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眼,高校自主选拔录取探索已经走过十个年头。从打破高考“一考定终身”的破冰之作,到“掐尖儿”、“小高考”的质疑,再到如今的定位清晰:选拔具有学科特长与创新潜质的人才,自主选拔正在逐渐实现其依托高考框架却又弥补高考不足的功能。
十年发展
打破一考定终身建立多元录取体系
2003年,教育部在22所高校首批启动自主选拔录取改革试点,当年招收不足两千人。高考“一考定终身”的现状开始出现变化,学生们除了高考外,还拥有通过自主招生考试进入大学的另一种途径。自此,我国高校招生也开始建立多元录取体系,在高考录取之外,拥有自主选拔录取、定向录取、保送录取等多种方式,考生有不同的升学渠道。截至2012年,试点高校已达90所,通过教育部“阳光高考”平台累计公示自主选拔录取资格考生19.8万人,实际录取了10.7万人。
但是,一路走来,自主选拔录取面临着不少的质疑。教育部副部长杜玉波分析,其问题和不足主要表现在:第一,有的高校试点工作定位出现偏差,热衷于争抢部分中学的学习尖子即所谓“掐尖儿”,未能充分体现高校学科专业特点和通过综合评价选拔人才的要求;第二,部分试点高校在自主选拔初试中组织较大规模的笔试,学生备考负担加重,社会上对自主选拔成为“小高考”的议论很多,认为这样背离了改革试点初衷,也可能引发考试安全问题;第三,信息公开、监督力度,考核选拔科学性、规范化程度有待进一步加强。
明确选拔目标:学术特长和创新潜质
近日,教育部印发《关于进一步深化高校自主选拔录取改革试点工作的指导意见》,对自主选拔录取的定位予以明确:自主选拔就是要着力选拔具有学科特长和创新潜质的优秀学生,“仅仅学业突出的学生”不再是自主选拔录取的生源主体。这份《指导意见》是高校自主选拔录取改革试点十年探索的总结和提升,也将是未来自主招生考试变化的风向标。
面对“小高考”的质疑,教育部表示,自主招生时应注重以面试为主考查学生的素质和能力,确有必要进行相关学科笔试的高校,笔试科目原则上一门,不超过两门,主要考查考生学科特长基础,“凡是通过高考能够实现考查目的的,就没有必要通过自主考核再去做。”
同时,《指导意见》也对高校自主招生的专业和规模作出规范,要求学校在自主招生过程中合理确定专业,且录取计划不超过年度本科计划的5%,入选考生不超过自主选拔录取计划的2倍。教育部要求高校一定要转变人才选拔观念,不要为了“掐尖儿”一味追求数量。
高考招生 | 自主招生 | 招生计划 | 高考招生简章 | 高考保送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