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高考语文会考篇目:念奴娇·赤壁怀古

  出国留学网高考频道在考试后及时公布各科高考试题答案和高考作文及试卷专家点评,请广大考生家长关注。时光飞逝,暑假过去了,新学期开始了,不管情愿与否,无论准备与否,我们已走进高三,走近我们的梦!祝愿决战2014高考的新高三学员能倍加努力,在2014年高考中也能取得优异的成绩。

  念奴娇·赤壁怀古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

  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译文】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长江朝东流去,千百年来,所有才华横溢的英雄豪杰,都被长江滚滚的波浪冲洗掉了。

  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那旧营垒的西边,人们说:那是三国时周郎大破曹兵的赤壁。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陡峭不平的石壁插入天空,惊人的巨浪拍打着江岸,卷起千堆雪似的层层浪花。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祖国的江山啊,那一时期该有多少英雄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

  遥想当年周公瑾,小乔刚刚嫁了过来,周公瑾姿态雄峻。

  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手里拿着羽毛扇,头上戴着青丝帛的头巾,谈笑之间,曹操的无数战船在浓烟烈火中烧成灰烬。

  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神游于故国(三国)战场,该笑我太多愁善感了,以致过早地生出白发。

  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人的一生就象做了一场大梦,还是把一杯酒献给江上的明月,和我同饮共醉吧!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起句写长江给人以雄奇壮丽之感,“大江东去”是眼前江景,用以起兴。日夜江声,滚滚滔滔,使人感到历史的流逝,对往昔英雄人物无限怀念。 这句是作者触景生情,面对滚滚波涛,感到历史的流逝,有如东去的江水,不禁引起对历史英雄人物的缅怀。这两句既写江景,又点明怀古,从大处落笔,写得气势磅礴,感情饱满。“浪淘尽”三字,把作者凭吊古战场的心情含蓄有力地表达出来。这样开头也为下面描绘赤壁和缅怀周瑜做了环境的烘托和气氛的渲染。

  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此一句除要达到点明题意之目的,其根本则在于通过对赤壁地理位置和历史人物周瑜的述说,引出对三国战事的回忆,而自然联想到赤壁之战宏伟的战斗场面。“故垒西边”两句,指明怀古的特定时代、人物和地点,引入对古战场的凭吊。作者这样写,是通过联想自然而巧妙地把读者引到这段历史的回顾中去了。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正面描写赤壁的景色。从中不难想象出当时战斗的激烈和周瑜统领水军英勇善战的战斗风姿。山势险峻、参差错落的山岩直指天空,狂奔的巨流汹涌澎湃,猛烈地冲击着岩石。这是何等的雄奇景观!这里只用十三个字,便从形、声、色几方面生动地勾画出这个古战场的壮丽雄奇的图景,表达了作者热爱祖国江山的感情,同时也为下面歌颂周瑜做了铺垫和蓄势。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作者从神游中又回到现实。英雄人物已经随着长江水而流去了,只剩下如画的江山和无所建树的“我”。

  此两句,一承上,一启下,由描景过渡到写人,十分自然。“一时多少豪杰”是虚写,既照应开头“千古风流人物”,也为下阕写周瑜作了铺垫。

  上阙即景抒怀,通过描写古战场,引起对古代英雄人物的缅怀。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这一段具体描写千古风流人物中的周瑜。作者没有直接写周瑜的胯下马、掌中枪,而是武官文写:周瑜年轻英俊、气概俊伟、雍容娴雅、指挥若定的儒将风度。这充分显示出周瑜的杰出指挥才干和蔑视强敌的英雄气概。作者着力写周瑜其目的全在于凭吊古人以抒自己大志难酬的郁闷愁苦的情怀。周瑜年轻有为,建功立业名垂青史,而自己年近半百,功业无成却又遭贬。如此之磨难自然会哀愁的。他也只有借古来自我排遣了。

  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此句表达了作者极其矛盾和苦闷的心情。面对大好河山,缅怀周瑜少年得志,又深受孙权信赖,年轻时便建功立业,而自己虽有抱负,但有志难伸,毫无作为,相比之下,无限感慨。心情由激昂奋发转入消极苦闷。

  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结尾句,一方面表现出作者消极悲观的情绪,这是作者阶级局限性和时代局限性的反映。在封建社会里一旦人们主宰不了自己的命运,却常常用达观来解决理想和现实之间的矛盾。作者也不例外。同时也应看到另一面,那就是还不失追求功业的豪迈心情。

  下阙着重写人,借对周瑜的仰慕,抒发自己功业无成的感慨。

  词语积累

  1.词语释义

  风流:杰出的、英俊的,或有功绩而又有文采。

  故国:故地。

  灰飞烟灭:像灰烟般消逝,比喻完全消亡。

  2.词义辨析

  何尝 何曾

  “何尝”用在肯定形式前表示否定,有“未尝”“哪里”“并不是”的意思,或者用在否定形式前表示肯定。

  “何曾”表示未曾。

  何必 何苦

  “何必”用于反问语气,表示不必;“何苦”用于表示不值得,句末多带“呢”。 何妨 不妨

  “何妨”有两种意义,一是表示“为什么不”,二是用于反问语气,表示不妨。“不妨”是“最好还是”的意思。

  富裕 富余

  富裕:(财物)充裕,如:日子过得富裕。

  富余:足够而有剩余。

  [辨析]“富余”侧重于表示“剩余”。如:富余人员。意思较宽泛,可以指时间、人员、事物等。而“富裕”一般只指财物。

  资料园地

  1、走近作者

  全能型的艺术大师——苏轼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山(今属四川)人。苏洵之子。与父苏洵、弟苏辙合称“三苏”。嘉祐进士。神宗时曾任礼部员外郎,知密州、徐州、湖州。因反对王安石新法,以作诗“谤讪朝廷”罪贬谪黄州。哲宗时任翰林学士,曾出知杭州、颍州,官至礼部尚书。后又贬谪惠州、儋州。最后北还,病死常州,追谥文忠。在政治上属于旧党,但也有改革弊政的要求。

  散文方面: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为“唐宋八大家”之一。代表作有《赤壁赋》《喜雨亭记》《超然台记》《石钟山记》等。

  诗歌方面:其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在艺术表现上独具风格。现存诗2700余首,题材广泛,内容丰富。名诗有《题西林壁》《饮湖上,初晴后雨》《惠崇<春江晚景>》《书李世南所画秋景》《赠刘景文》等。

  词方面: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世很有影响,与辛弃疾合称“苏辛”,是豪放词派的开创者。他的词有怀古、咏史、说理、谈玄、感时伤事以及对山水田园的描绘、身世友情的抒写等等,奔放热情,豪迈旷达。名词有《念奴娇·赤壁怀古》《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等。

  书画方面:苏轼擅长行书、楷书,善作枯林怪石。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书画四大家”,有名画《枯木怪石图》《竹石图》。

  苏轼追求“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艺术造诣。苏轼注重提携后人,有“苏门四学士”秦观、黄庭坚、张耒、晁补之为其门下。

  2.探寻背景

  《念奴娇·赤壁怀古》写于宋神宗元丰五年(1082)七月,是苏轼游览黄州城外赤鼻矶后所作。当时苏轼因作诗文讽喻新法,被新派官员诬陷论罪贬斥至黄州任团练副使。苏轼此时深感年岁渐老,事业功名未有所成,郁郁于心。观景顿生种种联想,浮现出赤壁古战场鏖战的场景和周瑜“雄姿英发”的形象,赞颂周瑜功业,并借以抒发自己有志报国、壮怀难酬的感慨。

  3.关于宋词

  词,又称诗余、长短句。词,调有定格,句有定数,字有定声,以两宋成就最高,词的标题是词的内容的集中体现,而词牌仅是一首词的名称。词分小令(58字以下)、中调(59~90字)、长调(90字以上)。宋代词坛分豪放派和婉约派两大流派。豪放派作品气势豪放,意境雄浑,词中充满豪情壮志,给人一种积极向上的力量。代表作家以苏轼和辛弃疾为主。婉约派作品语言清丽、含蓄,感情婉转缠绵,情调或轻松活泼,或深沉幽怨,刻功精细,题材较狭窄,多写个人遭遇、男女恋情。代表作家有柳永、秦观、李清照等。

  4.苏轼诗词名句集录

  (1)春色三分,二分尘土,一分流水。细看来,不是杨花,点点是离人泪。(《水龙吟》)

  (2)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水调歌头》)

  (3)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念奴娇》)

  (4)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定风波》)

  (5)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定风波》)

  (6)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江城子》)

  (7)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江城子》)

  (8)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蝶恋花》)

  (9)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萧萧暮雨子规啼。(《浣溪沙》)

  (10)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饮湖上,初晴后雨二首(其二)》)

  (11)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题西林壁》)

  (12)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惠崇<春江晚景>二首(其一)》)

2013年部分省市高考试题汇总
2013江苏物理试题及答案解析 2013新疆理综试题答案 2013内蒙古理科试卷答案
2013宁夏理综试题及答案解析 2013西藏理科试卷及答案 2013江苏地理试题及答案解析
2013江苏历史试题及答案 2013江苏真题及答案(政治) 2013安徽数学真题(理科)
2013江苏历史试题及答案解析
2013广东数学真题(理科)试卷 2013广东数学真题(文科)试卷

出国留学网高考频道为您搜集整理


高考语文复习资料 高考数学复习资料 高考英语复习资料 高考文综复习资料 高考理综复习资料
高考语文模拟试题 高考数学模拟试题 高考英语模拟试题 高考文综模拟试题 高考理综模拟试题
高中学习方法 高考复习方法 高考状元学习方法 高考饮食攻略 高考励志名言
分享

热门关注

高考有哪些语文复习方法

语文复习方法

高二语文重点古诗词有哪些

高二语文重点古诗词

高三语文有哪些必考古诗词

高三语文

高考语文有哪些复习方法

语文复习方法

高三语文必考古诗词有哪些

高三语文必考古诗词

2020高考语文高频考点:高考语文答题公式

高考语文答题公式

高考语文怎么快速提高

高考语文

高考语文作文怎么提高

高考语文

高考语文阅读答题技巧

高考语文答题技巧

高考语文答题技巧模板

高考语文答题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