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读大学读什么
今天看了校友覃彪喜的书《读大学究竟读什么》——一个25岁的董事长给年轻人的18个忠告。
看了前面的一部分,我感觉这本书就像我写得一样,我觉得我现在的水平是个可以写出这样一本书的。当然我不是说自己厉害,而是说这本书写得一般。看了副标题——一个25岁的董事长给年轻人的15个忠告。我有两种心情,要么这个人非常牛逼,要么这个人是骗子。接下来看了一下,此人并非牛逼,也不是骗子,而是一个喜欢思考,或者说得贴切一点是一个空想理论家。一个25岁的人给年轻人忠告?自己经历了多少?笔者虽然在求职,工作和创业过程中 经历了一些事。但是书中所写,大多数都是理论推理和理所当然,似乎是很有道理,但能不能经得起实战和实践的考验我不敢恭维。他写出这样的书,我觉得与他在校学习的专业有很大的关系——思想政治教育。这是一个文科的专业,笔者自称自己文笔很好。客观的说,还行吧!我觉得我和他很类似,很有批判精神。悲哀的是他是文科生,我是理科生,对于他来说是悲哀的。这本书如果给我写,我相信我会写得比他好。我觉得写这种书应该融入工程的思想,给别人的 忠告应该是现实中最正确的,经得起实践的。而不是理所当然,纸上谈兵。一个文科生是很难有工程化的思想的,我觉得他写的书有点空洞和虚。也不是说他写的不行,只能说不是很完美吧!打个比喻,如果他是一个做陶瓷的工匠,他想做一个青花瓷,但是他现在的水平是能够做出一个很好的模型,很粗糙,可以做一般用。但是瓷上的青花无法做出来,不深刻,也不和谐,没有什么欣赏价值。
笔者是我的校友,2002年毕业于中南大学 现在是鸿儒文化传播公司的董事长,我都有点担心他的文化传播会不会误人子弟呀。第一次见到他的这本书是我大一的时候,地摊上摆了很多。很多新生都买了,也有很多学长建议去读这本书。确实,这本书销量不错,笔者在书中也提到。我并没有在那个时候去看这本书,现在想来是正确的。但是这本书确实值得一看,不过应该在大三或者大三以后。里面确实有一些建议是值得借鉴的,比如笔者在谈到要增长自己各方面的知识,为自己编织一张除了专业外的知识网,留意身边的事,多思考。这个我就觉得很好。还有,笔者说大学是把学生作为产品生产出来推向社会,我们就业应聘就像把自己当商品推销出去,这个我是再同意不过了。这个问题我曾经思考过,不过我是就人生的意义在思考这样的问题。我比他更加悲观!我觉得我们在学这些专业知识,去掌握一项技能,就是在把自己塑造成一个工具,我们为了生活需要工作,自己成为了一个有用的工具就可以活下去,但是并不一定快乐。如果放到求职中,我们这些大学生就是一件件工具推向人才市场,哪个公司或哪个老板觉得这个工具塑造得不错,有用,或者没成工具但还有可塑性就领回去为他赚钱卖命。虽然是有点悲观,可是现实就是那么残酷。更可悲的是,有些同学在学校没有把自己塑造成一个好的工具,想给别人当工具人家都不要。我这样悲观,从另一方面来说,是我对自由的向往太强烈了。我希望社会是自由,平等,博爱的,可惜不是。
里面有一个很强烈的观点是:大学不逃课的学生不是好学生。这是很多人关注的话题,当然也是很多逃课人用来安慰自己最好的理由。对于这个观点我不敢苟同,或者说我前几年认为是对的,但是我现在并不这样觉得。我现在只能说这是笔者的偏见,对于他来说是可以的,他逃课对于他来说是影响不大的,因为他是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这种专业本来就强调思想的自由,所学的课程体系都是文科的,所以不管他逃什么课都是可以从后续的学习中得到补充的,或者他逃的课对于他来说一生都用不上里面的知识。但是对于一个工科生来说,我建议还是谨慎逃课。我们是搞工程的,一个建筑有个不应该有的空洞都会有很大的隐患。有一个类似的问题,我也曾经思考过。就是大学生在校期间应不应该多到外面做一些兼职?一开始我不了解,在这方面走了一些弯路。也许有人会建议你在大学期间多做些兼职锻炼自己,而且持这种观点的人还是多数。我也是受这些观点的怂恿早期去做过一些兼职,现在很后悔,浪费了很多时间收获不大。但是我并不是说去做兼职就不好,如果你是一个商学院,外语院或文学院的学生你随便去做兼职,学校的课程你不上都没问题,但是如果你是一个搞核物理的就不要去了,其他工科类的还是少去的为好。
以上是今天的读书笔记和感受,至于读大学究竟真正读什么有时间在慢慢阐述了(待续)
---------dongjing
小编精心推荐
小编精心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