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现设23个教学院(部),57个本科专业,涉及理、工、文、经、管、农、法、历史和教育、艺术10大学科门类。有多个国家级、省级教学改革试点专业和教育部新世纪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项目,建有多光子纠缠与操纵省级重点实验室,有省级重点学科、省级一类教学实验室和多门省级精品课程、省级教学改革试点课程。
学校现有教职工1732人,其中专任教师1180人,博士、硕士893人,高级职称人员543人,博士生、硕士生导师45人。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院士刘以训、刘振兴、肖纪美、钱逸泰、许绍燮、束怀瑞等160余名知名专家、学者担任学校特聘教授或兼职教授。
学校现面向全国30个省(市、自治区)招生,全日制在校学生20000余人,接收10余个国家的留学生来校学习。学校秉承“厚德、博学、求是、创新”的校训,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实施素质教育。近几年来,在全国、省举办的“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电子设计大赛、机械产品设计大赛、数学建模竞赛等活动中有1000余人次获奖,成绩列省内同类院校前茅;在校生已获12项国家专利,应届本科毕业生考研录取率在20%以上,毕业生一次就业率保持在90%以上。
学校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1.60亿元。建有集文献借阅、信息咨询、文献检索等多功能于一体的数字化图书馆,馆藏图书310万册;建有反映潍坊悠久历史文化的潍坊文化名人馆、潍坊民俗美术馆、古籍馆;公开出版学术期刊《潍坊学院学报》(ISSN1671-4288/CN37-1375);建有高标准的大型体育运动场、面积40000平方米的现代化多功能体育馆;建有北海文化研究院、山东半岛经济社会发展研究院、量子通信研究所、微尺度研究所、比较文学研究所等38个研究院所和山东省民俗文化产业开发研究基地等集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于一体的220余个校内外教学实践基地;建有国内同类院校领先水平的校园网,是中国教育科研网(CERNET)潍坊地区网络中心、全国教育信息化理事会副理事长单位。
学校坚持产学研相结合,在致力于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同时,积极发挥科学研究和服务社会的办学功能。近几年,先后承担国家级项目20项,省部级项目181项;取得发明专利和实用新型专利28项;出版著作、教材等280余部;在国内外学术期刊发表论文5769篇,其中核心期刊2140余篇,被SCI、EI等收录349篇。学校紧紧围绕机电、化工、蔬菜、生物、旅游开发等地方支柱产业开展科研攻关,提供科技服务,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学校坚持开放办学,广泛借鉴和引进优质教育资源,积极开展国际国内交流与合作,先后同美国、加拿大、英国、韩国、奥地利等国(境)外的18所大学建立了学术交流与合作关系,与青岛科技大学、青岛大学、山东建筑大学全面合作办学。学校定期或不定期选派优秀师生出国研修访学及参加国际学术会议,邀请海外专家学者来校讲学交流。
近年来,学校的各项事业取得了显著成绩,2007年以优良成绩通过了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2008年以“高分双优”成绩通过了省委高校工委德育工作和校园文明建设评估,2009年被确定为山东省首批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先后荣获“全国教科文卫体系统先进基层工会组织”、“全国高校节能成果示范单位”、“全国语言文字工作先进集体”、“山东省优秀基层党组织”、“山东省首批依法治校示范学校”、“山东省党员教育工作先进单位”、“山东省德育工作优秀高校”、“山东省师德建设先进集体”、“山东省级花园式单位”、“山东省文明校园”、“山东省平安校园”、“山东省百佳节水型单位”等一系列荣誉称号。中央电视台、《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中国教育报》、《科技日报》等媒体多次报道学校的建设发展成就,学校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不断提升。
潍坊学院教务管理系统(点击进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