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留学 小留学生在美国的留学见闻

2013-10-06 18:28:18 836478124 留学经验
 

  蒲知临,12岁,北京人大附小学生。2011年9月跟随父亲到纽约,现就读于曼哈顿333学校(Manhattan School For Children)。从今天开始,本网将陆续刊登他在美国学校的所见、所闻、所想。

  第一篇 校园生活

  (一)入学

  2011年9月3日,我和爸爸妈妈在坐了13个小时的飞机、排了2个小时的入境长队、坐了1个小时的汽车后,来到了纽约曼哈顿90街中央公园西的新家。从现在开始,我们将度过9个月的旅美生活。

  9月6日。从凌晨3点30分开始,天就下起雨来,一直不停。由于今天要去为我选择学校,所以我们还是冒雨来到了注册中心。首先面对我们的是一位和蔼的老人,在简短的交流后,我们顺利地通过了第一关。之后,我们便进入了选择学校的环节,负责人是一位中年妇女,在和她的交流中,我们遇到了困难,我们唯一认可的学校Manhattan School For Children的六年级没有位置,但五年级有,可她拒绝让我上五年级。没办法,我们只好直接到学校去碰碰运气。接待我们的是一个西班牙人,说着一口西班牙式英语,我没有听懂一个词。后来才知道,他的意思是已经帮我们联系了并让我们填了一张表。雨越下越大,我们也感到很疲惫,于是没有再干别的事情就回到了家里。

  9月8日。今天一早,我们就前往MSC落实我的入学问题,可那里的人告诉我们11点再来。我们照办了。楼道里人很多,因为今天正好是开学第一天。校长和家长协调员与妈妈简短地交流后,直接告诉我去见我的老师。我的教室在5层,老师叫Patty。这个班大约有25名学生,都比我矮。他们正在研究班级治理的问题。老师让我坐在他们中间的地上,听完了我在美国的第一堂课。

  9月9日星期五,只上半天学,今天我已经发现美国小学有许多不同于中国小学的地方,例如今天一早,我们都坐在地毯上,老师手中拿着一个球,说:“早上好,早上好,法布雷加斯”,并把球扔给了一个男孩儿。男孩接到球也像她一样,说完话扔给另一个同学,直到所有人都拿过球,名字都被说过为止。这个仪式叫做morning meeting。更有趣的是,我们还在课堂上做起了游戏,又是拍手又是跳舞,一反课堂应有的严肃,这使我想起了国内幼儿园才有的场景。

  9月12日。今天是我上学的第二天。这天我的感觉与第一天有很大的不同,今天,我已经开始和同学们交流,虽然我有些词听不懂,但我可以用点头笑一笑来应付,况且,我在下午的数学课上找到了信心。这些美国小孩算术很差,算一个1/2+1/4花了两分钟。我在课上说了一个5 +9 的结果,他们都对我投来了羡慕和敬佩的目光。一个叫山姆的小孩问我:“你是刚过来的吗?”“是的。”我回答。“哇,那你太棒了!”他说。我就这样度过了愉快的一天。

  (三)课程

  自由的ELA

  在美国,他们的英语课不叫English Class,而是叫ELA class,意思是 English Language Art(英语语言艺术)。同样是母语课,中国的语文课与这里的ELA课却有着很大的差别。

  第一点,这里的ELA很重视reading(阅读),而中国的语文课对阅读似乎没有太大要求。ELA课每次课要干的第一件事就是自由阅读,老师对阅读什么书籍没有要求,我们想读什么就读什么,只需要在书中夹上几张 poster(海报),上面写上自己对一段故事的感受、评价或想象一下将来会发生的事就可以了。在阅读期间,你可以躺在地上看,坐在地毯上看,或做出种种姿势,老师从不管,只要安静,在教室里散步都没问题。由于ELA课没有课本,老师也从不讲课,所以阅读变成了消磨上课时间的最好办法。而在中国,我相信没有人能在学校上课时独自读一个小时的书,也绝对不会有老师能让学生在教室里走来走去。

  第二点,Writing(写作)也是ELA课的一大重点。一般时候,我们不会动笔,只是一个月写一篇东西罢了。要说写的这个东西,还不光是什么记叙文、读后感之类的。我相信,大多数人都知道brain storm(头脑风暴)是什么吧。我们经常用brain storm思维导图的方式来代替普通写作。把主题写在中心,然后把其他的思路往外伸展开来。

  第三点,考试。ELA课并没有考试,只不过是时隔几个月有一次一对一阅读测验。这个测验是为了知道学生的阅读水平及进步而设立的,测验时,老师会从各个等级阅读测试文章中选一个适合你的文章交给你。首先,你需要把给你的文章中被括号括起来的部分大声读给老师听,老师会把你读错的音标记在她的材料上。接着,老师会让你默读完剩下的内容并让你用自己的语言复述。然后,老师还会问一些关于文章细节的问题,并把你的回答原封不动地记录下来。最后,老师就会告诉你适合读什么等级的文章,并给你挑选合适的书了。

  这就是美国的语文课。

  (四)中午课间活动

  10月20日。今天是周四,我终于学会了一种在美国学校里很流行的游戏,叫做Kick ball。咋说呢?就是他们根据棒球的规则进行了改编,用手脚代替球棒,用一个足球大小的球代替棒球。每当中午,他们就满操场地玩。由于这是男孩们最喜欢的游戏,所以我也想加入,但是规则太难,所以我花了一个多月才成功加入了游戏并拿到了第一分。

  10月24日。今天是周一,可能是我剪头给我带来了好运,我第一个午休Kick ball中踢出了Home run,尽管没能得分,但还是让很多人刮目相看。另外,我还第一次在球没有碰地的情况下接到了别人踢出的球。

  11月10日。今天午休我们还是照样玩着kick ball,主要规则我还是再说一遍,跑垒员一旦在两个垒之间被垒手扔出的球击中就算out(出局)。我还是如往常一样将球踢出然后直冲到了3垒。这时,对方的投手Kasten对我说:“Fred,你现在可以run home了”。我毕竟不知底细,以为他是好意提醒我,当我一离开垒,他竟拿球向我扔来,我一闪,球没碰到,于是我立刻跑回了1垒。他这个骗局不但没让我出局,反而让我方的下个跑垒员在他追我时多跑了两个垒,这真是偷鸡不成蚀把米。哈哈!

  (五)学校活动

  10月4日。今天我们学校演练了火警逃生,这是开学后第一次火警演习。因为不能用电梯,我们从学前班到8年级不下600人要从两个只容得下两队人的楼梯下楼,而且楼高7层,难度可想而知。警报响起,大家一反平常的兴奋状态,雅雀无声地来到了楼梯口,疏散进展得很慢,自然是我们高年级要让着低年级。下楼花了10分钟,在这期间,老师只说了一句话“六年级学生们,我认为在火警演习中说话是不应该的”。这让我想起中国火警演习混乱无序的情景,这也是中美两国学校的一大差别。

  10月20日。今天是同学Betty的生日。按例,她的家人来到了学校,大家一起给她庆祝生日。首先,她的家人给我们每人发了一杯果汁,一块小蛋糕和一包巧克力。在大家吃的时候,Betty到每个人的身边合影留念。水足饭饱便是最重要的时刻,大家举手说了一下她的优点以及她是大家很好的朋友之类的话。最后,生日会在大家的祝福中结束。不管怎样,我度过了有意义的一天,她的生日也令我不禁想象起我的生日将会怎样。

  10月18日。今天是我第一次参加美国学校的小规模郊游。我们来到了中央公园。目的只是轻松一下。在老师的要求下,我们做了一些我认为无聊的游戏。不过我也可以从中体会到他们的团结精神。例如,在游戏中,我们被要求10个人一组,每人的两只手都要和别人的手拉着,不能解开,直到转成一个圆为止。我们组不等老师说完就转了起来,虽然场面混乱,但每个人都意识到先人后己,有序进行。虽然最后我们组失败了,但是谁也没有怪谁,反而还相互鼓励。就这样,我度过了一个愉快的周四。

  第二篇 参观名校

  哥伦比亚大学

  9月5日。今天是我们来美国的第三天,我们准备参观一下哥伦比亚大学的校园。由于我们的新家距离哥大有26个街区,将近2公里,所以我和妈妈决定乘坐地铁前往,而爸爸为了熟悉路线则选择步行。这里的地铁很简陋,有点像北京的地铁一号线。三站过后,我们来到了哥伦比亚的校园。这里比我们想象的要好得多,很大也很新。图书馆就像一座巨大的宫殿,建立在绿草如茵的草坪上。一些学生躺在草地上沐浴着阳光,无数的鸽子在树下走来走去。这真是一座闹市中的世外桃源!

  哈佛大学

  10月2日,今天一早,我们就乘坐飞机来到了波士顿,今天波士顿下了一上午的雨。吃完一顿在海边的龙虾大餐后,我们来到了著名的麻省理工学院,参观了主校区和礼堂。但我们的主要目标还是哈佛。

  雨过天晴,灿烂的阳光洒在哈佛宁静的校园里,不时有松鼠从古朴的校园建筑旁穿过,翠绿的草地上说不出名字的野花散发着阵阵清香。在哈佛宫殿般的图书馆下,聚集着许多前来参观的人们,有法国人,有德国人,还有中国人。甚至有些人,把这里当作了神圣的地方。在校门前的哈佛雕像前,人们摸着哈佛的脚,真诚地祈祷自己的儿女也能来到哈佛读书。最后,我们参观了哈佛商学院的校园,这个规模庞大的商学院有着一座藏书甚多的图书馆,红瓦教学楼也与众不同。这个安静、美丽,教育环境很好的哈佛大学,令我无比向往。

  第三篇 城市观感

  纽约

  9月11日。由于今天是9.11十周年纪念日,报纸上说纽约警察很紧张,担心会有恐怖袭击事件,所以我们不打算出远门,但又不想浪费这个周末,于是我们在百般思索后,决定步行穿过中央公园,参观美国最大的艺术博物馆——大都会博物馆。大都会博物馆是一座巨大无比的宫殿式建筑。展区分上下两层,有多达数百个展室,陈列着成千上万的来自世界各地的艺术结晶,其中包括梵高的自画像、罗丹的思想者雕像等等。我们在下午利用了四个小时的时间参观了博物馆的亚洲艺术展室、雕塑展、早期欧洲艺术展室和近代艺术展室。我最喜欢的,是欧洲艺术展室。这里陈列了许多名人的油画,包括大都会博物馆的镇馆之宝—德加的“舞蹈教室”,梵高的“自画像”、“鸢尾花”(Irises in aVase),还有毕加索、塞尚、高更、莫奈、雷诺阿等艺术大师的系列精品。我们除了看油画,还参观了中国的书法和欧洲的雕塑。书法在亚洲艺术馆里展出,有很多中国人在参观,使我一进展馆就仿佛回到祖国一般。雕塑有一个单独的展区,这里的雕塑主要来自欧洲,它们一个个被雕刻的活灵活现,尤其是它们的眼睛,更是十分传神。晚上五点半,我们拖着疲惫的身体回到了家。

  9月25日。今天我们来到了纽约自然历史博物馆。这里陈列着无数的化石标本和古人类使用的石器。我们首先来到了印第安人生活展室。我们发现其实有时候,古人生活得也很幸福。他们可以用动物作武器和工具,穿动物毛皮,吃动物的肉,所以动物给了他们许多保障。接着,我们来到了动物展厅,这里有许多个橱窗,橱窗里各式各样的动物标本加上栩栩如生的背景,简直和真的一样。我照了很多照片,我甚至可以和我的同学说这是我在黄石公园照的。最后我们一带而过地参观了恐龙馆,在5点50结束了这次愉快的旅程。

  10月2日。今天我们准备乘地铁前往曼哈顿的唐人街。但由于我们错过了地铁,只能出站打车。站外是一个异常繁华的景象。几栋正在建造的高楼大厦出现在我们的眼前,潮水般的人群在大街上涌动,细看才知道,正在建造的是举世闻名的9.11中损毁的世贸大厦。而我们所在的街道就是世界金融中心华尔街。既然来了我们就得逛一逛。最有意思的莫过于游行示威了。我们正好赶上了示威,只见密密麻麻的一堆人,其中有认为教育费用太少的老师,有穿着生化服提议反核武器的激进分子,有搭帐篷过夜、举着写着“吃掉富人”的牌子的穷人,还有敲锣打鼓的失业者。

  10月5号。今天是数年不遇的华尔街大游行。这样千载难逢的机会我们怎能错过呢?6点30分,我们乘地铁来到了华尔街。还没看到人群,就已听见了人群发出的声音,这是一种巨大的、夹杂着人的喊声和鼓乐声的声音。离人群越来越近了,已经能看清游行是在一个由栏杆围成的狭窄的道路内进行的。场面和平,并没有什么暴力冲突出现,游行队伍里什么人都有,有举大牌子喊口号的失业者,有不满政府工作的人,有支持共产主义的年轻人,还有吹着口哨大叫着助威的围观者。游行就像一个大PARTY,一点没有一般游行的紧张气氛。

  同学

  印象最深的美国同学

  ——奥利佛。我所在的学校招收肢体有残疾的学生。在我的五年级同学中,有5个残疾人,其中有一个是小儿麻痹症患者,叫奥利佛。他坐在轮椅上,扭曲的双臂常常在空中乱舞。在课上,他口齿不清,但还是积极发言回答问题。虽然他身患残疾,可他的内心却似乎并没有被这事所困扰,仍然很积极乐观地去面对生活。这样的精神是值得我们每个人去体会、去学习的。

  ——山姆。山姆长着金色的头发,大大的眼睛,很多雀斑,梦想成为一名科学家。他经常在课上鼓捣什么东西,例如昨天,他就把新发的reading book用笔捅了一个窟窿。山姆告诉我,他最喜欢的课是地理。由于他是法国人,所以他在法语课上给连英语都不熟的我提供了很大帮助,例如在今天的法语考试中,他告诉我如何用法语拼写西班牙、意大利等国家,在他的指导下我圆满完成了考试。由于山姆这个名字好记,于是他成了我在美国第二个认识的同学。

  ——洛菲奥。我的六年级同学中有一个德国人叫洛菲奥。他的数学不错,也很强壮,是个体育能手。他有些不爱和其他男孩儿一起说话,但对我还不错,我第一次和他说话是在一次午饭。“你是哪里人?”我问。“我出生在这里,但我父亲是德国人”“喔,我很喜欢德国,不过我没去过”。他笑了。

  ——亨利。亨利是我现在比较好的朋友。听他说,他的爸爸现在教武术,所以他对中国有那么一点了解,会说“你好”,还想让我教他中文。亨利是个黑人,黑人普遍活泼好动,他也不例外。他经常干一些令人发笑的事,就像在跳舞课上打滚之类的,他同样在reading body 中是我的partner。

  ——大牛。在科学课上,我有一个partner叫大牛。我需要和他一起解决一个问题,就是一个叫Makewy bug的虫子一年能从1只繁殖到多少。大牛是个从不听课的法国人,他把这个问题全推到了我身上,每填到一个空,他便问:“What do you think?”在我苦苦工作了20分钟后,终于得出了一个天文数字:31亿5千2百万。之后,老师又提了一个问题:“为什么这种虫子繁殖如此之快但又不到处可见呢?”工作时,大牛再次把老师的问题忘得一干二净,我给他解释不明白,只能举了个例子给他,他听了之后,说是明白了,可是之后一段时间,我要是不说想法,他就不开口。于是我只能独自完成了全部工作。

  班干部

  在中国的学校里,每个班级都会有班干部,从学校大队干部算起,有大队长、大队委、中队长、中队委、学科委员和小组长等等。一般来讲,大队、中队干部的“权力”都很大,同学们干什么事都得听班干部的,有些校干部还有给班级评级的权力。所以,很多学生都很想得到这些职位,都想拥有权力,得到同学们的敬畏。

  在美国的学校里,可以说是一切平等。除了老师,没有任何一个人比其他人多拥有特殊权力。不过我们并不是每天无所事事,我们每个人也有职位。我们班有32个人,4人一组,共有8组。一个小组中四个人的桌椅拼成一个长方形放着,各个组四张桌子的左上角上都分别写有ABCD 4个字母,每个字母代表一个职位,坐在写着不同字母桌子旁的人有着不同的任务:A桌子上的人是小组blue bin(每个人用来装自己作业或杂物的蓝色盒子)的管理者,坐在字母B桌子旁的是小组削笔人,在字母C边的人是桌椅管理者,而坐在字母D旁的人是传卷子或纸的人。这些字母过一段时间就会在四张桌子中变一次位置,一切都是以分工合作的方式进行的。

分享
qqQQ
qzoneQQ空间
weibo微博
《美国留学 小留学生在美国的留学见闻.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和打印
下载文档

热门关注

日本留学省钱技巧分享2021

日本省钱小技巧

如何适应留学生活 留学社团选择技巧

留学生活适应方法

日本留学生活分享 留学日本真实情况介绍

留学日本经验

德国留学生真实生活分享 怎样适应出国留学

德国留学生活

西班牙留学省钱技巧 去西班牙留学的费用有哪些

西班牙留学技巧

美国留学生购买便宜机票的小技巧

美国留学生活

留学生在美国如何开立银行帐户

留学生银行账户

留学生在美国留学期间有哪些注意事项

留学须知

美国留学生对美国留学的4个认识

美国留学经验

英国国际学生在美国纽约的留学生活体验

留学美国

热门问答

付费下载
付费后无需验证码即可下载
限时特价:4.99元/篇 原价10元
微信支付

免费下载仅需3秒

1、微信搜索“月亮说故事点击复制

2、进入公众号免费获取验证码

3、输入验证码确认 即可复制

4、已关注用户回复“复制”即可获取验证码

微信支付中,请勿关闭窗口
微信支付中,请勿关闭窗口
×
温馨提示
支付成功,请下载文档
咨询客服
×
常见问题
  • 1、支付成功后,为何无法下载文档?
    付费后下载不了,请核对下微信账单信息,确保付费成功;已付费成功了还是下载不了,有可能是浏览器兼容性问题。
  • 2、付费后能否更换浏览器或者清理浏览器缓存后下载?
    更换浏览器或者清理浏览器缓存会导致下载不成功,请不要更换浏览器和清理浏览器缓存。
  • 3、如何联系客服?
    如已按照上面所说方法进行操作,还是无法复制文章,请及时联系客服解决。客服微信:ADlx86
    添加时请备注“文档下载”,客服在线时间为周一至周五9:00-12:30 14:00-18:30 周六9:00-12:30
 

  蒲知临,12岁,北京人大附小学生。2011年9月跟随父亲到纽约,现就读于曼哈顿333学校(Manhattan School For Children)。从今天开始,本网将陆续刊登他在美国学校的所见、所闻、所想。

  第一篇 校园生活

  (一)入学

  2011年9月3日,我和爸爸妈妈在坐了13个小时的飞机、排了2个小时的入境长队、坐了1个小时的汽车后,来到了纽约曼哈顿90街中央公园西的新家。从现在开始,我们将度过9个月的旅美生活。

  9月6日。从凌晨3点30分开始,天就下起雨来,一直不停。由于今天要去为我选择学校,所以我们还是冒雨来到了注册中心。首先面对我们的是一位和蔼的老人,在简短的交流后,我们顺利地通过了第一关。之后,我们便进入了选择学校的环节,负责人是一位中年妇女,在和她的交流中,我们遇到了困难,我们唯一认可的学校Manhattan School For Children的六年级没有位置,但五年级有,可她拒绝让我上五年级。没办法,我们只好直接到学校去碰碰运气。接待我们的是一个西班牙人,说着一口西班牙式英语,我没有听懂一个词。后来才知道,他的意思是已经帮我们联系了并让我们填了一张表。雨越下越大,我们也感到很疲惫,于是没有再干别的事情就回到了家里。

  9月8日。今天一早,我们就前往MSC落实我的入学问题,可那里的人告诉我们11点再来。我们照办了。楼道里人很多,因为今天正好是开学第一天。校长和家长协调员与妈妈简短地交流后,直接告诉我去见我的老师。我的教室在5层,老师叫Patty。这个班大约有25名学生,都比我矮。他们正在研究班级治理的问题。老师让我坐在他们中间的地上,听完了我在美国的第一堂课。

  9月9日星期五,只上半天学,今天我已经发现美国小学有许多不同于中国小学的地方,例如今天一早,我们都坐在地毯上,老师手中拿着一个球,说:“早上好,早上好,法布雷加斯”,并把球扔给了一个男孩儿。男孩接到球也像她一样,说完话扔给另一个同学,直到所有人都拿过球,名字都被说过为止。这个仪式叫做morning meeting。更有趣的是,我们还在课堂上做起了游戏,又是拍手又是跳舞,一反课堂应有的严肃,这使我想起了国内幼儿园才有的场景。

  9月12日。今天是我上学的第二天。这天我的感觉与第一天有很大的不同,今天,我已经开始和同学们交流,虽然我有些词听不懂,但我可以用点头笑一笑来应付,况且,我在下午的数学课上找到了信心。这些美国小孩算术很差,算一个1/2+1/4花了两分钟。我在课上说了一个5 +9 的结果,他们都对我投来了羡慕和敬佩的目光。一个叫山姆的小孩问我:“你是刚过来的吗?”“是的。”我回答。“哇,那你太棒了!”他说。我就这样度过了愉快的一天。

  (三)课程

  自由的ELA

  在美国,他们的英语课不叫English Class,而是叫ELA class,意思是 English Language Art(英语语言艺术)。同样是母语课,中国的语文课与这里的ELA课却有着很大的差别。

  第一点,这里的ELA很重视reading(阅读),而中国的语文课对阅读似乎没有太大要求。ELA课每次课要干的第一件事就是自由阅读,老师对阅读什么书籍没有要求,我们想读什么就读什么,只需要在书中夹上几张 poster(海报),上面写上自己对一段故事的感受、评价或想象一下将来会发生的事就可以了。在阅读期间,你可以躺在地上看,坐在地毯上看,或做出种种姿势,老师从不管,只要安静,在教室里散步都没问题。由于ELA课没有课本,老师也从不讲课,所以阅读变成了消磨上课时间的最好办法。而在中国,我相信没有人能在学校上课时独自读一个小时的书,也绝对不会有老师能让学生在教室里走来走去。

  第二点,Writing(写作)也是ELA课的一大重点。一般时候,我们不会动笔,只是一个月写一篇东西罢了。要说写的这个东西,还不光是什么记叙文、读后感之类的。我相信,大多数人都知道brain storm(头脑风暴)是什么吧。我们经常用brain storm思维导图的方式来代替普通写作。把主题写在中心,然后把其他的思路往外伸展开来。

  第三点,考试。ELA课并没有考试,只不过是时隔几个月有一次一对一阅读测验。这个测验是为了知道学生的阅读水平及进步而设立的,测验时,老师会从各个等级阅读测试文章中选一个适合你的文章交给你。首先,你需要把给你的文章中被括号括起来的部分大声读给老师听,老师会把你读错的音标记在她的材料上。接着,老师会让你默读完剩下的内容并让你用自己的语言复述。然后,老师还会问一些关于文章细节的问题,并把你的回答原封不动地记录下来。最后,老师就会告诉你适合读什么等级的文章,并给你挑选合适的书了。

  这就是美国的语文课。

  (四)中午课间活动

  10月20日。今天是周四,我终于学会了一种在美国学校里很流行的游戏,叫做Kick ball。咋说呢?就是他们根据棒球的规则进行了改编,用手脚代替球棒,用一个足球大小的球代替棒球。每当中午,他们就满操场地玩。由于这是男孩们最喜欢的游戏,所以我也想加入,但是规则太难,所以我花了一个多月才成功加入了游戏并拿到了第一分。

  10月24日。今天是周一,可能是我剪头给我带来了好运,我第一个午休Kick ball中踢出了Home run,尽管没能得分,但还是让很多人刮目相看。另外,我还第一次在球没有碰地的情况下接到了别人踢出的球。

  11月10日。今天午休我们还是照样玩着kick ball,主要规则我还是再说一遍,跑垒员一旦在两个垒之间被垒手扔出的球击中就算out(出局)。我还是如往常一样将球踢出然后直冲到了3垒。这时,对方的投手Kasten对我说:“Fred,你现在可以run home了”。我毕竟不知底细,以为他是好意提醒我,当我一离开垒,他竟拿球向我扔来,我一闪,球没碰到,于是我立刻跑回了1垒。他这个骗局不但没让我出局,反而让我方的下个跑垒员在他追我时多跑了两个垒,这真是偷鸡不成蚀把米。哈哈!

  (五)学校活动

  10月4日。今天我们学校演练了火警逃生,这是开学后第一次火警演习。因为不能用电梯,我们从学前班到8年级不下600人要从两个只容得下两队人的楼梯下楼,而且楼高7层,难度可想而知。警报响起,大家一反平常的兴奋状态,雅雀无声地来到了楼梯口,疏散进展得很慢,自然是我们高年级要让着低年级。下楼花了10分钟,在这期间,老师只说了一句话“六年级学生们,我认为在火警演习中说话是不应该的”。这让我想起中国火警演习混乱无序的情景,这也是中美两国学校的一大差别。

  10月20日。今天是同学Betty的生日。按例,她的家人来到了学校,大家一起给她庆祝生日。首先,她的家人给我们每人发了一杯果汁,一块小蛋糕和一包巧克力。在大家吃的时候,Betty到每个人的身边合影留念。水足饭饱便是最重要的时刻,大家举手说了一下她的优点以及她是大家很好的朋友之类的话。最后,生日会在大家的祝福中结束。不管怎样,我度过了有意义的一天,她的生日也令我不禁想象起我的生日将会怎样。

  10月18日。今天是我第一次参加美国学校的小规模郊游。我们来到了中央公园。目的只是轻松一下。在老师的要求下,我们做了一些我认为无聊的游戏。不过我也可以从中体会到他们的团结精神。例如,在游戏中,我们被要求10个人一组,每人的两只手都要和别人的手拉着,不能解开,直到转成一个圆为止。我们组不等老师说完就转了起来,虽然场面混乱,但每个人都意识到先人后己,有序进行。虽然最后我们组失败了,但是谁也没有怪谁,反而还相互鼓励。就这样,我度过了一个愉快的周四。

  第二篇 参观名校

  哥伦比亚大学

  9月5日。今天是我们来美国的第三天,我们准备参观一下哥伦比亚大学的校园。由于我们的新家距离哥大有26个街区,将近2公里,所以我和妈妈决定乘坐地铁前往,而爸爸为了熟悉路线则选择步行。这里的地铁很简陋,有点像北京的地铁一号线。三站过后,我们来到了哥伦比亚的校园。这里比我们想象的要好得多,很大也很新。图书馆就像一座巨大的宫殿,建立在绿草如茵的草坪上。一些学生躺在草地上沐浴着阳光,无数的鸽子在树下走来走去。这真是一座闹市中的世外桃源!

  哈佛大学

  10月2日,今天一早,我们就乘坐飞机来到了波士顿,今天波士顿下了一上午的雨。吃完一顿在海边的龙虾大餐后,我们来到了著名的麻省理工学院,参观了主校区和礼堂。但我们的主要目标还是哈佛。

  雨过天晴,灿烂的阳光洒在哈佛宁静的校园里,不时有松鼠从古朴的校园建筑旁穿过,翠绿的草地上说不出名字的野花散发着阵阵清香。在哈佛宫殿般的图书馆下,聚集着许多前来参观的人们,有法国人,有德国人,还有中国人。甚至有些人,把这里当作了神圣的地方。在校门前的哈佛雕像前,人们摸着哈佛的脚,真诚地祈祷自己的儿女也能来到哈佛读书。最后,我们参观了哈佛商学院的校园,这个规模庞大的商学院有着一座藏书甚多的图书馆,红瓦教学楼也与众不同。这个安静、美丽,教育环境很好的哈佛大学,令我无比向往。

  第三篇 城市观感

  纽约

  9月11日。由于今天是9.11十周年纪念日,报纸上说纽约警察很紧张,担心会有恐怖袭击事件,所以我们不打算出远门,但又不想浪费这个周末,于是我们在百般思索后,决定步行穿过中央公园,参观美国最大的艺术博物馆——大都会博物馆。大都会博物馆是一座巨大无比的宫殿式建筑。展区分上下两层,有多达数百个展室,陈列着成千上万的来自世界各地的艺术结晶,其中包括梵高的自画像、罗丹的思想者雕像等等。我们在下午利用了四个小时的时间参观了博物馆的亚洲艺术展室、雕塑展、早期欧洲艺术展室和近代艺术展室。我最喜欢的,是欧洲艺术展室。这里陈列了许多名人的油画,包括大都会博物馆的镇馆之宝—德加的“舞蹈教室”,梵高的“自画像”、“鸢尾花”(Irises in aVase),还有毕加索、塞尚、高更、莫奈、雷诺阿等艺术大师的系列精品。我们除了看油画,还参观了中国的书法和欧洲的雕塑。书法在亚洲艺术馆里展出,有很多中国人在参观,使我一进展馆就仿佛回到祖国一般。雕塑有一个单独的展区,这里的雕塑主要来自欧洲,它们一个个被雕刻的活灵活现,尤其是它们的眼睛,更是十分传神。晚上五点半,我们拖着疲惫的身体回到了家。

  9月25日。今天我们来到了纽约自然历史博物馆。这里陈列着无数的化石标本和古人类使用的石器。我们首先来到了印第安人生活展室。我们发现其实有时候,古人生活得也很幸福。他们可以用动物作武器和工具,穿动物毛皮,吃动物的肉,所以动物给了他们许多保障。接着,我们来到了动物展厅,这里有许多个橱窗,橱窗里各式各样的动物标本加上栩栩如生的背景,简直和真的一样。我照了很多照片,我甚至可以和我的同学说这是我在黄石公园照的。最后我们一带而过地参观了恐龙馆,在5点50结束了这次愉快的旅程。

  10月2日。今天我们准备乘地铁前往曼哈顿的唐人街。但由于我们错过了地铁,只能出站打车。站外是一个异常繁华的景象。几栋正在建造的高楼大厦出现在我们的眼前,潮水般的人群在大街上涌动,细看才知道,正在建造的是举世闻名的9.11中损毁的世贸大厦。而我们所在的街道就是世界金融中心华尔街。既然来了我们就得逛一逛。最有意思的莫过于游行示威了。我们正好赶上了示威,只见密密麻麻的一堆人,其中有认为教育费用太少的老师,有穿着生化服提议反核武器的激进分子,有搭帐篷过夜、举着写着“吃掉富人”的牌子的穷人,还有敲锣打鼓的失业者。

  10月5号。今天是数年不遇的华尔街大游行。这样千载难逢的机会我们怎能错过呢?6点30分,我们乘地铁来到了华尔街。还没看到人群,就已听见了人群发出的声音,这是一种巨大的、夹杂着人的喊声和鼓乐声的声音。离人群越来越近了,已经能看清游行是在一个由栏杆围成的狭窄的道路内进行的。场面和平,并没有什么暴力冲突出现,游行队伍里什么人都有,有举大牌子喊口号的失业者,有不满政府工作的人,有支持共产主义的年轻人,还有吹着口哨大叫着助威的围观者。游行就像一个大PARTY,一点没有一般游行的紧张气氛。

  同学

  印象最深的美国同学

  ——奥利佛。我所在的学校招收肢体有残疾的学生。在我的五年级同学中,有5个残疾人,其中有一个是小儿麻痹症患者,叫奥利佛。他坐在轮椅上,扭曲的双臂常常在空中乱舞。在课上,他口齿不清,但还是积极发言回答问题。虽然他身患残疾,可他的内心却似乎并没有被这事所困扰,仍然很积极乐观地去面对生活。这样的精神是值得我们每个人去体会、去学习的。

  ——山姆。山姆长着金色的头发,大大的眼睛,很多雀斑,梦想成为一名科学家。他经常在课上鼓捣什么东西,例如昨天,他就把新发的reading book用笔捅了一个窟窿。山姆告诉我,他最喜欢的课是地理。由于他是法国人,所以他在法语课上给连英语都不熟的我提供了很大帮助,例如在今天的法语考试中,他告诉我如何用法语拼写西班牙、意大利等国家,在他的指导下我圆满完成了考试。由于山姆这个名字好记,于是他成了我在美国第二个认识的同学。

  ——洛菲奥。我的六年级同学中有一个德国人叫洛菲奥。他的数学不错,也很强壮,是个体育能手。他有些不爱和其他男孩儿一起说话,但对我还不错,我第一次和他说话是在一次午饭。“你是哪里人?”我问。“我出生在这里,但我父亲是德国人”“喔,我很喜欢德国,不过我没去过”。他笑了。

  ——亨利。亨利是我现在比较好的朋友。听他说,他的爸爸现在教武术,所以他对中国有那么一点了解,会说“你好”,还想让我教他中文。亨利是个黑人,黑人普遍活泼好动,他也不例外。他经常干一些令人发笑的事,就像在跳舞课上打滚之类的,他同样在reading body 中是我的partner。

  ——大牛。在科学课上,我有一个partner叫大牛。我需要和他一起解决一个问题,就是一个叫Makewy bug的虫子一年能从1只繁殖到多少。大牛是个从不听课的法国人,他把这个问题全推到了我身上,每填到一个空,他便问:“What do you think?”在我苦苦工作了20分钟后,终于得出了一个天文数字:31亿5千2百万。之后,老师又提了一个问题:“为什么这种虫子繁殖如此之快但又不到处可见呢?”工作时,大牛再次把老师的问题忘得一干二净,我给他解释不明白,只能举了个例子给他,他听了之后,说是明白了,可是之后一段时间,我要是不说想法,他就不开口。于是我只能独自完成了全部工作。

  班干部

  在中国的学校里,每个班级都会有班干部,从学校大队干部算起,有大队长、大队委、中队长、中队委、学科委员和小组长等等。一般来讲,大队、中队干部的“权力”都很大,同学们干什么事都得听班干部的,有些校干部还有给班级评级的权力。所以,很多学生都很想得到这些职位,都想拥有权力,得到同学们的敬畏。

  在美国的学校里,可以说是一切平等。除了老师,没有任何一个人比其他人多拥有特殊权力。不过我们并不是每天无所事事,我们每个人也有职位。我们班有32个人,4人一组,共有8组。一个小组中四个人的桌椅拼成一个长方形放着,各个组四张桌子的左上角上都分别写有ABCD 4个字母,每个字母代表一个职位,坐在写着不同字母桌子旁的人有着不同的任务:A桌子上的人是小组blue bin(每个人用来装自己作业或杂物的蓝色盒子)的管理者,坐在字母B桌子旁的是小组削笔人,在字母C边的人是桌椅管理者,而坐在字母D旁的人是传卷子或纸的人。这些字母过一段时间就会在四张桌子中变一次位置,一切都是以分工合作的方式进行的。

一键复制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