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考研 如何摆脱英汉思维差异对翻译的影响

    思维:指理性认识,即思想;或指理性思考的过程,即思考。是人脑对客观事物间接和概括的反应。包括逻辑思维和形象思维,通常指逻辑思维。它是在社会实践的基础上进行的。思维的工具是语言。人借助于语言把丰富的感性材料加以分析和综合,由此及彼,由表及里,去粗取精,去伪存真,从而揭露不能直接感知到的事物的本质和规律。思维是反应客观现实的能动过程。它能动地反映客观世界,又能动地反作用于客观世界。(《辞海》1979 年版本,第1676 页)语言和思维密切相关,相互作用。

 

    “倘若没有语言,思维则无以定其形,无以约其式,无以正其实。反之,若没有思维,语言也就不具备其多功能性和丰富性”张海涛(1999:21)。语言是思维的载体,通过一个民族的语言,我们可以观察这个民族的思维方式和特点。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英汉两个民族因其所处的地理环境不同,生活条件、风俗习惯各异,形成了不同的思维方式。在翻译实践中,因为没有认清英汉思维之间的差异,学生很容易犯错误,出现“汉语欧化,英语汉化”的现象。英汉思维差异的比较研究受到很多学者的关注,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如刘宓庆(1993),张海涛(1999),连淑能(2002)等,但较少涉及到翻译教学。目前,对句子翻译,很多学者,如张培基(1980),陈宏微(1998),冯庆华(2002),陈定安(1998)等在专著中辟专章讲解,但涉及更多的是对翻译技巧的介绍和解释,对深层次原因的探讨并不多见。本文试图从英汉思维差异的角度出发,通过学生译文分析,指出在翻译教学中,有意识地训练学生树立英汉思维差异意识的必要性,以提高译文质量,促进翻译教学。首先我们先来看思维差异之一——抽象思维与形象思维。》》》暑期辅导规划

 

[19.jpg]

 

  2014考研英语复习指导

 

  1.思维方式不同——抽象思维与形象

 

  思维语言表达各异——抽象与具体

 

  西方人较注重抽象思维,从古希腊亚里士多德开始,一直注重哲学思辨。而汉民族却偏向形象思维,运用形象的表达手法描绘抽象的概念。体现在语言层面,英语多用抽象表达法,汉语多用形象表达法。英语大量使用抽象名词,同时,英语是构形语言,有丰富的词义虚化手段,如词缀;英语中介词的使用频率远远超过汉语。而在汉语中,常用具体表抽象。“如果说中国有抽象名词的话,就只有这极少数的几个了”(王力,1984:21-22)。同时,汉语也不具有构形形态。

 

  2. 英汉思维差异在句子翻译中的体现

 

  翻译不仅仅是语言间的转换,更是思维的转换。因此,上述思维差异会对学生的翻译实践造成一定的障碍。

 

  由于学生不了解英汉思维差异和语言差异,在英译汉时,往往局限于字面转换,使得汉语译文晦涩难懂。例如:

 

  (1)I talked to him with brutal frankness。

 

  S1:我用近乎冷酷的直率和他谈了话。

 

  S2:我以近乎残忍的坦诚跟他谈了话。

 

  参考译文:我对他讲的话,虽然逆耳,却是忠言。在上述例句中,英语句子用了“brutal frankness”这个抽象的名词词组,学生基本是按原文结构翻译的,如S1 将其译为“近乎冷酷的直率”;S2 将其转换为“近乎残忍的坦诚”。学生译文比较拗口,反映出他们在抽象和具体间相互转换的意识还不太强。

 

  (2)The absence of intelligence is an indication of satisfactory developments。

 

  S1:信息的缺失表明发展很顺利。

 

  S2:信息的缺乏是发展充分的表现。

 

  原文短短一句话,就有“absence”、“intelligence”、“indication”、“developments”四个抽象名词,学生译文基本上还是以抽象的方式译出,并没有表达出原文真正的含义。

 

  参考译文: 没有消息即表明有令人满意的进展。


考研大纲 考研经验 考研真题 考研答案 考研院校 考研录取
分享

热门关注

商务英语专业的考研方向有哪些

商务英语专业考研

考研英语怎么学零基础

考研英语怎么学

考研英语一怎么备考复习

考研英语一

考研英语考试时间多长

考研英语时长

考研英语题型时间安排

考研英语题型时间

2021考研英语:英汉翻译的语法技巧

考研英语

2021考研英汉翻译:分词短语解析

考研英语

2021考研英语:英汉翻译的精选长句(八)

考研英语

2020考研英语翻译词汇、句子结构和英汉思维习惯三大法宝缺一不可!

考研英语

2021考研英语:如何翻译的通顺?

考研英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