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资讯 介绍美国的走班制
首先,最明显的一点是走班制。在中国,所有的学校早在开学前就已经被分好了固定的班,每天都只需要坐在相同的座位,看相同的同学,老师则需要在几个教室间来回行走,学生虽然不累,但不利于交朋友。而美国则恰恰相反,课间只有4分钟去换班,课堂永远在变,见到的同学数量也翻了好几番,我在语言方面虽然还有点困难,但也还在匆忙走班的过程中很轻松地交到了一些朋友。
第二,美国学校极其自由,上课不必把自己的身体“锁”在一个动作上,想干什么就干什么,最有趣的是上课“起哄”,老师说到一个话题时,学生马上就离题万里地聊起来,而老师也不管,等你说完了再继续,而一节课就在如此轻松的环境中结束。更令我欣喜的是,这里每天几乎没有作业,有了作业不完成也没关系,真是学生的天堂。
最后一点是上课内容的问题,在中国是一些“老掉牙”的课程,除了语文、数学和英语等主课之外,副课只有体育、美术、音乐和电脑,而老师还经常找借口“删掉”体育和电脑课。而美国中学的课程一天内从不重复,竟然还有职业选择的选修课程。而更突出的例子就是体育课,中国学校我记得一周才3节体育课,美国却天天有,名字翻译过来叫健康体育,说明美国人认为体育就代表健康。而且体育课一定要求换衣服,因为这里好玩的体育项目能让你全情投入,天天都要出一身汗,不像中国做点列队、跑步之类的活动就结束了,一点都不会激起学生的兴趣。
第三点是上课的时间。在美国我每天7点25分才起床,这个时间在中国都已经上课了,尤其是冬天,可以想象有多难受。美国中学6小时50分钟之内上9节46分钟的课(包括午餐),可以说累得趴下,但其实课堂内容非常充实,有时真的觉得是十全十美。
【更多专业资讯信息请点击出国留学网相关链接】
一流学校的招生标准归结为哪三项
1、学术能力
是包括平时成绩、标准考试成绩(SAT、G、托福等)、高级课程等在内的综合展示,能够看出学生够不够聪明、够不够勤奋。国内的家长和学生习惯性地把学术能力当成了考分,把所有心思都花在考高的SAT、G、托福等分数上,忽略了招办在学术能力这一项上关注的其他因素。举一个例子,这个月我们刚刚和各个常青藤学校及顶级文理学院的招生官进行了聚会、谈话,其中很多人都是我们以前的同事、朋友,包括哈佛、达特茅斯、布朗、威廉姆斯等在内的6所学校的招生官明确说,他们对申请人的审核是从在校成绩单开始的。
2、领导潜质
是学生能承担多大责任的展示,也是学生从进入学校一直到毕业后能够做出多大贡献的预测器。学生和家长容易产生两个误区:1)用“课外活动”来思考和替代领导潜质;2)习惯用中国观念的“领导”二字去理解,做出一大堆让人啼笑皆非的“课外活动”。
3、思维模式
是让招办了解这个学生个体独特性的渠道,并没有一定标准,重要的是展示学生本人和其他人有什么不同。
经常有人问每个国家的比例和名额问题,其实任何具体的数字都是有一定误导性的,因为招办的核心出发点是“多样性”,来保证每年的新生有足够丰富的背景来互补和互相学习,展现出来的结果仿佛是一个比例或者数字。其实核心还是“多样性”,或者更直白地说,录取你进来后能够给这个新生班级带来什么别人无法替代的贡献和视角
(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