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月谈时事政治2013:强制拆迁

2013-09-16 14:43:07 半月谈公务员时事政治

  近年来,由于公共舆论对“强拆”的敏感度一升再升,尤其随着征地拆迁法律法规的不断完善,凭借暴力胁迫、断水断电等方式的强制拆迁已难以再行其道。在此背景下,依托公务员、教师等“体制内”群体,借由熟人社会的亲情联系,搞责任制、打亲情牌,“做工作”变相劝迁,成为一些地方推动拆迁的新手法。类似案例,不止增城一地

  根据媒体报道,旨在打造“代表广州参与国际国内竞争的生态地标”的挂绿湖水利工程,与一般商业开发项目不同,具有多重生态功能,其综合效益可期,最终受益的也是广大增城市民、村民。而且,与搞不定就走强拆程序、诉诸暴力的惯性思维相较,动员相关力量去劝说、谈心,这样的方式也比较温和、柔性,甚至不失为一种进步。

  然而,这种做法经不起深究。发动“游说”无错,但如果“游说”有违自愿原则、采取强制形式,甚至游说者不乐意、未能做通思想工作,就要“严肃处理”,这样的做法看似柔性,实则严苛,有违依法行政的原则。

  无论公务员还是教师,其岗位职责概由法律和制度规定,动员亲属拆迁显然不在此列。不管地方政府推动发展的“元理由”如何正当,也不论“亲情逼迁”的实际效果有多显着,都不该利用潜规则甚至动辄印发公文来给公职人员施压,借以提高拆迁效率。10年前“谁影响嘉禾一阵子,我就影响他一辈子”的惊人标语,至今仍留存在人们记忆中。如果任由“连坐”思维渗透基层权力运行,最终消解的将是政府的凝聚力与公信力。

  还要看到,即便一些拆迁户碍于情面或迫于压力,最终无奈让步、签署协议,内心却埋下了亲情的撕裂感。在增城拆迁中,就有公务员因劝说不了亲友拆迁、怕“完不成任务”,而无奈自掏腰包5万元补偿亲属动迁。政府部门把本该由自己直面的拆迁矛盾转移给下属工作人员,这种看似巧妙的“转嫁”,不仅有悖法治精神,也忽略了撕裂亲情的隐形成本。

  回到增城拆迁上来,牵涉20个村、3万人命运的动迁,触及的复杂利益格局不难预见。然而,对于拆迁拆不动、难推进的原因,是否应从源头上想想?比如,给出的补偿是否公平?利益协商机制是否完善?被拆迁人的合法权益是否有申诉、救济的合理渠道?从这些角度多一些考虑,在依法行政上多做文章,才可能做到法、理、情的统一,从根本上理顺利益链条,减少拆迁阻力。在这个意义上,唯有循着法治轨道破解拆迁难题,才会让美好生活的梦想递进一层。

  公务员推荐:

  半月谈时事政治之双面城管

  半月谈时事评论之网络信息安全


公务员时事政治 半月谈时评 公务员考试网 公务员报考指南 历年考试真题
分享
qqQQ
qzoneQQ空间
weibo微博
《半月谈时事政治2013:强制拆迁.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和打印
下载文档

热门关注

付费下载
付费后无需验证码即可下载
限时特价:4.99元/篇 原价10元
微信支付

免费下载仅需3秒

1、微信搜索“月亮说故事点击复制

2、进入公众号免费获取验证码

3、输入验证码确认 即可复制

4、已关注用户回复“复制”即可获取验证码

微信支付中,请勿关闭窗口
微信支付中,请勿关闭窗口
×
温馨提示
支付成功,请下载文档
咨询客服
×
常见问题
  • 1、支付成功后,为何无法下载文档?
    付费后下载不了,请核对下微信账单信息,确保付费成功;已付费成功了还是下载不了,有可能是浏览器兼容性问题。
  • 2、付费后能否更换浏览器或者清理浏览器缓存后下载?
    更换浏览器或者清理浏览器缓存会导致下载不成功,请不要更换浏览器和清理浏览器缓存。
  • 3、如何联系客服?
    如已按照上面所说方法进行操作,还是无法复制文章,请及时联系客服解决。客服微信:ADlx86
    添加时请备注“文档下载”,客服在线时间为周一至周五9:00-12:30 14:00-18:30 周六9:00-12:30

  近年来,由于公共舆论对“强拆”的敏感度一升再升,尤其随着征地拆迁法律法规的不断完善,凭借暴力胁迫、断水断电等方式的强制拆迁已难以再行其道。在此背景下,依托公务员、教师等“体制内”群体,借由熟人社会的亲情联系,搞责任制、打亲情牌,“做工作”变相劝迁,成为一些地方推动拆迁的新手法。类似案例,不止增城一地

  根据媒体报道,旨在打造“代表广州参与国际国内竞争的生态地标”的挂绿湖水利工程,与一般商业开发项目不同,具有多重生态功能,其综合效益可期,最终受益的也是广大增城市民、村民。而且,与搞不定就走强拆程序、诉诸暴力的惯性思维相较,动员相关力量去劝说、谈心,这样的方式也比较温和、柔性,甚至不失为一种进步。

  然而,这种做法经不起深究。发动“游说”无错,但如果“游说”有违自愿原则、采取强制形式,甚至游说者不乐意、未能做通思想工作,就要“严肃处理”,这样的做法看似柔性,实则严苛,有违依法行政的原则。

  无论公务员还是教师,其岗位职责概由法律和制度规定,动员亲属拆迁显然不在此列。不管地方政府推动发展的“元理由”如何正当,也不论“亲情逼迁”的实际效果有多显着,都不该利用潜规则甚至动辄印发公文来给公职人员施压,借以提高拆迁效率。10年前“谁影响嘉禾一阵子,我就影响他一辈子”的惊人标语,至今仍留存在人们记忆中。如果任由“连坐”思维渗透基层权力运行,最终消解的将是政府的凝聚力与公信力。

  还要看到,即便一些拆迁户碍于情面或迫于压力,最终无奈让步、签署协议,内心却埋下了亲情的撕裂感。在增城拆迁中,就有公务员因劝说不了亲友拆迁、怕“完不成任务”,而无奈自掏腰包5万元补偿亲属动迁。政府部门把本该由自己直面的拆迁矛盾转移给下属工作人员,这种看似巧妙的“转嫁”,不仅有悖法治精神,也忽略了撕裂亲情的隐形成本。

  回到增城拆迁上来,牵涉20个村、3万人命运的动迁,触及的复杂利益格局不难预见。然而,对于拆迁拆不动、难推进的原因,是否应从源头上想想?比如,给出的补偿是否公平?利益协商机制是否完善?被拆迁人的合法权益是否有申诉、救济的合理渠道?从这些角度多一些考虑,在依法行政上多做文章,才可能做到法、理、情的统一,从根本上理顺利益链条,减少拆迁阻力。在这个意义上,唯有循着法治轨道破解拆迁难题,才会让美好生活的梦想递进一层。

  公务员推荐:

  半月谈时事政治之双面城管

  半月谈时事评论之网络信息安全


公务员时事政治 半月谈时评 公务员考试网 公务员报考指南 历年考试真题
一键复制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