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高考马上就要开始了,在这最后的时段中,出国留学网高考频道有请几位资深高考出题老师,大胆预测了2013年高考可能出现的或高几率出现的题型题目。其中包括作文题目预测、语数外文理综等各科预测题。尽最大努力在极短时间内为各位抓住高考试卷上的每一分。
一、2013年江苏高考作文命题趋势
(一)江苏省近年高考作文题目一览表
年份 | 材料或提示语 | 题目 | 要求 |
2006 | 有人说,世上本无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有了路。 有人说,世上本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没了路。 还有人说…… | 人与路 | ①均为给材料命题作文; ②均不允许写成诗歌。 |
2007 | 人人头顶一方天。每个人的生活都与天空相连,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片天空。明净的天空,辽阔的天空,深邃的天空,引人遐思,令人神往。 | 怀想天空 | |
2008 | 有些人只是在童年有过好奇心,有些人一生都能保持好奇心。质疑、发现、智慧、高尚、惊喜、快乐、烦恼、平庸……这中间的每个词都有可能像影子一样跟在好奇心的后面。 | 好奇心 | |
2009 | 时尚表现为服饰、语言、文艺等方面的新奇事物在一定时期内的模仿和流传。各种时尚层出不穷,其间美与丑、雅与俗、好与坏,交错杂陈。创新与模仿永不停息地互动,有些时尚如过眼云烟,有些时尚会沉淀为经典。 | 品味时尚 | |
2010 | 绿色,生机勃勃,赏心悦目。绿色,与生命、生态密切相连。今天,绿色成为崭新的生活理念,与每个人的生活息息相关。 | 绿色生活 | |
2011 | 不避平凡,不可平庸。为人不可平庸,平庸则无创造,无发展,无上进;处事不可平庸,因此要有原则,有鉴识,有坚守。 | 拒绝平庸 | |
2012 | 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孟郊)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艾青) 在这些神圣的心灵中,有一股清明的力量和强烈的爱,像激流一般飞涌出来。甚至无须倾听他们的声音,就在他们的眼里,他们的事迹里,就可看到生命从没像处于忧患时的那么伟大,那么丰满,那么幸福。(罗曼·罗兰) | 忧与爱 |
(二)江苏省近年来高考作文命题特点解密
作文是江苏高考语文试题中的第一大题,在试卷总分160分中占70分,几乎占据了“半壁江山”,难怪有人感叹“得高分作文者得语文天下”;加之语文考试能否实现“开门红”,对其后面学科考试能否正常发挥的影响极大,所以每年高考第一场结束后,高考作文题目就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热点。
自2006年江苏高考自主命题以来,语文学科的高考作文命题一直秉承着“平中寓奇,稳中有变”的原则,追求三个“有利于”,即有利于考生的个性发挥和才情展示,有利于提高中学作文教学,有利于高校选拔人才。一直力避猜题、押题,力戒宿构、套作。稍加分析,不难发现,江苏高考作文命题的思路是非常明晰的。下面,我们尝试着从四个方面进行剖析,力图揭开高考作文命题的神秘面纱,以帮助同学们拨开迷雾。
1.让每个考生都有话可说,体现了命题者的人文关怀。
“如果说很多人没什么可说的,这个题目就不好。”这说明,是否既留给学生足够的发挥空间,又有一定的限制性,以避免套作和宿构,既是衡量一道高考作文题优劣的重要标准,也是考生、老师、家长评价一道作文题好不好的最简单最直观的方式。比如江苏2012年高考作文题“忧与爱”,这个题目可谓是四平八稳,比较中庸,学生不容易偏题;另一方面,题目具有较鲜明的时代特点。此题可写的内容很多,可以写个人、家庭、学校、社会各个方面,也可以写现实,还可以写历史。这就降低了审题、立意的难度,因而赢得了一致好评。再比如,江苏2008年高考作文题目“好奇心”,题目简单明了,提示语属于枚举性质,意在帮助考生打开思路,也没有立意上的“陷阱”。让每个考生都有话可说,充分体现了高考作文命题者的人文关怀。
2.引导考生关注社会热点,贴近学生生活。
当前,学生作文普遍存在着“假、大、空、抄、套”的现象,即说假话,写假事;青春年少,却故作老成;内容空洞,不实在,不具体;抄写别人的作文;千人一面,没有个性特点……造成这些现象的原因大致有以下两点:作文教学“虚空化”、“成人化”,使学生感到高不可攀,逐渐失去对作文的兴趣;作文与学生的生活、思想实际严重脱离,导致了“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尴尬局面,学生作文时只得无病呻吟。
命题者希望老师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热爱生活,观察、了解生活,引导学生理性地思考生活,增强公民意识,激活学生的作文兴趣,使作文真正实做到“我手写我心”。比如,2012年高考作文题目“忧与爱”。忧是一种社会责任,一种历史使命,有了责任感和使命感,对生活、家庭、社会就会充满爱。首先有忧患意识,而忧患最终是为了爱,这样文章就会有深度。这个题目,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生活,走出“文必秦汉,诗必盛唐”的“故纸堆”,从现实生活中寻找写作的灵感。
近年来,江苏高考作文命题在如何体现“生活即语文”的大语文观上下足了功夫。命题者既要考虑作文题目的思想导向功能,更要考虑中学生的生活实际。因此,既要力避将作文命题变成政治的“传声筒”,又要使中学生作文走出过分迷恋“自我”,吟咏风花雪月的“小我”天地。这就成为了命题者孜孜以求的目标之一。江苏省近几年的高考作文题目,无一不贴近学生的现实生活,给了每个考生公平的“话语权”。例如,2011年的作文题“拒绝平庸”。对高三学子而言,无论是继续深造或者走入社会,“拒绝平庸”都是他们所关注的热点,所以此题有利于考生抒写“自我”“真我”。再如,2010年的“绿色生活”,入手浅易,导语部分对“绿色”和“绿色生活”的阐释也给考生一定的指引。城市和农村的考生,男生和女生都不会觉得陌生,人人都有话可说。
3.更加关注“人性”,“理性”成分相对减少。
自古以来就有“文以载道”的说法,作文也需承担起涵泳性情、怡情悦志的功能。但让一个中学生背负起道德高标的责任,势必造就假大空的作文,使作文越来越远离抒写真性情,越来越没有灵性。2012年高考作文题目“忧与爱”主要是反映人性方面的寓意,比较感性一些,贴近学生,不容易跑题。如果说2006年作文“人与路”考查点侧重于作为个体的人和作为客体的“路”之间的辩证关系,2007年的作文“怀想天空”侧重于探究人的精神空间的话,那么2012的作文题目则侧重于人的内心世界的挖掘。它既巧妙回避了考前各种专家讲座、预测所津津乐道的诸如生命、环保、感恩等话题,又更加关照考生的心灵世界和情感世界,有利于考生写出真情实感的个性文章来。
(三)2013江苏高考作文命题趋势预测
1.进一步降低审题、立意的“门槛”。
作为选拔性考试,高考作文命题必然要有难度。但这个“难度”不是在解读材料、题目、要求上设置障碍和陷阱,因为在短时间内,又是在紧张的高考考场上,题目本身难以把握,不利于考生正常发挥;同时这也是与高考命题要体现对考生“人文关怀”的命题精神背道而驰的。
近几年,江苏高考作文命题中的材料或提示语及题目,指向明确,内涵清晰,基本没有审题障碍,没有偏题“陷阱”,而且要求也十分明晰。考生一拿到题目,稍加审读和思考就可以写作,而且人人都有话可说。换言之,命题者不会在材料或提示语、题目和作文要求上为难考生。例如,2011年的“拒绝平庸”,题目比较清晰,意思一目了然。一般而言,考生在看到这个题目时不会慌乱,不会在审题方面遇上难以逾越的障碍。
因此,我们预测,2013年的高考作文命题将继续体现这一特点。无论是作文的提示语或材料,还是作文的话题或题目,都会指向明确,有利于拓展考生思维的广度和深度。
2.坚定不移地走生活化道路。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作文教学必须回归生活,以生活为本源,这是作文教学返璞归真,正本清源的关键所在。陶行知先生曾指出:“作文是生活的一部分,它离不开生活。”的确,广泛接触丰富多彩的生活,挖掘生活中的真、善、美与哲、理、思,这样才能进入“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的写作境界。
把学生的写作方向拽向真实的生活,引导学生关注身边的事,关注生活中的事,关注考生“自我”的情感世界和真实生活体验,是命题人孜孜以求的目标。例如,2010年的“绿色生活”,就是在关注社会热点与关照考生心灵世界两者之间找到了一个很好的契合点,有利于引导考生作文时走近生活,关注生活,参与生活,写活生活。
因此,我们预测,以中学生的实际生活面为命题的基点,适当引领考生关注现实世界,走生活化的道路,将是今后高考作文命题的一大趋势。
3.更好地把握“收”与“放”的度。
作为选拔性考试,高考作文题不可避免地要体现一定的区分度。命题者往往在审题上不设置“陷阱”,作文题目的“弹性”较大,考生自主发挥的空间也很大,不容易出现偏题、跑题。但考生在立意、选材、谋篇、语言等方面必然会有高下之别,为此,要考查考生真实的作文水平和作文能力,就需要把握命题的“收”(即限制性)与“放”(即开放性)的度。
例如,2011年高考作文“拒绝平庸”,要想在众多文章中显得不那么平庸,立意就要有些深度,也就是要学会做深层次的思考。如果考生仅仅对作文题目泛泛而谈,着眼于阐述平庸之题意,就显得太过一般了。这看上去是个作文题,却也是一个人生命题,折射出每个人不同的人生价值取向。这就在貌似容易的背后,又隐含着一些选拔性考试必备的深度和难度。
我们预测,2013年高考作文命题将延续这种融关照自我、关注生活、融入社会、思考人生为一炉的命题指向。这就需要我们既关注生活,又要在此基础上加强思想的深广度的训练。
4.作文命题稳中有变。
作文题目的命制方式虽然稳中有变,但也有一定的规律可循。2006年的“人与路”和2012年的“忧与爱”均为二元概念型;2008年的“好奇心”,2010年的“绿色生活”均为偏正式结构;2007年的“怀想天空”,2009年的“品味时尚”和2011年的“拒绝平庸”则为动宾式结构。所有题目均为短语式,简洁而指向明确,我们预测2013年的高考作文命题仍将延续这种形式。
尽管江苏高考作文题目的命制方式历年来变化不大,但随着高考形势的发展和命题组成员的调整,话题作文、材料作文、提示语作文以及命题作文、半命题作文、看图作文等都有可能出现。对此,我们2013届师生务必要做好各种题型的复习训练工作,根据2013年江苏的考试说明看来,尤其要加强材料作文的训练,做到胸有成竹处变不惊,满有把握地去撷取2013年高考的硕果。
二、2013考前作文抢分30题
(一)名师预测5题
1.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照要求作文。
(1)每一点滴的进展都是缓慢而艰巨的,一个人一次只能着手解决一项有限的目标。——【美国】贝弗里奇(2)无论何人,若是失去耐心,就是失去灵魂。 ——【英国】培根(3)不是一播种,就会有收获。你必须耐心地等待发芽、长叶、开花、结果。世界上许多事都是如此。
请以“耐心”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①立意自定;②角度自选; ③除诗歌外,文体自选。
【写作指导】
本题是一道命题作文题,所给的材料已经对题目进行了简单的阐释,考生在审题立意时,应抓住材料中的关键词句,如“缓慢而艰巨”“耐心”“等待”“发芽、长叶、开花、结果”等,以此为出发点,可确定写作中心。由此可以想到,做事需要有耐心才能有结果,学习需要有耐心才能出成绩,理想需要有耐心才能实现。本题立意不难,但要写得有新意、有深度较难。考生写作时,可用“为什么”进行提问,深入挖掘。如为什么学习需要耐心?因为学习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没有耐心,就不能持之以恒;学习中会碰到许多困难,没有耐心,就不可能战胜困难……
【参考例文】
耐心
林丹,一个人们十分熟悉的名字,中国羽毛球的领军人物,大满贯的获得者。他在奥运会上的超凡表现真令人叫绝,陶菲克、李宗伟、陈龙等羽毛球名将都是他的手下败将。不过,与其说林丹是凭着高超的技艺打败了对手,不如说他是凭着耐心地等待打败了对手。在2012年8月5日晚的羽毛球男子单打总决赛上,林丹对阵李宗伟。这场比赛,双反都打得很有耐心,任何一个微小的失误都会被无限地放大。在决胜局,林丹在比分落后的情况下,沉着冷静,最后以超强的耐心等待反败为胜。从这里可以看出,耐心是成为一名羽毛球顶尖高手不可缺少的的素质。当身处逆境时,当对手越打越狠时,能够耐心地跟他打下去,抓住最后的机会,奋力一搏,可能一举取胜,成就辉煌。
耐心,是一个人必须具有的基本素质。如果一个人缺少了耐心,就如同大海中迷失了方向的船只,找不到成功登陆的彼岸;如果缺少了耐心,就如同迷途的孩子,找不到回家的路。
正如美国的贝弗里奇所言:“每一点滴的进展都是缓慢而艰巨的,一个人一次只能着手解决一项有限的目标。”是啊,什么事情一蹴而就的,而是需要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一个人只有脚踏实地地,一步一个脚印,才能搭起一座通往成功的桥梁。而没有耐心的人只想马到成功,一蹴而就,而最终往往一事无成。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只有一点一滴地积累、等待,才能获得成功。就像丑小鸭蜕变成白天鹅,毛毛虫蜕变成花蝴蝶一样,都需要一个漫长而难熬的过程。如果没有耐心,往往会半途而废,像《小猫钓鱼》里那三心二意的小猫一样,一条鱼都都钓不着。
人生道路上,是满布艰难、坎坷的。遇到困难时,不能知难而退,而是要迎难而进,不屈不挠,想尽一切办法去扫除障碍,克服困难。而做到这些的首要条件就是一定要具备耐心。否则,幸运之神不会降临到你的身上。如果你没有耐心去等待成功的到来,那么,你只好用悔恨去面对失败。只有具有耐心、具有自强不息精神的人,才能像愚公一样挖走困难这座山,才能开通一条通向成功的道路。
耐心,不可忽视,它是人成就事业必须具有的素质,拥有它,你就会拥有百战不挠的毅力;拥有它,你就会拥有比没有耐心的人多得多的机遇,获得更多的成就,拥有更多的辉煌。正如英国大哲学家培根所言:“无论何人,若是失去耐心,就是失去灵魂。”人,怎么能失去耐心这一灵魂呢?要想成就事业的人,更不能失去耐心这一灵魂!
【点评】
作者从林丹凭着超人的耐心战胜李宗伟的赛事中,悟出耐心是人必须具有的素质这个观点,然后综合运用引用论证、比喻论证、对比论证等多种论证方法,充分有力地论证了自己的观点,令人信服。文章多处引用名人名言,并综合运用整散句,不仅增强了论证的力度,而且使语言生动活泼,使文章文采斐然。
2.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照要求作文。
歌德本来是追求一位姑娘的,一年后,人没追到,手上却多了一本《少年维特之烦恼》;伦琴在实验室里蹲了6年,本来是想找晶体光谱的,结果光谱没找到,却意外地发现了X射线。他得到了更多,除了那根X射线外,英国政府给了12万英镑,瑞典诺贝尔奖委员会奖励他53万美元,他那张印着左手的感光纸,更是副产品中的大头,1932年被美国一位收藏家以120万美元的价格买下。
每个人在世界上都会有所奋斗,有所追求。但我们总会发现,最终得到的往往并非我们当初所追求的主产品。对此,你有怎样的经历和感受?
请以“追求的副产品”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写作指导】
这是一道“材料+命题”式作文题,材料是一则寓言故事。在审题时,我们要抓住材料中关键要素,即主要对象、对象的行为及行为的目的、结果等分析。材料写了歌德、伦琴的故事,他们在追求自己理想、目标的时候,结果得到的东西虽然和当初的理想、目标不同,但却有意外的惊喜。作文的标题是一个偏正短语,考生要理解“副产品”的含义,提示语中有明确的诠释,就是“我们在人生奋斗过程中,最终得到的往往并非我们当初所追求的主产品,即附带生产出的非主要产品”。由此,我们可以得到以下立意:一是失之东隅;收之桑榆;二是要乐观面对人生的挫折,在努力追求主产品的同时也要善待副产品;三是不能因为一时受挫二放弃,也不要因为执著一念而迷失自我,在追求的过程中,你终会有意想不到的的收获等。
【参考例文】
追求的副产品
有一个故事说,一个失恋的青年对人生失去了兴趣,打算先去泰山看日出,然后在日出后的山巅上结束自己的生命。于是他徒步而行,往返三千四百公里,历时两个月零六天,结果日出没有看到,身边却多了个贴心的姑娘、两本已出版的游记和天南海北的一群朋友。
这听起来有点不可思议,可我愿意相信这件事是真的。现实生活中繁琐、无聊的事几乎主宰了我们生活。我们渴望有一个欢乐自由的童年,可从记事起,我们的童年就充满着无数的作业题。我们梦想拥有一段童话般美好的的爱情故事,可生活偏偏告诉你,你的生活没有奇迹,有的只是油盐酱醋,一地鸡毛。于是我们不再追求什么,不是不想,而是怕拼了命登上山顶,却看不到想象中壮美的日出。
可是,我们不能因此就停止追求的脚步,因为只要你不停止前进的脚步,一直行走在路上,即使到达不了终点,也会在追求过程中有意想不到的收获。《泰坦尼克号》中那个穷画家杰克穷困潦倒,原本想到异国寻找能欣赏自己作品的人,结果,他在这艘注定要沉没的巨型游轮上邂逅了人生辉煌的爱情。
历史也证明,人们从不曾停止追求的步伐,因为只要始终向前,只要执著勇敢,即使没有到达梦想之地,也能在追求路途中收获意想不到的成功。德国文豪歌德本来是要追求一位姑娘的,一年之后,姑娘没有追到,手上却多了一件副产品——《少年维特之烦恼》;伦琴在实验室里呆了六年,本来想找晶体光谱的,却意外发现了X射线。总之,造物主从不会让伟大的追求空手而归。即使你最后没有得到你想要的东西,它也会给你点副产品作为对你的的奖赏。
因此,不管人生遇到多大的挫折,不要认为前面的路已经堵死了,世间的任何事物,只要你执著地追求了,你会发现它们的背后都隐藏着副产品。你追求财富,财富没有得到,结果你却得到了爱情;你追求爱情,爱情没有光顾,结果你成了诗人;你梦想成为诗人,缪斯女神没有垂青你手中的笔,但你却成了园艺师。
对于一个真正的追求者而言,世界上是不存在失败者的,他们即使实现不了最初的梦想,也会获得一些潜藏在梦想背后的副产品。朋友,只要坚持下去,会有无数意外的惊喜等着你。所以,请相信这个世界吧!它是公平的。
【点评】
这是一篇洋溢着乐观向上精神的考场佳作,结构严谨。作者先从追求的过程和结果入手,告诉读者追求可能会带来什么,然后进一步讨论,我们为什么要追求,进而通过一些生动鲜活的例子告诉读者,要不懈追求,你才会有意外地收获。文章彰显了生活的哲理,语言很有启发性,带有智者的聪慧和仁者的温润。如“对于一个真正的追求者而言,世界上是不存在失败者的”。同时,文章多处用了第二人称“你”,亲切自然,增强了读者的认同感。
3.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照要求作文。
只要心中存有美好的向往,无论经历怎样的严寒困苦,是花花总会开放,开在每一处山坡,开在心的每一个角落……
读了以上《花总会开》的小诗,你有什么想法、感悟或启迪?请根据你的理解,以“花开在心的每一个角落”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①立意自定;②角度自选; ③除诗歌外,文体自选。
【写作指导】
这个作文的材料一首小诗,“是花总会开放”与“是金子总会闪光”“酒好不怕巷子深”的意思比较相近,可联想到成功的关键在于自身的能力;“开在每一处山坡,开在心的每一个角落……”则是对其“开放”的地点的举例,可联想到健康、快乐的心态,积极的处世态度,奋发向上的人生信念等。“每个角落”指不论环境的舒适还是恶劣,是花,就会在每个角落开放,可联想到人生处处有鲜花,即使经历风雨洗礼,也终将会风雨过后是彩虹等。
提示语中的“花”可以实指现实中真正的花朵,由此联想到对美的向往与追求;“花”也可以指美好的心灵、高尚的情操等,由此联想到品格高尚能感染人、激励人;还可以指健康向上的心态,如笑对挫折,达观、坦荡、热忱、顽强等品格等等。这样,由实入虚,就能实现立意上的以小见大。
选材方面,既可以选择自然界中的鲜花香草,也可以选择美如花的溪水、蓝天、白云、鸳鸯戏水、鱼翔浅底,还可以选择滴水穿石等人生哲理或忠诚善良等人性光辉的层面切入。
【参考例文】
花开在心的每一个角落
“滴”,我蹑手蹑脚的走到她的门前。轻轻的将门开了一个缝。看见她坐在灯光下,手拿着一根特殊的笔,在写自己的秘密。灯光下的影子显得那么无助。
我多么想拿一张洁白的纸去为她擦干思念的眼泪。可我的直觉告诉我,不能去。因为这是我平生第一次见她哭得那么伤心。我只能在一旁悄悄的看着她,让她痛痛快快的哭一场。我了解有泪不能流的感觉。
就在那个下雪的夜晚。她与她的丈夫和女儿坐在一起吃团圆饭,一家人其乐融融,闲谈家事。身旁一个火炉发出温暖的光,像普照大地的太阳。她们吃的是各种各样的饭菜,喝的是葡萄酝酿的酒。一个幸福的家庭就在眼前,好像缺了谁都不完整是的。个个脸上都是美好的“笑容”。
到了第二天,她的丈夫接到了一个电话。电话来自他的老板。老板告诉他在近期务必去上工。他只好匆忙的收拾好自己的行李,与妻子和女儿告别去上班。走时,他给自己的妻子送了一只好看的钢笔。
也就是这一次离开,让她足足等了两年多时间。她了解女儿,知道自己女儿也很想她的爸爸,多少次女儿把心中的思念告诉母亲,多少次女儿在母亲面前将思念化为泪水。母亲多少次的安抚女儿,让女儿明白,父亲是为了这个家而除去的,也会为了这个家而回来,为了自己的亲人而活着回来。母亲知道自己不能像女儿一样哭泣,因为自己能安抚女儿,也能让自己心中的思念埋在心低。
又是一个下雪的夜晚。雪花飘撒,它们渴望再次看到这个和睦的家庭坐在一起吃团圆饭闲谈家事。这样它们就会满足的飘落在大地,然后高高兴兴的献身小溪。可是这次它们看到的不是一家人,只是两个表情僵硬的人坐在一起吃着和去年一模一样的饭菜,但却没有一点温馨的感觉,连火炉也不想再给她们温暖。
一年又过去了,她们还是没有盼到自己的丈夫和父亲回家。女儿的思念时常在母亲面前表达出来。女儿整天埋怨母亲,为什么不让父亲回家。可换回的总是母亲的一句话和一个无助的表情,爸爸会回来的,他一直想念着这个家,想念着我们。女儿的不懂事让母亲感到为难。
就在下雪那晚,女儿睡在床上想象父亲的样子。无意间,女儿听到了思念的声音,她悄悄走到母亲的门前,用手轻轻推开门。看见母亲正在那里写着些什么。眼泪像断了线的珍珠一样往下掉。她看见了“她”的泪水,听见了她想说的话。她懂了,母亲不是不想让父亲回来,而是无能为力,她也想念着她的丈夫。
寒风劲吹,窗子吱吱作响,只见雪花张牙舞爪地纷纷扬扬。不知何时,她悄无声息地站在了我的身后,轻轻地、轻轻地给我披上衣服。我站起来,将窗子打开了一个缝儿,雪花趁机飘落到了我的脸上、颈窝,凉幽幽的,沁入到了我的心底。我泪花滚滚,又怕她看见,只得强忍着。但我的心底,雪花与泪花早已融为一体,开在了心里的每一个角落里。
她呀,就是我的母亲。
【点评】
这篇文章以朴实生动见长。文章以“眼泪”和“雪花”为线索,双线交织,其中“眼泪”是贯穿全文的叙事线索,“雪花”则是故事的背景,起着营造氛围、烘托人物心情的作用。作者对场面的描写十分细腻,如“我”“轻轻地推开门”,“眼泪像断了线的珍珠”这些描写就很细腻,真实地表现了“我”和母亲的内心世界。文章以第三人称的视角叙事,巧设悬念,直到结尾才水到渠成地交代“她”的身份,体现了高超的构思能力。
4.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照要求作文。
台湾漫画家蔡志忠说:“如果拿橘子来比喻人生,一种橘子大而酸,一种橘子小而甜,一些人拿到大的就会抱怨酸,拿到甜的又会抱怨小,而我拿到了小橘子会庆幸它是甜的,拿到酸橘子会感谢它是大的。”
请全面理解材料,不要脱离材料的含意,可以选择一个侧面或一个角度构思作文。
要求:①自选角度,自主立意;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不少于800字。
【写作指导】
材料作文的审题,第一步是“整体感知”,就是全面理解材料,把握其意义。接下来要“透过现象看本质”,运用“求本法”,抓住材料的本质即材料的中心寓意。阅读本段材料,有两个方面的提示必须抓住:一是“如果拿橘子来比喻人生”这句话,它是理解材料中心寓意的线索。橘子有大有小,有酸有甜,这就如同人生也有顺利有坎坷,有挫折有失败,有如意有不如意,有句常言不是说“人生不如意事常八九”。另一提示是“一些人” 会“抱怨酸”“抱怨小”,“而我”“庆幸它是甜的”“感谢它是大的”,两种态度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两个方面的提示相结合,中心寓意就出来了,人生状况不同是客观存在,无法改变,要想活得轻松快乐,只能选好自己的人生态度。这就是这则材料的中心寓意。
本题有以下两个较好的立意:①正确看待人生中的得与失,不要患得患失。②处在任何环境中,都要从良好角度寻求优势。
【参考例文】
面朝阳光,春暖花开
台湾著名漫画家蔡志忠说过,如果拿橘子来比喻人生,一种橘子大而酸,一种橘子小而甜。一些人拿到大的橘子会抱怨酸,拿到甜的又抱怨小;而我拿到了小的会庆幸它是甜的,拿到酸橘子会庆幸它是大的。
是啊!上帝常常在不经意间开了你一个玩笑,也许,他累了,所以世界上多了那么多不完美和缺陷.他给了你大橘子,那却是酸的,他给了你甜橘子,那却是小的.于是,世界上有了各种各样的人,有人成功,有人失败,有人快乐有人悲伤......
但我始终认为,上帝是公平的,藏在阳光下,背靠阳光,你看到的将是一片阴影,面向阳光,你看到的将是一片光明,不变的是阳光,但是你的改变,却收获了不同人生。
李白,曾有“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篙人”的踌躇满志,也曾苦心抑志写《清平调》以取悦贵妃圣主,曾在堂堂王官之上让高力士拖靴磨墨,也曾在玄幻梦境之中,任思绪飞扬天姥,然而,“总为浮云能蔽日”黑暗的官场不容傲骨天成的他,他在酸楚中却仍活得很“甜”寄情千山万水之间,因为一句“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激励了多少仁人志士,纵使才华无处伸展,却仍书写了半个盛唐。
司马迁,他的人生是酸的,一句好心的劝告却反而受到宫刑。但是他并没有让自己一直酸下去,仅凭着一股“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信念,写着别人的事迹,他的事迹彪炳史册,名字流传千年。
我想,他们生活在酸楚的社会中他们改变不了,但是,他们应该是甜的,他们改变了自己,为了自己的活着而活着。李白也好司马迁也好,他们都靠着阳光,带来了历史的光明。
是的,上帝是公平的,他在给人关上一扇门的时候,会为你打开一扇窗。所以天空一直是光明的,人生就是有酸也有甜。但是只要你从酸中体会出天的味道来,那么成功永远是属于你的,也许你感伤花在最美丽的时候凋谢,也许你曾遗憾自己空有美丽的躯壳而无才学,但是只要从今天开始,面朝阳光,你会收获甜甜的味道!
5.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照要求作文。
聪明的钓者,钓上来一只螃蟹,往往会盖住钓篓子盖子。钓上来第二只、第三只,就用不着盖盖子了。原来当有两只及以上的螃蟹时,每一只都争先恐后地朝出口处拥去。而竹篓口很窄,只能允许一只蟹通过。于是当一只螃蟹爬到篓口时,其余的螃蟹就会用那同样威猛的大钳子抓住它,最终把它拖到下层。
古代日本渔民,打捞的鲇鱼很快就会死去,后来他们发现放上一群沙丁鱼在里面,鲇鱼被活泼好动的沙丁鱼一搅,有了危机感而奋力游动,从而避免了由于窒息而亡。
请全面理解上述材料,不要脱离材料的含意,可以选择一个侧面或一个角度构思作文。
要求:①自选角度,自主立意;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不少于800字。
【写作指导】
两则材料,均围绕垂钓展开。第一则材料中的螃蟹只知道竞争,结果害了自己;第二则材料中的沙丁鱼和鲇鱼彼此合作而保住了鲇鱼的性命。立意时,我们可以将两则材料结合起来,从合作与竞争及其相互关系的角度切入。这个话题素材丰富,构思立意的选择性极大,有利于考生写出个性文和才情文。此外,此题与中学生的实际生活也可以联系起来。面对激烈的升学与就业的竞争压力,或许合作可以造就双赢。当然,失去了竞争的一团和气,也不利于个人的发展。从这个角度来看,材料对我们的人生也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思路点拨:
(1)从第一则材料中,我们可以围绕“竞争”立意:竞争给人压力,有利于人的成长;竞争必须通过正当手段,需要具备良好的素质;竞争体现了优胜劣汰的自然法则,能筛选出真正的人才……
(2)从第二则材料中,我们可以围绕“合作”立意:和为贵;对手也是朋友;合作才能实现共赢……
(3)辩证立意:将两则材料结合起来不难发现,竞争与合作才是21世纪的“通行证”,这也是命题人的命意所在。据此,立意如下:竞争是合作共赢下的良性竞争;合作需要引入竞争的激励机制;善待对手;变对手的竞争压力为创新进步的动力……
【参考例文】
龟兔赛跑新编
在龟兔赛跑的季后赛中,乌龟客场爆冷,拿了冠军,并赢得了一份丰厚的奖金。兔子深知"跑得比兔子还快"、"爬得比乌龟还慢"两句至理名言,那可是地球兽都知道的。可渐渐的兔子发现,乌龟成了兽类心目中的明星,经常在电视、报纸等公众场合抛头露面,而兔子却总被嗤之以鼻。连乌龟的粉丝也跟着神气了起来。这让兔子大为光火,决意与乌龟再一决雌雄。
没想到乌龟竟爽快地答应了,这让兔子喜出望外。
兔子下定决心以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冲向终点,让乌龟在他的屁股后面,只有望兔兴叹的份儿,也让那些见风使舵、颠倒黑白的人们无地自容。尽管龟迷们信心十足,歇斯底里地为乌龟呐喊助威,但兔子还是以绝对的优势获胜。于是,兔子又找回了明星的感觉,兔迷们也一扫往日的阴霾,个个趾高气扬、神气十足。
一场大雨之后,乌龟又向兔子发出了挑战书。兔子二话不说就答应了。
比赛那天,稀稀拉拉的几个观众手拿小旗为各自的偶像加油。多数迷们因为三番五次地在胜利与失败的轮回中大喜大悲,害怕再爆冷而心脏受不了就没有来了。兔子如离弦的箭,冲了出去,跑到半路上回头一看,乌龟落得老远老远。于是,它哼着《小兔乖乖》,向观众频抛媚眼。跑到小河边,兔子傻眼了:小桥被暴涨的河水冲跨了,要到达河对岸的终点必须绕很远很远的路。兔子只好绕道前行。兔子跑到终点时,乌龟正得意洋洋地接受百灵鸟的现场采访。
乌龟与兔子,龟迷与兔丝们,剑拔弩张,都恨不得一口吃掉对方。这种非输即赢、你死我活的较量,打破了森林的平和。
……
过了几天,兔子和乌龟在《森林快报》上发表了一个联合声明:它们要在动物体育节上举行表演赛。这引起森林各界的极大关注。
清脆的发令枪声一响,只见兔子背起了乌龟马不停蹄地向前跑去。不一会来到了小河边,乌龟从兔子背上跃入河中,兔子小心翼翼地跳上乌龟甲壳上。乌龟奋力地往前划去,很快就到了河对岸。乌龟和兔子面露微笑手拉着手一起到达了终点。终点裁判庄严宣告:兔子和乌龟共同创造了最好的成绩;赛场上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双赢局面。
观者如云,群情激动;掌声如雷,经久不息……
【点评】
续写大家耳熟能详的童话寓言故事,很容易狗尾续貂,要想出彩只能在立意和构思上有所突破。这篇习作的作者采用故事新编手法,给人“听唱新翻杨柳枝”的新奇之感。其故事自然合理:第一次赛跑乌龟获胜,众所周知;第二次兔子获胜,理所当然;第三次乌龟获胜,出人意外;第四次合作双赢,卒章显志。前面三次是最后一次的铺垫,也与最后一次形成对比,突出地表现了中心思想。文章语言朴实、平易、浅近、清新,却很有张力,体现了作者较强的驾驭语言文字的能力。
(二)模拟题精选25题
1.2013届广州市海珠区高三综合测试(一)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人生总有遗憾,所以难免会有无奈有悔恨,如果总是沉醉其中,那么生活将会是一种灾难而毫无乐趣可言。当我们以一种平淡的心情打开记忆时,看那些留在岁月里的心结便宛如天上飘动的云,卷卷舒舒,而许多美好的或者不美好的感觉就会扑面而来,因为淡定,所以便可以从容面对。
请以“心结”为标题,联系生活体验与认识,写一篇文章,表达你的看法,自定文体,不少于800个字(含标点符号)。
【写作指导】材料里有这样几个关键词,“人生”告诉考生思维要放得开,写作范围遍及人的许多领域;“心结”是提示考生要选准的切入点;“以一种平淡的心情打开记忆”“心结便宛如天上飘动的云”“许多美好的或者不美好的感觉就会扑面而来”“便可以从容面对”提示考生如何面对,弱化了考生审题的难度;“联系生活体验与认识”,指明了考生可以选择的文体,或是记叙文,或是议论文。
“心结”究竟是什么?它是指心里解不开的疙瘩,是心里放不下的事情,是内心所受的一种压抑,也就是通常所说的一种心病。心结会影响到一个人情绪和情感的变化。情绪和情感有积极和消极之分,消极的情绪对个人有着不良的伤害。对身体健康有一定的影响;对自己的学习不利;对人际关系不利;对自己所在的集体不利。
因此,正确态度是要联想到一切的真善美、宽容、豁达、淡定、淡泊等等,那么,与此相关的主题的范围就更广了。
2.广东省惠州市2013届高三第一次调研考试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一个人做事要讲原则,有些事情要努力去做,有些事情不能去做。做与不做,看符合不符合你的处事原则。坚持原则,该做的就毫不犹豫,不该做的坚决不做,“有所为有所不为”就是这句话的真实写照。
请以“有所为”或“有所不为”为标题,联系生活体验与认识,写一篇文章,自定文体,不少于800字。
【写作指导】这是一个正反对举型命题作文。首先要弄清楚“有所为”与“有所不为”的内涵:什么可以做,哪些不能做。比如,正义、良知、善良、自信、达观、梦想、和平等是可以做的,邪念、贪婪、虚假、言而无信等是不能做的。题目中的“或”,表选择,即写的时候,即不是两两个相反的概念并列来写,也不是以某一方面为主,而是从两个概念中挑选一个来写。
从题目来看,写成议论文比较合适。既可以正面立论,写“有所为”或“有所不为”,也可以写成驳论文,驳斥错误的“有所为”或“有所不为”,比如,“各人自扫门前雪”“棍棒出孝子”等观点,就可以驳斥它,然后从它的反面立意为“该出手时就出手”“民主、榜样出孝子”等正面的观点。当然,写成记叙文,通过故事来揭示主题,也是可以的。
3.湖北省部分重点中学2012—2013学年度高三起点考试
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60分)
“我只想永远永远牵着你的手,陪着你看透人世间悲欢离愁,直到双鬓白头,还有什么奢求,这辈子有你就足够,这是最美的最后。”歌曲《最美的最后》以其柔美的旋律在我们的心海掀起波澜,成为我们平凡人生的一种朴素的追求。
然而,“最美的最后”并不仅仅局限于情感天空:你听,那“最后一次演讲”穿越时空,依然响在耳畔;你看,那“最后一片叶子”绿意盎然,依然鲜亮在眼前。小小的教室里,最后一排可能发生过美丽的故事;浩浩长江边,有着三峡移民对故土家园的的最后一次凝望。还有最后的奔跑、最后的跳跃、最后的坚守、最后的交接……
你心中一定留存着许多美丽的“最后”,你对于最美的“最后”一定有着自己独特的体验与认识,请联系实际,以“最美的最后”为题,写一篇文章,立意自定,文体自选,不少于800字。
【写作指导】
本次作文属材料+命题式作文,材料既有限制,又有启发,限制了“最美”、“最后”,启发的是“最后”又是“最美”的不一定是情感天空,可以是“最后一次演讲”“最后一片叶子”“最后一排”“最后一次凝望”“最后的奔跑、最后的跳跃、最后的坚守、最后的交接”等。
本次作文的第一个难点在于对“最后”的理解。它可以是生命的最后时期,可以是人生中的某一个发展阶段,如高中的最后的岁月,可以是某一项活动的最后时刻,如比赛中最后一圈跑步,也可以是空间的最后——最后一排……在文中应着重体现出“最后”,这就是所谓扣题意识。联系社会实际和命题意图,体现最美,应该是个人的人格之美、精神之美、道德之美,应该反映社会上积极向上的风貌,体现社会公德和个人价值的具有感染力的事情。比如现在社会中的“最美群像”之一最美司机吴斌,在生命的最后一次驾驶中,强忍巨痛,靠边、停车、开门,用一个人最后的力量挽救全车人的生命。陈一冰在奥运会中出色表现却因裁判原因而“屈居”亚军却仍然大度对冠军表示祝贺并向冠军致意——在这场比赛的最后一个镜头中,表现了高尚的个人风格,王昭君出塞时对大汉的最后一次凝望、地震中父母给宝贝的最后的遗言:宝贝,如果你能活着,请记得我们爱你……
4.徐州市2012~2013学年度高三抽测试题(2012年9月)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照要求作文。
伦敦奥运会上,刘翔在110米栏比赛中,再次退赛,此举遭到了大量非议;叶诗文在泳池中斩获两枚金牌,两破世界记录,却遭到西方媒体非议。其实并非只有名人才会面对非议,普通人也会如此。
请以“面对非议”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①立意自定;②角度自选;③除诗歌外,文体自选。
立意提示:①面对非议,应淡然处之;②面对非议,应愈挫愈勇;③面对非议,应据理力争;④面对非议,应积极自省,择善而从。
【写作指导】
这是一个材料+命题形式的作文。文题是一个短语型的。此类作文首先要明确短语类型:偏正、动宾、主谓、并列等。其次要找准短语侧重点:不同结构方式的命题,侧重点就有所不同。本次作文题目“面对非议”是一个动宾结构的短语,此结构的“题眼”往往是谓语。即宾语是文章论述的对象范围,但动词是文章的重心。“非议”只是文章限定了你写作的范围与对象。而文章的重点应该放在“面对”上,要写出为什么要面对、怎样面对(其过程是怎样的),但也要点出是什么非议。
参考立意:面对非议,应淡然处之;面对非议,应愈挫愈勇;面对非议,应据理力争;面对非议,积极自省,择善而从……
题目内涵是“面对”非议,应该如何,把“非议”理解错误,把非议写成了“困难”,长篇累牍的叙述自己或者他人“遭遇”非议的前前后后,最后只是简单地说上一句,面对非议,应该如何,或者干脆只字未提等,属于偏题。
5.山东省兖州市2013届高三入学诊断检测
阅读下而的文字,按要求作文。(60分)
面对成功,有人狂热,有人冷静;面对挫折,有人沮丧,有人振奋。面对善良,有人膜拜,有人蔑视;面对罪恶,有人愤怒,有人漠然……
面对不同的情境,不同的人往往展现出不同的姿态。
请以“姿态”为题目,写一篇作文,不少于800字。
要求:①题目自拟;②立意自定;③文体自选(诗歌除外),且文体特征明显。
【写作指导】
材料提供了四个写作角度,即面对成功、面对挫折、面对善良、面对罪恶,人们应当以什么样的姿态面对。学生可以就其中的一个角度写作,也可以荡开这四个角度另选一个。在写作时注意两点。第一,抓住角度,不要面面俱到,将所有的角度逐个议论,这样写不深刻,写不透彻;而应抓住一个角度,从不同方面多层次阐述事理。第二,抓准角度,要选择自己熟悉的、感悟深刻的角度进行立意谋篇;否则文章写起来不能游刃有余,影响思想内容地表达。
这个作文的难点是对“姿态”内涵的理解。《现代汉语词典》解释“姿态”,意为“样儿”、“态度,气度”,即人外在的举止神态与气质。由此,我们可以展开丰富的联想:花的纤柔是一种姿态,树的挺拔也是一种姿态;迅疾奔驰是一种姿态,悠闲徜徉也是一种姿态;仰望天空是一种姿态,关注脚下也是一种姿态。但从立意看,单写人外在的举止、神态或气质,容易流于肤浅,因而需要由外而内、由表及里,深入挖掘,即透过人外在的举止、神态、气质表现人的品格、情趣、追求、人性、精神。
根据提示语,写作的角度有:面对成功,面对挫折,面对善良,面对罪恶,不同的人展现了不同的姿态,这里的姿态就是我们所说的态度。据此我们可以立意:面对成功我们保持冷静的姿态;面对失败我们保持振奋的姿态;面对善良我们保持膜拜的姿态;面对责任我们保持勇于担当的姿态;面对荣誉名利我们保持淡然的姿态;面对需要帮助的人我们保持爱的姿态;面对罪恶我们保持愤怒的姿态。
我们也可以抛开提示语,用添加因素的方式来审题,把“姿态”化大为小,化虚为实。据此我们可以立意:做人要低姿态,做事高姿态;人生路上需要奔跑的姿态;成熟的姿态最美等等。
6.2012学年第一学期十校联合体高三期初联考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60分)
别走得太快,等一等灵魂。 ——印第安人谚语
重为轻根,静为躁君……轻则失本,躁则失君。 ——老子《道德经》
静中静,非真静。动处静得来,才是性天之真境。 ——洪应明《菜根谭》
以上三句格言,引发了你怎样的回忆与联想?引起了你怎样的思考和感悟?请自选角度,自定文体,以“由躁入静”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不少于800字;②不要写成诗歌;③不得抄袭;④不得透露个人相关信息。
作文材料是几则有关“躁”与“静”的名言。它们既可以被当作是对这两个相反概念的解释,也可以是写作思路的提示。首先,要明白“躁”与“静”的内涵及其相互关系。躁,指心灵浮躁、躁动。心灵为外物所累,为物质名利所诱惑而放弃了本性。不能简单地理解为性格的急躁、不耐烦。静,与“躁”相对,指心灵的宁静,归于本性,不为外物所累,不被物质名利诱惑。“静”的表现:不图名、不图利、不图位,追求纯洁、高尚,崇尚奉献、乐于助人,公而忘私、以集体为重。“静”,方能获得成功;“静”,才方能成就人生。
我们可以选取历史上或现实中追求心灵之“静”的事例。如: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儿”,绝不因物质而失去不侍奉权贵的本性,回归田园。在宁静的农耕生活中保持自己纯洁的心志。——由此拓展:古代的隐士大都能抛却现实名利上的“躁”,追求心灵的“静”。苏轼:屡次被贬,虽有感伤,但绝不计较自己的名利得失,在大自然中寄托自己的乐观豁达的生活态度,寻求心灵的本性。——由此拓展:仕途失意,文坛得意之人也都是“由躁入静”的极好实例。
我们也可以从有关的诗文名言中找寻灵感: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7.荆门市2012-2013学年度高三元月调考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60分)
香港已故明星张国荣说:“我的人生要力争完美。”也有人说,再好的美玉也常有微瑕,再好的文章在构思或素描上也会存在缺陷。人生其实就是伴随着遗憾走向未来的。
在生活中,你有过这种经历和感受吗?请以“品味瑕疵”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要求自选角度,自定立意,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写作指导】
首先要明确“瑕疵”的含义及核心观点:“瑕疵”就是在追求完美的过程中出现的一些小遗憾。不是很大的错误。“品味”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即“瑕疵”转化为美的过程,要强调瑕疵的价值体现。“瑕疵”的价值,前提是其对象必是一个美好的形象(人或物,肉体或精神的美好)。
根据提示语,结合前面的分析,参考立意如下:
①成为不断进步、追求完美的动力、激发人的斗志。如肉体的缺陷,激发了身上的某某力量,获得了比常人更伟大的成就。
②促进人格的完善;彰显了人情美。悲剧的结局,更让我们看到不屈的灵魂之美,虽败犹荣。如项羽的优柔、“妇人之仁”的瑕疵,又是其重感情,讲义气的体现等。
③酝酿了艺术美。残缺的艺术品,让我们在各种各样的想象中,获得了更广泛的美的启迪。在回顾中,缅怀了历史、人生,获得更具震撼力的感情冲击。如成为废墟的圆明园、断臂的维纳斯等。文学中的悲剧往往比大团圆的喜剧更具震撼人心的启迪作用。如林黛玉身体的孱弱,更能彰显其个性的坚强,其悲剧的人生更能展示封建家长制的残酷,从而启迪读者的思考。
8.东城区普通校2012-2013学年第一学期联考试卷
老鹰是寿命最长的鸟类,它最长可以活到70岁。然而,有一部分鹰却在40岁的时候就会死亡。因为当40岁时,它的喙会变得弯曲、脆弱,爪子会变钝;羽毛也会粗大沉重,不再能够自由飞翔。这个时候,鹰有两个抉择:一是等死,一是用150天在岩石上日复一日的敲打它的喙,直到脱落;用新喙将磨钝的爪子一个个拔出,直到长出新的、锋利的爪子,还要把已经钙化的羽毛一根根拔掉,好让新的羽毛长出来。用如此的漫长煎熬,获得重生。
读了这段文字,你也许有所感想或思考。请选择一个角度,以“抉择”为题目,写800字文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写作指导】
材料是一个寓言哲理故事。老鹰的“抉择”只能是“等死”或“重生”。面对这种二选一的艰难抉择,要想重生,就必须耐得住漫长的、痛苦的煎熬。要想眼前舒服舒服,就只能慢慢死去。生活中,生命中,这样的抉择不少:
①面对高官厚禄或金钱、美色的诱惑,我们是选择利欲熏心或是坚守自我?
②面对良知的拷问,我们是坚持正义,还是随波逐流?
③面对竞争的压力,我们是选择化压力为机遇,还是消极逃避?
④面对尘世的喧嚣,我们是保持独立的自我,还是改变自己,戴上“面具”?
……
9.河北省保定市八校2013届高三上学期12月联考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上海“11.15”火灾“头七”这天,10万上海人自发用鲜花铺满了胶州路教师公寓外的街道,不少市民为祭奠者免费提供鲜花,代外地网友献鲜花。
江苏盐城一位常年捡破烂的83岁老人张忠泉,将自己多年积蓄的10万元巨款捐给慈善机构,而他自己每天的伙食费不过2元。
东莞富豪刘伯权与儿子及直升飞机教练,见到两名劫匪骑摩托车抢劫路人,他们出动保时捷跑车、私人飞机、游艇全面围堵,将劫匪擒获。
对上述材料,你一定有自己的感受与思考,请以“以自己的方式改变世界”为标题写一篇文章,自定文体,不少于800字。
【写作指导】
此题材料是三则时鲜素材。第一则被祭奠者和祭奠者都是普通群众,以示对生命的尊重;第二则中的张忠泉虽然处在生活底层,却聚沙成塔,献出了一个“大大的爱心”;第三则材料中的富翁为了陌生路人的财产安全,不惜花费众多。这三则材料看似没有关联,实际上,根据题目“以自己的方式改变世界”可知,他们不论高低贵贱,都在以自己的方式改变着人们的心灵。
这个作文题审题的重点是对关键词“自己的方式”和“世界”的把握。前者可以是爱心行动、善良、正义、良知、坚守等,后者可以是一个人、一种观念、一个道德、一个生命感悟等。切不可将“世界”定义为过大的概念,如人类、地球等。那样反而显得空泛而失去了切入点。
10.南京四校 2012-2013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真正的平静,不是避开车马喧嚣,而是在心中修篱种菊。尽管如流往事,每一天都涛声依旧,只要我们消除执念,便寂静安然。如果可以,请让我预支一段如莲的时光,哪怕将来有一天加倍偿还。这个雨季会在何时停歇,无从知晓。但我知道,你若安好,便是晴天。 ——林徽因
请以“过滤心灵”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①立意自定;②角度自选;③除诗歌外,文体自选。
【思路点拨】
首先要读懂材料的含义,明白材料中的关键语句,即“真正的平静,不是避开车马喧嚣,而是在心中修篱种菊”、“只要我们消除执念,便寂静安然”。其次,在此基础上,考生还要结合自己的认识水平和分析能力,来挖掘材料中的深层含义,如“坚守精神家园”、“感受诗意的生活”、“消除杂念,心如静水”、“清除欲望”、“生活不能浮躁”等等。如此,观点便具有启发性,文章也就有了深度和广度。准此,便可以有以下诸多立意:
(1)真正的宁静,在于内心。在物欲横流、心态迷茫的现代人群中,要保持真正的宁静,只有内心安宁。而要想内心安宁,便应该回归古朴淡泊、宁静致远的诗意生活状态,即“在心中修篱种菊”。
(2)消除杂念,感受诗意生活。身处闹市,空气污浊,车流喧闹,令人烦恼不堪。许多高明的隐者虽埋首于市井之中,却过着一种诗意的生活,这大概就是古人所说的“大隐隐于市”吧。他们虽身处“柴米油盐酱醋茶”这些生活琐事中,但是却能够消除杂念,让思想灵魂超越时间和空间,思索历史传递的讯息,关注人类未来命运的走向,在生活平台上演绎着自我,折射人类精神中的智慧与理性之光。
(3)坚守我们的精神家园。我们在这个灰尘太多的世界里麻木得太久了,我们需要给自己找一方精神的田园,让心灵在这里踱步。心无累,应该回到大自然中,让诗意冲刷尘世的污垢。不妨去乡村原野漫步,看看低头沉思的嘉禾、麦穗,呼吸自然的洁净气息,稍稍调息静心,抚慰浮华的精神;时常与古人对话,与书为邻共舞,过着一种平和淡然的生活,做到“诗意的栖居”。
11.湖北省黄冈市2013届第一次高三质量检测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60分)
有这样一种声音,会让你觉得是耳边轻柔的呼唤,低声的诉说:有这样一种声音,没有多余的技巧,却能唤起你灵魂深处的良知和责任;有这样一种声音,会让你卸去疲惫,会带你走到过往的回忆中;有这样的一种声音,会带给你心灵的震撼,会让你心中盛满感动。
请以“有这样一种声音”为题,写一篇文章。
【写作指导】
这是一篇有提示语的命题作文。审题时注意标题中每一个词语,“有”表示客观存在的;“这样”是强调,是特指;“一种”强调了数量;“声音”是文章描写、叙述、议论的主体,既可指自然界声音,如风声、水声、鸟鸣声;也可指生活中的声音,如车声、音乐声、人的话语声;也可指没有声响的心声。可以叙述自己聆听某种声音的经历,细致地描写这种声音,然后写出聆听之后自己独特的体验和感受,也可以边叙述描写边抒情,感情要真实。
据此,参考思路:由父母老师的谆谆教导→写父爱母爱师爱难忘,当然包括同学或者其他人的交流等;由花开的声音,落叶的声音→写对自然的感悟;由春节的鞭炮声、元宵节的锣鼓声、端午节的赛舟呐喊声→写传统节日的思考……
如果写多种声音,如“有这样一种声音,叫爱/感恩/不屈/坚强/和平/和谐/自信……”是不妥当的。内容不能空洞,不能泛泛而谈。不能什么内容都成了一种声音,如“坚持、执着”等等。
12.南通市2012~2013高三期中调研抽试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欣赏,是一种理解和沟通,也包含了信任和肯定:欣赏,也是一种激励和引导,可以使人扬长避短,更健康地成长和进步。社会上的每一个人都渴望别人的欣赏,同样,每一个人也应该学会去欣赏别人。人与人之间,在相互欣赏之中,世界才能充满爱!
请以“欣赏”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①立意自定; ②角度自选; ③除诗歌外,文体自选。
【写作指导】
这是一个给提示语的独词类命题作文。提示语共三句话,第一句话从两个方面给出了“欣赏”的内涵,第二、三句话则是对欣赏的意义作了提示。既然欣赏对于人生、生命、社会均有积极意义,因此我们要学会欣赏。我们可以在“欣赏”这个中心词前后添加,使之明确化、具体化。如写“学会欣赏他人”“慢慢走,欣赏路边的风景”“你欣赏别人,也会得到别人的欣赏”等。写作时,既要明确文体,也要善于运用多种表达方式。描写,就要运用景物描写、细节描写等渲染蓄势;抒情,就要运用优美细腻的语言表情达意;议论,就要展开深入的分析说理。
13.天津塘沽区2012-2013学年高三月考
阅读下面的名人名言,按照要求作文。
不管时代的潮流和风尚怎样,人总可以凭着自己的高尚品质,超越时代和社会,走自己正确的道路。[以]爱因斯坦
由于过去业绩而享有声望的显贵,大抵不愿见到发展的洪流迅猛奔腾超越其成就。[英]培根
人应该进行超越能力的攀登,否则,天空的存在又有何意义?[英]罗•勃朗宁
请以“超越”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①立意自定; ②角度自选; ③除诗歌外,文体自选。
【写作指导】
作文材料是三则名言。三则材料的核心分别是:超越世代和社会,超越过去,超越自己。显然,材料属于列举性质的。提示语阐明了“超越”的对象、结果及意义等。写作时可选取某一方面,深入开掘,不必贪多求全。写散文,要热情讴歌超越者的胆量、勇气、精神;写议论文,宜用事例和道理论证为什么超越、怎样超越;写记叙文,可描述超越所经历的曲折坎坷的过程,表现超越的艰难,从而显示超越的弥足珍贵。除了文题中所列举的,还可写超越金钱、超越感情(亲情、爱情、友情),超越自己,等等。
14.2012学年第一学期温州十校联合体高三期中联考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6分)
眼光是一种关注,有时透出严厉,有时充满温情;眼光是一种洞察,很多东西往往取决于你是否有敏锐独到的眼光……
请以“眼光”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要求:①角度自选,立意自定②;不得脱离材料的内容及含义的范围作文;③除诗歌外,文体自选;④不少于800字;⑤不得抄袭、套作。
【写作指导】
本题既可以实写也可以虚写。既可以写具体的眼光,也可以写“眼光”的隐含义——诸如眼界、胸襟、境界、思考的深度、人生的智慧等。对文题“眼光”可作出如下三个层次的解读:第一层是“眼光”所触及到的人、事、景、物;第二层是“眼光”中所传递的情愫;第三层是“眼光”中所承载的意蕴,所展示的胸怀、境界。这三个层面是逐层深入的,作者对其理解的深度直接决定着本文立意的高度。
不仅如此,“眼光”的方向也呈现出如下三个维度:一是自己观察外部世界的眼光,二是外界观察自己的眼光,三是自己与外界双向交流的眼光。不同的方向折射出观察者洞察世态人情、社会万象的不同理念。“眼光”这一文题若要写好,不仅需要你有一双“慧眼”,能明眸善睐,更需要你有一颗“慧心”,能烛照世相。
15.肇庆市中小学教学质量评估2011-2012学年第一学期统一检测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60分)
古人云:温故而知新。温故也可以说是一种重读;名篇佳作需要重读,风景名胜需要重读,大师名家需要重读,甚至连熟悉的普通人也需要重读。重读往往会有新的发现,新的收获,新的启迪……
请以“重读”为标题,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和认识,写一篇文章,自定文体,不少于800个字(含标点符号)。
【写作指导】
这个作文的提示语由名言引入话题,接着,从五个方面对“重读”的对象进行了枚举,然后连用三个“新”对“重读”的意义进行了解读。写作时,可以谈“重读”的内容,即是什么,也可以谈“重读”的意义,即为什么。当然,还可以谈“重读”的过程,即怎么办。
写作时,一定要将“重读”的内容具体化,切不可泛泛而谈,也不必贪多求全,面面俱到。挑选一两个方面,说细、说透即可。
16.山东省德州市重点中学2013届高三10月月考
阅读下面文字,根据要求作文。(60分)
警方打掉了一抢劫团伙,一位记者采访了这个抢劫团伙的头目,问:“你通常都是向哪些人下手呢?”
“那些低着头走路,看见我时似乎有点害怕的人,是最好下手的对象。”那个头目说。
“据说,你多次在人来人往的大街上抢劫,难道你不怕吗?”
“怕?再多的人,如果都是看客,你会怕吗?”
“如果有人出来制止,你会怕吗?”
“这就要看他敢不敢抬起头来同我说话。”
其实,人们不只是面对盗贼和歹徒时存在“抬头”与“低头”的选择,面对人生、社会和世界,同样会经常遇到这样的选择。
请以“抬头与低头”为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
要求:①自定立意;②文体特征鲜明。
【写作指导】
这是一个关系型的命题作文。“抬头”与“低头”是相对、相反的概念。审题时要注意“与”表示的是并列关系,既不可以偏重某一方面,也不可忽略某一方面,只谈及其中一个方面。这个话题最好采取辩证立意,如:抬头是勇敢面对,低头是懦弱逃避,面对生活/人生(悲苦、困难、磨难等)我们选择勇敢面对而不是懦弱回避。再如:抬头是勇敢的放弃,低头是被贪欲熏倒的收入囊中。面对诱惑,我们应当选择自信勇敢的放弃对名利的追逐,而大胆地坚守对自我、责任、使命、正义、良知等的“抬头”。
17.西安八校2012届高三年级联考(二)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在匆忙中,我们来不及将目光投注到与自己擦肩而过的人和事上。但只有凝视,你才能真正有所发现。
刘墉还说:“一个脆弱的心灵不敢凝视美丽,因为他知道所有的美丽都会褪色,所有的生命都将逝去。”
以“凝视”为题,自选文体写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写作指导】
凝视,就是注视,聚精会神地看。当一个人专注于某一个人、某一件事或物时,必定会有所发现,而所发现的必定是该事、物、人的美好的一面,同时也是触动发现者心灵的东西。这里的凝视,不是简单的“看”,而应该包括深刻的“思”,作文题中的两段材料,—个从正面说明只有凝视才有发现,一个从反面说明不敢凝视就得不到心中想要的。看似相反的两个方面,实际是从两个方面说明一个道理:人要懂得凝视。弄懂了材料的含义,写作时就不会偏题跑题了。凝视的对象,则可以是万事万物,社会上形形色色的人,因为万事万物都有其可观可贵之处,形形色色的人也都有其可爱可敬之处。古往今来,亲情、友情、爱情是最能触动人心灵的情愫,很多美丽的故事以其或温暖或凄婉或机智丽代代流传。
18.珠海市2012年9月高三摸底考试
请以“没有如果”为标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①立意自定;②自拟标题;③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④文体特征鲜明。
【写作指导】
这个命题作文没有给提示语或材料,考生自主发挥的空间就相当大了。写作时,可现将题目具体化,其方法为在它的前后或中间添加词语。如“人生没有如果”“历史没有如果”“没有如果,就应当珍惜这仅有的一次”等。我们也可以反向立意为“如果人生可以重来”“如果地球上没有水”等等。但要注意,正面的立意一定是从“没有如果”中得出来的,即“如果……就……”得出“没有如果”的结论。
19.江苏省扬州市2012一2013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三期中考试
请以“别样的辉煌”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要求:①立意自定;②角度自选;③除诗歌外,文体自选。
【写作指导】
这是一个偏正式的题目。“辉煌”意为“显著、卓著、光辉灿烂的、杰出的”;“别样的”意思为,不同一般的、特别的,用不同于主流眼光(如辉煌必然是成功)的视角看待和评价辉煌的获取方式、辉煌的定位、辉煌的内涵。
题材上如果选择名人,就要回避他们那些获得无数鲜花与掌声的事迹,可以去写失败的“辉煌”,如刘翔用一条腿“跨”过了终点,王皓在竞争如此白热化的国球上,能三进奥运会,尽管最后都功亏一篑,但这又何尝不是一种美好的遗憾,“别样的辉煌”呢?项羽“乌江自刎”定格的身影、张继枫桥夜泊留下的诗篇等等。也可以去写品质、精神的辉煌,如屈原的投身汨罗,以死践志,莫言获奖之后体现出的淡定、从容等等。
题材上如果选择普通人,可以编织自己的故事,就可能创造别样的辉煌。其实,在世人眼中的平淡的人生,其本身或许就是一种别样的辉煌。甚至于路边那些无比卑微但又努力生长的野花、野草又何尝不是一种辉煌呢?
20.河北省示范性高中2013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60分)
有一道平衡公式是这样的:
-(一点冷漠)+(一点微笑)
-(一点悲怨)+(一点快乐)
-(一点自卑)+(一点自信)
-(一点放纵)+(一点专一)
-(一点大意)+(一点细谨)
平衡公式可以更多项地延伸添加,因为,多和少,在自然定律下永远都被扯在一起。沙滩上多了一粒沙和少了一粒沙,夜空里多了一颗星和少了一颗星,一般人是无法分辨出来的,但是,就像双胞胎总会因为这个多一点什么那个少一点什么而有区别一样,生活也会因为我们哪里多的一点和哪里少的一点而变得大不相同。当然,多和少,也要拿捏准确,稍一不慎,整容医师割多了一刀,双眼皮就变成大小眼,短跑运动员少了一步,就要屈居亚军……
请以“多一点__________和少一点__________”为题目,联系生活体验与认识,写一篇文章,自定文体,不少于800字。
【写作指导】
这是一个哲理性的话题。材料和提示语具有较强的思辨性。要扣住“多”与“少”这对关系进行辩证立意。材料给出了一些示例,可作为思路的参考提示。
作文题目属于半命题作文形式,给横线上补充的过程就是作文审题、立意,圈定作文对象、范围和主题的过程。“多”和“少”是一对反义词,因此,横线上也最好填写一对反义词。如“多一点自我,少一点从众”“多一点阳光,少一点阴暗”“多一点勤奋,少一点慵懒”“多一点付出,少一点索取”等。
21.四川省南充市高2013届高考适应性考试
阅读下面这段文字,按要求作文。
美国一位名叫安妮•斯通的母亲写了这样一封信:我的孩子上学了,我把他交给你——世界。请你轻轻挽起他的手,告诉他应知之事。让他知道,每有恶人之地,必有英雄在;每有奸诈之人,必有义士;每有敌人,必有朋友在旁相助。告诉他成功可以百倍付出精力和智慧,但不可以出卖灵魂。告诉他读书的重要,但也要欣赏大自然赐予的美丽景色……世界啊,你要给孩子信念、勇敢和百折不挠。
请根据阅读这段文字后感悟和联想写一篇文章。要求:①自选角度,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②不要脱离文段的含义,不套作,不抄袭;③用规范汉字书写;④不少于800字。
【写作指导】
作文材料取自于一封普通的信。“让他知道……在旁相助”,强调的是正义;“告诉他……出卖灵魂”强调的是付出与收获;“告诉他……美丽景色”强调的是学会欣赏。省略号后面的一句话则是文章立意的核心:“你要给孩子信念、勇敢和百折不挠。”因此,这个材料,作文的立意是明确的,没有审题障碍。
写作时,我们既可以选取“信念”“勇敢”“百折不挠”中的一个,也可以选择两三个方面。既可以是议论文,也可以写成记叙文、小小说等。
22.黄山市2013届高三第一次联考
阅读下面这则材料,按要求写一篇文章。
如果你去印度,你会发现一个奇怪的现象,那里的公路特别破旧,最好的路都赶不上我们的二级公路。但只要你沿着公路走,每隔数公里你就会发现一座华丽的教堂,其华丽程度难以用语言来形容。一位旅行者问当地的居民:“你们这里教堂如此华丽,公路却如此破旧,你们就不能把那些建教堂的钱用来修公路吗?”居民答道:“路是通向财富的,不重要;教堂是通向神的,很重要!”
要求:全面理解材料含意,但可以从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作文。①角度自选,立意自定,题目自拟。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③不少于800字。④不得抄袭。
【写作提示】
本题材料完全采用客观叙述方式,没有对材料的意蕴和倾向作出任何提示,审题难度较大。学生要全面理解材料的含意,就必须认真分析旅行者和印度居民的对话,辩证地看待信仰和财富的关系。如能辩证统一地提出既要坚守信仰又要积极创造财富的观点,可以视为最佳立意。学生只要从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提出自己的看法并且言之成理即可。比如,着眼于信仰与财富的关系,可以强调在物欲横流的现实中坚守精神家园的的主张;也可以主张摒弃虚无的追求,自主创造现实的幸福。再比如,着眼于信仰的内涵与形式的关系,可以侧重论述内涵的重要,而否定华丽的形式。
23.2013届增城市高中毕业班调研测试
阅读下面文字,根据要求作文。(60分)
英国伟大诗人、剧作家莎士比亚曾经说过:“如果我们生命天平秤上,一边没有‘理智’的秤盘平衡另一边‘情欲’的秤盘,那么我们身上下流的欲念就会把我们引导到荒唐透顶的结局。”
我国著名美学家朱光潜在《给青年的十二封信》中说:“人类如要完全信任理智,则人生趣味剥削无余……问心的道德胜于问理的道德,所以情感的生活胜于理智的生活。”
上面的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请结合自己的体验与感悟,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自选角度,自拟标题,自定文体。②不少于800字。③不得套作,不得抄袭。
【写作指导】
这是一道给材料作文题。从材料内容看,两则名人名言观点相反,审题立意可“求同存异”,即:找出两则材料的共同点与差异,根据共同之处确定写作范围,根据差异结合自身实际确定写作角度。莎士比亚的话意思是:人应该用“理智”控制 “情欲”,强调“理智”在生命中的重要作用和放纵“欲念”的严重后果。朱光潜的话意思是:人兼具理智与感情,不但要用理智去判断,更要用感情去生活,理智的生活只是片面的生活。 “问理”者,强调做事应该符合事理,符合礼仪,符合法律,因而问理的道德迫于外力;“问心”者,强调一切源于内心,随心喜怒哀乐行事,因而,问心的道德源于衷情。一个人如果事事都遵循问理的道德,就不会真正感受到生活的快乐。
将两段文字结合起来,会发现两则材料的共同点是谈论“理智”与“情感”的关系,因此应以此为写作范围。从双方观点的差异来看,莎士比亚所说的“情欲”是“下流的欲念”,它所导致的结局是“荒唐透顶”的,由此可见,此处的“情欲”侧重指人性的弱点,如自私、嫉妒、贪婪、虚荣等,如果过于放纵这些“情欲”,不用理智加以控制,就会走上歪路。朱光潜所说的“情感”是“问心的道德”,有了它人生才更有“趣味”,由此可见,此处的“情感”侧重指在不违背道德的情况下,人应活得感性一些,这样的人生才更有趣味。
24.郑州市2013年高中毕业年级第一次质量检测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2010年,92岁高龄的日本著名教育家大田尧在清华大学给中国教育同行作了一个精彩的演讲。他一开头就讲了一个故事:他的一位农民朋友给他切开一个苹果,指着苹果核中的种子说,每颗种子都有自己的设计图,我的工作就是培土、施肥、浇水,使它按照自己的设计图长成一个优质的苹果。只施有机肥料,不用化肥、农药,完全让种子自由发芽、成长。这样做,虽然要付出更多的汗水和心血,与市场经济不相宜,但是长成的苹果又香又甜。如果施加无机化肥,苹果虽然长得又快又大,却不香甜。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写作指导】
材料以苹果的生长为例,按其自然规律生长,虽然付出的多,但又香又甜;如果付出的少,就不香甜。因此我们可以提炼出几个核心词:
①规律:按规律办事,不拔苗助长,不急功近利。②个性:要尊重个性,让自然发展,不扼杀天性。③环境:创设好环境,提供佳平台,给发展空间。
比如,尊重规律这个话题,可以写成议论文。分论点一:尊重规律方能长成栋梁;分论点二:尊重规律方能百花齐放;分论点三:尊重规律方能真正成功。再如,尊重个性这个话题,可以立意为不扼杀天性,才能使其获得最好的成功。
25.湖北省 2013届高三期末调研考试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60分)
有一个小和尚拿着一碗米去问他的师傅:这碗米到底能有多大价值?他的师父说:要看在谁的手里了。有的人有了这碗米,他可能会添点水放到锅里煮一煮,10分钟以后成为一碗米饭,这是一块钱的价值;有的人有了这碗米,他可能会放在水里泡一泡,分个堆,用四五个粽叶包一下,蒸熟以后就是三四块钱的价值;有的人有了这碗米,他可能会在米里加点酒曲,经过一个酿造的过程,最后成为一瓶酒,就是二三十块钱的价值了。
阅读材料后引起了你哪些联想和感悟呢?请根据你对材料的理解,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自选角度,自定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写作指导】
一碗米到底有多大价值呢?因人而异,价值不同。同样的一碗大米、不同的人、不同的加工方式与方法,其价值就会有所不同。问题的关键在于你对于米的价值的认识和在米的加工与制作上是否下了功夫,下了多大的功夫。与此同理,对待人生也是如此,有无价值是一回事,价值高低又是另外一回事,价值观是因人而异的。由于每个人的先天条件和后天环境不同,人生经历也不尽相同,每个人的价值观的形成会受到不同的影响,因此,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价值观。
在同样的客观条件下,具有不同价值观的人,其动机模式不同,产生的行为也不相同。一碗米成为一碗米饭,这是绝大多数人的选择,因为它兑现时间最短,保险系数最高。也不要一味去羡慕一碗米变成一瓶酒,实现了最大价值。一碗米饭和一瓶酒的形态完全不一样,这中间有很大的风险,有漫长的变化过程,这需要心理素质和客观条件,才能耐得住寂寞。我们的生命会怎样转化,取决于你自己对生命价值的认知和定义,取决于你本身的基本环境和客观条件,取决于你在成长路上的坦率、勇敢与诚意。
基于上述分析,我们可以立意为:价值观决定价值的大小,付出的多少决定价值的大小,本身的条件和环境,决定价值的大小,勇敢、坚强、自信、乐观、淡泊等品性,决定价值的大小。
高考精选推荐:
高考作文题目 | 高考作文押题 | 高考作文预测 | 高考作文素材 | 高考英语作文 |
高考记叙文 | 高考议论文 | 高考满分作文 | 高考零分作文 | 高考作文专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