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找到工作的法宝
人人都有自己找工作的经验,但其实我们知道的并不多。很多人以为找工作就三样东西:简历,招聘广告和劳务中介。其实,找工作的方式有12种,它们的有效率用百分比来表示:
1.利用互联网来看公司网站,中介网站,或者把自己的简历贴在网站上等人来看。(1%)
2.随意地挑选报纸,电话簿上的公司,寄出自己的简历。(7%)
3.应聘自己行内发行的专业杂志,新闻简报上的招聘广告。(7%)
4.应聘登载在本地报纸上的招工广告。(5-24%取决于工资要求)
5.通过私人的就业中介。(5-24%取决于工资要求)
6.参加招聘会,和雇主直接见面,当面由雇主挑选。(8%)
7.和以前的老师,教授联系,看有没有门路。(12%)
8.通过当地政府人力资源部就业辅助中心寻求机会。(14%)
9.向朋友,旧同事,老乡,亲戚打听,看他们有没有好介绍。(33%)
10.不管对方有没有空缺,有没有登广告,直接找那些你感兴趣的企业,亲自上门看有没有机会。(47%)
11.翻开电话簿,找到那些你认为可以的企业,打电话去看他们是否在招你这样的人。(69%)
12.和一群找工的人,大家一起看电话簿打电话给潜在雇主。(84%)
看完以上部分,你可能发现一些有趣的事实:找工花功夫越多的方式,越难堪看起来越不可能的方式,成功率越大。更重要的是,不要只限于一种方式,同时用几种,机会就大多了。
【更多海外打工信息请点击出国留学网相关链接】
海外经历能给海归带来什么?
曾留德5年的叶丰,一直在海外关注着中国科研领域的发展状况。“适逢国家鼓励科技创新,国内科研领域的发展空间很大,对于科研人才来说,回国发展的机会非常多。”叶丰谈道,德国的材料研究以基础性研究为主体,而国内材料科学研究的发展趋势则是走向直接应用。“我所认识的从事金属材料研究的留学人员,现在大部分都回来了。在这种大环境下,我觉得自己应该回来为国家贡献点力量。”
海外经历能给海归带来什么?叶丰认为,首先是思维方式的改变。“海外的研究经历给了我更广阔的视野,对于科学研究的思考也达到了更高的层次。”他指出,一个科研人员的学术水平不仅体现在实验方面,更重要的是表现在对问题的看法和思维方式上。因此,有志于回国从事科研工作的海归,一方面要在专业技能上过硬,另一方面要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和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