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国留学网中考频道在考试后及时公布各科中考试题答案和中考作文及试卷专家点评,请广大考生家长关注。时光飞逝,暑假过去了,新学期开始了,不管情愿与否,无论准备与否,我们已走进初三,走近我们的梦!祝愿决战2014中考的新初三学员能加倍努力,在2014年中考中也能取得优异的成绩。
语文现代文知识点
一、表达方式:
1、记叙2、描写3、抒情4、说明5、议论
1、记叙是作者对人物的经历和事件的发展变化过程以及场景、空间的转换所作的叙说和交代;
2、描写是把描写对象的状貌、情态描绘出来(包括心理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神态描写、外貌描写、细节描写、环境描写、场面描写等),再现给读者的一种表达方式。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把人物的形态、动作或景物的状态等具体特征描绘出来。一般分为人物描写或景物描写;
3、抒情就是抒发和表现作者的感情;
4、议论就是作者对某个议论对象发表见解,以表明自己的观点和态度。通过讲事实、说道理等方法对人物或事情发表自己的观点、看法,通常带有较强的主观色彩;
5、说明是用简明扼要的文字,把事物的形状、性质、特征、成因、关系、功用等解说清楚的表达方式。这种被解说的对象,有的是实体的事物,如山川、江河、植物、文具、建筑、器物等;有的是抽象的道理,如思想、意识、修养、观点、概念、原理、技术等。
二、表现手法:表现手法和写作手法的区别----一般来说,表现手法是文学理论范围的概念,写作手法是写作学上的概念。由于写作理论内涵大于文学理论,即广义的写作包括了各种文章写作、各种文学作品创作等,因此,写作手法也就包括表现手法了。写作学上的写作手法,是指文章写作所用的方法,包括所使用的表达方式,修辞格式,篇章结构方法等。
常见具体表现手法有以下: 伏笔、渲染、对比、象征、想象、联想、照应或呼应(前后呼应、首尾呼应、呼应开头)、烘托、衬托(包括反衬)、类比、讽刺、白描、 设置悬念、巧合、虚实结合、动静结合、欲扬先抑(先抑后扬)、开门见山,、篇末点题、(篇末)突出主题、(篇末)深化主题、托物言志、借景抒情、借物喻理、以小见大、卒章显志
1、“烘托”(烘托是指通过侧面描写,使所要表现的对象鲜明突出的表现手法)与“衬托”不同,“烘托”是通过别的事物把想要表达的事物写出来,所以,用一事物暗示出另一事物就叫烘托。这与“衬托”不同,因为“衬托”是两种事物都写。
2、渲染:文艺创作的一种表现手法。对文章中环境和人物着意描写、烘托,以加强气氛。
3、铺垫:铺垫,也称铺叙衬垫,是为了突出后面要出场的主要人物、事物或要发生的事件,先对次要人物、事物、事件进行铺陈描述来烘托、引出重要的情节和内容的一种表现手法。通俗地说,先描述的内容就是为主要内容做准备、打基础、作陪衬和烘托,为主要情节蓄积酝酿。
4、伏笔:所谓伏笔,可以理解为前文为后文埋伏线索,也可以理解为前文对后文所作的提示或的暗示。
铺垫与伏笔的区别:铺垫①是衬托,作者尽管是在次要人物或事件上下功夫,其着眼点却是主要的人物或事件;②铺垫对起陪衬作用的部分往往大写特写,笔墨较多,可谓浓墨重彩,唯恐读者不见,且是“显性”的;③从位置上看,铺垫一般在文章开头。伏笔:①伏笔是对将要在作品中出现的人物或事件,预先作提示或暗示,使下文的情节不使读者感到疑惑,以求前后呼应。即有伏必有应;②伏笔一般说来,贵在一个“伏”字,通常比较隐蔽,因而,伏笔是“隐性”的。巧妙的伏笔,在没有看到“照应”之前,貌似“闲笔”。即伏笔要伏得巧妙;③伏笔常见于文章中间;④伏笔通常只是一两笔,点到为止,否则就失去了“伏”的意义。
5、象征:象征手法是根据事物之间的某种联系,借助某物的具体形象(象征体),以表现某种抽象的概念、思想和情感。
6、类比:是基于两种不同事物或道理间的类似,借助喻体的特征,通过联想来对本体加以修饰描摩的一种文学修辞手法。
7、白描:即用简练的笔墨,不加烘托,简洁明了地刻画出鲜明生动的形象的一种描写手法。即简单几笔勾勒出人物、事件与景物的情态面貌。
三、结构技巧:过渡(承上启下)、(铺垫、设置悬念、呼应、虚实结合、动静结合)
四、修辞手法: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对偶、引用、设问、反问、反复、对比、借代、顶真、通感、比拟、互文、反语 、双关、呼告、用典故
1、比拟:就是以物拟人,或以人拟物。
2、双关:就是有意使语句具有双重意义,言在此而意在彼。
3、顶真:一种修辞手法,用前面句子结尾的词语作下面句子的开头,邻接的句子首尾蝉联。
4、通感:通感修辞格又叫“移觉”,就是在描述客观事物时,用形象的语言使感觉转移,将人的听觉、视觉、嗅觉、味觉、触觉等不同感觉互相沟通、交错,彼此挪移转换,将本来表示甲感觉的词语移用来表示乙感觉,使意象更为活泼、新奇的一种修辞格。
5、互文:”即上下两句或一句话中的两个部分,看似各说两件事,互不相干,实则互相呼应,互相阐发,互相补充。
6、呼告:呼告又称“顿呼”、“突呼”,就是在说话或写文章的过程中,叙述某人或某物时,由于感情过于激动,突然撇开听众或者读者,而直接和所涉及的人或物说话的一种修辞格。
7、用典故:用典亦称用事,凡诗文中引用过去之有关人、地、事、物之史实,或语言文字,以为比喻,而增加词句之含蓄与典雅者,即称“用典”。
五、记叙文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 记叙顺序:顺叙、倒叙、插叙 、(平叙、补叙) 记叙的线索:一般有以下几种——人线、物线、情线、事线、时线、地线。
六、人物描写----描写角度:正面描写(直接描写)、侧面描写 (间接描写) ----描写人物的方法:语言描写、动作描写、神态描写、心理描写、 外貌描写(肖像描写)
七、景物描写
1、描写景物的角度:①、感官的角度: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 ;②、观察的角度:远看、近看、俯视、仰视、平视。
2、描写景物的顺序:第一种----定点写景,包括①空间顺序(由近到远、从上到下、由低到高、从外到里等);②时间顺序;第二种----移步写景,就是不固定立足点与观察点,而是一边走一边看,依次把看到的景物写下来。
八、环境描写(一般用于小说中,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
1、自然环境描写包括:人物活动的时间、地点、季节、气候以及景物等
2、社会环境描写包括:对特定的时代背景及人物生活环境的描写。它所描写的范围可大可小,大至整个社会、整个时代,小至一个家庭、一处住所。
描写的内容可以是室内陈设、当地的风土人情和时代气氛等。
环境描写的作用:①交代故事情节发生的时代背景;②渲染(某种)气氛; ③烘托人物的(某种)心情;③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④深化作品(文章)主题。
九、小说 小说是文学体裁四分法(诗歌、小说、散文、戏剧)中的一大样式。它是以刻画人物形象为中心,用叙述背景、故事、描写环境来反映社会、表达思想的一种文学体裁。
1、小说的三要素:人物(鲜明的人物形象)、(完整的)故事情节、(典型的)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
2、故事情节包括(序幕)、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尾声) 3、小说的篇幅分为小小说(1500字以下)、短篇、中篇(2—10万字)、长篇
4、小说常用的开头:设悬念法、写景法;结局:出人意料、悲剧、大团圆、戛然而止的“空白”结局。 5、环境描写:第八点
十、说明文 说明文是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或说明事物的状态、性质、功能,或阐明事理,目的在于给人以知识的一种文体。
1、说明文的类别:事物说明文和事理说明文
2、说明的顺序:①时间顺序②空间顺序③逻辑顺序
3、说明的方法:①举例子②列数字③打比方(比喻)④作比较⑤作诠释 ⑥分类别⑦下定义⑧摹状貌(描写)⑨列图表⑩引用
4、说明文的结构:总分式(总--分;分--总;总分总);递进式;承接式 5、说明文的语言:A、准确;B、形象生动或简明平实。
十一、议论文 议论文是对某个问题或某件事进行分析、评论,通过摆事实、讲道理来表明自己的观点、立场、态度、看法和主张的一种文体。
1、议论文的三个要素:论点、论据、论证 论点就是作者的观点、见解、主张等,(包括中心论点和分论点); 论据是用来证明论点的事实和道理(分为事实论据和道理论据);
2、 论证方法包括①举例论证(例证法)②道理论证③对比论证④比喻论证⑤引用论证(引证法)⑥类比论证等
3、议论文的结构:①(横式)总论-分论-总论;总论-分论;分论-总论 ②(纵式)层层深入式;正反论证式;起承转合式
4、议论文的种类:立论文和驳论文
5、议论文的语言:准确、严密;概括、简洁;使用修辞则鲜明、生动。
中考政策 | 中考状元 | 中考饮食 | 中考备考辅导 | 中考复习资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