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希望孩子得到更好的教育、有更好的出路,只要认为有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甚至愿意花费几十万甚至上百万送孩子出国留学。对于一个家庭而言,这算是一笔不小的开支。然而,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家长是否存在着一定的盲目性?您的孩子真的适合出去留学吗? 新华网特别专访了某学校校长刘煜炎,与广大的网友一起来聊一聊“孩子出国留学”这一话题。
疑问一:中学生“弃考”留学正常吗?
在蔚然成风的出国留学潮背后,高中生乃至初中生“出国留学”渐渐形成了气候。刘煜炎认为,未来几年,高中生放弃高考选择留学的人数还会增加,目前来看每年大概有10%左右的弃考率,但是以后每年这个比例还是会扩大。
随着中国经济社会的发在,中国越来越多优秀的中学生,开始走出“国门”,选择到国外接受本科教育。他们自身对未来有着非常清晰的定位,知道什么样的大学教育,什么样的专业更加适合自己,所以对出国留学很早便做出了规划。
某学校的张博阳就是这样一个学生。张博阳今年高中毕业,却并没有参加2013年的高考。他告诉记者“我从上某学校就已经决定了要出国的。今年,我被一所外国文理学院录取了。最主要的原因是它非常适合我,这个学校的师生比例很好,而且学校里只有本科生,他们的教授都非常关注本科生教育。
另一方面这个学校专业涉及的方面非常的广泛。我虽然最喜欢物理,但是在高中的时候上课也对包括美国历史、哲学也非常感兴趣,所以这个学校可以给我一个非常完整的机会,让我去探索我最喜欢的领域。“
疑问二:“教育逆差”可怕吗?
数据显示,去年我国出国的有42.9万人,而外国来我国留学的人数有29万人,有学者将此称之为 “教育逆差”,并为此表示忧虑。
刘煜炎认为完全没有必要“忧虑”,因为所谓的“教育逆差”只是一个静态的数据对比。相反,42.9万人这个数据比例表明中国的教育在进步。
“我五年前左右了解数去,外国学生到中国留学的人数只有1万人左右,当时出国人数应该是10几万人,是1:10,现在已经说明中国的经济社会发展和外国对中国社会的认可已经强大了,这个数据在弥合,再过几年到中国留学人数可能和中国出国留学人数相等了。”
疑问三:留学年龄越小越好吗?
2010年,中国出国留学生中,高中及以下学历学生占19.8%,而2011年,仅高中生出境学习人数就占中国总留学人数的22.6%.出国留学的的面孔越来越稚嫩,低龄留学引起广泛关注。
刘煜炎表示:“对于低龄留学现象,我并不赞成。
一个人首先要在内心上完成自己对国家和民族的建构。如果学生15岁之前就送到美国或者加拿大,他们的价值认同就会被另一个国家文化所同化。
早期的时候,我碰到过一些低龄留学的孩子,他们已经失去了国人特质,在身份认同上,理所当然的认为自己是所受教育的国家的人。所以从国家和民族的效应来看,我个人是不太提倡把18岁以前的孩子送到国外去长期留学。让他们接受外国的文化观,这样就被外国的政治、文化、宗教熏陶,使他彻底变成一个外国人了。
但是18岁以后,我们个人价值观和民族价值观建立之后,再到美国、英国等去留学,我们都会学习他们的文化、科学、政治等,但是我们都会想到为祖国服务、为家乡服务,这个思想价值观就建立了。
如果初中和小学去留学的话,家长是不应该冒这个风险的。因为除了孩子个人身份认同外,还存在着生活成长环境的风险。西方社会是一个更自由的社会,孩子很小出国很容易把一些危险的混杂不清的流行概念当成主流价值观,希望家长能够注意防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