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基础知识真题及答案(七十二)

  1.C【解析】 A项,根据《劳动合同法》第10条规定,已建立劳动关系,未同时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自用工之日起一个月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B项,《劳动合同法》第19条规定,劳动合同期限一年以上不满三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二个月;D项,《劳动合同法》第27条规定,劳动合同部分无效,不影响其他部分效力的,其他部分仍然有效。由《劳动合同法》第3条规定可知,C项正确。

  2.【答案】C。解析:我国对外开放战略将实现四个转变。除了A、B、D项外,还包括从以往的以“引进来”为主转变为“引进来”与“走出去”并重。

  3.C【解析】 2010年9月8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确定选择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和新能源汽车七个产业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在这些领域集中力量,加快推进。

  4.【答案】C。解析:《选举法》第33条规定,选举委员会或者人民代表大会主席团应当向选民或者代表介绍代表候选人的情况。推荐代表候选人的政党、人民团体和选民、代表可以在选民小组或者代表小组会议上介绍所推荐的代表候选人的情况。选举委员会根据选民的要求,应当组织代表候选人与选民见面,由代表候选人介绍本人的情况,回答选民的问题。但是,在选举日必须停止代表候选人的介绍。A项“可以”错误。

  《选举法》第41条第2款规定,代表候选人的近亲属不得担任监票人、计票人。B项说法错误。

  由《选举法》第l4条第1款和第16条第1款的规定可知,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名额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名额,按照每一代表所代表的城乡人口数相同的原则进行分配。C项说法正确。

  《选举法》第38条规定,全国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的选举,一律采用无记名投票的方法。选举时应当设有秘密写票处。D项“可以”错误。本题答案为C。

  5.D【解析】 A项,民主具有阶级性,人民民主具有广泛性,但也不是全民的民主;B项认为我国人民享有直接管理国家事务的权力是错误的,我国人民是通过人民代表组成权力机关,统一行使国家权力;C项,人民代表大会是国家权力机关,而不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全国人大是最高权力机关。故应选D。


    推荐阅读:公共基础知识真题及答案解析     2013公共基础知识汇总

行测真题 行测答案 申论真题 申论答案 面试专题
分享

热门关注

公务员公共基础法律知识:法律与道德 底线缺一不可

公务员公共基础

公务员公共基础法律知识刑事诉讼法:强制措施

公务员公共基础

公务员公共基础法律知识:缓刑与死缓

公务员公共基础

公务员公共基础法律知识:房主卖房,租户必须搬走吗

公务员公共基础

公务员公共基础法律知识:劳动合同的订立与解除

公务员公共基础

公务员公共基础公文知识:版头

公务员公共基础

公务员公共基础政治知识:改革开放

公务员公共基础

公务员公共基础地理环境知识:月相

公务员公共基础

公务员公共基础政治知识:国务院

公务员公共基础

公务员公共基础法律知识:缓刑制度

公务员公共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