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商学院的条件

2013-12-20 18:38:55 ly 行前准备

  唯有这残留的躯体,来迎接光辉的岁月。

  我是属于那种理想型的人,我会为了自己的理想而不懈奋斗,追求自己想要的生活。即使它很难,我也想去实现。都说为了自己的理想去奋斗的人是幸福的。我个人也这么觉得,确实很幸福。十多年以来,我一直在努力着。我总是从心底告诉自己:to be somebody,to do something。然而,我究竟有什么的样的理想却一直是比较模糊的概念。在我十八岁那年我被报送到山东大学开始了新的追求。大学四年的生活是比较常规化的。大学毕业后,在就业、考研、留学三者之间,我觉得留学是最了不起的,所以我毫不犹豫选择去留学,去见识外面的世界。这主要是因为我的理想,虽然我不知道究竟是什么关系。不过,我很愿意为了自己的梦去打拼。

  还有一个想留学的原因,是因为我有一个女朋友,比我低两级,在烟台上大学。大学四年,不象其他恋人整天卿卿我我,我从来都是一个人度过,写写信,打几个电话。但是,从内心深处,我是非常爱她的,我希望将来我们能走到一起。当然,如果只是单纯为了在一起好像也并非很困难的事情。但是,“贫贱夫妻百事哀”,这个道理我还是明白的,虽然对于财富我不像很多人一样渴慕。如果考上博士的话,未来生活的很多事情就不必操心了。因此,我渴望着申请成功——被录取并得到奖学金,这样博士毕业后回国,便可以永远在一起。早一天被录取,就早一天在一起。

  一、备考GRE——大学中的风花雪月

  “爱一个人 ,让他去考GRE吧,他会藉此飞黄腾达;恨一个人,也让他去考GRE吧,他会终日昏沉,不知所为。”每一个考过GRE的人想必都会对这句话深有感触。我是在大一下学期五月初开始准备GRE的。

  背单词——天昏地暗 GRE单词太冷僻、太刁钻,背第一遍红宝书花了我整整半年的时间。每天早晨,我都早早爬起来,独自一人跑到图书馆前的花坛大声背诵。校园里静悄悄的,几乎没有人走动,一个人在空旷的校园里大声背诵,颇有“闻鸡起舞”的架势,心中很有几分豪气。那时候,背诵单词几乎占据了我所有的时间,以至于每天夜里单词都在我脑子里翻来覆去地滚动。半年的时间如同一个世纪,厚厚的红宝书天天背,天天不见少。每天,我都问自己“什么时候能背完”,然后故作镇定地安慰自己“慢慢来吧,快了”。

  那一段时间,校园内外几乎没有网吧,并且自己刚上大学,也不太懂上网这回事,学校里出国的人又特别少,因此,凡事只能靠自己,谈不上与别人切磋探讨。而可怜的是,我知道的所有关于GRE的事情,也只是红宝书序言中的那一点。单词是越背越枯燥,心情也越来越烦躁,越来越不安。别的同学都认为我是在走歧路、在做梦,因为他们甚至连GRE这回事都不知道,因此,看我的时候眼光总有些异样。半年里,若是偶尔“幸运”,遇到一个G友,便千方百计与之联系、询问一些情况,心里便会或多或少安慰一些。每一天晚上最后一个离开教室时,我都尽力朝空中大笑三声,然后骑上车子,返回宿舍。笑什么?我也不知道。

  花开了又落了,花坛小径两旁的银杏树叶由青变绿,又由绿变黄,终于当狂风吹落了所有的叶子时,我扎实地背完了红宝书。

  北京上辅导班——筋疲力尽 “西去留学路上有座火焰山,名叫GRE。”大二暑假我来到了北京新东方,来借芭蕉扇。此时我已将红宝书背了整整三十遍。上课的教室在展览馆附近的北露园,而我住在北京科技大学老乡的宿舍里,两地相距十多里。每天上午五点半,我都准时跑到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荷花塘边,将盛开的荷花想象成女朋友的笑脸,大背单词与GRE文章,通常一背就是一上午。每天下午1:30最热的时候骑车去上课,大约得骑一个小时。北京车辆太多,空气也不是太好,到了教室,浑身上下,大汗淋漓。一个多月下来,皮肤晒得黑黑的,胳膊爆了皮。暑假的北京多雨,有时,上课前天还是晴的,下课时却下起雨来。没带伞,只好硬着头皮往雨里冲。一路上听着随身听,成龙的《真心英雄》里那句“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没有人能随随便便成功”不知给了我多少豪气,十里多地的路,就是这样在雨中骑回来的。

  辅导班的老师们早已经将GRE真题做了很多遍,因此,思维非常敏捷。而我是第一次做题,反应慢,不太适应,课后作业总是不能在规定时间内做完。每一次总是很失望,很沮丧。有一天夜里,独自一人在北京科技大学的通宵教室上自习到一点多钟,做了一份模拟题,才得了1900来分,还超时了。心情沮丧到了极点,痛不欲生却无话可说,索性大笑起来,佩服自己,佩服自己实在是厉害。偏巧那天下大雨,电闪雷鸣,狂风劲吹,踉踉跄跄中,我绕着操场跑了十圈,一边跑一边骂自己,最后大雨把浑身浇了个透。现在想来,那时心中是何等得苦痛。

  离开北京时,我买了一千多元钱的GRE复习资料,其中《韦氏大字典》、《英语考试高级阅读文选》、《GRE阅读理解高分突破》各一本,三本《大英百科全书》以及几十本英文原版《读者文摘》。身高一米八,体重六十公斤的我为了将这大约100斤重的书和另外两个包带回济南,一路上受尽了折磨。从北京科技大学出发坐公交车,下了公交车换地铁,下了地铁再换公交车,最后来到火车站买了票。这时,我自己已经折腾了将近一个钟头了,累得呼呼直喘。到济南的火车并不多,因此排队检票的人是分外得多,队伍是分外得长。我一个人提着东西,站在后边,刚想放下东西歇一下,后边的人便催我往前走,要不就插在我前边。怕误了车,没办法,我只好硬着头皮,咬着牙,将东西提着,随着人群一点一点往前挪动。队伍如蚂蚁般往前移动,提了半个多小时,我才检上了票。书包的带子早已经卷成了卷,将两只手勒得近乎发青,胳膊发胀、通红,肩膀仿佛已不是我的,脖子发硬,转一转生疼。屋漏偏遭连夜雨,一踏上月台,我便傻眼了:迎接我的是21号车厢,而我的票是6号车厢,我还得走十五节车厢。十五节车厢,即便空着手,也不是个短距离,而对于当时的我来说,不亚于十五里地,我是真的没力气了,一点力气都没有了。可还有半个小时就开车了,哭都来不及,赶快走吧。至今我想起当时的情景心里都感到酸酸的,有一种想哭的冲动。顾不上什么文雅了,也顾不上考虑别人看我的目光了,肩上扛着书包,两只手把着,走不上半节车厢就得停下来歇一歇,回头再拿另外两个包。到了最后那几节车厢,几乎每走一步就得歇一歇。人太多、太挤,嘴里不停地说着“请让一让”、“谢谢”,早已忘记了疼痛,快开车了!等我踉跄到六号车厢门口,火车已经开始鸣叫了。到了济南,自己又百般周折将东西送到学校。一进宿舍,我便倒在床上,整个房间就我自己,同学还未回来,我不停地对自己说没什么,不要哭,可眼泪像水一样往外涌,喉咙也不听使唤,不断抽搐着,胳膊、肩膀、脖颈几乎没了感觉,两只手勒得要脱皮,趴在床上,久久不动,再也不愿起来。

  厉兵秣马上考场——仰为山止、俯为流水 后来的日子就好过了许多。单词越背越熟,题也越做越快。每天早晨,依旧坐在花坛边的石凳上,看着花开花落,大声朗诵;晚上听着刘毅的《Vocabulary 3000》磁带入睡。每一次消沉时,每一次沮丧时,那铿锵的鼓点,那激昂、催人奋发向上的旋律都会将我振起,都会有一种与风飞扬的冲动。我的出国梦,我的博士梦,我的未来与女朋友的美好结局,为了理想与梦想,“拍拍身上的灰尘,振作疲倦的精神”,继续奋争下去。就这样,截止到三月底,我已经背熟了25000多个单词,红宝书整整背了70遍,已经翻烂,重新买了一本,在北京买的参考资料也都看完了。

  “十年磨一剑,霜刃未曾试”。银杏叶子再次变绿,终于,在4月12号这天我走上了考场。三个小时飞逝而过,当最后看到那高高的分数时,我脑中无所思、无所想,“相顾无言,惟有泪两行”,如同一个产妇看一个刚生下来的婴孩,久久不愿点那个proceed键。走出考场,迎面一阵春风,心不禁一颤,“一切都结束了”,不觉两行泪水滑落脸庞。

  GRE已经考完,那“仰为山止、俯为流水”的感觉已了然于胸。后来,每逢在校园里看到别人读英语,我便不禁若有所思,仿佛看到了从前的自己。北航荷花塘边大背单词,烈日下独自骑车上学,雨中飞奔的萧然,跑道上狂吼的心痛,火车站步履蹒跚、筋疲力尽的滋味,往日的情景一一重现心头。。

  二、漫漫申请路——上下求索

  一次申请——勇敢一赌 大四那一年,我申请失败了。在遗憾之中,我开始找工作了。当时,我抱着一种想法,找一家能够增强我的背景、对我将来出国有帮助的公司,并且签约最好为一年。于是,我放弃了省内两家待遇比较优厚但签约两年的航空公司和外贸公司,来到了一家待遇一般但签约一年的投资公司,因为我觉得这家公司、这个新兴行业对我申请能更有帮助,虽然公司待遇低一点。另外,这家公司当时正缺人,公司要求我马上过去正式上班,即2002年4月底。大四下学期没有什么事情,与其整天无所事事,还不如早点工作。于是,我白天上班,晚上回学校。还有一个原因促使我选择这家公司——在我所申请的学校中,有一所还不知道结果,万一它录取我了呢?正好这家公司有六个月的试用期,如果在这期间我被录取了,那我就顺顺利利走人;不被录取的话,我可以在这儿干一年,继续申请。我知道我的选择有些冒险,然而,“心如磁针石,誓死指南方”,我决心赌一次,更何况我本来就是一个风险承受者。

  这是一家由市政府及其相关部门成立的公司,总共十几个人,大量资金每年由市政府直接拨过来,计划经济的味道比较浓,员工工作不是很积极,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很虚伪。来到公司,每一天,我都是做一些琐碎的事情,也学不到什么真正的东西。由于想出国,我从不过问公司应该给我交纳的各种保险,也不过问我的户口及档案问题,怕将其转到公司来对以后出国造成不必要的麻烦,我这样做是为将来顺利出去做准备。在今天,当我回头看这段道路时,我认为这样做很冒险、很极端,但是,当时,我心里一点都不考虑后果,也许这是我骨子里那种豪赌的天性决定的吧,一如我当初选择GRE而大四决不去考研,白白浪费一次机会。遗憾的是,过了一个月,最后一所学校的结果终于也知道了——我被拒绝了。

  二次申请——决不甘心 收到拒绝信的时候,我心里有些失望。但我不甘心,便又开始准备申请香港大学春季入学的企业管理专业的硕士,当时正是2002年7月份,我已经离校。因为要用电脑准备申请材料,每一天晚上我都留在公司写研究计划,八、九点钟离开公司到地摊上吃饭,经常是烤羊肉串,吃完饭再返回公司继续写材料,深夜11点离开公司,走回自己租的房子里。那是一段很长很长的路,需要走大约一个半钟头。然而那时心中充满了希望,走这么长的路心中一点也不烦。深夜里,路上没几个人,我脱下上衣,光着上身,将凉鞋套在双手上,踩着高达60摄氏度的地面,一边走,一边看路边的光景,想象着光景后边就是一望无垠的大海,反正漆黑一片嘛,心里充溢着幸福。回到房子里,冲个澡,睡上一觉,第二天8点起床做公交车上班去。晚上如果实在太晚了,比如说12点多了,我干脆就不走了,睡在公司。忙活了两三个周,终于将材料发出去了。

  由于我报了2002年8月份的TOEFL,发出材料后,我又忙着准备TOEFL考试。 后来我嫌住的地方太远,上下班路上耽误时间, 8月10号索性辞掉了租的房子,将东西放在一个朋友那里,拿了点铺盖,晚上在公司里睡。这一方面可以省点钱用来交申请费,另一方面是公司的条件确实比我租的房子好多了。公司租了整整一个楼层,有十多个房间,有洗手间,有电脑且可以上网,有空调;有一个房间,地面铺了木板,可以躺在上面睡觉,房间里有两个真皮长沙发也可以躺,在这个房间里还有一张高级大长桌子,睡在上面非常舒服;公司还有几个大枕头和两床高级毛毯,可以用。物质上好像一切都很齐备,然而,睡在公司那绝对不是一种舒服的感觉。由于楼层太高,深夜里,尤其是在下雨或刮风的时候,听着凄厉的风声,感觉整幢楼都要塌了,而不远处一条大道上的深夜里汽车的疾驰声更是加深了这种塌楼的感觉。但更严重的是夜里心里忐忑不安,非常害怕同事或上司突然闯进来。每一个白天都感觉自己飘在空中,没有安全感。那是一种无法消除的如同做贼的恐惧感,因此,晚上我12点之后才开始睡觉,早上6点钟就起床,起床后,将房间收拾得与原来一模一样。在那时候,我感觉到有一个属于自己的住所是多么舒适、安全。因此,当我两个多月后重新租了一个房子的时候,我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踏踏实实地睡了一觉。在今天,我时常想自己当时为什么就不早点去租个房子呢,但是,当时,真的无论如何不想也不愿去租,因为招聘我之前,公司承诺我,来到之后公司将出钱给我租房子,后来却不给了。就这样,8月24号考完了TOEFL,我正儿八经休息了一下,直到10月中旬。

  2002年10月底,我收到了香港大学的信,看到那薄薄的信封,我的心一沉,我知道又被拒绝了。虽然明知海外大学的会计系基本上不招收研究生,即便招收也仅仅录取一两个,被拒绝很正常,然而在拆信的那一刻我心里仍然感到非常失望。我极力安慰自己,没什么,年底申请美国,会成功的,但实际上是我的信心正开始被摧垮。

  被迫辞职——节外生枝 已经11月份,进入冬天了,我终于重新租了个距离公司近一点的房子。每一天,六点钟下班后,我都留下更加精心地准备申请美国的材料,我知道这一次自己只能成功,不能失败。迟一天出去,恋情就多一分失败的可能。随着年龄的增大,人是会改变的,处于不同的环境之中,双方原先在一起时的那种默契和熟悉感是会随着岁月的流逝而消失殆尽的。我坚信自己不会改变,然而对别人,即便是自己的女朋友又有什么理由抱着同样的信心?即便你自己不想改变,也不去改变,你还是原来的你,而对方也还是会改变的。在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保持一份清醒与纯真谈何容易。

  由于太冷,我没有像夏天那样晚上八、九点钟出去吃饭,而是一直忙活到夜里12点有时甚至是深夜两点钟后才离开公司到外边炒菜的地摊上吃饭,然后拖着疲惫的身躯走20分钟回到自己住的地方,“柴门闻狗吠,风雪夜归人”的情景我是早已习惯了。周六、周日我也到公司去写自己的申请材料,可以说是材料被改来改去,然而始终感觉不满意。长达半年的睡眠严重不足,我感觉双眼如同进了沙子,发涩、发麻,右眼上眼睑更是整天突突地跳。忙了两个月后我终于用工作积攒的6000元钱作为申请费,在2002年12月底将申请材料寄出去了。

  有付出就有回报吗?由于上司察觉到我想出国,加上与其关系处理得不太好,部门经理于2003年1月下旬,即农历腊月20,将我的工作移交给了另外一个同事。我知道这意味着什么。7天的春节假期过得沉郁不快,但我没有跟父母说,一来我怕他们担心,二来我希望他们能过一个快乐的假期。不出我所料,2003年2月初,我刚上班,上司便向我传达了要求我辞职的公司决定——否则,第二天,我就被炒鱿鱼——于是,我被迫辞职了,而那时正是春节期间农历正月初八,我节后上班的第一天。

  三次申请——孤注一掷 我的专业是会计,不同于理工科,我的专业拿奖学金出国是极端困难的,几乎可以说是不可能的事情。当我千辛万苦地考完GRE时,我以为战争马上就要结束了,但实际上是战役才刚打响第一枪。我当初对申请的难度估计与实际情况相差甚远,更何况当初我根本就没有进行过任何估计。考GRE、申请、签证这三关,对一个申请者来说,越来越依赖于运气,通过努力得到收获的可能性越来越小。考GRE时,只要努力,大家就基本上都能考取一个比较理想的分数,但申请时,即便努力撰写申请材料最后还是失败或随便抄一份个人陈述却获得成功的例子则举不胜举,至于签证,则几乎完全依靠运气了。

  继大四申请失败、申请香港大学又失败、眼下又被迫辞职之后,我已经将希望全部寄托在2003年的这一次申请上。明知申请的难度实在太大,正常情况下应该是失败,但是,侥幸与渴盼成功的心理驱使我还是每一天都焦躁不安地上网,看信箱,等信。老天,录取我吧。下雪的夜里,极度郁闷、烦躁的我走出屋外,踩着铁轨,朝天空声嘶力竭地大喊,一直向东走,一直喊,走了4个小时,一直走出了济南,我的嗓子也喊哑了。

  然而,遗憾的是,2月底,一封又一封的拒绝信和电子邮件来了——我申请美国又失败了,虽然我辛辛苦苦、一丝不苟地做了一切能做的事情:攒申请费,精心准备申请材料,搜寻教授的主页,想方设法与教授联系,……还有一些学校发来了录取通知,但是,没有奖学金。对于我来说,没有奖学金,录取通知无疑废纸一张,我没有钱去啊。

  失败了,我的出国梦,我为之奋斗五年的博士梦。而随着出国的失败,我感觉与女朋友在一起的希望越来越渺茫,这更加重了我的痛苦。已经没有工作了,我没有告诉家里,整天待在屋子里,如同一个蛹,什么也不做,我还能做什么?晚上,一个人待在狭小的屋子里,听着屋后火车的叫声,将拒绝信一封封摆在面前,痴痴地看着它们,心里失望至极。

分享
qqQQ
qzoneQQ空间
weibo微博
《申请商学院的条件.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和打印
下载文档

热门关注

日本留学需要带哪些行李

日本留学行李物品

法国留学行李准备指南 留学法国需要哪些东西

留学法国衣食住行

去爱尔兰留学要准备哪些行李

爱尔兰留学准备

瑞士留学行李清单 留学瑞士必备行李有哪些

瑞士留学行李

美术生留学意大利要做好哪些准备

美术生留学准备

申请马来西亚本科留学条件

马来西亚本科留学

美国医学院开学前的准备

留学美国

申请去瑞士留学要了解的事情有哪些

瑞士留学

挪威留学的行前物品准备清单 申请挪威留学要注意什么

挪威留学准备

国外大学申请中一定要避免的常见语法错误

国外大学申请

热门问答

付费下载
付费后无需验证码即可下载
限时特价:4.99元/篇 原价10元
微信支付

免费下载仅需3秒

1、微信搜索“月亮说故事点击复制

2、进入公众号免费获取验证码

3、输入验证码确认 即可复制

4、已关注用户回复“复制”即可获取验证码

微信支付中,请勿关闭窗口
微信支付中,请勿关闭窗口
×
温馨提示
支付成功,请下载文档
咨询客服
×
常见问题
  • 1、支付成功后,为何无法下载文档?
    付费后下载不了,请核对下微信账单信息,确保付费成功;已付费成功了还是下载不了,有可能是浏览器兼容性问题。
  • 2、付费后能否更换浏览器或者清理浏览器缓存后下载?
    更换浏览器或者清理浏览器缓存会导致下载不成功,请不要更换浏览器和清理浏览器缓存。
  • 3、如何联系客服?
    如已按照上面所说方法进行操作,还是无法复制文章,请及时联系客服解决。客服微信:ADlx86
    添加时请备注“文档下载”,客服在线时间为周一至周五9:00-12:30 14:00-18:30 周六9:00-12:30

  唯有这残留的躯体,来迎接光辉的岁月。

  我是属于那种理想型的人,我会为了自己的理想而不懈奋斗,追求自己想要的生活。即使它很难,我也想去实现。都说为了自己的理想去奋斗的人是幸福的。我个人也这么觉得,确实很幸福。十多年以来,我一直在努力着。我总是从心底告诉自己:to be somebody,to do something。然而,我究竟有什么的样的理想却一直是比较模糊的概念。在我十八岁那年我被报送到山东大学开始了新的追求。大学四年的生活是比较常规化的。大学毕业后,在就业、考研、留学三者之间,我觉得留学是最了不起的,所以我毫不犹豫选择去留学,去见识外面的世界。这主要是因为我的理想,虽然我不知道究竟是什么关系。不过,我很愿意为了自己的梦去打拼。

  还有一个想留学的原因,是因为我有一个女朋友,比我低两级,在烟台上大学。大学四年,不象其他恋人整天卿卿我我,我从来都是一个人度过,写写信,打几个电话。但是,从内心深处,我是非常爱她的,我希望将来我们能走到一起。当然,如果只是单纯为了在一起好像也并非很困难的事情。但是,“贫贱夫妻百事哀”,这个道理我还是明白的,虽然对于财富我不像很多人一样渴慕。如果考上博士的话,未来生活的很多事情就不必操心了。因此,我渴望着申请成功——被录取并得到奖学金,这样博士毕业后回国,便可以永远在一起。早一天被录取,就早一天在一起。

  一、备考GRE——大学中的风花雪月

  “爱一个人 ,让他去考GRE吧,他会藉此飞黄腾达;恨一个人,也让他去考GRE吧,他会终日昏沉,不知所为。”每一个考过GRE的人想必都会对这句话深有感触。我是在大一下学期五月初开始准备GRE的。

  背单词——天昏地暗 GRE单词太冷僻、太刁钻,背第一遍红宝书花了我整整半年的时间。每天早晨,我都早早爬起来,独自一人跑到图书馆前的花坛大声背诵。校园里静悄悄的,几乎没有人走动,一个人在空旷的校园里大声背诵,颇有“闻鸡起舞”的架势,心中很有几分豪气。那时候,背诵单词几乎占据了我所有的时间,以至于每天夜里单词都在我脑子里翻来覆去地滚动。半年的时间如同一个世纪,厚厚的红宝书天天背,天天不见少。每天,我都问自己“什么时候能背完”,然后故作镇定地安慰自己“慢慢来吧,快了”。

  那一段时间,校园内外几乎没有网吧,并且自己刚上大学,也不太懂上网这回事,学校里出国的人又特别少,因此,凡事只能靠自己,谈不上与别人切磋探讨。而可怜的是,我知道的所有关于GRE的事情,也只是红宝书序言中的那一点。单词是越背越枯燥,心情也越来越烦躁,越来越不安。别的同学都认为我是在走歧路、在做梦,因为他们甚至连GRE这回事都不知道,因此,看我的时候眼光总有些异样。半年里,若是偶尔“幸运”,遇到一个G友,便千方百计与之联系、询问一些情况,心里便会或多或少安慰一些。每一天晚上最后一个离开教室时,我都尽力朝空中大笑三声,然后骑上车子,返回宿舍。笑什么?我也不知道。

  花开了又落了,花坛小径两旁的银杏树叶由青变绿,又由绿变黄,终于当狂风吹落了所有的叶子时,我扎实地背完了红宝书。

  北京上辅导班——筋疲力尽 “西去留学路上有座火焰山,名叫GRE。”大二暑假我来到了北京新东方,来借芭蕉扇。此时我已将红宝书背了整整三十遍。上课的教室在展览馆附近的北露园,而我住在北京科技大学老乡的宿舍里,两地相距十多里。每天上午五点半,我都准时跑到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荷花塘边,将盛开的荷花想象成女朋友的笑脸,大背单词与GRE文章,通常一背就是一上午。每天下午1:30最热的时候骑车去上课,大约得骑一个小时。北京车辆太多,空气也不是太好,到了教室,浑身上下,大汗淋漓。一个多月下来,皮肤晒得黑黑的,胳膊爆了皮。暑假的北京多雨,有时,上课前天还是晴的,下课时却下起雨来。没带伞,只好硬着头皮往雨里冲。一路上听着随身听,成龙的《真心英雄》里那句“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没有人能随随便便成功”不知给了我多少豪气,十里多地的路,就是这样在雨中骑回来的。

  辅导班的老师们早已经将GRE真题做了很多遍,因此,思维非常敏捷。而我是第一次做题,反应慢,不太适应,课后作业总是不能在规定时间内做完。每一次总是很失望,很沮丧。有一天夜里,独自一人在北京科技大学的通宵教室上自习到一点多钟,做了一份模拟题,才得了1900来分,还超时了。心情沮丧到了极点,痛不欲生却无话可说,索性大笑起来,佩服自己,佩服自己实在是厉害。偏巧那天下大雨,电闪雷鸣,狂风劲吹,踉踉跄跄中,我绕着操场跑了十圈,一边跑一边骂自己,最后大雨把浑身浇了个透。现在想来,那时心中是何等得苦痛。

  离开北京时,我买了一千多元钱的GRE复习资料,其中《韦氏大字典》、《英语考试高级阅读文选》、《GRE阅读理解高分突破》各一本,三本《大英百科全书》以及几十本英文原版《读者文摘》。身高一米八,体重六十公斤的我为了将这大约100斤重的书和另外两个包带回济南,一路上受尽了折磨。从北京科技大学出发坐公交车,下了公交车换地铁,下了地铁再换公交车,最后来到火车站买了票。这时,我自己已经折腾了将近一个钟头了,累得呼呼直喘。到济南的火车并不多,因此排队检票的人是分外得多,队伍是分外得长。我一个人提着东西,站在后边,刚想放下东西歇一下,后边的人便催我往前走,要不就插在我前边。怕误了车,没办法,我只好硬着头皮,咬着牙,将东西提着,随着人群一点一点往前挪动。队伍如蚂蚁般往前移动,提了半个多小时,我才检上了票。书包的带子早已经卷成了卷,将两只手勒得近乎发青,胳膊发胀、通红,肩膀仿佛已不是我的,脖子发硬,转一转生疼。屋漏偏遭连夜雨,一踏上月台,我便傻眼了:迎接我的是21号车厢,而我的票是6号车厢,我还得走十五节车厢。十五节车厢,即便空着手,也不是个短距离,而对于当时的我来说,不亚于十五里地,我是真的没力气了,一点力气都没有了。可还有半个小时就开车了,哭都来不及,赶快走吧。至今我想起当时的情景心里都感到酸酸的,有一种想哭的冲动。顾不上什么文雅了,也顾不上考虑别人看我的目光了,肩上扛着书包,两只手把着,走不上半节车厢就得停下来歇一歇,回头再拿另外两个包。到了最后那几节车厢,几乎每走一步就得歇一歇。人太多、太挤,嘴里不停地说着“请让一让”、“谢谢”,早已忘记了疼痛,快开车了!等我踉跄到六号车厢门口,火车已经开始鸣叫了。到了济南,自己又百般周折将东西送到学校。一进宿舍,我便倒在床上,整个房间就我自己,同学还未回来,我不停地对自己说没什么,不要哭,可眼泪像水一样往外涌,喉咙也不听使唤,不断抽搐着,胳膊、肩膀、脖颈几乎没了感觉,两只手勒得要脱皮,趴在床上,久久不动,再也不愿起来。

  厉兵秣马上考场——仰为山止、俯为流水 后来的日子就好过了许多。单词越背越熟,题也越做越快。每天早晨,依旧坐在花坛边的石凳上,看着花开花落,大声朗诵;晚上听着刘毅的《Vocabulary 3000》磁带入睡。每一次消沉时,每一次沮丧时,那铿锵的鼓点,那激昂、催人奋发向上的旋律都会将我振起,都会有一种与风飞扬的冲动。我的出国梦,我的博士梦,我的未来与女朋友的美好结局,为了理想与梦想,“拍拍身上的灰尘,振作疲倦的精神”,继续奋争下去。就这样,截止到三月底,我已经背熟了25000多个单词,红宝书整整背了70遍,已经翻烂,重新买了一本,在北京买的参考资料也都看完了。

  “十年磨一剑,霜刃未曾试”。银杏叶子再次变绿,终于,在4月12号这天我走上了考场。三个小时飞逝而过,当最后看到那高高的分数时,我脑中无所思、无所想,“相顾无言,惟有泪两行”,如同一个产妇看一个刚生下来的婴孩,久久不愿点那个proceed键。走出考场,迎面一阵春风,心不禁一颤,“一切都结束了”,不觉两行泪水滑落脸庞。

  GRE已经考完,那“仰为山止、俯为流水”的感觉已了然于胸。后来,每逢在校园里看到别人读英语,我便不禁若有所思,仿佛看到了从前的自己。北航荷花塘边大背单词,烈日下独自骑车上学,雨中飞奔的萧然,跑道上狂吼的心痛,火车站步履蹒跚、筋疲力尽的滋味,往日的情景一一重现心头。。

  二、漫漫申请路——上下求索

  一次申请——勇敢一赌 大四那一年,我申请失败了。在遗憾之中,我开始找工作了。当时,我抱着一种想法,找一家能够增强我的背景、对我将来出国有帮助的公司,并且签约最好为一年。于是,我放弃了省内两家待遇比较优厚但签约两年的航空公司和外贸公司,来到了一家待遇一般但签约一年的投资公司,因为我觉得这家公司、这个新兴行业对我申请能更有帮助,虽然公司待遇低一点。另外,这家公司当时正缺人,公司要求我马上过去正式上班,即2002年4月底。大四下学期没有什么事情,与其整天无所事事,还不如早点工作。于是,我白天上班,晚上回学校。还有一个原因促使我选择这家公司——在我所申请的学校中,有一所还不知道结果,万一它录取我了呢?正好这家公司有六个月的试用期,如果在这期间我被录取了,那我就顺顺利利走人;不被录取的话,我可以在这儿干一年,继续申请。我知道我的选择有些冒险,然而,“心如磁针石,誓死指南方”,我决心赌一次,更何况我本来就是一个风险承受者。

  这是一家由市政府及其相关部门成立的公司,总共十几个人,大量资金每年由市政府直接拨过来,计划经济的味道比较浓,员工工作不是很积极,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很虚伪。来到公司,每一天,我都是做一些琐碎的事情,也学不到什么真正的东西。由于想出国,我从不过问公司应该给我交纳的各种保险,也不过问我的户口及档案问题,怕将其转到公司来对以后出国造成不必要的麻烦,我这样做是为将来顺利出去做准备。在今天,当我回头看这段道路时,我认为这样做很冒险、很极端,但是,当时,我心里一点都不考虑后果,也许这是我骨子里那种豪赌的天性决定的吧,一如我当初选择GRE而大四决不去考研,白白浪费一次机会。遗憾的是,过了一个月,最后一所学校的结果终于也知道了——我被拒绝了。

  二次申请——决不甘心 收到拒绝信的时候,我心里有些失望。但我不甘心,便又开始准备申请香港大学春季入学的企业管理专业的硕士,当时正是2002年7月份,我已经离校。因为要用电脑准备申请材料,每一天晚上我都留在公司写研究计划,八、九点钟离开公司到地摊上吃饭,经常是烤羊肉串,吃完饭再返回公司继续写材料,深夜11点离开公司,走回自己租的房子里。那是一段很长很长的路,需要走大约一个半钟头。然而那时心中充满了希望,走这么长的路心中一点也不烦。深夜里,路上没几个人,我脱下上衣,光着上身,将凉鞋套在双手上,踩着高达60摄氏度的地面,一边走,一边看路边的光景,想象着光景后边就是一望无垠的大海,反正漆黑一片嘛,心里充溢着幸福。回到房子里,冲个澡,睡上一觉,第二天8点起床做公交车上班去。晚上如果实在太晚了,比如说12点多了,我干脆就不走了,睡在公司。忙活了两三个周,终于将材料发出去了。

  由于我报了2002年8月份的TOEFL,发出材料后,我又忙着准备TOEFL考试。 后来我嫌住的地方太远,上下班路上耽误时间, 8月10号索性辞掉了租的房子,将东西放在一个朋友那里,拿了点铺盖,晚上在公司里睡。这一方面可以省点钱用来交申请费,另一方面是公司的条件确实比我租的房子好多了。公司租了整整一个楼层,有十多个房间,有洗手间,有电脑且可以上网,有空调;有一个房间,地面铺了木板,可以躺在上面睡觉,房间里有两个真皮长沙发也可以躺,在这个房间里还有一张高级大长桌子,睡在上面非常舒服;公司还有几个大枕头和两床高级毛毯,可以用。物质上好像一切都很齐备,然而,睡在公司那绝对不是一种舒服的感觉。由于楼层太高,深夜里,尤其是在下雨或刮风的时候,听着凄厉的风声,感觉整幢楼都要塌了,而不远处一条大道上的深夜里汽车的疾驰声更是加深了这种塌楼的感觉。但更严重的是夜里心里忐忑不安,非常害怕同事或上司突然闯进来。每一个白天都感觉自己飘在空中,没有安全感。那是一种无法消除的如同做贼的恐惧感,因此,晚上我12点之后才开始睡觉,早上6点钟就起床,起床后,将房间收拾得与原来一模一样。在那时候,我感觉到有一个属于自己的住所是多么舒适、安全。因此,当我两个多月后重新租了一个房子的时候,我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踏踏实实地睡了一觉。在今天,我时常想自己当时为什么就不早点去租个房子呢,但是,当时,真的无论如何不想也不愿去租,因为招聘我之前,公司承诺我,来到之后公司将出钱给我租房子,后来却不给了。就这样,8月24号考完了TOEFL,我正儿八经休息了一下,直到10月中旬。

  2002年10月底,我收到了香港大学的信,看到那薄薄的信封,我的心一沉,我知道又被拒绝了。虽然明知海外大学的会计系基本上不招收研究生,即便招收也仅仅录取一两个,被拒绝很正常,然而在拆信的那一刻我心里仍然感到非常失望。我极力安慰自己,没什么,年底申请美国,会成功的,但实际上是我的信心正开始被摧垮。

  被迫辞职——节外生枝 已经11月份,进入冬天了,我终于重新租了个距离公司近一点的房子。每一天,六点钟下班后,我都留下更加精心地准备申请美国的材料,我知道这一次自己只能成功,不能失败。迟一天出去,恋情就多一分失败的可能。随着年龄的增大,人是会改变的,处于不同的环境之中,双方原先在一起时的那种默契和熟悉感是会随着岁月的流逝而消失殆尽的。我坚信自己不会改变,然而对别人,即便是自己的女朋友又有什么理由抱着同样的信心?即便你自己不想改变,也不去改变,你还是原来的你,而对方也还是会改变的。在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保持一份清醒与纯真谈何容易。

  由于太冷,我没有像夏天那样晚上八、九点钟出去吃饭,而是一直忙活到夜里12点有时甚至是深夜两点钟后才离开公司到外边炒菜的地摊上吃饭,然后拖着疲惫的身躯走20分钟回到自己住的地方,“柴门闻狗吠,风雪夜归人”的情景我是早已习惯了。周六、周日我也到公司去写自己的申请材料,可以说是材料被改来改去,然而始终感觉不满意。长达半年的睡眠严重不足,我感觉双眼如同进了沙子,发涩、发麻,右眼上眼睑更是整天突突地跳。忙了两个月后我终于用工作积攒的6000元钱作为申请费,在2002年12月底将申请材料寄出去了。

  有付出就有回报吗?由于上司察觉到我想出国,加上与其关系处理得不太好,部门经理于2003年1月下旬,即农历腊月20,将我的工作移交给了另外一个同事。我知道这意味着什么。7天的春节假期过得沉郁不快,但我没有跟父母说,一来我怕他们担心,二来我希望他们能过一个快乐的假期。不出我所料,2003年2月初,我刚上班,上司便向我传达了要求我辞职的公司决定——否则,第二天,我就被炒鱿鱼——于是,我被迫辞职了,而那时正是春节期间农历正月初八,我节后上班的第一天。

  三次申请——孤注一掷 我的专业是会计,不同于理工科,我的专业拿奖学金出国是极端困难的,几乎可以说是不可能的事情。当我千辛万苦地考完GRE时,我以为战争马上就要结束了,但实际上是战役才刚打响第一枪。我当初对申请的难度估计与实际情况相差甚远,更何况当初我根本就没有进行过任何估计。考GRE、申请、签证这三关,对一个申请者来说,越来越依赖于运气,通过努力得到收获的可能性越来越小。考GRE时,只要努力,大家就基本上都能考取一个比较理想的分数,但申请时,即便努力撰写申请材料最后还是失败或随便抄一份个人陈述却获得成功的例子则举不胜举,至于签证,则几乎完全依靠运气了。

  继大四申请失败、申请香港大学又失败、眼下又被迫辞职之后,我已经将希望全部寄托在2003年的这一次申请上。明知申请的难度实在太大,正常情况下应该是失败,但是,侥幸与渴盼成功的心理驱使我还是每一天都焦躁不安地上网,看信箱,等信。老天,录取我吧。下雪的夜里,极度郁闷、烦躁的我走出屋外,踩着铁轨,朝天空声嘶力竭地大喊,一直向东走,一直喊,走了4个小时,一直走出了济南,我的嗓子也喊哑了。

  然而,遗憾的是,2月底,一封又一封的拒绝信和电子邮件来了——我申请美国又失败了,虽然我辛辛苦苦、一丝不苟地做了一切能做的事情:攒申请费,精心准备申请材料,搜寻教授的主页,想方设法与教授联系,……还有一些学校发来了录取通知,但是,没有奖学金。对于我来说,没有奖学金,录取通知无疑废纸一张,我没有钱去啊。

  失败了,我的出国梦,我为之奋斗五年的博士梦。而随着出国的失败,我感觉与女朋友在一起的希望越来越渺茫,这更加重了我的痛苦。已经没有工作了,我没有告诉家里,整天待在屋子里,如同一个蛹,什么也不做,我还能做什么?晚上,一个人待在狭小的屋子里,听着屋后火车的叫声,将拒绝信一封封摆在面前,痴痴地看着它们,心里失望至极。

一键复制全文