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中,逻辑填空和片段阅读这两大类纯语文学科的题目占据了40道题目之多,和判断推理以及数学类题目形成了三足鼎立之势。有很多考生苦恼于,我的语文就这样了,这么多年都没学好,是不是不能提高了?还有很多考生苦恼于,我的语文功底挺好的,可为什么一做题就错呢?今天,中公教育专家就为考生们来具体分析一下,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题目中语文能力如何提高。
准确理解命题人意图,是我们快速准确解题的先决条件,这就要求我们具备扎实的语文功底。比如说,片段阅读题目中的问题“以下哪一个选项是作者意在说明的”和“以下哪一个是文章的主要内容”乍一看觉得他俩就是一样的嘛,都是在考中心思想。但实际上真正做题的时候往往会发现,两个选项都对,那到底选哪一个呢?很多考生往往都纠结于选项的对比和题干本身,而忽略了这样一个问法。实际上,仔细品读一下就会发现:主要内容的意思就是这篇文章说了什么内容,而意在说明他所强调的是,作者最终想要达到一个什么样的意思。其实,不仅仅是逻辑填空和片段阅读部分,在可能性推理、定义判断、资料分析中都有大段大段的文字,很多考生不是不会做,而是根本没读明白啥意思。
逻辑填空,重在积累与感知。很多考生,都快被这个选词填空弄得精疲力尽了。努力复习了半年,做题无数,到了考前模拟的时候还是只对了一半。这是什么原因呢?首先,很多考生词汇积累太少,备选词汇都不知道是啥意思,或者生活中的理解本来就是错的。很多考生会觉得语言、词汇太多了,只能靠过去二十年的储备,无从复习。实际上公考中,特别是国家公务员考试中很多词汇都是重复甚至反复出现的,他就跟英语一样,也是有一个高频词汇范围的。所以,一定要在平时做题的时候注意积累,并且研究出来词汇选择的规律。其次,你还是固执的坚持你的语感做题。这里要和考生们再一次强调,语感是很空的,有时候你发现四个词填进去读着都对,特别是当你做了十好几道题,这时候你的语言敏锐度已经大幅下降,会觉得把哪个选项填进去都觉得通顺。其实,文段中的词汇,他一定是和上下文之间存在着某些联系的,例如原文构成转折结构,所填词汇恰巧在转折前后,那么我们就要选择一对儿语义相反的词填入,像“竞争”和“合作”这组反义词,作为正确选项,就在国家公务员考试中出现过两次。所以考生们在做题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去找所填词汇和原文的逻辑关系,通过词汇辨析和语境分析这两种方法共同锁定正确选项。
片段阅读,先分析,再做题。很多考生片段阅读上来先读,读了三遍没找到这段文字主要想说啥,想想看选项吧,一下晕了——这段考的是哪一个选项说法有误。不用知道文章主旨。所以,做片段阅读,一定是先分析题干,看他问的啥,然后再回去读文段。读文段的时候注意两件事,一个是区分文体,另一个就是找到行文结构。找行文结构的本质目的还是要找到文章的主旨所在。找到了主旨,这道题就胜利了一大半。
可能性推理、定义判断和资料分析这几类题目也都是字数很多、材料很长,直接导致了很多考生读不懂,读不明白,读不出来重点。这就需要大家做题的时候精做。像片段阅读一样去划分句子结构,找到重点内容。然后圈点上,再去解题。比如说可能性推理,重要的就是论据是什么,结论是什么。一大段文字,找到论据和结论,其他完全不用看。
刚才讲了具体每类题型的解题方法,这里再提一个总的要求,就是练习题做了千千万,不如真题练三遍!也就是考生们可以把近5-8年的真题反反复复的做个三遍乃至以上,把每一道题都分析透彻了,再把这些题当做母体,总结得到的规律、方法再用来做练习题,进行一个巩固提高。
天道不一定酬勤,因为你还要有对的方法,考生们题海战术可以用,可如果用错了方式,那你就可能被淹没在浩瀚大海之中。语文可以提高,只要用心分析!
公务员行测推荐:
行测真题 | 行测答案 | 行测答题技巧 | 行测题库 | 模拟试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