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高考作文指导:高分作文写作技巧

      全国各省历年高考满分作文汇总, 点击进入

   一、命题预测

  1.一个中心

  2012年的高考作文命题仍将充分体现“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的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生活,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的新课标精神,可以预见,高考作文命题坚持着作文命题的“一个中心”不动摇,这就是抒写“我”的真情实感为中心,在这一中心的统帅下写“我”的所思、所想、所感、所议。

  2.两种情思

  2012年高考作文的命意取材,预测为“两种情思”,即“哲思”与“情趣”。“哲思”就是考生对自然、社会、人生、民族、国家的种种思考。这种思考表现在社会国家方面的就是接力传统、和谐生活、创新发展等,表现在人声方面就是思考青春、思索幸福、思辨智慧、平凡与高尚等,表现在自然方面就是诗意的栖居(清纯之美、恬淡之美、闲适之美、高洁之美)、绿色生活等。

  而“情趣”就是抒写“我”与自然、社会、家庭、他人的关系,在这种关系中,抒写亲情、“爱”情(爱国家、爱父母、爱社会、爱自然、爱社会、爱邻里)、友情等。这些情思都是有可能成为2012年高考作文命意的热点的。

  3.三样题型

  2012年的高考作文命题可以预测为“三样题型”,即新材料作文、标题作文、材料+标题作文。同时可能会兼顾半命题的作文,而话题作文出现的可能性不会太高。这种格局可能延续多年。

  新材料作文重点是培养自己的阅读、归纳能力,能够准确、快速地从所给材料中提炼出一个适合自己写作视角,包括立意、写作素材的使用、文章形式与内容的统一等。考生审题时要抓住材料的关键语句,找准材料的主体对象,理清材料的逻辑关系,合理联想,推广到社会其他领域,不能就事论事。

  标题作文不存在拟题的问题,主要应该在审题与题材的新鲜度上做文章,日常加强审题训练,注重典型事例、名人名言的积累、记忆,还可以多借鉴课本与报刊上优秀作家、知名人士的文章,取长补短,扬长避短。不提写作时,可以用深刻的思想、浓烈的感情、不凡的构思、精美的语言打动阅卷老师。

  材料+命题型的作文,写作时不能仅仅看到标题,更应兼顾材料,不能将材料舍弃,否则将可能下笔千言离题万里。而话题作文和半命题作文,考生应该抓住话题或者半命题的提示或限制,加以联想,选取自己最熟悉的材料加以发挥,这样就不至于脱离话题或半命题的范围。二、备考策略

  1.四个意识

  第一,“明确”意识。即准确审题,巧妙拟题,快速入题,试试扣题。

  首先,审题是作文的第一关,只有清楚命题者的意图,才能更好地作文。要做到准确审题要做到以下几点:

  (1)不能偏离题旨。

  即对题目提供的概念内涵和外延要有周密的界定。例如标题作文“脸”。可以就其基本义写某人的脸,父母的脸、老师的脸、刘翔的脸……以脸写人。可以就其比喻义写脸,如城市的脸、乡村的脸、地球的脸等,突出环保意识。可以就其引申义写脸,如写面子,包括正面写尊严,反面写爱面子、图虚荣等。如果把“脸”写成一双慧眼、一对聪耳就离题了,如果写成“笑对人生”也就离题了,因为,“笑对人生”其实是“乐观”的代名词。

  (2)不能否认命题的题旨。写文章可以运用逆向思维,可以反弹琵琶,但命题者的意图不可以否定,如果否定命题者的意图,否定其价值取向的意义,就是游离于题旨之外。

  (3)设置一个明确的中心。也就是确定、设置一个中心词进行联想。例如标题作文“节奏”。首先应该明确何为节奏,节奏指的是音乐或诗歌中交替出现的有规律的强弱、长短的现象,也比喻均匀的、有规律的进程。这样的话,自然地、社会的、人生的现象均有节奏。进而可以联想到:自然——“雨的节奏”。“天街小雨润如酥”,那是一种春雨来到人间的微笑;“春潮带雨晚来急”,那是雨对于春天的一种豪放;“清明时节雨纷纷”,那是一种细雨愁绪绵绵、哀思纷纷的悲伤。又或是:人生——“生命的节奏”。新生:就像花苞绽放时的微鸣,嫩芽吐出时的低颤,雏鸟破壳时的啾啾叫声;成长:像唐古拉山流出的圣水长江,在平静宁和的上游结束后,开始激起了点点浪花;中年:来自青藏的长江在流经高耸的横断山,与汹涌的雅鲁藏布江擦身而过之后,步伐平缓了许多;老年:生命的乐音急转而下,因为变得庄重、艰难、停顿……

  其次,随着新材料作文的增多,巧妙拟题就更加不容忽视,因为“题好一半文”。

  巧妙拟题要求做到:

  巧用修辞来装饰标题。2011年福建高考满分作文和优秀作文即是巧拟标题的典范。例如“热爱诞下创造的婴孩”“梦想为帆,工作为浆”等;湖南优秀作文的拟题同样如此,例如“向日葵没有眼泪”“低姿态的高贵”等,这些标题的拟制,或比喻,或拟人,或对比,可谓“巧笑倩兮,美目盼兮”。

  再次,考场作文如题一定要快,不要在题外绕圈子。入题之后还得时时扣题,也就是开篇点题,段中明题,结尾应题。段中明题可以叙述扣题、议论扣题、描写扣题、抒情扣题。例如2011年浙江满分作文《我的时间》中的一段文字即是如此:

  “正值盛年却高位截瘫的史铁生也曾抱怨命运不公,也曾在地坛公园终日无所事事。然而,当不幸的阴霾逐渐散去,当母爱的光辉照亮一颗阴暗的心,当人生的道路在远方断断续续地延伸,他终于握住了‘我的时间’,选择写作,既完善自己生命的年轮,又润泽着他人的心灵。他用残缺的身体说出了最为健全而丰满的思想,他将生命的苦难转为满眼的明朗和快乐,他用睿智的言辞着凉了世人日益幽暗的心,也照亮了自己前进的道路。当他在2010年的最后一天用完了‘人生的时间’时,他又捐出了自己全部器官,这不就是他‘做好该做的事’的一生最好总结吗?”

  第二,“明白”意识。

  此点容易理解,但提醒一句就是考场作文不好太含蓄,意义一定要显豁。

  第三,“明晰”意识

  就是要求文体鲜明,结构清晰。考生考场作文的文体意识一定要鲜明,与论文就是议论文的样子,记叙文就是记叙文的样子,不要弄成四不像,导致问题不明。

  考生一定要记住,记叙文主“情”,要注重细节的构建;议论文主“理”,要注重逻辑推理。

  结构明晰,要求注意四点:

  (1)运用对立比照结构,体现思维的辩证性,论证力度的深刻性。

  (2)运用并列铺排的结构,体现思维的发散性,显示取材的丰富性。

  (3)结构逻辑要合理,逻辑关系顺畅,思路流向通达。古今中外,由中而外;由物而人,由人而己;由表及里,由实而虚。不能语无伦次,不能颠倒错乱。

  (4)段落构建要灵活。就是段落要短,层次要多;善用独立段抒情,善用排比段论理;反对长段落,反对三段论;反对“松鼠式”结构,反对“蝌蚪式”篇章。

  第四,“明丽”意识

  就是卷面漂亮,材料鲜活,语言亮丽。卷面书写工整,字体运城,整洁美观。卷面字体一致,字迹清楚,大小适中,墨迹统一。

  2.五“点”训练

  第一,道理说得辩证一点。

  近年来,高考作文命题相当重视思辨色彩,注重反思意识,注重哲学思考。因此在平时的备考训练中,可以从两个方面入手,一是训练比较思维,二是训练哲学思维。

  比较思维就是运用集合思考法,对多种信息或材料加以比较,进而进行筛选,以求得一个比较准确的方案的思维方法。它的本质就是通过聚合思考而求真。

  哲学思维就是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一些基本原理来分析生活现象或寓言故事,以求得事物内部规律的一种思维方式。考生可以在平时的作文训练中分三步走:

  一是回忆和记住以下哲学原理:任何事物都是一分为二的,评论人、事、物,要全面地看问题,切忌片面;事物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认识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时,应有发展的观点;质变需要量变的积累;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外因是变化的条件;把握矛盾的特殊性,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可以相互转化;理论源于实践,但反过来指导实践等等。

  二是经常分析一些成语、警句中包含的哲学道理。譬如:居安思危——事物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事物量变和质变的关系;按图索骥——理论和实践的关系;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内因和外因的关系;纲举目张——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关系;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矛盾的特殊性。

  三是多写一些具有哲学思考的高考作文题。

  第二,材料运用新颖一些。

  首先,围绕题目的旨意来概括材料,就能出新。例如,刘邦说过这么一句话:“夫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镇国家,抚百姓,给馈饷,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军,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此三子者,皆人杰也,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研究这则材料的角度至少有四方面:一是从人尽其才的角度;二是自知之明的角度;三是从了解下属的角度;四是从知人善任的角度等。研究透了,就能左右逢源。

  其次,运用材料能张扬自己的阅读个性,能出新意。2011年各省市优秀作文为例:

  无独有偶,著名的印象派大师雷阿诺以“美会留下”为立志名言,决心通过自己的一切努力去创造奇迹。他坚守自己的诺言,致力于自己的信念,甚至在疾病产生之际,,仍百折不挠地在画架前作画,最终倒在画架旁。因为有梦想的牵引,一切的付出和辛劳都是值得的,一番执著的工作受到世人的肯定。(福建《梦想为帆,工作为浆》)

  于是想起著名的人口学家马寅初。尽管在那个人云亦云的年代,多少学者为苟全学说已放下知识分子的尊严,但马老依然保持着不屈的姿态,“宁鸣而死,不默而生”。造反者说他已丢掉立场的原点,我却谓马老回到了一个学者应有的原点,“绝不向以力服人,不以理服人的人低头”。这个原点如此厚重而神圣,承载了人性的光辉和一个知识分子最倔强的底线。(广东《回到原点》)

  第三,语言选择灵动一点。

  语言是长期训练甚至是锤炼、铸练的结果。考生备考时对语言的追求和选择时:

  (1)流畅美。语言流畅,没有语病,读起来朗朗上口。

  (2)形象美。语言中恰当地运用一些比喻、拟人、拈连、通感等修辞手法,使描摹的事物栩栩如生。例如:

  盛夏的夜晚蝉声聒噪,仿佛永无休止地宣泄着对热气的不满。(广东《回到原点》)

  “总把自己当珍珠,便时时有被埋没的痛苦,不如安心地做泥土,,让众人把你踩成坦途。”诗人鲁藜如是说。(湖南《把自己看淡》)

  模糊记忆里存留有那个露水沾湿衣襟的清晨。(湖南《向日葵没有眼泪》)

  夜深了,我走在归家的路上,岁月在耳畔静谧地流淌,手上一松,一片落叶无声地回归尘土。(北京《沉默的丰碑》)

  (3)意蕴美。引用古典诗文,化用诗词意境,铺排对仗,点石成金,铺衍成章。例如:

  “华枝春满,天心月圆。”弘一法师如是说。若春天只有华枝一脉,那春天岂非荒芜?若天心只有夜月一轮,那日夜岂非孤寂?把自己看淡,把眼界放宽,世界和心,便同时大了。冰心曾说:“墙角的花,你孤芳自赏时,天地便小了。”正在此理。(湖南《把自己看淡》)

  从先哲们“民贵君轻”,“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的观点,到唐太宗“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的水舟之辩,再到孙中山先生“耕者有其田”的三民主义大同思想,以及毛泽东的“为人民服务”的思想,无不点明了原点所在、根本所在——以民为本。(广东《回到原点》)

  以上两个例子或援引,或化用,或点化诗意,使得文章意蕴丰赡。

  第四,表达方式灵活一点。

  综合运用多种表达方式是对高中生作文的基本,即便是同一种表达方式,为了行文的灵动,高明的考生也是善于变化的。例如北京卷《谁与争锋》:

  试问,如果缺少了这个对手,思想的火花如何碰撞?正是这个对手给了他们彼此无限的发展空间。体育竞技亦是如此。林丹正因为有李宗伟这样强大的对手的紧逼才不断磨练,取得苏杯胜利;李娜正因为有了红土上那些实力深厚的对手的激励,不断超越自己才在法网一举夺冠。世间人事亦如此,对手的力量能激发出我们无限的潜能。

  国家缺少了对手,将使社会发展萎靡不振,自取灭亡也未可知。那一日,大唐盛世犹在眼前,可缺少了竞争的他们开始不思进取,安于现状,结果断送了大好山河。那一月,1927年7月中共领导的农村包围城市道路就此铺开,星星之火点燃了莽漾之野。若没有******的逼迫,这一创举是否存在也未可知。那一年,中国用自己的实力说话是美国孤立政策失败,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那一世,中国在列强的压迫中重生。在对手的冲床之下崛起。若没有这强大对手的威胁,我们怎能复兴的如此之快。

  前一段的用例子分析是因果分析法,后一段的用例分析是假设分析法。运用不同的分析使得文章更加活泼灵动了。


高考作文题目 高考作文押题 高考作文预测 高考作文素材 高考英语作文
高考记叙文 高考议论文 高考满分作文 高考零分作文 高考作文专题
分享

热门关注

2021山东高考作文题目已发布

山东高考作文题目

2021全国高考作文题目已出炉【汇总】

高考作文题目已出炉

重庆高考作文题目已出炉2021

重庆高考作文题目

甘肃高考作文题目已公布2021

甘肃高考作文题目

2021青海高考作文题目已公布

青海高考作文题目已公布

高考作文写作技巧指导

作文写作技巧

高考作文时事热点写作方法2021

高考写作方法

高考作文写作素材:古代名人事迹

高考作文写作素材

高考作文写作素材:名人成长事例四篇

高考作文写作素材

高考作文多少分满分 达到满分有什么技巧

关于高考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