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高考语文记叙顺序方法歌诀

2013-07-30 12:49:53 高考语文

  出国留学网高考频道在考试后及时公布各科高考试题答案和高考作文及试卷专家点评。请广大考生家长关注,祝福广大考生在2013年高考中发挥出最佳水平,考出好成绩!同时祝愿决战2014高考的新高三学员能倍加努力,在2014年高考中也能取得优异的成绩。

  记叙顺序方法歌诀

  记叙主要三顺序,顺序倒叙和插叙。

  顺序按照时间写,层次脉络好了解。

  倒叙给人印象深,激发兴趣吸引人。

  插叙衬托和补充,为使主题更鲜明。

  高考记叙文写作指导

  记叙的人称、顺序和线索

  (一)记叙的人称

  记叙的人称,实质上是作者叙述时的观察点、立足点问题,也就是叙述一个人、一件事时,是以作者自己的角度来写,还是以他人的角度来写的问题。

  第一人称:作者以“我”或“我们”的身份,叙述所历、所闻、所见,把人物经历、事 件经过告诉读者,这便是第一人称的叙述。依据“我在事件叙述时地位的轻重,常常表现为: 1、“我”是见证人。如《孔乙已》中的“我”,《祝福》中的“我”,都是只起事件 的见证人的作用。 2、“我”是重要人物。如《一件小事》中的“我”,《故乡》中的“我”。 3、“我”是主人公。如日记、书信、游记、自传体文章中的“我”,还有以第一人称叙述 的某些小说、故事中的“我”。譬如,鲁迅不是狂人,但在写《狂人日记》时却用“我”来 叙述,代替了“狂人”,有力地揭露了中国封建家族制度和吃人的旧礼教。 4、“我”是穿针引线的人物。

  第一人称叙述的长处是有真实感,亲切自然。短处是受“我”的限制,不便于反映广阔的现实生活,很难反映“我”以外的人物的思想。 第二人称:作者用“你”、“你们”来叙述,是第二人称叙述。实用写作中很少用此人称,文学创作中有通篇为第一人称的。

  第三人称:作者站在第三者的立场,用叙述他人事情的口吻,把人物经历、事件经过告 诉读者,这便是三人称的叙述。第三人称叙述的长处是不受时间、空间限制,写作较自由、灵活,能把人和事直接展现在读者眼前。短处是没有第一人称叙述那样亲切自然。而且,掌握起来比第一人称叙述较为困难。

  在写作中,还存在第一人称叙述和第三人称交替使用的情形。如鲁迅的小说《祝福》就 用了两种人称来叙述。我们在使用两种人叙述事件时应注意:不得频繁改换;改换时要交代清楚,不能打断叙述线索。

  写作时到底是用第一个称还是用第三人称或第二人称叙述,应该从用哪一人称叙述来处 理材料、表现主题最为有利的角度来考虑。而且,不管采用哪一种人称叙述,都必须事先确定好,并贯穿文章始终,做到人称一致。否则,叙述人称混乱,就会条理不清,影响中心思 想或主题的表达。 (二)记叙的顺序

  记叙的顺序主要有顺叙、倒叙、插叙、补叙。 顺叙是写记叙文最常用、最基本的方法,一般是指按照事件发展的时间先后次序来叙述。采用这种方法,能使文章的层次同事件发展的过程基本一致,就容易把事件记叙得有头有尾,脉络清晰。

  顺叙的方法可分为以下几种:

  一是完全按时间顺序记叙。如我们学过的《老山界》一文,就是按照时间(当天下午——天黑——当天夜里——第二天黎明——第二天下午两点——两点以后)的推移,记叙了红军翻越老山界的过程。

  二是以地点的转换为序来叙述事件,如《藤野先生》一文,就是从作者到东京开始写起,再写到仙台后与藤野先生相处中的几件事,最后写离开仙台后对藤野先生的怀念与崇敬。 三是以事情的内在逻辑联系为序来叙述事件。如《谁是最可爱的人》中,作者用三个事例,从三个方面歌颂了志愿军的高贵品质。第一个事例重在表现志愿军战士对敌人的无比仇恨,第二个事例表现志愿军对朝鲜人民的热爱,第三个事例则展示了志愿军崇高的精神境界。这三个事例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地告诉读者,志愿军是最可爱的人。在叙述一个事例时,由于时间变化与空间地点的转换顺序往往是一致的,所以在一篇文章中常常是几种顺叙的方法兼而有之。

  倒叙,是根据表达的需要,把事件的结局或某个最突出的片断提在前边叙述,然后再从事件的开头按原来的发展顺序进行叙述。倒叙能增强文章的生动性,使文章引人入胜。初中语文课本中有不少倒叙的文章,如《一件珍贵的衬衫》、《一件小事》、《回忆我的母亲》、《记一辆纺车》等。

  使用倒叙方法应注意的是:文章开头交代了事件的结局后,要转回到事件的开头,从起因写起;在叙述完事件的经过后,还要回到结局上来,这样才能首尾相合、结构完整。

  插叙,是在叙述中心事件的过程中,为了帮助展开情节或刻画人物,暂时中断叙述的线索,插入一段与主要情节相关的内容,然后再接着叙述原来的内容。插叙与倒叙的区别在于:插叙只是顺叙中的一个片断,不是全文中心事件的一部分;而倒叙所叙的内容是整个事件 中的一个组成部分或一个环节。 如鲁迅的《故乡》》中有两处插叙。一处是当“我”的母亲谈到闰土时,作者用“这时候,我的脑海里忽然闪出一幅神异的图画来。”引出对少年闰土形象的插叙。另一处是对杨二嫂形象的回忆。这两处插叙使闰土、杨二嫂过去与现在的不同形象及不同生活境况形成鲜明对比,充实了文章内容,深入开掘了主题思想。插叙的内容应能对中心内容起补充、解释或衬托作用,根据中心内容的需要可长可短,但不能超越表现中心思想的范围,否则会喧宾夺主、繁琐累赘。使用插叙时,要安排好与中心内容的衔接,使过渡自然,内容贯通一气。 补叙:对前面的叙述加以补充、解释。

  补叙与插叙的不同在于:1、文字少,一般没有情节,前后不必有过渡文字;2、去掉补叙的文字,前后内容仍可以衔接起来。

  (三)记叙文的线索

  记叙文的线索是贯穿全文、将材料串连起来的一条主线,它把文章的各个部分联结成一个统一、和谐的有机体。如果说丰富而生动的材料是一颗颗珍珠,那么线索就是将这些珍珠串连起来的彩线。因此,线索确定得恰当,会使文章内容多而不乱,全篇浑然一体。我们在写记叙文的时候,常常觉得自己选择的材料还挺精彩的,但写出来以后却觉得杂乱散漫,其原因往往就是未能给全文确定一条合理、清晰的线索。可见,在记叙文中确立线索是多么重要。

  记叙文的线索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是以实物为线索。有些文章往往是以一个具体的实物贯穿全文,将各种人或事都集中到它的周围,以此来展开故事情节。如《枣核》一文,用“枣核”作为贯穿全文的线索,内容可分为“索枣核”、“见枣核”、“议枣核”等几部分,“枣核”是一条叙事线索,也是一条凝聚着乡情的感情线索。

  二是以人物为线索。有的记叙文,按人物动作行为的变化、思想性格的发展、人生历程的见闻来组织材料,把人物作为文章的线索。比如鲁迅先生的小说《孔乙己》中的“我”,就是一个线索人物。小说通过“我”的所见所闻反映出孔乙己的性格核遭遇。“我”不仅是孔乙己悲惨遭遇的见证人,也是安排故事情节的重要线索。

  三是以事件为线索。情节通常包括事件的开端、发展、高潮、结局等几部分,有些文章事件本身便是线索。如《分马》,先写分马前的动员,又写分马的具体情况,最后又写换马。全文自始至终以“分马”这一中心事件为线索,写得有条不紊,主次分明。

  四是以时间为线索。有的文章是以时间的推移来组织材料的,时间就成为贯穿全文的一条线索。

  五是以地点为线索。有的文章是以地点的转换来安排层次的,地点就是叙事的线索。如《小橘灯》按地点的转换全文可分为四部分:叙述乡公所楼上发生的事;叙述小姑娘家的情形;叙述回寓所后的交谈;交代离村后的情形。文章以地点为线索,内容显得井然有序,层次分明。

  六是以作者的思想感情为线索。有一些散文没有中心事件和具体的故事情节,这一类文章就以作者的思想感情为记叙的线索。如《荔枝蜜》,以作者对蜜蜂的感情变化为线索:不喜欢蜜蜂—想去看看蜜蜂—赞颂蜜蜂—想变成蜜蜂,把思想感情贯注于文章之中,其发展变化就构成了文章的线索。

  值得注意的是,有些文章的线索不止一条,往往有几条线索同时起着作用。我们在选择线索时要根据文章的材料而定。


 

   相关链接:

  2013江苏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

  2013浙江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

  2013北京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

  2013辽宁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

  

2013福建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

  2013广西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

  2013四川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
 


高考语文复习资料 高考数学复习资料 高考英语复习资料 高考文综复习资料 高考理综复习资料
高考语文模拟试题 高考数学模拟试题 高考英语模拟试题 高考文综模拟试题 高考理综模拟试题
高中学习方法 高考复习方法 高考状元学习方法 高考饮食攻略 高考励志名言
分享

热门关注

高二语文重点古诗词有哪些

高二语文重点古诗词

高三语文有哪些必考古诗词

高三语文

高三语文必考古诗词有哪些

高三语文必考古诗词

高考语文有哪些答题技巧

高考语文答题

语文各种答题技巧有哪些

语文答题技巧

高考有哪些语文复习方法

语文复习方法

2020高考语文:题型的解答方法

2020高考语文

高考语文有哪些复习方法

语文复习方法

高考语文复习方法有哪些

语文复习方法

高考语文应该如何备考 有哪些方法

关于高考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