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自主招生风向标:学科特长+创新潜质

2013-04-15 10:44:23 自主招生
  临近高考,为方便考生及家长查询高考成绩、高考志愿填报、高考分数线、高考咨询、各高校信息等等相关信息,出国留学网高考频道编辑特别搜集了大量相关信息供您参考,感谢您对我们的关注!

         目标清晰 谨慎前行

  自2003年22所高校首批启动自主选拔录取改革试点以来,截至2012年,试点高校达到90所。10年来,自主招生试点毁誉并存,其中广为诟病的是自主招生是“掐尖”,增加考生负担,沦为“小高考”。今年教育部发布《关于进一步深化高校自主选拔录取改革试点工作的指导意见》,明确自主选拔录取对象是具有学科特长和创新潜质的考生,而不是总分名列前茅的各科都优秀的考生。各试点高校、尤其是引人注目的“华约”、“北约”、“卓越”三大联盟的选拔考试大幅度改进,出现了崭新的气象。

  许多笔试试题和面试试题不拘泥于书本和校园,涉及生活全方位,选拔形式灵活多样,让人耳目一新。这些题目能够考查考生的即时反应能力、发散思维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这种考试方式有利于发现具有创新潜质的苗子。但是,既然是“潜质”,就不可能在局限性很大的考场上淋漓尽致地发挥出来。这种考试方式对那些来自农村和偏远地区、教育水平相对较低、信息技术和资讯不发达地区的考生,还有那些性格内向、不善表达的考生是不利的。实践表明,这部分考生在日后职业生涯中所表现出来的创造性并不低于其他人,尤其在一些不太需要人际交流或语言表达的尖端科研岗位上,埋头苦干、爱钻牛角尖的人往往取得显著成就。所以如何选拔具有创新潜质的人,还有很长的路需要探索。

  据了解,今年进入学科特长面试的考生还不是很多,如清华大学不到200人进入学科专业面试,仅占总复试人数的四分之一,其他学校也大致是这个比例。学科特长选拔使一些“偏科”、“怪才”考生、或者在某一学科有特殊才能和发展潜力的考生有了用武之地。但是要避免出现另一偏颇,即掉进“奥赛”陷阱,成为特长生竞技场。如果出现这种局面,将对基础教育起到负面的引导作用,不利于素质教育的推进,不利于中小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作为高考重要形式的自主选拔录取同样也是一根指挥棒,选拔目标确定、风向标亮出并不意味着结束,反而标志着艰难的开始,每一步都需要科学理性和公平正义,稍有不慎,便会影响高考改革的顺利进行。


        考查重心落定特长和潜质

  教育部在《关于进一步深化高校自主选拔录取改革试点工作的指导意见》中,要求各地教育行政部门、招生考试机构、试点高校和有关中学,“明晰试点定位、提高选拔质量、鼓励探索创新、加强规范指导”,不断深化高校自主选拔录取改革试点,着力选拔具有学科特长和创新潜质的优秀学生。综观2013年自主招生考试,着力突出了对考生学科特长和创新潜质的考查,与普通高考的考查目标明显区别开来。
 日前,来自全国的800多名考生参加了清华大学自主招生复试。清华各学科专业的专家、教授都为本专业“量身打造”面试题目,包括2013“感动中国人物”、禽流感、诺贝尔奖、人与自然关系等社会热点都入考题。在3月16日举行的“北约”、“华约”和“卓越”三大联盟2013年自主招生笔试中,考试科目与内容全面出现“大瘦身”。综观全国试点高校自主招生考试,虽然各有侧重,各有偏好,但在命题总体特色上,突出了对考生学科特长和创新潜质的考查,突出了对考生与办学特色和培养目标匹配度的考查,命题形式多样、贴近生活,为推进我国高考进一步改革启迪了思路、设置了航标。

  突出学科特长和创新潜质

  今年三大联盟和其他试点高校自主招生考试笔试科目大幅“瘦身”,试题内容不再对考生的学科知识进行全面测试,而是突出对学生的学科特长和创新潜质的充分考查,单门学科在总分中所占比重加大。没有学科特长、各科成绩都好的考生不再成为重点关注对象。考查内容脱离了一般的知识层面和教科书的范围,比如“华约”用“北大、清华、高考、状元”词汇编写笑话,用歌剧《刘三姐》中的歌词“藤与树”作为命题作文的题目;“卓越”以“南北共暖”为话题,让考生写一段300字的短文;南方科技大学重点考查考生在特长学科方面的思维能力和科学探究能力等。在清华大学面试中,为禽流感做新闻发言人、推荐身边“感动中国的人”等,这样的试题书本上难以找到。这些考题让有发散思维能力和创新潜质的考生如鱼得水,体现了“特长、潜质”招生主旨。

  彰显办学特色和培养目标

  正是由于各学校的人才培养目标不同,对选才对象的要求也各不相同。所以,自主招生的精髓就在于“个性”。有个性的大学,通过自主招生招来有个性的学生,进而通过相互作用,使大学的独特精神得以光大,使学生的特长得以发扬。在今年自主招生考试中,虽然不像往年那样有明显的“人文色彩”、“理工见长”或“工科特色”,但考试题目仍能彰显出学校选才的倾向,个性化试题也明显增多。如南开大学倡导“公能”并重选拔创新潜质人才,实施具有南开特色的“公能英才选拔计划”,将“公能”素质教育理念融入到自主选拔录取的各个环节,考查学生学科特长及创新潜质。四川大学提出“双特生”的特殊人才选拔模式,招收在某一学科领域有特殊兴趣、爱好和特殊专长、潜质,或者在某一学科领域开始崭露头角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或者对一些冷僻、人才稀缺的学科领域有一定程度的深入了解、有一定独到见解的“奇才”、“偏才”和“怪才”。北京大学“不拘一格选人才”,清华大学实现专业选择的“精确制导”等,这些各具特色的办学理念和培养目标在考试中都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看重创造力想象力

  复旦大学笔试考题“西游记里有多少妖怪”,“北约”笔试语文试题不仅挑战了编笑话、对对联等形式,内容还涉及莫言、雾霾等社会热点,清华综合面试中对“H7N9禽流感”新闻发言、对“人类一思考,上帝就发笑”的评价等,其试题虽然初看之下确有些雷人,让人不知如何作答,但细看之下,却又令人欣慰,因为这打破了传统的考试方式,对学生的思辨能力、反应能力、知识面等都做出了全面的考查。这样的题目,没有准确与统一的答案,能让每个人都可以用自己的方式作答,不仅能够有效克服死记硬背、机械记忆的考试弊端,而且有利于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和发散性思维的充分发挥,有利于学生想象力与创新力的激活和丰富,有利于对考生特长潜质与个性志向的明辨和甄别,对我国高考命题改革是一个重大进步。这样的考试命题,无纲可循,有考难备,重在潜能,彰显特长,无疑是对现行“灌鸭式”教育现象进行纠偏的有力尝试,其所传达出的信号是——创造力与想象力远比记忆力更重要。

  与高考明显区别开来

  2013年的高校自主招生考试,虽然命题和内容各有千秋,但都能扣住对学生学科特长和创新潜质考查这个主旨,把自主招生考试和普通高考区别开来,明确考试定位,捋清命题思路。总体看今年的考试内容,大致可以归纳为学科知识、逻辑推理、时事热点和生活常识等;而所考查的能力和素质目标,也大致包括考生的知识面、思维缜密性和灵活性、记忆力、兴趣的广泛度等;在考试形式上,题型新颖、贴近生活、紧跟时代、灵活善变。所有命题内容与高考复习备考无关,主要考查考生的兴趣、爱好、智力、能力和平时积累,充分体现学科特色,密切结合社会热点,力争体现时代气息,为考生展现渊博学识和自由发挥留下较大空间,力避应试化的死记硬背题型和机械记忆内容,克服考生突击应试的倾向。从今年的自主招生考试命题可以看出,凡是通过高考能够实现考查目的的,就不在自主招生考试中出现,力避自主招生考试演变为“小高考”,不再增加考生的考试负担,体现了自主招生考试清晰思路。

  多样化考查方式新意迭出

  北约笔试中“用北大、清华、高考、状元四个词编笑话”,南方科大用“50字描述中小学教育的不足”,清华面试中对“请你与诺贝尔奖的距离为题作一个演讲”等考题,的确是闻所未闻、见所未见,与之前复旦大学的“西游记里有多少个妖怪”类似,在带给学生欢乐的同时,也让人感觉到这背后的创新意味。从这个角度诠释,无论是西游记里有多少个妖怪,还是这“编笑话”的考题,都是对高考命题一种全新的尝试。同时北京大学举办部分学科夏令营,清华大学提出“因材施招”,北京理工大学、北京科技大学、中国药科大学等根据学校特色专业,采取知名学者综合面试、增加实验设计操作环节,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构建“教授选才”模式,黑龙江大学中俄学院作为试点学院综合评价招收“三突出人才”等,对自主招生命题改革都进行了富有创新意义的积极探索。只有创新的题目越来越多,我们的教育理念,才有改变的可能。于考试题目而言,我们不怕雷人、不怕学生无处下笔,就怕千篇一律、没有一点变化。今年自主招生考试的命题立意,旨在评价考生的学科特长和创新潜质,把考查重点转向对学生长远发展更为重要的潜能、理想抱负、想象力、逻辑思考与批判性思维、领导力、社会责任感等要素上来,为建立创新人才选拔标准体系、完善高考制度等方面开展了积极的命题探索。

  当然,2013年高校自主招生考试命题也有一些值得商榷的地方,如在笔试环节,是不是一定要彰显“本校特色”,能否在根据自己的评价标准、结合学校的办学特色、招生要求和培养目标方面,以不同权重的方式综合评价学生素质,从而打造符合自身办学理念的“招生特色”。


高考招生 自主招生 招生计划 高考招生简章 高考保送生
分享

热门关注

2019东北大学自主招生面试真题已公布

自主招生

2019东北大学自主招生笔试真题

自主招生

2019年西南交通大学自主招生笔试真题已公布

自主招生

2019电子科技大学自主招生笔试真题已公布

自主招生

2019年重庆大学自主招生面试真题已公布

自主招生

自主招生适合哪些学生

自主招生

自主招生的利弊是什么

自主招生

自主招生是什么意思?

自主招生

高考自主招生需要什么条件

自主招生

2019高校自主招生考试时间汇总

自主招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