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概念:所有者权益是指企业所有者在企业资产中享有的经济利益,其金额为资产减去负债后的余额。实际上是投资者对企业净资产的所有权,公司的所有者权益又称为股东权益。
2、所有者权益的来源
(1)所有者投入的资本
(2)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利得和损失
利得与损失强调的是“非日常活动”。
(3)留存收益:历年生产经营活动取得的净利润的留存额,在我国留存收益包括盈余公积和未分配利润。
3、所有者权益的项目
所有者权益按构成可以分为实收资本(股本)、资本公积、盈余公积、未分配利润。
①实收资本(或股本)是指投资者按照企业章程或合同、协议的约定,实际投入企业的资本,包括国家、法人、个人和外商投入企业的资本。
②资本公积:是指企业在筹集资本过程中取得的由投入资本所引起的各种增值,包括资本溢价等。
③盈余公积:是指企业按规定从税后利润中提取的积累资金,包括法定盈余公积和任意盈余公积。
④未分配利润是指企业留待以后年度进行分配的历年结存的利润。
一般而言,实收资本和资本公积是由企业所有者直接投入的。
盈余公积和未分配利润是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实现的利润留存企业所形成。
所有者权益的多少既取决于投资者投资的多少,又取决于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的盈利水平。
4、所有者权益与企业特定的、具体的资产并无直接关系,它并不与企业任何具体的资产项目发生对应关系。所有者权益只是在整体上、在抽象的意义上与企业资产保持数量关系。
【例题31】所有者权益的来源有( )
A投资人投入的资本
B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利得和损失
C留存收益
D出售商品所得
答案:ABC
【例题32】下列各项中,属于企业所有者权益组成部分的有( )
A.股本
B.资本公积
C.盈余公积
D.应付股利
答案:ABC
会计基础延伸阅读
会计基础之核算方法
会计基础主要有两种,即权责发生制和收付实现制。
1.收付实现制。
收付实现制,又称现金制,是指企业单位对各项收入和费用的认定是以款项(包括现金和银行存款)的实际收付作为标准。凡属本期实际收到款项的收入和支付款项的费用,不管其是否应归属于本期,都应作为本期的收入和费用入账;反之,凡本期未实际收到的款项收入和未付出款项的支出,即使应归属于本期,也不应作为本期的收入和费用入账。采用这种会计处理制度,本期的收入和费用缺乏合理的配比,所计算的财务成果也不够正确,因此企业单位不宜采用收付实现制但经营活动采用权责发生制,主要适用于行政事业单位。
2.权责发生制
权责发生制,又称应收应付制、应计制,是指以权责发生为基础来确定本期收入和费用,而不是以款项的实际收付作为记账基础。凡是应属本期的收入和费用,不管其款项是否收付,均作为本期的收入和费用入账;反之,凡不属于本期的收入和费用,即使已收到款项或付出款项,都不应作为本期的收入和费用入账。在权责发生制下,每届会计期末,应对各项跨期收支作出调整,核算手续虽然较为麻烦,但能使各个期间的收入和费用实现合理的配比,所计量的财务成果也比较正确。因此,国家《企业会计准则》规定,企业单位会计核算应采用权责发生制。行政事业单位经营也采用权责发生制。
推荐阅读:会计从业资格考试时间推荐阅读:会计从业资格考试准考证打印
推荐阅读:会计从业资格考试成绩查询
会计基础真题 | 会计基础答案 | 会计考试备考辅导 | 会计考试经验 | 会计考试题库 |
会计基础真题 | 会计基础答案 | 会计考试备考辅导 | 会计考试经验 | 会计考试题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