都需要应声而变。

  【说规划】留学前,不妨先去旅游一次

  如果可以的话,金矢留学专家建议,在留学前请带你的孩子去美国旅游一次,让他们得以真切地与这个社会面对面,以此来判断他们适合来美国留学。

  而当有家长大声询问,“如果排除任何其他因素,您认为孩子什么时候去美国留学更好?是中学还是大学?”

  如果你的孩子没有自制力、没有时间规划能力,那么最好大学之后,或者说等他长大成人了才让他去留学……与其说,是在劝中国家长在留学的脚步上“慢一些”,不如说,是劝中国的留学家庭“想清楚”。

  出国留学,本是培养和提升人才的一条捷径,多数留学生学成回国,并成为社会精英。但在留学大潮中,已出现不少惨不忍睹的“留学垃圾”现象。

  所谓“留学垃圾”,就是指没有明确学习目标和留学规划,到国外也未完成任何学业,最后完全脱离学校,成为社会中的鸡肋。

  “留学垃圾”并非个别留学生的个别行为或个别现象,而是存在于整个中国留学生队伍中的小群体。

  这个小群体从20世纪90年代后半期逐渐显露在中国留学市场,并在21世纪的初期出现一个高潮现象。由“留学垃圾”导致的各种留学问题层出不穷。

  切忌跟风留学,打消对国外的生活幻想

  如今,家中多是独生子女,父母不管经济条件如何都想为孩子谋个美好前程,“出国梦”是不少家庭的理想求学路径。

  这也导致了一些学生盲目留学,跟风留学,只看到国外生活光鲜亮丽的一面,却忽视了这其中艰难的部分。

  其实,国外的学习生活不比国内轻松,倘若孩子的性格合适留学,那么会得到历练,倘若孩子性格不合适,那么海外生存都可能成问题。

  留学前应对国外生活有一个理智且明确的理解,而不是沉浸在自己对国外生活的幻想中。

  “小留学生”自制力不足容易“走偏”

  近年来,“留学低龄化”是一个极富争议的话题,但也是不可逆转的大势所趋。很多家长在孩子的留学问题上存在误区,以为孩子还小,送去国外读语言一定可以学到纯正的英语。

  结果他们没有考虑到学生年纪尚小,如果自制力不强,再加上语言不过关,没法和当地人交流,那么留学路走偏的可能性非常高。

  选专业前自估自身能力

  留学专业的选择是留学规划中非常重要的环节,选择什么专业很大程度决定了留学经历和职业方向。选择专业前,先分析自己的兴趣与能力。

  如果可能的话,提前体验国外课堂是个不错的途径,真刀真枪的模拟课堂不仅可以让你感受国外课堂的乐趣,更多还有挑战。

  【说就业】 中国留学生迎来“新回国潮”

  近年来,国际就业形势并不乐观。根据中国社科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最新发布的《2013年世界经济形势分析不预测》,失业问题是今年一个重要的经济运行特征,发达国家的失业率仍然居高不下。

  美国劳工部的数据显示,2009年到现在已进入经济复苏的第三年,但是截至今年11月份,美国失业率仍然维持在7.7%,有些分析家甚至提出美国目前的失业率已经可以达到8%以上。

  欧洲的情况较美国而言更加严重,今年10月最新的欧洲央行数据显示,欧盟和欧元区的失业率分别是11.7%和10.7%,都在10%以上。

  10月份的数据比9月份有所增长。这是自1995年欧洲央行开始统计失业率以来,创下的最高失业率纪录。

  这些国家正是中国学生的热门留学国,而当地经济的不景气直接促使了“海归”的回国潮。

  中国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国际人才蓝皮书:中国留学发展报告》显示,2011年中国出国留学人数达到33.97万人,而2012年中国留学生“回流”人数已达23.03万人,累积回国人数达到104.87万人。

  无疑,中国留学生正迎来“新回国潮”,对国内企业而言,“引凤回巢”正当时。

  通常,海归分为三种层次,就业竞争力大相径庭。

  既有国外文凭又有跨国公司工作背景的海归——他们曾经在国外留学多年,有着资深的教育背景,同时具有若干年国外工作经验,往往具有极强的专业能力,丰富的国外人际资源网络,回国往往是开创自己的事业。

  而那些在国内有不错的工作经历,日后出国深造,往往获得硕士以上学位,多成为国内企事业单位中高级主管职位青睐的对象,在就业市场上极具竞争力。

  最后则是那些高中或大学毕业后直接出国留学,毕业后又直接回国的留学人员,因缺乏工作经验,这个群体在就业市场上的竞争力与应届毕业生相似。

  这些年,国内用人单位对海归看法日趋理性。为免变成“海带”、“海豚”,海归们也日趋“放低身段”。调查同时发现,68.17%海归对于月薪的期待在3000至8000元。

  对海归就业,金矢留学专家有几点建议。

  第一,找准定位,做“抢手”海归。近年,新材料生物工程、医疗医药、金融与保险等行业需要大量专业过硬的人才。此外,如是海外创业团队整体回归,回国后组队创业,可加强竞争力。

  第二,调整心态,就业不纠结。调查显示,近七成的海归依然选择在北京、上海就业。如果把目光投向二三线城市,或许能发现不少就业良机。

  第三,积累工作经验,莫看一时薪酬。智联招聘最新的调查显示,中国海归回国后第一份工作的年薪普遍不高,而随着工作经验的累积,海归们薪酬会呈现出非常大的差距。

  第四,善用校友资源,海归不“海带”。随着海归的增加,以及就业形势的严峻,各国驻华使馆及中国教育部纷纷通过校友网、俱乐部等形式,加强对留学归国人员的服务,为其提供就业途径、拓展人脉资源甚至提供创业资金。

  【说申请】 大学申请就是一次自我发现的过程

  我们始终认为大学申请是进入大学前的第一份作业,怎么做,以加州大学系统为例。

  加州大学分校采用统一的加州大学系统的申请表,在完成这张申请表之外,学生需要提交一些附件,包括高中三年的在校成绩单(对本科申请者而言)。

  如果有AP或IB课程的成绩单,会有所“加分”,另外也是申请中最重要的一项附件,那便是个人陈述(Personal Statement)。

  可以这样说,我们关注学生的托福成绩、SAT成绩、AP成绩,但我们不希望我们的学生是一个只会读书的人,你如何让我们知道你不止读书好?个人陈述就是一个很重要的渠道。

  我们会在学校官员的招生页面上公布每年的个人陈述的“题目”——类似于作文题目,这通常是开放性的问题,学生们可以动用一切资源去准备这些问题。

  比如2013年的问题是:定义你的世界(Define you world),不超过500个字数。许多学生觉得这很难回答——要漂亮地完成一份个人陈述,的确不容易。

  但这也有一切“门道”,你要清楚,这份个人陈述的最终目标其实就是向招生官说明你为什么是录取最佳人选。

  举例来说,如果你想说明你的某项特殊才能,那么你要说明你如何形成这项才能,这项才能如何使你成为现在的你,最好的你,并且让你最适合入读你所申请的学校或专业。

  我们所了解的情况是,许多学生写个人陈述往往要历时好几个星期甚至半年,往往是这个写完后,放一个星期,再拿出来看看,修改;再放一段时间,再修改……

  在此期间,学生得以重新认识自己,要知道,大学申请本身就是一次自我发现的过程,起初你可能千头万绪,甚至不知道自己要什么。

  慢慢地,你从自己的学业成绩、课外活动,理出些线索,或许发现自己潜意识中的目标、兴趣,慢慢地,逐渐找到、竖立、坚定自己的人生方向。

  与之相关,学校允许学生提交的申请附件还有课外活动介绍,比如如果你是体育特长生,你可以提交在体育赛场上的表现;如果你有艺术才能,可以提交绘画作品、音乐作品等。

  当你申请得越深入,你还会发现不同专业、不同学习阶段(本科、硕士、博士)对申请者的语言或学业要求是迥异的,又比如有的学校有明确申请截至日期,比如相对保守的加州大学系统,每年11月30日是截至日期,过时不候。

  但也有学校是“全年滚动招生”,即招生额满为止。

  专家说这些是想告诉学生,每个学校都有一些特别要求,而这些信息遍布于网络、教师、学长口中,你要做的是,做好你的调研功课,你要学会搜集信息,分辨可信度,筛选有效线索,把升学申请就当做一次研究课题,这是一次难能可贵的经历。

 

分享
qqQQ
qzoneQQ空间
weibo微博
《2013年中国留学人数有望突破49万人.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和打印
下载文档

热门关注

新加坡留学申请成绩 去新加坡留学要考雅思吗

新加坡留学申请

高考成绩可以申请日本哪些院校留学

日本留学要求

加拿大留学研究生专业选择有什么技巧

加拿大留学读研

没考雅思可以去英国留学吗

英国留学雅思

日本理工科专业留学的专业方向有什么

日本理工科专业

中国留学生人数排名前10的国家

出国留学人数

2021年中考没考上出国留学去哪里好

高中留学国家选择

2021年出国留学形势新加坡

新加坡留学形势

2021澳洲留学一年30万够吗

澳洲学费留学

德国留学一年费用40万够不够

德国留学开销

热门问答

付费下载
付费后无需验证码即可下载
限时特价:4.99元/篇 原价10元
微信支付

免费下载仅需3秒

1、微信搜索“月亮说故事点击复制

2、进入公众号免费获取验证码

3、输入验证码确认 即可复制

4、已关注用户回复“复制”即可获取验证码

微信支付中,请勿关闭窗口
微信支付中,请勿关闭窗口
×
温馨提示
支付成功,请下载文档
咨询客服
×
常见问题
  • 1、支付成功后,为何无法下载文档?
    付费后下载不了,请核对下微信账单信息,确保付费成功;已付费成功了还是下载不了,有可能是浏览器兼容性问题。
  • 2、付费后能否更换浏览器或者清理浏览器缓存后下载?
    更换浏览器或者清理浏览器缓存会导致下载不成功,请不要更换浏览器和清理浏览器缓存。
  • 3、如何联系客服?
    如已按照上面所说方法进行操作,还是无法复制文章,请及时联系客服解决。客服微信:ADlx86
    添加时请备注“文档下载”,客服在线时间为周一至周五9:00-12:30 14:00-18:30 周六9:00-12:30


 2013年中国留学人数有望突破49万人

  留学风盛行中国,越来越多的学生跻身“世界课堂”,但因语言沟通障碍、文化差异、心理建设不完善等问题导致的留学失败案例也不绝于耳,业内甚至称此为“留学垃圾”现象。

  就在三月中旬,以中国国际教育展为代表,留学咨询机构、国际教育机构,甚至一些海外院校纷纷在上海的展览馆、高档宾馆举行国际教育展,有些家长一天要赶二三个场子,个别请来名校招生官、驻沪使领馆官员的说明会更是人头济济,甚至要动用保安来维持现场秩序,留学的热度不容小觑。

  就在家长们疲于奔波的这两天里,最新消息称,2012年我国出国留学人数突破40万,再度刷新了历史纪录——2011年,中国出国留学人数为33.97万人。

  根据中国教育部公开资料显示,目前中国在外留学生人数为127万,位居世界第一。业内预计,2013年中国留学人数有望突破49万人。

  与民间汹涌的留学热潮相比,欧美等留学目的国的经济形势让人不禁感觉寒冷,“留学容易就业难”的问题困扰着不少留学家庭。

  最近一次在上海举行的留英校友职业发展研讨会与专场招聘会现场,我们看到不少拖着行李箱的学生,他们来自上海以外的城市,大多回国半年有余,有的待业在家,有的正在“小公司”任职,希冀着骑驴找马另谋高就。

  “在英国,不少药厂的研发分部关闭了,新的研发部据说会搬到中国。”一名在英国念完药理学硕士的中国留学生向我们如是解释她回国就业的原因。

  有人说,这是“引凤回巢”的好时机。不过,海归回国就业,面对的未必是坦途。中国海归回国后第一份工作的年薪普遍不高,其中36.5%的人起薪不足4万,67.2%的人起薪不足6万。

  当国内人力资源趋于饱和,企业主对海归的认识也日趋淡定,近7成企业人事表示会对海归人才一视同仁,仅不到3成者表示会优待海归人士。

  根据招聘行业观察,中国留学生的“新回国潮”已经到来,他们将和本土学生一道竞争就业岗位,“洋学历”不一定能加分,相反,他们还得克服对本土就业市场不熟悉、缺乏本土实习经验等问题。

  回国对他们而言,可能是另一次文化冲撞。当中国的学生教育经历越来越多地被分割为两段式——前半段的传统东方式教育“嫁接”后半程的西方式教育,求学观、就业观都需要应声而变。

  【说规划】留学前,不妨先去旅游一次

  如果可以的话,金矢留学专家建议,在留学前请带你的孩子去美国旅游一次,让他们得以真切地与这个社会面对面,以此来判断他们适合来美国留学。

  而当有家长大声询问,“如果排除任何其他因素,您认为孩子什么时候去美国留学更好?是中学还是大学?”

  如果你的孩子没有自制力、没有时间规划能力,那么最好大学之后,或者说等他长大成人了才让他去留学……与其说,是在劝中国家长在留学的脚步上“慢一些”,不如说,是劝中国的留学家庭“想清楚”。

  出国留学,本是培养和提升人才的一条捷径,多数留学生学成回国,并成为社会精英。但在留学大潮中,已出现不少惨不忍睹的“留学垃圾”现象。

  所谓“留学垃圾”,就是指没有明确学习目标和留学规划,到国外也未完成任何学业,最后完全脱离学校,成为社会中的鸡肋。

  “留学垃圾”并非个别留学生的个别行为或个别现象,而是存在于整个中国留学生队伍中的小群体。

  这个小群体从20世纪90年代后半期逐渐显露在中国留学市场,并在21世纪的初期出现一个高潮现象。由“留学垃圾”导致的各种留学问题层出不穷。

  切忌跟风留学,打消对国外的生活幻想

  如今,家中多是独生子女,父母不管经济条件如何都想为孩子谋个美好前程,“出国梦”是不少家庭的理想求学路径。

  这也导致了一些学生盲目留学,跟风留学,只看到国外生活光鲜亮丽的一面,却忽视了这其中艰难的部分。

  其实,国外的学习生活不比国内轻松,倘若孩子的性格合适留学,那么会得到历练,倘若孩子性格不合适,那么海外生存都可能成问题。

  留学前应对国外生活有一个理智且明确的理解,而不是沉浸在自己对国外生活的幻想中。

  “小留学生”自制力不足容易“走偏”

  近年来,“留学低龄化”是一个极富争议的话题,但也是不可逆转的大势所趋。很多家长在孩子的留学问题上存在误区,以为孩子还小,送去国外读语言一定可以学到纯正的英语。

  结果他们没有考虑到学生年纪尚小,如果自制力不强,再加上语言不过关,没法和当地人交流,那么留学路走偏的可能性非常高。

  选专业前自估自身能力

  留学专业的选择是留学规划中非常重要的环节,选择什么专业很大程度决定了留学经历和职业方向。选择专业前,先分析自己的兴趣与能力。

  如果可能的话,提前体验国外课堂是个不错的途径,真刀真枪的模拟课堂不仅可以让你感受国外课堂的乐趣,更多还有挑战。

  【说就业】 中国留学生迎来“新回国潮”

  近年来,国际就业形势并不乐观。根据中国社科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最新发布的《2013年世界经济形势分析不预测》,失业问题是今年一个重要的经济运行特征,发达国家的失业率仍然居高不下。

  美国劳工部的数据显示,2009年到现在已进入经济复苏的第三年,但是截至今年11月份,美国失业率仍然维持在7.7%,有些分析家甚至提出美国目前的失业率已经可以达到8%以上。

  欧洲的情况较美国而言更加严重,今年10月最新的欧洲央行数据显示,欧盟和欧元区的失业率分别是11.7%和10.7%,都在10%以上。

  10月份的数据比9月份有所增长。这是自1995年欧洲央行开始统计失业率以来,创下的最高失业率纪录。

  这些国家正是中国学生的热门留学国,而当地经济的不景气直接促使了“海归”的回国潮。

  中国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国际人才蓝皮书:中国留学发展报告》显示,2011年中国出国留学人数达到33.97万人,而2012年中国留学生“回流”人数已达23.03万人,累积回国人数达到104.87万人。

  无疑,中国留学生正迎来“新回国潮”,对国内企业而言,“引凤回巢”正当时。

  通常,海归分为三种层次,就业竞争力大相径庭。

  既有国外文凭又有跨国公司工作背景的海归——他们曾经在国外留学多年,有着资深的教育背景,同时具有若干年国外工作经验,往往具有极强的专业能力,丰富的国外人际资源网络,回国往往是开创自己的事业。

  而那些在国内有不错的工作经历,日后出国深造,往往获得硕士以上学位,多成为国内企事业单位中高级主管职位青睐的对象,在就业市场上极具竞争力。

  最后则是那些高中或大学毕业后直接出国留学,毕业后又直接回国的留学人员,因缺乏工作经验,这个群体在就业市场上的竞争力与应届毕业生相似。

  这些年,国内用人单位对海归看法日趋理性。为免变成“海带”、“海豚”,海归们也日趋“放低身段”。调查同时发现,68.17%海归对于月薪的期待在3000至8000元。

  对海归就业,金矢留学专家有几点建议。

  第一,找准定位,做“抢手”海归。近年,新材料生物工程、医疗医药、金融与保险等行业需要大量专业过硬的人才。此外,如是海外创业团队整体回归,回国后组队创业,可加强竞争力。

  第二,调整心态,就业不纠结。调查显示,近七成的海归依然选择在北京、上海就业。如果把目光投向二三线城市,或许能发现不少就业良机。

  第三,积累工作经验,莫看一时薪酬。智联招聘最新的调查显示,中国海归回国后第一份工作的年薪普遍不高,而随着工作经验的累积,海归们薪酬会呈现出非常大的差距。

  第四,善用校友资源,海归不“海带”。随着海归的增加,以及就业形势的严峻,各国驻华使馆及中国教育部纷纷通过校友网、俱乐部等形式,加强对留学归国人员的服务,为其提供就业途径、拓展人脉资源甚至提供创业资金。

  【说申请】 大学申请就是一次自我发现的过程

  我们始终认为大学申请是进入大学前的第一份作业,怎么做,以加州大学系统为例。

  加州大学分校采用统一的加州大学系统的申请表,在完成这张申请表之外,学生需要提交一些附件,包括高中三年的在校成绩单(对本科申请者而言)。

  如果有AP或IB课程的成绩单,会有所“加分”,另外也是申请中最重要的一项附件,那便是个人陈述(Personal Statement)。

  可以这样说,我们关注学生的托福成绩、SAT成绩、AP成绩,但我们不希望我们的学生是一个只会读书的人,你如何让我们知道你不止读书好?个人陈述就是一个很重要的渠道。

  我们会在学校官员的招生页面上公布每年的个人陈述的“题目”——类似于作文题目,这通常是开放性的问题,学生们可以动用一切资源去准备这些问题。

  比如2013年的问题是:定义你的世界(Define you world),不超过500个字数。许多学生觉得这很难回答——要漂亮地完成一份个人陈述,的确不容易。

  但这也有一切“门道”,你要清楚,这份个人陈述的最终目标其实就是向招生官说明你为什么是录取最佳人选。

  举例来说,如果你想说明你的某项特殊才能,那么你要说明你如何形成这项才能,这项才能如何使你成为现在的你,最好的你,并且让你最适合入读你所申请的学校或专业。

  我们所了解的情况是,许多学生写个人陈述往往要历时好几个星期甚至半年,往往是这个写完后,放一个星期,再拿出来看看,修改;再放一段时间,再修改……

  在此期间,学生得以重新认识自己,要知道,大学申请本身就是一次自我发现的过程,起初你可能千头万绪,甚至不知道自己要什么。

  慢慢地,你从自己的学业成绩、课外活动,理出些线索,或许发现自己潜意识中的目标、兴趣,慢慢地,逐渐找到、竖立、坚定自己的人生方向。

  与之相关,学校允许学生提交的申请附件还有课外活动介绍,比如如果你是体育特长生,你可以提交在体育赛场上的表现;如果你有艺术才能,可以提交绘画作品、音乐作品等。

  当你申请得越深入,你还会发现不同专业、不同学习阶段(本科、硕士、博士)对申请者的语言或学业要求是迥异的,又比如有的学校有明确申请截至日期,比如相对保守的加州大学系统,每年11月30日是截至日期,过时不候。

  但也有学校是“全年滚动招生”,即招生额满为止。

  专家说这些是想告诉学生,每个学校都有一些特别要求,而这些信息遍布于网络、教师、学长口中,你要做的是,做好你的调研功课,你要学会搜集信息,分辨可信度,筛选有效线索,把升学申请就当做一次研究课题,这是一次难能可贵的经历。

 

一键复制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