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高三期末考试政治知识点

2013-05-27 11:33:12 高考政治答题技巧

  2013年高考即将到来,出国留学网高考频道为各位考生精心收集整理了大量的高考政治答题方法,欢迎考生同学们参考借鉴。出国留学网在此祝愿大家考出一个好成绩。

 

  2013年海淀高三期末政治试题不是简单的总结测试。在试题的命制上设置了不少陷阱,无形中增加了试题的难度,同时也根据考试说明对文科综合能力测试的考查目标与要求设计了题目的难度。这些难度的攻克需要咱们同学在做题的时候有意识的跳过陷阱,扫清障碍,抓住关键点,要细心。

  我们先来分析一下政治生活的主观题。比如26题的第一问:“结合《政治生活》的有关知识,谈谈政府重视‘问政于民、问计于民、问需于民’的理由?”(10分)。试题的作答充分体现了对多角度、多层次解决问题能力的考查。本题分别从国家性质,人民的权利;政府的原则;政府权力的监督与行使;政府民主决策以及政府的权威等角度作答。

  再比如27题第二问:“结合材料二,运用《政治生活》中政党的有关知识,分析说明南方某省是怎样实现科学发展的。”(6分)这个题一不小心就容易答跑偏,很多同学很容易马上答政府的相关内容,完全忽视了设问限定的范围“政党”的知识。当然也不排除有同学会把材料中的“省委”错当政府。在很多同学抓住了“政党”这个角度后,很容易全面的答中国共产党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三大执政方式。而忽视了另外一个关键词——科学发展。这个题的正确解答是“政党”、“科学发展”、“材料二”三者紧密结合作答。“政党”和“科学发展”展开角度,材料二解释二者。具体就是:某省省委坚持科学执政、遵循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确立了追赶、调整、跨越、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思路。坚持统筹兼顾,发展为了人民,以“三化”兴“三农”,把人民的利益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可持续发展理念,尊重自然、注重生态、绿色发展。

  再比如28题的第一问:“结合上述材料,运用当代国际社会的相关知识,分析中国为什么能在南海维权问题上做到有理有力。”(7分)很多同学会以为这只是一问,其实——细节,“有理”一问,“有力”又是另一问。有不少同学会只回答“有理”而忘了“有力”。即使回答“有理”,尽管这个点只有四分,但体现的却是四个角度:主权国家的独立权、自卫权、管辖权等;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基本立场;维护我国独立和主权的外交政策的基本目标;结合材料肯定我们的南海维权的正义性。这样设计下来,要答全面就很难了,要得这7分不容易。

  我们再来分析一下其中的哲学题。比如27题的第一问:“结合材料一,运用唯物辩证法的相关知识,说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依据。” (9分)很多同学看到“辩证法”这三个字,就觉得这个题有很多话可说,正常情况下答题纸空间可能都不够写,联系、发展、矛盾、创新等能够展开的内容有很多。但如果这样作答就属于跑偏的情况。作答所有的哲学题,两步很重要:一是抓住角度,二是分析对象。毫无疑问,本题的角度是辩证法,但本题的对象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我们要分析它的理论依据。命题人特意用引号把“中国特色”这四个字凸显了出来。什么意思,就是你得特别关注它。特色、特色就是矛盾的特殊性,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首先是社会主义,这就是普遍性,所以本题的考查的核心是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相互关系原理。这里的普遍就是马克思主义原理对社会主义规律的普遍阐释,这里的特殊性就是中国共产党结合中国国情对党的建设和社会主义建设的特殊探索。结合这一原理,深入分析这一对象就很到位。这个题目体现的是哲学作为方法论的功能,关键在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基本的解题模式就是阐释原理的基本点,结合这些基本点深入剖析对象。

  类似的题目在北京卷高考的历史上是09年的38题的第三问:“你如何看待经济建设和社会建设的对立统一关系”?(11分)这个题目就是要对对象 ——经济建设和社会建设的关系作出非常深入细致到位的分析。这次期末考试的这个哲学题还有一个特征就是用了一个虚假的大帽子——辩证法,而实际考察的是一个小角度——矛盾的普特关系。这在北京卷高考的历史上曾经也出现过,2007年北京卷38题第一问“从唯物辩证法角度,谈谈第二曲线的开辟和发展给我们的启示。”(11分)这个题也给的是一个大帽子——辩证法,但实际是完全用“发展”的知识来回答问题。与联系、矛盾没有半毛钱的关系。这种题很具有欺骗性,是一个很大的陷阱,咱们同学在学习考试过程中要格外警惕。

  再比如26题第二问“从历史唯物主义角度,分析政府“问政于民、问计于民,问需于民”的价值取向。”(8分)很多同学一看“历史唯物主义”这个词就蒙了,根本定位不清历史唯物主义说得是什么,所以很容易发生答跑偏的情况。同时,这个题目也体现了对多角度、多层次解决问题的能力的考核。8分四个角度,首先要把这种价值取向还原成社会意识,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其次从民的角度出发,人民群众人民利益的价值取向;再次价值观的导向作用;最后竟然还设置了这么一个答案:“坚持它有助于政府做好工作,有助于政府工作人员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宗旨。(2分)”这个点的设置于情于理上有点跑偏了,已经超出了历史唯物主义的哲学范畴,这已经是政治生活的范畴了,甚至可以说有些“穿越”了。这样做可以增加试题的难度,但不会有好得区分度。有失于试题测评性选拔性功能。当然,非得从分析的对象角度解释,这个世界没有什么事情是解释不通的。

  2013海淀高三期末政治试题,难度相对期中增加,有些题是有价值的,可以作为我们备考2013年高考的重要素材。

高考推荐阅读:

高考备考辅导

高考满分作文


高考零分作文
高考备考辅导
北京高考语文试题 北京高考数学试题 北京高考英语试题 北京高考理综试题 北京高考文综试题
北京高考语文答案 北京高考数学答案 北京高考英语答案 北京高考理综答案 北京高考文综答案
分享

热门关注

高考文综有什么答题技巧

高考文综答题

高考地理知识点总结与归纳

高考地理

高一上册地理必修一知识点整理

高一上册地理知识点

高考文综有哪些答题的技巧

文综答题技巧

高考地理必背知识点归纳总结

高考地理知识点

高三历史知识点归纳总结

高三历史

高中地理考试知识点归纳总结

高中地理

高中地理考试必背知识点归纳

高中地理考试

高二地理知识点必修三

高二地理知识

高考地理必背知识点总结

高考地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