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体来说,美国的大学教育理念主要有以下几个根本原则:第一,实用主义。第二,养成教育。第三,技能教育。本文先说美国大学的实用主义教育理念。
实用主义是美国大学最为基础,也最为核心的教育理念,也是美国大学区别于欧洲大学和其他地区大学的一个根本标志。应该说,实用主义教育理念的发源地和最大实践基地就是美国的两千五百多所大学。
说起实用主义,大家似乎很好理解,就是讲究“学有所用”的主义,就是以实际效果为衡量标准的主义。这样的理解虽然不错,但太肤浅,并没有理解实用主义教育理念的实质。在这样的理解中,很容易认为美国大学的教育目的就是培养实用的人,大学生毕业后的就业率就是美国大学衡量自身质量的根本标准。而实际情况是,我们很难在美国各大学的官方网站上找到各大学的就业率。几乎所有的美国大学都有各自专门帮助学生就业的部门,美国大学重视学生就业,但并不把就业率看的很重。其中的原因在于相比于抽象的数字统计,美国大学更看重学生就业能力的各种指标,学生具备了优秀的就业能力,找到工作自然不成问题,就业率自然也不成问题。而这才是实用主义教育理念的真谛所在。(由此反观现在的国内高等教育,每年各大学都要发表自己当年的就业率数据,而不少学生和家长选择高校也十分看重就业率数据,可是明眼人不难看出,中国高校的就业率数据绝大多数是“看上去很美”,其真实性,其学生具体的就业质量都实难恭维。)
实用主义的教育理念体现在美国大学的教学组织活动的各个环节。仅举一例,大家都耳闻美国大学课堂很少有“一言堂”,而是多以分小组的讨论课形式进行。我们发现,从美国大学留学回来的同学往往对美国大学的讨论课印象深刻,普遍认为“学有所值”,收获甚多。而目前国内高校也不乏这类课堂组织方式,但实际效果却十分有限。在中国,“讨论课”固然消灭了“一言堂”,但有的成了“无言堂”,老师在课堂讨论中“消失了”,更多的成了“乱言堂”,偏离了课程相关的知识能力要求。留美交换的学生回来再上国内高校的讨论课也大多数感觉“名不副实”。也就是说,目前国内高校只是在形式上模仿了美国大学的课堂教学组织方式,而并没有抓住美国大学“讨论式”教学的实质。
美国大学的“讨论课”十分鲜明地体现了其实用主义的教学理念。组织学生参与讨论课的目的是要让每个学生将基础的知识自行进行理解阐释,能用自己的话将相关知识和自身观点清楚明白的传达给他人,并倾听他人的对同一问题的不同意见,找到冲突观点之间的根本差异,最终运用自身能力说服对方,或者两者达成某种共识。在这样的课堂中,从教师方面,一方面教师严格地检测着学生对基本知识的把握程度,另一方面教师可以直观地发现不同学生的思维特点和特长,利于因材施教。而从学生方面,要参与讨论,学生必须在课前做大量的前期准备,将基础知识通过自学和小组讨论进行消化。这是对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而在讨论中,学生表述自身观点的过程,既是知识表述过程,也是语言表达能力的训练过程,更是对学生表达信心的培养过程。学生针对不同观点展开论辩的过程,则一方面训练了学生的倾听能力,能够理性而宽容地倾听不同意见,另一方面也训练着学生的迅速反应能力,能够迅速找到问题产生的原因并理性组织自身的思维和语言。
可以说,一堂“讨论课”就是一场“实战演习”,一场日后工作中具体场景的“预演”。在这种课堂上,学生将学会如何面对大量的突发情况和对自身情绪波动的理性控制,学会如何灵活运用知识,学会如何与他人共事的团队精神,学会如何处理不同意见并通过理性论辩达成共识。能力与知识的结合在美国大学的讨论课上实现,而能力与知识的结合就是实用主义教育理念的重要目标。
美国大学实用主义的教育理念根源于一种先进的现代知识观。现代知识观认为,任何知识之所以能够称为知识,不仅在于符合严格逻辑的理论,也不仅在于能够在现实世界发挥作用,而是这两者的密切结合才能形成所谓的“真知识”。仅有高深的理论,而无法在现实生活中发挥作用,不是“真知识”,只能叫“假设”。能在现实生活中发挥作用,但却无法找到其能够发挥作用的根本原因,也不是“真知识”,只能叫“经验”。而讲求实用主义的美国大学,就是要培养掌握“真知识”的人,用原来北京大学校长胡适的话来说就是能够“大胆的假设,小心的求证”的人。而胡适在哥伦比亚大学的导师正是美国的实用主义大师约翰·杜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