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名校推荐 国立彰化师范大学

2013-07-20 14:54:26 ly 教育体系

  留学名校国立彰化师范大学秉持“创新、务本、专精、力行”之校训,以追求“成为兼具卓越教学、创新研究、永续服务的一流大学”为发展愿景。更以“培育专业与通识兼备之社会中坚人才,创造教学与研究并重之优质环境,开拓国内与国际皆具之宏观视野,成为具有国际竞争力之知名学府”为持续追求的目标。

  学院简介

  留学名校国立彰化师范大学(英语:National Changhua University of Education,NCUE),简称彰师大或彰化师大,是台湾三座师范大学之一。

  2007年,彰师大获得教育部“教学卓越计划”奖励补助新台币4410万元。2008年为教育部25所“大学繁星计划”大学之一。

  2008年5月9日至13日期间,彰化师大主办中华民国97年全国大专校院运动会。

  学校历史

  1745年(清朝乾隆十年),本校位于彰化市八卦山北麓,台湾乡贤为纪念明儒陈献章先生,并宏扬其“主养志、重实践”之儒学精神,在此创立书院,以陈氏名号白沙为名,称为白沙书院。

  1970年(民国69年)一月,台湾省政府为提高本省中等学校师资素质,促进中等教育之革新,在现址创设台湾省中等教师研习会,因向往献章先生精神,会址定名为白沙山庄,本校成立后沿用至今 。

  1971年(民国60年)八月,成立“台湾省立教育学院”。

  1980年(民国69年)七月,配合中央教育政策,本校改隶教育部,更名为“国立台湾教育学院”。

  1989年(民国78年)八月,为配合全国师范专科学校改制师院,并负起培养全国中等学校师资之责任及提供 中等学校教师进修管道,改制为“国立彰化师范大学”,并设有三个学院: 教育学院、科学教育学院、及职业教育学院,共有9个学系。

  1993年,科学教育学院,更名理学院。

  2000年10月,设立文学院。

  2002年8月,设立工学院、管理学院。

  2002年8月,职业教育学院更名技术及职业教育学院。

  2004年8月,设立社会科学暨体育学院并朝向综合大学发展。

  2005年8月,新团队成立以转型、卓越、国际化为目标,合力建造崭新彰化师范大学。

  2008年8月,成立进修学院,目前共计有8个学院,21个学系、42个硕士班以及13个博士班。

  校园设置

  校区

  彰化师范大学面积五一.一公顷,分为两个校区:

  进德校区

  “进德校区”,占地二四.九公顷,坐落于彰化市进德路一号位居市中心边缘八卦山麓,距离彰化车站约七分钟车程。

  宝山校区

  “宝山校区”,占地二六.二公顷,位于彰化市师大路二号,居八卦山上,可环视整个彰化市区。工学院、管理学院、技术及职业教育学院即设于此,并有图书分馆及宿舍。

  两校区之校园空间及建筑物使用,均经缜密之规划与设计,成为学生陶冶身心、进德修业之最佳环境。

  学校文化

  校训

  新:日日求新,拓展生动教育

  本:事事求本,复兴中华文化

  精:步步求精,发扬科学精神

  行:时时求行,实践力行哲学

  校训精神

  创新、务本、专精、力行

  愿景

  兼顾教学、研究与服务的一流大学,培育具有通识及专业的学生,促进教师同仁学术形象,连结国内外发展脉动,提升学校竞争力,以达永续发展。

  定位

  考量各学术领域的特性,戮力提升教学与研究素质,成为以“教学为本,研究为先”的大学,并建立与社区、产业界紧密的伙伴关系。全力发展本校系、所与中心的功能,理论与实务并重,俾培育国家社会菁英与中坚人才。

  理念

  “转型.卓越.国际化:合力建造崭新彰化师大”

  行政做法

  ◆ 提高行政效能

  ◆ 落实校务发展谘询委员会功能,促进校务发展

  ◆ 积极争取经费,有效利用资源

  ◆ 建立民主、和谐校园

  ◆ 加强校园整体规划

  ◆ 持续推动本校转型,建立良好声誉

  ◆ 发展各中心及院系所特色

  ◆ 强化教学品质,鼓励学术研究

  ◆ 加强校际及国际交流与合作

  ◆ 提升学生素质、精进师资培育

  ◆ 强化推广及回流教育

  ◆ 建置校友暨退休同仁合作发展平台

  ◆ 积极推动或参与区域策略联盟

  学术推广

  充分运用本校拥有的师资与设备等优势,积极进行下述相关事项,以达服务社会,建立以知识为本的学习型社会,具体作法为:

  开办“创新”、“再学习”、“网上学习”、“文化创意产业”以及“科技与人文知识素养”的推广课程,并提升本校的竞争力。

  奖励进行课程改革,并进行“国际化课程调查与研究”,使系所课程能与世界潮流并驾齐驱,订定“网路课程奖励办法”,奖助发展“数位教材”及开授“网路课程”。

  协助教师推广教学:成立“彰化师大出版社”部门,鼓励师生出版书籍,并建立“网路教室系统”,方便教师发展网路教材及开授网路课程。

  透过推广教育,提供多元开放的课程,满足社区民众的不同需求。因应地区产业需求,结合区域文化特色,兼顾学术研究的提升与民众生活的改善,带动地方建设与繁荣。

  加强办理在职人员的推荐甄试,以及学位、证书或学分证明的推广教育,提供成人回流参与高等教育的机会,达成终身学习的目标。

  建立与产业间理想的互动关系,资源共享,促进学校发展与社会的进步,开办产业高阶领导人专班,提高产学合作的效能。

  加强高中宣传及研议招生策略:增加本校优秀学生返校演讲次数、敦请资深或杰出教授赴高中演讲。积极参与大学博览会、举办高中师生研习营,有效辅导各中学对本校系所之认识、强化印制宣传品,如精美系所宣传小册及图文并茂之学校简介与呈现地区文物特色的地图。

  发展国际化

  留学名校国立彰化师范大学的国际化不仅可提升大学教育的品质,对于国家竞争力亦有正面的影响,如何促进本校的国际化,应有下述若干基本途径:

  积极提升本校学生之素质及外语能力:建置优良外语环境、增进国际学术交流,并协助国内学生与国际接轨。诸如:鼓励学校开办英语能力学程,辅导学生参加英语检定或设定英语能力毕业门槛等,加速本校国际化。

  延揽国际知名且具学术声望之学者参与本校同仁的相关研究计画,并与国外优异大学或研究机构进行学术合作及人才交流,包括研究、教学与课程改革等。

  持续规划研究主题或领域,以经费资助邀请国际知名学者专家来校访问,并主持各项研讨会。

  透过各种国际学术交流活动,提升本校学生的外语能力与素质,以落实国际化的学习环境。

  协助学生在就学期间,或毕业之后,依其专长与需要,赴国外顶尖学术机构求学,俾获得较佳的学习成效。

  海峡两岸或亚太地区的交流:举办学术研讨会,并推动两岸或亚太地区学术、文化交流。

  留学交流

  过去数年中,每年到本校就学的外国学生人数极少,然而,吸引外国留学生,不仅是我国当前的重要政策之一,也是大学国际化的必要途径,国外名校,其外籍生约占10%以上。下述的作法,应是未来亟须努力的课题:

  设立国际学生、交换教授事务部门:加速促进本校国际化,负责统筹与推动国际合作及处理国际间交换教授与学生的签证、聘雇、宿舍、辅导等服务事宜,并加强e化,便于国外学生容易申请入学。

  营造全方位外语环境:鼓励推动以外语或双语授课之专业学程与建置良好的配套环境,吸引外国学生来就读。

  推动国际合作交流:积极与国外大学签订姊妹校、选定重点国家进行国际学术合作,并建立双学位制度。

  在学术上更追求卓越,提升本校的学术水准,使本校所授的学位具国际竞争力,对于外籍学生将更具有吸引力。

  加强招收外国留学生宣导,设立“外国留学生奖学金”、订定“与国外大学合作颁授学位办法”:印发国际招生宣传海报,开授外籍生中文短期训练课程,使本校得以在国际化方面发展特色。

  师资培育

  留学名校国立彰化师范大学虽已实质发展为综合大学,仍属于国内三所师大之一,有相当比例的校友担任教职,也皆有很不错的表现。由于教师法的颁布与实施,本校的教育目标固应趋多元化,然而,师资培育仍属当前重要的弁鄐坐@,所以,宜依据学生的性向、兴趣与潜能,并充分利用本校相关系所的师资、课程,以提供合适的学程造就二十一世纪的优质教师,并建立适切的回流制度,提供在职教师进修学位,充实其专业知能, 这也是本校当前在师资培育方面可以持续发展的利器。有效的作法如下:

  成立师资培育中心,确实选择对于教育有热诚、优质的学生进入教育学程,并协助修毕教育学程的毕业学生,通过教师甄试成为正式教师;办理各种在职教师进修研习活动,提供中部地区在职人员进修系统,全面提升本区教育人员专业素养。

  落实师资培育,大学部以培养各类教育专业师资为主,并着重教育行政专业人力与相关教育产业人力之培养,例如教育书籍规划与编辑、教育媒体设计与制作等,以培养学生多元之教育专业素养;研究所阶段,应以培养教育研究专业人才为主,注重教师研究能力的提升。

  逐步改变四年即能完成大学学业同时修完教育学程的作法,建立类如“学士后”学程,包括大学主修课程及教育学程,通过教育实习及论文,授予教学硕士学位,以提升职前教师的教学知能。

  发展跨领域课程整合之学程,提供学生自由选修,扩大学生视野,以提升学生教育整体专业能力,并培养学生具备教学第二专长能力。

  进行国际交流,继续推展姊妹校或文化学术交流,选派师生赴姊妹校交流,以达教学知能国际化的目标。

  教育政策

  国家教育政策自有其连贯性与持续性,大学教育更是国家的头脑、智库与书籍,是社会之良心、灯塔,所有高等教育同仁自应尽忠职守,作学生的榜样,达成教育的目标。

  大学法1948年首次颁布,再经1994年的大学法修订,希望大学教育的结构与环境,朝向普及、开放、多元、及自主化的转变。2003年复公布大学法修正案。然而,长期以来,大学法的部分内容仍待解决,以求提升大学品质:(1)大学内部组织设立过于僵化,法令消极限制,不能充分发挥组织自主运作弁揣F(2)校务会议为校内最高决策会议,校长有责无权,校务会议成员众多,议事效率不彰,学术专业责任难以建构;(3)校长由校内教师遴选结果,易形成派系藩篱或竞争,降低教学研究的品质;(4)大学内部运作体系失衡,阻碍校务发展。

  1995年公布《中华民国教育报告书》,分析当时我国大学教育所面临的问题及因应的策略。

  1996年提出《教育改革总谘议报告书》,行政院教育改革审议委员会为配合整体社会发展的趋势,且因应二十一世纪社会的特点与变迁方向,提出在教育各阶段进行改革的目标与方向。分成五大方向:教育松绑、带好每位学生、畅通升学管道、提升教育品质、建立终身学习社会。

  教育部依据“教育改革行动方案”,拟定“大学学术追求卓越发展计划”,经行政院核定后于2000至2003年度实施,总预算金额为130亿元(国科会分担30亿元)。此一计画之目标在于透过重点补助,改善大学学术发展之“基础建设”,以追求学术卓越,主要项目:(1)加强大学部专业基础教育(2)加强大学部通识教育(3)加强教学,透过新课程、教材、教学方法之改进及跨领域整合性课程之规划,提升教育水准。

  规划未来大学教育发展蓝图:在2002至2005年之间,主要在厘清研究型大学之定位,推动大学之整合及其追求卓越之方向及策略,并提供具体诱因以引导大学校院整合资源、建立特色,全面提升大学国际竞争力。大学教育仍以追求“绩效”、“创新”与“卓越”为主要发展方向。实施目标与策略有:(1)落实大学的弁邬w位(2)大学整合与合作(3)大学卓越化(4)大学绩效化(5)提升大学知识创新与国际竞争力。

  教育部公布2005-2008,未来四年的施政主轴,包括“培养现代国民”、“建立台湾主体性”、“拓展全球视野”、“强化社会关怀”等。在前述四大纲领之下的十三项策略中,包括:引领国力升级、推动教育国际化、发挥创意展现特色、扩大双向留学等,皆与高等教育息息相关。

  1999年通过的教育基本法,对于学习权、教育目标、教育的中立性、父母的教育权、教师专业自主、私人兴学、教育机会均等、终身教育等皆有清楚的界定与规范,对我国教育事业应有正面的影响。

  校务评鉴

  2007年首次大学系所评鉴

  未通过学系:“集成电路设计研究所”、“应用运动科学研究所”、“运动健康研究所”、“体育学系”。(教育部大学评鉴的7校11系之四,遭减少招生1成、降学杂费1%之处分,2008年再复评不过,将面临停招处分)。

  以上就是小编为您带来的留学名校国立彰化师范大学的相关信息,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分享
qqQQ
qzoneQQ空间
weibo微博
《世界名校推荐 国立彰化师范大学.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和打印
下载文档

热门关注

留学英国选择哪个大学好 英国临海大学有哪些

热门临海院校

留学俄罗斯英语授课课程有哪些

俄罗斯英语授课课程

高中日本出国留学需要什么条件2021

留学日本高中

新加坡私立大学有哪些 留学新加坡私立大学介绍

新加坡私立大学介绍

新加坡大学有哪些知名大学

新加坡知名大学推荐

泰国名校介绍 班颂德皇家师范大学留学好不好

泰国留学

爱尔兰名校推荐 怎样申请科克大学热门专业

爱尔兰留学

觉得俄语难学踟躇俄罗斯留学?彼尔姆国立人文师范大学推出英语授课项目

法国名校推荐 怎样申请巴黎政治大学

法国留学

挪威四大名校介绍 怎样申请挪威国立大学

挪威留学

热门问答

付费下载
付费后无需验证码即可下载
限时特价:4.99元/篇 原价10元
微信支付

免费下载仅需3秒

1、微信搜索“月亮说故事点击复制

2、进入公众号免费获取验证码

3、输入验证码确认 即可复制

4、已关注用户回复“复制”即可获取验证码

微信支付中,请勿关闭窗口
微信支付中,请勿关闭窗口
×
温馨提示
支付成功,请下载文档
咨询客服
×
常见问题
  • 1、支付成功后,为何无法下载文档?
    付费后下载不了,请核对下微信账单信息,确保付费成功;已付费成功了还是下载不了,有可能是浏览器兼容性问题。
  • 2、付费后能否更换浏览器或者清理浏览器缓存后下载?
    更换浏览器或者清理浏览器缓存会导致下载不成功,请不要更换浏览器和清理浏览器缓存。
  • 3、如何联系客服?
    如已按照上面所说方法进行操作,还是无法复制文章,请及时联系客服解决。客服微信:ADlx86
    添加时请备注“文档下载”,客服在线时间为周一至周五9:00-12:30 14:00-18:30 周六9:00-12:30

  留学名校国立彰化师范大学秉持“创新、务本、专精、力行”之校训,以追求“成为兼具卓越教学、创新研究、永续服务的一流大学”为发展愿景。更以“培育专业与通识兼备之社会中坚人才,创造教学与研究并重之优质环境,开拓国内与国际皆具之宏观视野,成为具有国际竞争力之知名学府”为持续追求的目标。

  学院简介

  留学名校国立彰化师范大学(英语:National Changhua University of Education,NCUE),简称彰师大或彰化师大,是台湾三座师范大学之一。

  2007年,彰师大获得教育部“教学卓越计划”奖励补助新台币4410万元。2008年为教育部25所“大学繁星计划”大学之一。

  2008年5月9日至13日期间,彰化师大主办中华民国97年全国大专校院运动会。

  学校历史

  1745年(清朝乾隆十年),本校位于彰化市八卦山北麓,台湾乡贤为纪念明儒陈献章先生,并宏扬其“主养志、重实践”之儒学精神,在此创立书院,以陈氏名号白沙为名,称为白沙书院。

  1970年(民国69年)一月,台湾省政府为提高本省中等学校师资素质,促进中等教育之革新,在现址创设台湾省中等教师研习会,因向往献章先生精神,会址定名为白沙山庄,本校成立后沿用至今 。

  1971年(民国60年)八月,成立“台湾省立教育学院”。

  1980年(民国69年)七月,配合中央教育政策,本校改隶教育部,更名为“国立台湾教育学院”。

  1989年(民国78年)八月,为配合全国师范专科学校改制师院,并负起培养全国中等学校师资之责任及提供 中等学校教师进修管道,改制为“国立彰化师范大学”,并设有三个学院: 教育学院、科学教育学院、及职业教育学院,共有9个学系。

  1993年,科学教育学院,更名理学院。

  2000年10月,设立文学院。

  2002年8月,设立工学院、管理学院。

  2002年8月,职业教育学院更名技术及职业教育学院。

  2004年8月,设立社会科学暨体育学院并朝向综合大学发展。

  2005年8月,新团队成立以转型、卓越、国际化为目标,合力建造崭新彰化师范大学。

  2008年8月,成立进修学院,目前共计有8个学院,21个学系、42个硕士班以及13个博士班。

  校园设置

  校区

  彰化师范大学面积五一.一公顷,分为两个校区:

  进德校区

  “进德校区”,占地二四.九公顷,坐落于彰化市进德路一号位居市中心边缘八卦山麓,距离彰化车站约七分钟车程。

  宝山校区

  “宝山校区”,占地二六.二公顷,位于彰化市师大路二号,居八卦山上,可环视整个彰化市区。工学院、管理学院、技术及职业教育学院即设于此,并有图书分馆及宿舍。

  两校区之校园空间及建筑物使用,均经缜密之规划与设计,成为学生陶冶身心、进德修业之最佳环境。

  学校文化

  校训

  新:日日求新,拓展生动教育

  本:事事求本,复兴中华文化

  精:步步求精,发扬科学精神

  行:时时求行,实践力行哲学

  校训精神

  创新、务本、专精、力行

  愿景

  兼顾教学、研究与服务的一流大学,培育具有通识及专业的学生,促进教师同仁学术形象,连结国内外发展脉动,提升学校竞争力,以达永续发展。

  定位

  考量各学术领域的特性,戮力提升教学与研究素质,成为以“教学为本,研究为先”的大学,并建立与社区、产业界紧密的伙伴关系。全力发展本校系、所与中心的功能,理论与实务并重,俾培育国家社会菁英与中坚人才。

  理念

  “转型.卓越.国际化:合力建造崭新彰化师大”

  行政做法

  ◆ 提高行政效能

  ◆ 落实校务发展谘询委员会功能,促进校务发展

  ◆ 积极争取经费,有效利用资源

  ◆ 建立民主、和谐校园

  ◆ 加强校园整体规划

  ◆ 持续推动本校转型,建立良好声誉

  ◆ 发展各中心及院系所特色

  ◆ 强化教学品质,鼓励学术研究

  ◆ 加强校际及国际交流与合作

  ◆ 提升学生素质、精进师资培育

  ◆ 强化推广及回流教育

  ◆ 建置校友暨退休同仁合作发展平台

  ◆ 积极推动或参与区域策略联盟

  学术推广

  充分运用本校拥有的师资与设备等优势,积极进行下述相关事项,以达服务社会,建立以知识为本的学习型社会,具体作法为:

  开办“创新”、“再学习”、“网上学习”、“文化创意产业”以及“科技与人文知识素养”的推广课程,并提升本校的竞争力。

  奖励进行课程改革,并进行“国际化课程调查与研究”,使系所课程能与世界潮流并驾齐驱,订定“网路课程奖励办法”,奖助发展“数位教材”及开授“网路课程”。

  协助教师推广教学:成立“彰化师大出版社”部门,鼓励师生出版书籍,并建立“网路教室系统”,方便教师发展网路教材及开授网路课程。

  透过推广教育,提供多元开放的课程,满足社区民众的不同需求。因应地区产业需求,结合区域文化特色,兼顾学术研究的提升与民众生活的改善,带动地方建设与繁荣。

  加强办理在职人员的推荐甄试,以及学位、证书或学分证明的推广教育,提供成人回流参与高等教育的机会,达成终身学习的目标。

  建立与产业间理想的互动关系,资源共享,促进学校发展与社会的进步,开办产业高阶领导人专班,提高产学合作的效能。

  加强高中宣传及研议招生策略:增加本校优秀学生返校演讲次数、敦请资深或杰出教授赴高中演讲。积极参与大学博览会、举办高中师生研习营,有效辅导各中学对本校系所之认识、强化印制宣传品,如精美系所宣传小册及图文并茂之学校简介与呈现地区文物特色的地图。

  发展国际化

  留学名校国立彰化师范大学的国际化不仅可提升大学教育的品质,对于国家竞争力亦有正面的影响,如何促进本校的国际化,应有下述若干基本途径:

  积极提升本校学生之素质及外语能力:建置优良外语环境、增进国际学术交流,并协助国内学生与国际接轨。诸如:鼓励学校开办英语能力学程,辅导学生参加英语检定或设定英语能力毕业门槛等,加速本校国际化。

  延揽国际知名且具学术声望之学者参与本校同仁的相关研究计画,并与国外优异大学或研究机构进行学术合作及人才交流,包括研究、教学与课程改革等。

  持续规划研究主题或领域,以经费资助邀请国际知名学者专家来校访问,并主持各项研讨会。

  透过各种国际学术交流活动,提升本校学生的外语能力与素质,以落实国际化的学习环境。

  协助学生在就学期间,或毕业之后,依其专长与需要,赴国外顶尖学术机构求学,俾获得较佳的学习成效。

  海峡两岸或亚太地区的交流:举办学术研讨会,并推动两岸或亚太地区学术、文化交流。

  留学交流

  过去数年中,每年到本校就学的外国学生人数极少,然而,吸引外国留学生,不仅是我国当前的重要政策之一,也是大学国际化的必要途径,国外名校,其外籍生约占10%以上。下述的作法,应是未来亟须努力的课题:

  设立国际学生、交换教授事务部门:加速促进本校国际化,负责统筹与推动国际合作及处理国际间交换教授与学生的签证、聘雇、宿舍、辅导等服务事宜,并加强e化,便于国外学生容易申请入学。

  营造全方位外语环境:鼓励推动以外语或双语授课之专业学程与建置良好的配套环境,吸引外国学生来就读。

  推动国际合作交流:积极与国外大学签订姊妹校、选定重点国家进行国际学术合作,并建立双学位制度。

  在学术上更追求卓越,提升本校的学术水准,使本校所授的学位具国际竞争力,对于外籍学生将更具有吸引力。

  加强招收外国留学生宣导,设立“外国留学生奖学金”、订定“与国外大学合作颁授学位办法”:印发国际招生宣传海报,开授外籍生中文短期训练课程,使本校得以在国际化方面发展特色。

  师资培育

  留学名校国立彰化师范大学虽已实质发展为综合大学,仍属于国内三所师大之一,有相当比例的校友担任教职,也皆有很不错的表现。由于教师法的颁布与实施,本校的教育目标固应趋多元化,然而,师资培育仍属当前重要的弁鄐坐@,所以,宜依据学生的性向、兴趣与潜能,并充分利用本校相关系所的师资、课程,以提供合适的学程造就二十一世纪的优质教师,并建立适切的回流制度,提供在职教师进修学位,充实其专业知能, 这也是本校当前在师资培育方面可以持续发展的利器。有效的作法如下:

  成立师资培育中心,确实选择对于教育有热诚、优质的学生进入教育学程,并协助修毕教育学程的毕业学生,通过教师甄试成为正式教师;办理各种在职教师进修研习活动,提供中部地区在职人员进修系统,全面提升本区教育人员专业素养。

  落实师资培育,大学部以培养各类教育专业师资为主,并着重教育行政专业人力与相关教育产业人力之培养,例如教育书籍规划与编辑、教育媒体设计与制作等,以培养学生多元之教育专业素养;研究所阶段,应以培养教育研究专业人才为主,注重教师研究能力的提升。

  逐步改变四年即能完成大学学业同时修完教育学程的作法,建立类如“学士后”学程,包括大学主修课程及教育学程,通过教育实习及论文,授予教学硕士学位,以提升职前教师的教学知能。

  发展跨领域课程整合之学程,提供学生自由选修,扩大学生视野,以提升学生教育整体专业能力,并培养学生具备教学第二专长能力。

  进行国际交流,继续推展姊妹校或文化学术交流,选派师生赴姊妹校交流,以达教学知能国际化的目标。

  教育政策

  国家教育政策自有其连贯性与持续性,大学教育更是国家的头脑、智库与书籍,是社会之良心、灯塔,所有高等教育同仁自应尽忠职守,作学生的榜样,达成教育的目标。

  大学法1948年首次颁布,再经1994年的大学法修订,希望大学教育的结构与环境,朝向普及、开放、多元、及自主化的转变。2003年复公布大学法修正案。然而,长期以来,大学法的部分内容仍待解决,以求提升大学品质:(1)大学内部组织设立过于僵化,法令消极限制,不能充分发挥组织自主运作弁揣F(2)校务会议为校内最高决策会议,校长有责无权,校务会议成员众多,议事效率不彰,学术专业责任难以建构;(3)校长由校内教师遴选结果,易形成派系藩篱或竞争,降低教学研究的品质;(4)大学内部运作体系失衡,阻碍校务发展。

  1995年公布《中华民国教育报告书》,分析当时我国大学教育所面临的问题及因应的策略。

  1996年提出《教育改革总谘议报告书》,行政院教育改革审议委员会为配合整体社会发展的趋势,且因应二十一世纪社会的特点与变迁方向,提出在教育各阶段进行改革的目标与方向。分成五大方向:教育松绑、带好每位学生、畅通升学管道、提升教育品质、建立终身学习社会。

  教育部依据“教育改革行动方案”,拟定“大学学术追求卓越发展计划”,经行政院核定后于2000至2003年度实施,总预算金额为130亿元(国科会分担30亿元)。此一计画之目标在于透过重点补助,改善大学学术发展之“基础建设”,以追求学术卓越,主要项目:(1)加强大学部专业基础教育(2)加强大学部通识教育(3)加强教学,透过新课程、教材、教学方法之改进及跨领域整合性课程之规划,提升教育水准。

  规划未来大学教育发展蓝图:在2002至2005年之间,主要在厘清研究型大学之定位,推动大学之整合及其追求卓越之方向及策略,并提供具体诱因以引导大学校院整合资源、建立特色,全面提升大学国际竞争力。大学教育仍以追求“绩效”、“创新”与“卓越”为主要发展方向。实施目标与策略有:(1)落实大学的弁邬w位(2)大学整合与合作(3)大学卓越化(4)大学绩效化(5)提升大学知识创新与国际竞争力。

  教育部公布2005-2008,未来四年的施政主轴,包括“培养现代国民”、“建立台湾主体性”、“拓展全球视野”、“强化社会关怀”等。在前述四大纲领之下的十三项策略中,包括:引领国力升级、推动教育国际化、发挥创意展现特色、扩大双向留学等,皆与高等教育息息相关。

  1999年通过的教育基本法,对于学习权、教育目标、教育的中立性、父母的教育权、教师专业自主、私人兴学、教育机会均等、终身教育等皆有清楚的界定与规范,对我国教育事业应有正面的影响。

  校务评鉴

  2007年首次大学系所评鉴

  未通过学系:“集成电路设计研究所”、“应用运动科学研究所”、“运动健康研究所”、“体育学系”。(教育部大学评鉴的7校11系之四,遭减少招生1成、降学杂费1%之处分,2008年再复评不过,将面临停招处分)。

  以上就是小编为您带来的留学名校国立彰化师范大学的相关信息,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一键复制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