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晚报:近日有媒体报道,为了让孩子更顺利地上一所美国的好大学,有中国家长开始有意培养孩子的体育特长。看来,“体育特长”似乎真的有点儿留学(微博)“敲门砖”的意思,而这是否意味着准备出国学习的学生们有了一条新的“捷径”可走呢?
特长成留学“敲门砖”?
采访中笔者了解到,北美的大学非常重视体育,学校各个运动队每年会按需求招收数量不等的体育特长生。来自辽宁的王怡雯同学便是其中一位。
王怡雯最初申请美国得克萨斯州立大学奥斯汀分校告败,最终一项特长帮她拿到了这所大学的录取名额:“说起来我也挺幸运的,刚好我参加了美国青少年射击锦标赛并拿奖了,校队教练找到了我,我就被破格录取了。”王怡雯出国前曾是辽宁省射击队的专业运动员,但是学习成绩并不突出。而优秀的射击成绩不但帮助王怡雯上了心仪的大学,更使她连续两年得到体育生全额奖学金。
加拿大籍的吉莉安同学在申请大学时也充分利用了自己的体育特长。“我最擅长的运动是足球,所以在申请大学时,我总会把我的优势展示出来,主动跟学校足球队的教练联系;如果有教练看过我在夏季联赛上的表现,他们也会主动联系我。”吉莉安曾在加拿大新斯科舍省内排名第二的球队踢球,由于运动成绩突出,她被邀请到多所大学进行提前参观:“有一所大学很想让我为他们的校队踢球,承诺给我奖学金。”
不能弥补成绩劣势
但是,要真正练就一项申请优秀大学时能为自己加分的“特长”,学生们往往需要多年的刻苦练习、家庭持续的经济投入以及过人的天赋。王怡雯从小学起就在专业运动队练习射击,多年训练同时需兼顾学习的生活使王怡雯感到十分疲惫:“之前我没考虑凭借体育特长出国留学,因为我已经不想练了,太累了。”
此外,体育特长生在申请环节还需耗费更大的精力。在美国,大学运动队的教练会主动去观看高中或俱乐部之间的比赛,挑选优秀的“苗子”,而中国学生并没有这样的机会。他们不仅需要主动联系国外校队教练,并且要在大型的、国际化的比赛中取得名次,才能证明自己的实力。
美国特拉华大学垒球队的焦晨曦就经历过曲折的申请历程,她先是进入美国一所社区大学打垒球,在一年半后才成功申请转学到特拉华大学:“我在国内比赛拿过北京市冠军,全国第四,但是在国内拿过什么奖用处不大,因为两国高中的垒球水平差距很大。”
除此之外,大学本质上重视的是学术培养,想要进入好大学,申请人也要保证良好的学习成绩和语言成绩:“常青藤学校对运动员的SAT成绩要求也很高,”焦晨曦说,“那里都不是最好的运动员在打比赛,而是好学生在打,入学的基本要求是不会因为你是运动员而降低的。”也就是说,“特长”的作用是为一个已经很优秀的学生加分,而并不能弥补学生在其他成绩方面的劣势。
进一步来看,即使进了名校,学生还要继续“耗力”。特长生在大学的基本身份是学生,他们兼顾学业和训练,要承受比普通学生更大的压力:“训练比赛占用学习时间是肯定的,我们一三五早上的训练时间是从6点到7点半,8点是第一节课,下午的训练时间是从2点半到6点。到考试周,一天睡两三个小时还要训练是很正常的。”王怡雯说。
莫让“捷径”变“曲径”
事实上,对于大多数国内的家长和学生来说,不论是强调学习成绩还是培养特长,目的都是为了能获得更优质的教育资源。如果一项特长能在升学转折点上助学生一臂之力,让他们多一种选择,顺势借力也是理所应当的。
吉莉安便很庆幸足球特长能够帮自己进入加拿大名列前茅的蒙特艾莉森大学学习:“我从小就在努力练习各种运动,这让我上了很好的大学,我很开心。所以如果你有一项很擅长的运动,今后能帮你得到更好的教育,那当然是值得从小培养并且努力练习的,但这必须以孩子真正热爱运动、享受这项运动为前提。”
王怡雯所在的校射击队中,多数队员是得不到奖学金的,但也一直坚持训练,面对压力也鲜有人主动提出退队:“我想是因为他们真的喜欢射击。”
但是,为了出国而专门去培养一项特长,这无疑是将本来应作为强身健体、兴趣爱好之用的活动工具化了。毕竟,培养特长需要大量投入,也需要学生承担一定的录取风险和入学之后的巨大压力,“捷径”到头来很可能反而变成“曲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