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在即,考生如何做好身心调节,是老生常谈的话题。今年记者采访的营养学和心理学医生却讲出了新意思,比如教你如何认清自己的个性特点,进行心理调适;做到均衡饮食,就没必要吃任何提神养脑的保健品、功能饮料;考前每餐必吃主食,这才是能量的主要来源;为避免晕场,早餐一定要吃等等。
吃保健品加重肝肾负担
孩子在高考冲刺阶段身心消耗很大,家长们都会让孩子吃点养脑、提神的保健品。中山大学附一院营养科主任方仕接受羊城晚报记者采访时坦言,这种做法真的不可取。孩子只要一日三餐均衡饮食,就完全没有必要吃任何保健品,因为过多的营养素反而会加重肝肾的负担。还有些学生相信“功能饮料”、“能量饮料”会有利于自己的发挥,也提前准备了不少,方仕认为这样的饮料里面主要是糖,可以有心理暗示的效果,但一定不可能有神奇功效。
如何才算是均衡饮食?他以一名普通高中生为例,每天至少吃6-8两主食,要有一个鸡蛋,一杯牛奶,3-4两鱼肉,2两左右的鸡肉或猪肉;最好还要吃点豆制品,植物蛋白与动物蛋白相搭配效果最好,还要有一斤左右蔬菜,一至两个水果。这其中,牛奶和水果可以作为加餐。有晚睡习惯的学生可以吃夜宵,内容要少而精,比如面条里加鸡蛋和青菜,或牛奶麦片。
他提醒,无论在家吃还是在外吃,都要避免两个误区,一是只吃“菜”(往往是很多肉)不吃“饭”,其实主食非常重要,提供我们能量需要的55-65%,主食是每餐都要吃;二是吃很多鱼、肉、蛋(虽是菜式花样很多,主要成分都是蛋白质),蔬菜吃得少。
早餐必食烹调力求多样
都说考试前饮食以清淡、易消化为主,有些考生家长有疑问,说,孩子一贯的口味特别,比如嗜辣,这时需不需要改?方主任建议这样的饮食偏好没有必要改,考前或考中心情紧张,考生往往胃口较差,吃些辣的反而可以开胃,刺激食欲。
还有的考生陷入另一种纠结中,说自己从来不吃早餐,一吃反而觉得困倦,是否也不需要改?方主任说,早餐是一定要吃的,不吃早餐易发生低血糖,考生在紧张时血糖的消耗更多,很多人出现晕场部分是与不吃早餐有关。几乎每个人吃完饭后都会觉得困倦,这是很正常的,因为这时的血液主要集中于肠胃,等消化食物后血液供到头部情况就会好转,不过只要在考试前一个小时吃完早餐就可以避过这段困倦期,不会影响考试发挥的。
同样早餐仍要注意均衡的问题,避免“牛奶+鸡蛋”的吃法,要碳水化合物、蛋白质、维生素都有,这听起来复杂,吃起来并不难,比如菜肉包就可满足这些需求。
这期间,不少考生的家长专门请假在家“煲汤”,方主任提醒此时考生的食欲比较差,家长做饭不要从自己的角度出发,认为什么有营养就做给孩子吃,要多照顾孩子的口味需求,菜的品种、烹调方法都可多样化。
根据个性进行心理调节
关于临考前的心理调节问题,羊城晚报记者采访了广医三院心理门诊的周伯荣主任。他说许多考生都知道放松的方法、保持适度紧张是必要的,这些他就不细讲了,他重点谈谈考生如何根据自己的个性特点,进行临考前的准备。
执着型个性。这类学生在体力许可的情况下,会对自己的目标执着追求,复习也是这样,不要其他人督促、提醒。但这种个性的学生有时会高估自己的水平,他们在考前复习时易过于肤浅,需要旁人给他提醒,加强对难点、重点的准备。
文弱型个性。这类学生易低估自己的水平,总认为自己很多还没准备好,会反复复习很难的内容,其实他们往往已经有比较好的基础了,考前只需复习些基础问题及较简单的内容。做些简单的题,也有助于提高他们的自信心。
焦虑型个性。会反复担心与考试有关的任何东西,比如担心自己没复习好、担心没睡好等等,总是烦躁不安,情绪不稳定。对于这样的学生,考前通过行为方式的放松是最有效的,比如放下书本去运动不去想考试的事,这是最快最有效解除焦虑的方法。
强迫型个性。他们会担心自己出错,反复复习同一科目,或同一内容。这样很容易出现复习上的疏漏和偏差,比如他自我感觉英语差,结果把绝大多数时间花在英语上,其他科目反而疏漏了。这样个性的学生复习时需要制定一个计划,规定自己两个小时复习英语、两个小时复习数学、两个小时复习语文等等。就算感觉那个科目还没看好,也一定要停手按照计划看其他科目。
稳健性个性。这种个性的学生还是占大多数,他们不需要太多担心,自己也不会太过紧张,复习也会有条不紊。这类学生若出现过度紧张或焦虑,往往是由于父母的过度焦虑引起的。
父母期望高孩子太紧张
周伯荣主任很想提醒考生,从他以往接诊的个案可以看出,很多孩子高考前过度紧张,并不仅仅是个人的原因,其中有社会的原因。考上好大学意味着将来有份好工作还是次要的,更意味着不让父母失望,证明自己有能力,让父母在人前有面子、有荣誉,证明父母的教育有方等等。正是这些附加的东西压得孩子们透不过气来。中国的父母都望子成龙,有多少是真正为了孩子的幸福,又有多少是为了自己的面子。
周伯荣说,不久前,他看到公布的中国富豪500强里,有40%的人学历都在中专及以下。这说明学历低也可以有大作为,不是建议大家都要去当“富豪”,这至少可以修正我们的观念,别给孩子太多学历上的压力,让他们的潜能真正释放出来,才能有更多创新性人才。当我们整个社会唯学历论、挤高考独木桥的观念转变了,就不需要心理医生谈考前紧张的问题了。
高考语文复习资料 | 高考数学复习资料 | 高考英语复习资料 | 高考文综复习资料 | 高考理综复习资料 |
高考语文模拟试题 | 高考数学模拟试题 | 高考英语模拟试题 | 高考文综模拟试题 | 高考理综模拟试题 |
高中学习方法 | 高考复习方法 | 高考状元学习方法 | 高考饮食攻略 | 高考励志名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