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状元热”背后的忧虑
2000年,北大第一次出现了状元墙。从这一年起,在著名的三角地,北大每年录取的高考状元的照片都贴满橱窗,供全校师生“瞻仰”。
高校对高考状元和高分考生的争夺也日益白热化。能否招到“高考状元”、其数量多少,成为衡量国内大学是不是一流大学的重要指标之一。2006年,清华对高考状元的新生奖励还只有5000元,很快涨到了2万元。2008年,这个数字翻了一番达到4万,2009年清华爆出最高奖学金可达8万。北大也不示弱,2008年将奖学金从2万提到5万元,而据媒体披露,2009年,高考状元报考北大实际所获的奖学金可达10万。
这种热捧状元会给社会带来什么,让这些十八九岁的孩子过早体会到名利的诱惑?让其他的父母追求分数带来的荣耀而扼杀一个青少年其它的优秀才能?
事实上,在学校里尖子生的心理隐患更甚,比如嫉妒、报复、亲情淡漠等更为严重。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教授夏学銮认为,一味炒作高考状元对这些尚在成长中的学生很不利。“整个社会把注意力集中在他们身上,让他们承担了太多的期望。进入大学后,稍有不如意也很容易让他们形成心理落差。”
高校这样代表严谨、求实作风的知识殿堂,作为应试教育指挥棒的目的地,却用不正确的方式来引导学生,从招收学生的态度可以看出,我们离一流大学还有太远的距离。
状元“虚热”的背后,也体现着教育的“虚热”。夏学銮认为,对“高考状元”的痴迷一方面反映了商业社会追求经济效益的目的,一方面也反映了素质教育工作本身没有走出应试教育的迷津,只有素质教育真正深入人心,才能产生真正的学习乐趣与对知识的诚挚向往,新的教育价值判断标准也将油然而生。
可以看到,素质教育喊了这么多年,但应试教育和分数至上还是许多中小学发展的“硬道理”。有些学生有某方面特长,综合素质好,但考分不高,他们便很难得到老师的欣赏。状元的诞生或许有偶然性,但正是因为他们比别人高出一两分,便有了“标杆”意义,有了受崇敬的价值。
美国留学网专家指出,具有创造性的人才是一个国家甚至整个人类最宝贵的财富,这类人才的多少才是一个国家活力的根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